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山楂斑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是近年新发现为害山楂树的一种主要食叶性害虫,在吉林省一年发生1代。越冬代成虫4月下旬开始为害,产卵。以成虫,幼虫取食山楂叶片。并以成虫越冬。本文详细报道了该虫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2.
龙眼角颊木虱是龙眼的主要害虫,以成虫和若虫为害龙眼新梢嫩叶.在厦门市同安区年发生十二万亩次,笔者于1988-2000年对该害虫进行专题研究,确定该虫在本地区年发生6代,主害代为第一代3月下旬至4月中旬和第五代的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报道了该虫在不同温度下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现各个世代若虫都有滞育的现象,研究分析了若虫滞育对越冬虫源、主害代虫源等种群动态的影响,并探讨了龙眼角颊木虱的药剂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3.
黄柏丽木虱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柏丽木虱(Calophya nigra Kuwayama)属同翅目木虱科,是近年发现的为害黄柏的一种新害虫,在吉林省一年发生3代,以成虫于树皮裂缝、杂草和土块下越冬。越冬成虫5月中旬开始活动、产卵,卵单个散产于叶背主脉沟内和叶边缘上。以成虫、若虫刺吸为害枝条、嫩芽和叶片。  相似文献   

4.
系统观察了乌苏里梨喀木虱的形态与生物学特性,该虫在临夏州1年发生1代,若虫共5龄。以成虫在树皮裂缝、落叶或杂草中越冬,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中国梨喀木虱防治的关键时期及有效措施,减少梨生育期化学药剂的使用,2016—2017年调查了运城市梨园中国梨喀木虱的发生规律,并于2017—2018年梨休眠期进行了2次防控试验。结果表明,11月上中旬为越冬代成虫发生高峰期,次年2月下旬越冬代成虫开始出蛰,3月上旬为出蛰高峰期,3月中下旬芽部卵量达到最高。成虫越冬前用药剂虫螨腈和噻虫嗪混合液处理7 d后对越冬代成虫防效最高,为84. 13%。产卵前施用高岭土可湿性粉剂可显著降低第1代种群数量,芽部落卵量、花和叶上若虫数分别仅为0. 28头/芽、0. 04头/花和0. 06头/叶。成虫越冬前和早春产卵前分别采用药剂防治和保护性措施防护,降低第1代中国梨喀木虱种群密度和危害指数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用5种具内吸作用的杀虫剂,分别采用树干涂抹、基部钻孔注药和根施三种施药方法,进行了防治山楂树新害虫——山楂喀木虱(Cacopsylla sp.)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药剂不同施药方法防治初孵若虫、成虫和老龄若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树干涂药以50%久效磷乳油10倍、20倍、30倍液药效最好,其次是40%乐果和氧化乐果乳油10倍、20倍液。而树干基部钻孔注药和根施较费工、费药。因此,生产上以树干涂药防治该虫最佳,且以卵盛期防治为宜。  相似文献   

7.
正枸杞木虱又叫猪嘴蜜、黄疸,属半翅目木虱科,是枸杞的主要害虫,也会为害龙葵等植物。一、为害特点枸杞木虱成虫、若虫通过吸食叶片和嫩梢汁液为害枸杞等植物,常造成树势衰弱、早期落叶。当年为害严重的枸杞,第二年春天会造成大量枝条死亡,严重影响其园林观赏效果。另外,枸杞木虱越冬成虫的体壁缝隙,还是枸杞瘿螨潜伏越冬的重要场所。二、生活习性在华北地区,枸杞木虱一年发生3~4代,以成虫在树皮裂缝、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温度和寄主对柚喀木虱Cacopsylla citrisuga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模拟柚喀木虱的自然生存环境,用人工气候箱研究其在柠檬Citrus limon上繁殖时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产卵前期和产卵量,同时比较其在黄龙病柠檬苗上饲养时上述生物学指标的变化;研究15、20和25℃条件下柠檬、九里香Murraya exotica和酸橘Citrus sunki对柚喀木虱成虫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在15℃、相对湿度70%条件下柚喀木虱在健康柠檬上平均卵历期为9.38 d,1~5龄若虫历期分别为8.80、6.66、6.00、6.76和5.94 d,产卵前期为16.2 d,世代历期为59.74 d,世代存活率为28.34%;而在带病柠檬上2龄、4龄和总若虫历期显著缩短,产卵前期显著延长,4龄、总若虫期存活率和世代存活率显著下降。来源相同的成虫在健康和黄龙病柠檬苗上的产卵量无显著差异,但在病苗和健苗上分别饲养1代后,从健苗上羽化的成虫产卵量显著高于病苗。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用柠檬饲养柚喀木虱成虫存活率最高;而在相同的寄主条件下,温度为15℃时存活率最高;成虫在柠檬上15℃条件下饲养20 d后存活率仍达81.67%。寄主感染黄龙病使柚喀木虱若虫的发育历期缩短,但对其存活率和繁殖造成不良影响。【结论】该饲养条件下的柚喀木虱能顺利完成整个世代且能获得较高存活率,该饲养条件可用于室内大量繁殖柚喀木虱,并进一步应用到柚喀木虱的生活习性和黄龙病病理研究中。  相似文献   

