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橡胶树炭疽病发生流行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产地调查和药剂防治试验表明,橡胶树炭疽病的病原菌是一种弱寄生菌,从寄主幼嫩组织的自然孔口、伤口或皮孔侵入,引起发病。病菌产孢、侵染、扩展最适温度为18~24℃。此病在大量嫩叶时盛发流行,受寒害、半寒害的树梢是病原菌潜伏过冬和病原增殖的主要场所,降雨和高湿是发病和流行的主要条件,风雨是病害传播的主要媒体。在橡胶树抽芽50%以上,抽叶率20%~30%时,在低温阴雨来临前3~5d施用烟剂Ⅰ号和Ⅱ号,药量为7.5~10kg/hm,防治效果可达78.2%~94.1%。  相似文献   

2.
苹果炭疽病为害苹果果实,各主要苹果产区均有发生。各地果农对此病虽积累了一定的防治经验,但缺乏系统总结,收效常不稳定。与防治有密切关系的初侵染源和侵染时期问题,过去向未弄清楚,为此我们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初侵染来源的研究 苹果炭疽病菌以菌丝状态在病果、小僵果(带菌  相似文献   

3.
辽宁地区棉铃虫主要发生在辽西棉区,以二一三代幼虫食害棉花嫩叶、花蕾和青铃,如发生严重,铃营脱落率高达50%以上,减产在1/3以上。除危害棉花外,还危害高粱、玉米等作物。严重发生年平均高粱穗寄生率70%以上,百穗虫数达523—1330头。由于棉铃虫主要发生在本省半干旱地区,所以其发生消长在有一定蛾量的基础上和当时的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据分析,在二代  相似文献   

4.
该文报道了苎麻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和防治研究的结果。研究表明,苎麻炭疽病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28℃,最高抑制生长温度35℃,高温致死温度55℃,pH 值4—9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 pH 值6—7;分生孢子萌发需要在高湿条件下,相对湿度低于79.3%不能萌发,高温致死温度62。C。苎麻炭疽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田问病残体。日均气温20—30℃和相对湿度大于80%的气候条件有利该病的流行,病害的严重度与品种、肥料等有关。供试药剂中,以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250—500倍防效最好,在麻苗高30_(cm)ra左右发病初期施药,每隔7—8天施药1次,连续施药2—3次,可获得理想的防效。此外,麻田施石灰中耕覆土有良好的防病增产作月]。  相似文献   

5.
轮纹病和炭疽病是苹果产区的两大重要病害。在高温多雨年份,发病严重,引起烂果造成减产。由于两病均可使果实受害,外观症状较相似,不易辨分,现将二者主要区别描述如下: 1.病斑颜色。炭疽病是深褐色和黑褐色,病斑明显凹陷;轮纹病则是红褐色,不凹陷。 2.表面特征。二者都有同心轮纹,但轮纹病病斑表面一般不出现小黑点,而炭疽病病斑中心有突出的许多小黑点。 3.病斑质地。轮纹病质地较软,而炭疽病质地则较硬。 4.病斑扩展速度。轮纹病扩展迅速,且病斑形状不规则,几天内可使全果腐烂,而炭疽病的病斑呈漏斗状,只有少数扩…  相似文献   

6.
李亿坤 《植物保护》1992,18(6):15-16
荔枝炭疽病主要危害荔枝幼树叶片和成年树嫩梢,幼果也可受害。荔枝炭疽病始病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4月下旬至5月中旬及5月下旬至6月中旬春、夏梢期两次发病高峰。该病分慢性型和急性型两种。结合防虫灭病化学防治,能收到更好效果。着重春梢、夏梢叶片尚未完全转绿时施药,防效最高为80.87%;用叶面喷氮,结合农业措施综合防治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大豆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ycines Hori)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为害,各大豆产区在不同的生育期发病轻重有显著差异。近年来,在江西农大农学系晚大豆试验田中种植浙江兰溪大青豆,苗期炭疽病为害  相似文献   

8.
9.
豫西地区苹果金纹细蛾发生规律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0年代以来,苹果的金纹细蛾在豫西地区发生逐年加重,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发生严重年份,苹果树虫叶率达30%~50%,造成大面积早期落叶落果,产量损失15%左右。为有效控制苹果金纹细蛾的发生为害,1994~1998年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观察和调查研...  相似文献   

10.
叶阿宝 《植物保护》1966,4(1):29-30
黄花苜蓿炭疽病(Colletotrichum trifolii)又称“座花死”。是舟山地区绿肥上的主要病害。 一、病症 黄花苜蓿炭疽病从苜蓿幼苗期至成株期均能发生为害。病菌能传染苜蓿茎、叶柄、叶部位。 茎——发生茎基部,着泥部位,首先出现淡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