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稻田套播油菜优化农艺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种植密度、氮肥用量、套播期3个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的因素,采用二次回归近似最优设计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套播期对套播油菜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种植密度对产量有显著的影响;通过运用计算机模拟和频数分析,明确套播油菜的优化农艺方案.即种植密度25.65~36.30万株/hm^2,纯氮用量231.75—263.70kg/hm^2,套播期5—6d。  相似文献   

2.
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及追肥时期对小麦新品种绵阳30号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氮肥对产量达极显著水平,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磷钾肥、密度与追肥时期对产量影响较小,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五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磷肥、追肥时期、密度、钾肥。同时得到,在川西麦区绵阳30号获得高产(产量大于7500kg/hm^2)的具体栽培技术措施为:密度为156.6~183.0万/hm^2基本苗,纯氮量159.3~166.95kg/hm^2,P2O5用量137.625~144.375kg/hm^2,K2O用量216.75~244.5kg/hm^2,追肥时期以拔节期或孕穗期为宜。同时通过播期试验得出绵阳30号的最适播期为10月20日至11月1日。  相似文献   

3.
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四元二次旋转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脱毒马铃薯品种费鸟瑞它种植蜜度,肥料种类及施用量与产量之间的优化数学模型,经计算机对模型进行分析模拟,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品种费乌瑞它产量在17162.33kg/hm^2以上的组合方案有362个,建立高产栽培技术模型:种植密度为68948~70980株/hm^2,纯(N)施用量为90.9~99.8kg/hm^2,纯(P2O5)施用量为159.6~183.6kg/hm^2,纯(K20)施用量为226.2kg/hm^2。措施中心值是:密度为69960株/hm^2、施纯N95.4kg、P205171.6kg、Kz0226.2kg。N、P2O5、K2O的比例约为1:1.8:2.37。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肥水平对啤酒大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氮、磷化肥不同施用量在啤酒大麦甘啤4号上的田间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河西走廊种植甘啤4号化肥用量为N112.5kg/hm^2、P20575kg/hm^2时,产量可达7937.5kg/hm^2、蛋白质含量10.9%。  相似文献   

5.
景谷地处滇西南的中部地区,属哀牢山以西低纬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3℃,≥10℃的活动积温7371℃,全年平均无霜期日数346d,全年日照时数1993.5h,年降雨量1295.8mm,年平均相对湿度78%,干湿分明,雨量集中,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季霜期短,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有雨水,较适宜发展种植亚麻。景谷亚麻种植季节主要是冬季,第2年3月初收获,有利于解决茬口矛盾,及早安排大春生产,保证粮食安全。景谷县于2003年引进亚麻种植80hm^2,平均产量5475kg/hm^2,总产量438t,通过第1年种植,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在试种成功的基础上,2004年在景谷县11个乡镇推广种植355.52hm^2,平均产量4725kg/hm^2,产量达1679.83t,2005年景谷县12个乡镇推广种植亚麻1481.07hm^2,原茎产量达5023t,平均产量3391kg/hm^2,其中有6.62hm^2平均产量高达7117kg/hm^2。亚麻种植己逐步成为景谷冬季农业增收的一个新型产业,并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适宜在湿热地区冬季亚麻种植的高产优化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6.
玉米杂交种嫩单14的适宜栽培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嫩单14为试验材料,在6种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嫩单14玉米品种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嫩单14玉米品种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是先增后减,产量在密度60000株/hm^2时达到最高,为9140.97kg/hm^2;株高、穗位高、秃尖长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升高;穗长、行粒数、百粒重、单穗粒重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嫩单14最佳种植密度为52500-60000株/hm^2。  相似文献   

7.
在甘南州农科所试验地进行了青稞新品种甘青5号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4个密度水平下,甘青5号在甘南州适宜的种植密度是375万.525万粒/hm^2,平均折合产量为5250—5480kg/hm^2。  相似文献   

8.
淮北地区中等肥力条件下,郑单958麦后板茬夏立播不同密度条件下产量性状等结果不同,6.75万株/hm^2产量最高达9642.0kg/hm^2;3.75万株/hm^2以上,即可实现7500.0kg/hm^2以上产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毕单16号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毕单16号为试材,根据种植密度(X1)、氮肥施用量(X2)对毕单16号产量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玉米产量与二因子间的回归方程为:Y=6829.28+5672.83x1+1036.73x2-5192.40x^21-1082.78x^22-724.55x1x2。通过模拟研究,毕单16号在本试验条件下的最高产量为8420.14kg/hm^2,相应的农艺措施为种植密度52320株/hm^2,氮肥施用量408.00kg/hm^2。产量≥7500.00kg/hm^2的农艺措施是种植密度(x1)53280-57600株/hm^2,氮肥施用量(x2)315.60-620.40kg/hm^2。结论:建立了毕单16号高产栽培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0.
通过播期、收获期、密度和氮肥运筹试验,采取回归和通径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淮北地区中晚熟,中大穗型玉米高产栽培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麦收后争时抢播,从6月10日以后,每推迟1d减产66.21kg/hm^2;适当降低种植密度,由8.25万株/hm^2降至5.25万株/hm^2,产量将从6909kg/hm^2增至9219.0kg/hm^2,5.25万株/hm^2均可获得9000kg/hm^2的产量;氮肥应超前施肥,基肥和穗肥各占50%有利高产,苞叶变黄后推迟10-15d待乳线消失后收获,可增产16.0%左右,且能提高商品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