9.
上海无齿木虱(Edentatipsylla shanghaiensis Li et Chen)是一种近年来在广西南宁市为害海桐的新害虫。通过对上海无齿木虱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及其在寄主植物海桐树上为害情况的观察与研究表明,成虫产卵和若虫为害与海桐树新芽、新叶生长期相吻合,是上海无齿木虱在本市发生且造成严重为害的主要原因。本文针对其发生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烟粉虱发生为害特性烟粉虱又叫棉粉虱、甘薯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该虫在鲁西南地区每年发生11~15代,以卵、若虫、成虫在保护地内越冬,发育适宜温度24~28℃,翌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在棉田内出现为害,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达到为害高峰期。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该虫繁殖速度快,18~20天即可完成一代,繁殖系数高,一头雌虫可产卵209~331粒,且世代重叠。其为害虫态主要为若虫、成虫,若虫为害期10~15日,成虫为害期10~20日,成虫寿命可达1个月以上,卵期5~7日。成虫具随风飘移性,人在棉田活动,成虫遇惊动起飞像一层白雾。该虫以刺…  相似文献   

11.
梨剑纹夜蛾Acromicta r(?)micis Linnaeus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为害果树、林木和蔬菜的食叶性害虫。到目前为止,国内对该虫研究报道甚少,我们于1989~1990年对该虫在山植树上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实验室观察和田间调查。该虫在吉林省一年3代,以老熟幼虫入土结茧化蛹越冬。成虫4月下旬在叶面上产卵。卵孵化期9~10d,幼虫7龄,历期30~35d,蛹期13~20d,成虫寿命7~9d。本文报道了梨剑纹夜蛾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2.
丝瓜瘿蚊在赣中地区以老熟幼虫在虫瘿内越冬 ,1年发生 6~ 7代。以第 1代为害最重 ,以为害幼茎为主。虫瘿密度 (x)与产量损失率 (y)的关系符合y=-1 .1 0 42 +1 .3 997x。丝瓜瘿蚊的防治指标为每代虫瘿 4~ 5束 蔸。消灭越冬虫源、人工摘除虫瘿、在成虫始盛期至卵孵高峰期施药 ,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竹广肩小蜂和竹瘿长尾小蜂是竹瘿小蜂的优势种。研究表明竹广肩小蜂每年1 代, 以蛹在虫瘿内越冬;成虫在3 月下旬至4 月下旬出瘿;幼虫5 龄, 发生期在4 月上旬至9 月中旬。竹长尾小蜂每年1 代, 以幼虫在虫瘿内越冬;成虫于4 月中旬至5 月上旬羽化出瘿, 产卵于已被竹广肩小蜂产卵的芽中;幼虫孵化后占据竹广肩小蜂的虫瘿, 幼龄时可食竹广肩小蜂幼虫尸体;幼虫5 龄, 发生期有5 月上旬至次年3 月下旬, 9 月后渐入老熟越冬。对这2 种小蜂的卵形态和各虫态生活习性也作了观察研究。表1 参3  相似文献   

14.
女贞黑叶蜂在重庆一年发生一代,幼虫老熟后在土中作土室滞育,越夏越冬。次年3、4月间化蛹、羽化,产卵于芽叶边缘。成虫啮食女贞嫩叶,幼虫常将叶片及在叶上定居的一龄白蜡虫吃光,严重影响生产。在挂放蜡虫前,用残效期短的 DDVP 等农药喷雾,可有效地控制成虫、幼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黄色粘虫板诱杀中国梨喀木虱成虫的田间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色粘虫板诱杀中国梨喀木虱成虫试验结果表明:黄板悬挂高度和方向对诱杀中国梨喀木虱成虫有显著影响,黄板诱杀中国梨喀木虱的最佳组合为黄板距地面1.5 m、悬挂方向为南—北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细胸金针虫的饲养方法作了系统的报道.在蛹、成虫和卵的饲养中,成活率均高,方法简便且易于观察;虽然幼虫自相残食和饲养期间遭受微生物侵袭,死亡率偏高,但仍得出预期的饲养结果.经1981—1987年室内饲养和田间观察得知,该虫有世代上的多态现象(Polymorphism),在武威、民勤一带3年1代,亦有2年或4—5年1代者.主要以幼虫越冬,幼虫期平均958.5天,蛹期平均15天,当代成虫寿命30—68天,少数越冬成虫270天左右,卵期平均14天.  相似文献   

17.
经过1982,1985,1986年3年对山楂超小巷叶蛾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虫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翘皮下结茧越冬,化蛹与羽化集中,卵、蛹的发育历期与温度呈直线相关,回归方程分别是y卵=-0.744x+21.13;y蛹=-3.24x+67.72。并记述了山楂超小卷叶蛾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发生时期和消长规律。  相似文献   

18.
橄榄皮细蛾(Spulerina sp.)在福州1a发生4代,平均各代历期:第1代45d,第2代31d,第3代46.5d,越冬代近8个月.以预蛹期幼虫在橄榄秋梢嫩茎和复叶叶轴的基部至中部上吐丝结茧越冬.越冬代成虫于5月初羽化.第1代幼虫为害春梢;第2代主要为害果实;第3代为害夏梢;第4代(越冬代)为害秋梢.其中以第2代幼虫潜食橄榄幼果所造成的经济危害最大.此虫在果上发育1个世代,其各虫态历期平均为:卵期7d,幼虫期19.5d,蛹期3.5d,雌蛾产卵前期1d.5月中旬至下旬为橄榄座果期和春梢生长期,是防治橄榄皮细蛾保果的关键时期.用特制杀虫粉炮(中国专利号90204382·X)每株大树放炮1粒,3d后重复1次,保果效果达95.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