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浅谈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园林中植物配置占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植物配置中通过植物的姿态、色彩、声音、芳香、光影以及含蓄等的艺术手法来达到植物造景的目的,从而使我们能从不同角度对植物配置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坡地植物配置是园林植物造景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探讨了坡地植物树种选择要点,在分析坡地植物配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指出坡地植物配置必须考虑生态科学和艺术效果,达到两者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3.
龙头寺公园位于重庆市渝北区龙塔街道,占地43.33hm2,绿化率高达90%以上,形成了一个天然生态植物大观园。其植物配置的优势是"特色突出;集中成片,形成较好的规模效应;植物品种多,配置丰富;开花乔木和色叶灌木所占比例大",同时也指出了其植物配置的5个劣势。认为城市公园植物配置应"重点突出、统筹兼顾,注重植物的人文情怀;注重植物色彩的对比与组合;注重植物季相变化;注重植物配置的层次与景深;合理配置乔、灌、草(花)"。介绍了城市公园植物配置栽种必须考虑的几个具体因素。  相似文献   

4.
煤矿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植物措施中的植物配置合理,不仅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生态效能,而且能够达到绿化美化环境的目的,促进煤矿资源开发与当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煤矿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中植物配置的原则,并针对各个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提出了植物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5.
南京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市几个纪念性公园、自然式公园、代表性高校及主要街道绿化的植物配置和造景为分析对象,从植物配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两方面出发,综合叙述了南京园林植物造景特色,同时针对现有情况,对一些不足之处提出相应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两个永恒的话题,也是园林理水中植物配置必须考虑的两个方面。本文从中外园林理水和植物配置的对比、艺术与科学的辩证关系分析、水景植物配置的艺术原则、水景植物配置应遵循的科学依据等方面对园林理水中植物配置作全面解读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北京市已完成生态建设的河道堤顶、常水位以上坡面、坡脚及河床中植物的品种、配置形式、防护效果及景观效果等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了北京市河道生态建设中植物的品种选择、配置形式及其不足之处,提出了北京市河道生态建设植物对位配置推荐模式。  相似文献   

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中植物措施的配置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在总结和分析水土保持方案植物措施配置存在的多个问题的基础上,就科学配置植物措施,包括植物措施科学选择、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优化配置、生态安全与整地以及苗木管护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与对策,为今后水土保持方案中植物措施合理配置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攀援植物在北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中,陡坡和垂直陡壁一直是治理的难题。我国北方地区山多,坡多,坡陡,是生态环境较难修复的原因之一。就攀援植物在坡面、垂直陡壁的绿化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筛选了5种北方常见的攀援植物,分别对其生长特性、优缺点等方面做出了评价,并根据坡面的不同特性阐述了植物配置的原则和配置的种类,提出了栽植中宜采取的一些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0.
唐家法  黄伊 《南方农业》2011,5(2):70-73
以城市公园的植物造景及其序列作为研究对象,从配置形式出发,探讨城市公园各景观节点的植物配置方法及其联系。对一些常用的植物栽植方式进行讨论,为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小流域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对位配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论述了水土保持对位配置概念产生的理论背景和实践根源,给出了水土保持对位配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全面地总结了我国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对位配置研究的成果,并以实践为基础阐述了水土保持对位配置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黄土河小流域植物护埂模式及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黄土河小流域多数梯田埂坎处于裸露状态,容易遭受冲刷,产生水土流失。在埂坎上采取植物防护措施投入少,见效快。试验选择低坎配置龙须草、中坎配置花椒、高坎栽植枣树的护埂模式,蓄水保土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园林植物设计的基本原则,强调了乔、灌、藤、草合理配置,分析了植物配置的季相变化,探讨了选用的树种在本地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城市人工草坪存在耗水多、维护费用高、更新周期短的问题,仿拟自然规律,在人工诱导下建造自然草坪群落,并使其成为城市植物配置的主要背景,可以形成不同季节有不同季相的自然环境,使城市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符合自然规律的植物生态系统,进而发挥水土保持多方面的生态功能。城市街道、小区配置高大乔木树种,在维护、防盗、采光等方面存在诸多弊端,配置耗水较多的花灌木也不可取。在城市绿化中,以节水、节能、节资为目的,宜选用抗旱灌木作为城市主体植物配置材料,以创造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且具水土保持功能的绿色城市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铁路交通网之一的东莞至惠州铁路快速通道进行调研,结合铁路工程绿色通道建设指南及景观工程方案设计要求,分别对路堤、路堑、桥梁、隧道、站场等典型地段进行植物配置模式研究。路基地段,由于路堤高度的差异,分别对边坡高度<3 m、3 m<边坡高度<6 m、边坡高度>6 m的边坡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植物配置,提升景观绿化效果;桥梁地段绿化以植草为主,通过配置灌木提升景观,桥下可根据需要配置灌木;隧道地段的洞口边、仰坡及明洞顶部绿化用植物搭配出景观标识,提升景观文化;站场地段,划分不同功能区,按区域确定植物配置,提升景观。并对其他大临工程用地后期植被恢复提出建议,最后完成东莞至惠州铁路快速通道景观提升方案,为其他铁路快速通道景观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植物配置原则万竹园在植物景观的配置上充分考虑了整体景观风貌和建筑风格,选择一些能够体现景区意境的植物材料,如松、竹、梅、梧桐、芭蕉等能反映写意山水园的特色植物。植物栽植方式上采用古典园林的栽植方式,以孤植、丛植、群植等主要形式进行种植。各个景区都具有独特植物材料和配置形式,从而创造出  相似文献   

17.
福建园林地被植物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对福建园林绿地的调查,各类绿地中应用的地被植物约有100余种,有单层种植、多层配置、坡地和岸边应用、硬质基面软化、建筑基础种植等应用方式,从景观和生态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园林地被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相似文献   

18.
基于SBE法的孝感市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省孝感市为研究区域,调查4个典型居住区绿地园林植物配置情况,拍摄相关景观资料,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对孝感市居住区园林绿地景观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通过SBE法来评价孝感市区典型居住小区的植物配置情况,可减少工作量,让评判者较为直观地对所取的景点做出评价,方法是可行的。结果认为,最佳的植物配置模式是:复层植物景观"雪松+龙柏+凤尾竹+黄杨+瓜子黄杨+红檵木+丝兰",色叶类植物景观"红檵木+红叶碧桃+金叶女贞+黄杨+夏鹃",建筑及小品旁植物景观"廊架+紫藤+凤尾竹+红檵木+南天竹+黄杨"。  相似文献   

19.
钢铁厂绿化不仅可以净化厂区内污染物,更可以大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钢铁厂绿化规划及合理的植物配置就更显其重要性。根据华中地区绿化植物品种的特征及华中地区钢铁厂绿化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具体对厂前区、办公区、变电所、氧气厂、煤气柜区、焦化厂、炉料厂、高线厂、棒材厂、原料厂及烧结厂等进行了植物的合理配置,提出了该类项目绿化规划与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花境的概念、分类,以及目前花境在地产园林中应用的植物品种、存在的矛盾,借此探析花境这一自然植物配置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