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林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具有明显“三区”特征,即东部山区半山区水土流失与植被退化,中部黑土区土壤侵蚀与土壤退化,西部土地盐碱化、沙漠化和草地退化等“三化”问题。水土流失严重、土地“三化”(土地盐碱化、沙化和草地退化)、土壤退化、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和农业环境污染,是目前吉林省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在当前吉林省大力推进生态省建设和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是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的主要非生物因子之一。由于我国耕地盐碱化的日趋严重,对我国的植物生产已构成较大威胁,如何提高植物耐盐能力的研究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沙漠化土地的类型、面积与分布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托克逊县南部区土地沙漠化的现状,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探讨了该区现代沙漠化过程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托克逊县南部区是新疆重要的沙漠化土地分布区,沙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危害重,其形成与发展是多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驱动的结果。其中风力是研究区土地沙漠化过程的最主要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4.
加强草原建设,不断提高草原生产力,增加牧草产量,是适应现代畜牧业的飞速发展的需要。超载放牧、私开乱垦等现象的发生,使草原得不到很好的休养生息,盐碱化程度逐年增大.而且光板连片碱斑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土地盐碱化面积是造成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它严重的威胁着农牧业生产.民族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西部位于科尔沁草原东端,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土壤盐碱化、沙漠化严重,生态功能减退,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农业生产条件恶劣,生产方式不合理,过度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迫切需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广可持续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省各个区域和土壤类型的不同存在着不同主要农业生产问题,在耕作中需要采用的耕作技术和作用及目的也不同。西部风沙土区域主要以防止土壤沙漠化、盐碱化为主,中部黑土平原区主要以防风固沙、提高土壤肥力为主,东  相似文献   

7.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沙漠化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有沙漠化灾害土地19.974万km2,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6.58%,其中以中度沙漠化灾害土地和裸露沙砾地类沙漠化灾害土地为最多。沙漠化灾害使区内生态环境与生存条件恶化,破坏建设工程,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导致人民生活贫困,并构成严重的潜在压力。以现代科学技术和装备为支撑,用现代组织管理和经营方式科学合理地开发非耕地资源可以使原本不适于耕作的土地产生较好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效增加农业土地资源和可耕地面积,提高土地使用率和土地质量,是解决果菜等经济作物与粮争地,有效增加耕地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保证可耕地粮食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业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近年来土地沙漠化、盐碱化越来越厉害,土地资源锐减等问题,提出如何利用土地资源,才能达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1 格尔木生态农业现状 1.1 本来本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再加上人为的乱开荒乱挖沙生植被,造成农业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 1.2 格尔木农业生态区由于地下水位高,次生盐碱化严重,每年都有大部分可耕土地撂荒;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我国新疆地区土地盐碱化是一个十分严重影响当地经济以及农业发展的现象,为了能够改善此现象,需要对土地盐碱化的原因以及危害性进行思考和分析,并且提出土地盐碱化的相关改进措施,以此保障新疆地区的土地资源,更好地促进农业以及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三角洲地域辽阔,资源优势突出,目前拥有盐碱地943.8万亩,其中内陆盐碱地约264.3万亩,主要分布在滨州、淄博、东营、德州等市。近几年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致使旱涝灾害频发,加剧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直接威胁到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本文通过优化工程设计和治理模式,分析治理盐碱地的几种措施以及各自的特点,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和社会状况,选择适宜实用的治理措施,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年均受旱面积达2668万hm2。地下水水位下降、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水污染等问题也都十分严重,无一不与水资源短缺有关。在我国水资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水的浪费、特别是农业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因子分析法,在近50年来数据可获取性的基础上,研究了盐池县土地沙漠化动态变化过程中驱动因素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驱动盐池县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的5个因子中,人为因子2个,占总体贡献的49.07%;气象因子3个,占总体贡献的38.45%,说明盐池县沙漠化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为人为因素。盐池县沙地面积与驱动因子变化趋势发展一致,沙漠化土地面积的变化滞后于驱动因子的发展,说明土地沙化动态变化受驱动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未来世界人口和能源的变化态势及对农业的影响世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引起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全球土地的侵蚀、盐碱化、沙漠化,空气污染,臭氧层缩小,海洋污染,地球变暖,旱涝灾害频繁,生物遗传多样性消失等环境恶化现象日趋严重,这对...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宁夏地区的土地退化现状,并从3个方面包括盐碱化土地、沙漠化土地、水土流失等方面提出了改善对策,以期为解决宁夏市土地退化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东海 《河南农业》2016,(28):23-24
正农业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生态系统,由于土壤侵蚀、盐碱化、板结、养分耗损、污染、城市化等原因,使得世界范围内农用地面积减少、土地退化,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退化将影响全球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及其他生态系统的功能,要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农业生产进行调控,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从源头上有效控制农业环境污染,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笔者查阅文献,研究了国外农业生态补偿的政策、实践与效果,  相似文献   

17.
许多国家长期以来一直饱受土地沙漠化的困扰,中国也不例外,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严重。而黑龙江省作为一个位于祖国东北边陲的农业大省,有着"北大仓"和"绿色食品之都"之称,并且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便捷的铁路网,成为联结东亚的重要交通枢纽,也面临土地沙漠化的困扰。本文通过对韩国绿色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阐述和分析,来探索黑龙江三江地区土地沙漠化治理的有效路径,推动三江地区农业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北方土地沙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漠化是一种全球的生态灾难,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公害,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近14%的世界人口直接受到沙漠化的威胁,全球每年有7万km2的土地成为沙漠化土地,我国是受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近50年来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展,每年因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因此,土地沙漠化是中国北方地区资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农业综合开发是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的基本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致富增收为根本目标的开发活动。利津的土地盐碱化程度严重,农田普遍为中低产田,农业生产能力不足,这一直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瓶颈。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利津县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花碱土是黄泛区各种斑状盐化浅色草甸土的总称。在我省主要分布于淮北北部地区,如肖县、碭山全境及宿县、灵璧、泗县、濉溪、毫县等县的北部。由于近几年来有些地区的农业耕作和水利措施不当,致使花碱土的面积有了发展,土壤盐碱化的程度亦有所加重。据最近统计,花碱土的面积已扩大到二百万亩左右,给当前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必须迅速地采取有效措施,改良利用现有盐碱地和防止次生盐碱化的继续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