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日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日本扁柏(Chamaecyparis obtasa)树姿优美,是用材、绿化兼优树种。这两个树种在庐山造林已60余年,成林面积达6,294亩(日本柳杉3,880亩,日本扁柏2,414亩),占庐山造林面积的10%。据庐山植物园调查,从庐山引种日本柳杉和日本扁柏的有湖南、浙江等15个省、市,而且,无论片林还是零星栽植,均生长良好,其  相似文献   

2.
<正> 柳杉是常绿速生用材树种,原产我国浙江、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予南山区于六十年代末开始引种栽培,现造林面积已达5500亩。其中4800亩郁闭成林,进入间伐利用阶段。为今后大面积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从1986年开始,对其引种区柳杉分布范围、适生环境、生长规律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日本扁柏(Chomaegparis obfusa)在浙江省高山地区引种已经成功,在1989年宁波市已推广造林2万余亩。为探索不同坡向对日本扁柏生长的影响,我们于1983年在宁  相似文献   

4.
柳杉生长快,树干通直高可达30米以上,胸径可达1米以上,能长成优良木材.木材纹理直,材质轻软,容易干燥和加工,且具杉木香气,不易受白蚁为害,是房屋建筑,家具舰舶、桥梁、农具以及电杆柱的良材.柳杉木材的这些特点与杉木极为相似.我区1958年开始从江西庐山、浙江引种柳杉,1963年后则大量引种成片造林,现全区各国营林场共有柳杉4万多亩,成为全区国营林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从引种后十多年的生  相似文献   

5.
凤县是宝鸡市开展飞播造林最早的县,自1980年到1996年,在11个乡25个播区,共飞播造林45.8万亩,有效面积34.4万亩。其中成效面积20.6万亩,已经郁闭成林的面积12.4万亩。为确保飞播造林成果,充分发  相似文献   

6.
日本落叶松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场於1979年开展了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 (Lamb.) Carr.引种栽培试验,用柳杉和杉木作对照,营造试验林200多亩。1983年底对4年生幼林进行生长调查,初步认为,日本落叶松可作邛崃山脉高海拔地带的主要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7.
西安市飞机播种造林始于1980年,19年来飞播造林135万亩,有效面积94.5万亩,成林面积35万余亩,总投资540多万元,主要飞播树种有油松、漆树和侧柏。 据对1985年以前的飞播造林成效调查  相似文献   

8.
《浙江林业科技》1993,13(6):1-5
我省引种日本扁柏,经23年的观察表明,日本扁柏在浙江引种是成功的,具有适应性广、生长快、抗性强、繁殖容易、病虫害少等优良特性。它不仅生长正常,且已开花结实,繁衍后代,并开始批量生产种子。已被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确定为林木良种。全省已建日本扁柏母树林、种子园千余亩,已推广造林5万余亩,平均年净增益650万元。在无性繁殖技术上有重大突破,累计繁殖优质苗1100余万株,成为我省继国外松之后人工林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9.
柳杉高海拔引种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营越城岭林场高海拔造林绿化攻关组,从1983年起,对柳杉高海拔引种造林技术进行了为期10年的专题研究。现已掌握柳杉高海拔造林技术、生长规律及适应性,在广西推广高海拔造林达10000ha,为高海拔地区的造林绿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日本的柳杉的育苗、造林、经营利用等情况,并根据日本的情况对贵州引种的日本柳杉的经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场经营总面积11.5万亩。为改造赤松次生残林,及早达到涵蓄水源,保持水土,提供良材之目的,1954年开始引种落叶松。1959年大面积推广造林,现有落叶松林地面积3.2万亩,占有林地面积44%,成林面积0.8万亩,立木蓄积量4.6万立方米,占林木总蓄积量的44%,生长发育良好,已开始大量结实。  相似文献   

12.
我省引种日本扁柏(Chamaecyparis obtusa),经23年的观察表明,日本扁柏在浙江引种是成功的,具有适应性广、生长快、抗性强、繁殖容易、病虫害少等优良特性。它不仅生长正常,且已开花结实,繁衍后代,并开始批量生产种子。已被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确定为林木良种。全省已建日本启柏母树林、种子园千余亩,已推广造林5万余亩,平均年净增益650余万元。在无性繁殖技术上有重大突破,累计繁殖优质黄1100余万株,成为我省继国外松之后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外来树种。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的三年里,武川县大青山公社林业生产发展较快。每年造林的数量,从1980年的4千亩左右,逐步达到万亩以上。近三年累计造林2.3万亩,相当于建国30年造林保存面积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启动,和林县林业生态建设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无论在建设规模上还是在工程质量上都实现了较大飞跃。两年完成模拟飞播造林34.5万亩,封山育林2.1万亩,人工造林25万亩,两大工程新增有林面积60多万亩。其中2002年完成造林43万亩,创本县历史年度造林最高记录,是1980~2000年平均年度造林面积的51倍多。同  相似文献   

15.
日本柳杉引种及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日本柳杉(Cryptomoria japonica(L.f)D.Don)原产日本.本世纪初由江西省庐山林场从日本引进种子.庐山黄龙寺、牧马厂一带还保存有五十年生的日本柳杉人工林.平均树高17.5米,平均胸径20.6厘米,蓄积量32立方米/亩. 解放后,我省各地先后由庐山引种.1953年恩施县在海拔1800米的太山庙作引种试验.六十年代初,恩施地区八个县的国营林场又作了大面积生产性试验.由于该树种在恩施山区表现其速生特性,适应性较强,加之它的树姿优美,深为群众喜爱.到七十年代,日本柳杉  相似文献   

16.
<正> 1961—1985年,广西马尾松飞机播种造林经历了初试、扩大试验和大面积推广三个阶段,全区实播有效面积为3,661.44万亩,其中1969—1985年的推广面积达3,198.10万亩,占全区宜播面积的46%。飞播造林保存面积为1,185.95万亩,保存率为32.4%,使广西森林覆盖率净增3.4%。广西飞播造林取得了十分  相似文献   

17.
宝鸡市从1980年开展飞播造林,15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 ——造林规模有了新的突破。全市飞播造林作业面积达到202万亩,其中实际完成面积163万亩,复播39万亩。万亩以上的播区有69个,占到播区总数85个的81%。“八五”期间,每年飞播造林15万多亩,较飞播初期扩大了3倍。飞播的县区也由原来  相似文献   

18.
更新造林是林业扩大再生产的手段,是发展林业的根本途径。牙克石林管局规划到本世纪末,振兴林业的四个战略目标之一就是要将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60%,提高到70%;年更新造林面积由50万亩,增加到100万亩;有林地面积由628万公顷,增加到728万公顷。牙克石林区从1954年至1980年更新造林总面积为33万公顷,1981年调查,成材面积仅为  相似文献   

19.
<正> 钟祥县位于鄂中、荆北、汉水中游,地理位置为东径112°07'-113°0',北纬30°42'-31°36',全县总土地面积663万亩,是一个山丘湖兼有的地区,其中山区面积135万亩,丘陵面积338万亩,平原湖区面积190万亩。全县荒山面积30余万亩,造林任务大,育苗用地多(年育苗2000亩左右),为了加快造林步伐,繁育林木良种,缩短育苗周期,减少苗田用地,提高造林质量,我们进行了火炬松容器育苗技术推广工作。从1988年起,成立了推广小  相似文献   

20.
我旗近几年来林业发展较快,特别是造林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三北”防护林一期工程建设期间,造林保存面积为131.9万亩。其中,1978~1980年造林91.5万亩,保存28.1万亩,保存率为30.7%;1981~1983年造林86万亩,保存37.4万亩,保存率为43.5%;1984~1985年造林79.4万亩,保存66.3万亩,保存率为83.5%。1986年是实施“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的第一年,我旗工程造林12.4万亩,合格11.4万亩,合格率为84.6%。工程造林质量之所以能逐年提高,除了有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严格管护等措施外,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