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对血小板输注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95例血液病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通过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CCI)评价阳性及阴性患者1 h和24 h的血小板输注效果,分析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对输注效果的影响。结果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33.7%(32/95),其中HLA-I抗体27例;HPA抗体1例,HLA-I+HPA抗体4例;39例患者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无效输注率为41.1%(39/95)。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1 h和24 h的CCI值均明显低于阴性患者(P〈0.01);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的血小板无效输注率(78.1%)明显高于阴性患者(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配型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87.5%)与未配型组(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无效密切相关,血小板交叉配型可减少同种免疫反应,输注血小板前进行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及交叉配型对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汇集滤白细胞血小板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汇集滤白细胞血小板的质量和临床效果。方法用白膜层法制备手工浓缩血小板,再以60~70mL/min的速度对汇集血小板进行白细胞过滤。30袋汇集滤白细胞血小板过滤前后分别进行血小板含量、白细胞残留量检测和细菌培养,并观察87例出血患者(血液病16例、非血液病71例)输注后24h疗效。结果30袋汇集滤白细胞血小板过滤前后血小板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残留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培养均为阴性。非血液病出血患者输注汇集滤自细胞血小板的有效率是85.9%,而血液病患者输注有效率是75.0%。结论汇集滤白细胞血小板质量指标均达到单采血小板国家质量标准,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各种致病原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儿科收治的70例ITP患儿,分别用被动凝聚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腺病毒抗原,流感病毒A、B型,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EB病毒抗体4项(包括EB病毒早期抗原IgM抗体、EB病毒衣壳抗原IgM抗体、EB病毒衣壳抗原IgG抗体、EB病毒核心抗原IgG抗体),优生优育抗体[包括弓形虫IgM抗体、风疹病毒IgM抗体、巨细胞病毒(CMV)IgM抗体、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抗体、单纯病毒Ⅱ型抗体];根据其结果阳性与否给予相应治疗,对发病诱因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CMV-IgM阳性、CMV-DNA阳性19例(27.1%),MP-Ab阳性14例(20.0%),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阳性13例(18.6%),EA-IgM阳性、VCA-IgM阳性8例(11.4%),腺病毒抗原阳性6例(8.6%),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阳性6例(8.6%),流感病毒A、B型阳性4例(5.7%)。治愈42例(60.0%),良效19例(27.1%),进步8例(11.4%),无效1例(1.5%)。加用更昔洛韦治疗的CMV感染者血小板上升比不加用者更为显著,治疗1、2周后的血小板计数恢复更快(P〈0.01)。结论临床医生在治疗ITP时应尽量完善病原学检查,若为阳性应加以相应药物;通过针对病原进行有效合理的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和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方法:检测68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5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及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 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等4项参数,采用玻璃球法检测血小板粘附功能,采用比浊法检测聚集功能,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4项参数。结果:冠心病组血小板粘附率和聚集率分别为(47.32±3.21)%、(66.24±4.16)%,均高于对照组的(40.68±3.07)%、(57.37±3.88)%,P<0.01;且血小板参数中PLT和PCT显著性降低,而M PV和PDW则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减少而活性增加,血小板活化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东莞市无偿献血者血小板细菌培养的结果,为安全输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BacT/ALERT 120全自动细菌培养系统对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东莞市17 762例无偿献血者的血小板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无偿献血者血小板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42‰,其中汇集血小板和单采血小板的阳性率分别为3.94‰和2.04‰;病原菌居前3位的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1.86%)、革兰阳性杆菌(39.53%)和厌氧菌(4.65%);39.53%的阳性血小板细菌培养初次报警时间〈24 h,平均初次报警时间为(53.1±41.8)h。结论目前常规血小板的细菌筛查方法及放行策略存在局限性,建议引入其他方法作联合检测以降低漏检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水平变化与紫癜性肾炎的关系。方法对过敏性紫癜合并紫癜性肾炎36例(观察组)及29例无合并紫癜性肾炎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对照组)急性期及恢复期的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急性期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P〈0.01);观察组恢复期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对照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水平于急性期和恢复期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水平参与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过程,过敏性紫癜治疗过程中联合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有可能防止或减轻过敏性紫癜患儿并发紫癜性肾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田七总皂苷对凝血酶或ADP诱导的兔全血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兔全血与田七总皂苷孵育5min,然后用凝血酶或ADP作用1min,用全血血小板聚集仪观察兔全血血小板聚集情况。结果田七总皂苷50、100和200μmol/L作用兔血小板后,用凝血酶诱导时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分别为39%、60%和61%;用ADP诱导时抑制率分别为65%、79%和60%。结论田七总皂甙对凝血酶和ADP诱导的兔全血血小子板聚集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重型肝炎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 ,我们检测了 98例重型肝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 (PL T)、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血小板压积 (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以探讨其临床意义。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98例重型肝炎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急性重型 15例 ,亚急性重型 2 7例 ,慢性重型 5 6例 ,全部病例均符合 1995年北京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 98例重肝中男79例 ,女 19例 ,年龄 7~ 6 5岁 ,平均 42 .3岁。对照组 46例 ,均为健康体检者 ,男例 ,女例 ,年龄 2 3~ 5 2岁 ,平均 35 .5岁。1.2 方法采用 JT- R1 型血…  相似文献   

9.
丙种球蛋白治疗成人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经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脾切除治疗无效的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采用丙种球蛋白 0 .4g/ (kg· d) ,以 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稀释成 2 .5%的浓度静脉滴注治疗 ITP患者 32例 ,连用5 d。结果 :显效 1 5例 (47% ) ,良效 1 0例 (31 % ) ,进步 7例 (2 2 % ) ;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结论 :对经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脾切除等方法治疗无效的 ITP,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是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滤过速度对混合血小板过滤效果的影响。方法取45袋混合血小板,随机分为低速、中速、高速组各15袋,分别以10~20、60~70和150~160 mL/min的流速进行连续性过滤,并用常规方法检测混合血小板过滤前后的白细胞数(WBC)和血小板数(PLT),比较3组WBC去除率和PLT回收率。结果中速组和高速组的PLT回收率均高于低速组(P<0.01),低速组和中速组的WBC去除率均高于高速组(P<0.05)。结论不同滤过速度对混合血小板过滤效果不同,60~70 mL/min是混合血小板较为理想的滤过速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感染性休克患儿血小板(PLT)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3例感染性休克患儿(代偿期38例,失代偿期15例)入院后1、24、72、120h的PLT计数、MPV,并与同期50例健康儿作对照。结果感染性休克患儿入院时PLT计数低于对照组,而MPV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失代偿期组更明显。死亡组PLT计数在各时点均低于存活组,但MPV均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感染性休克患儿PLT计数、MPV的动态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78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止血时间及再出血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P〈0.01)。治疗组有效止血时间为(24.31±5.15)h,48h再出血率为2.6%(1/39);对照组则分别为(27.43±5.81)h、25.6%(10/3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红细胞免疫功能情况目前未见报道。为了解ITP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了20例ITP患儿及正常儿童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方法:①对象:ITP组20例,年龄7个月~9岁,男11例,女9例。对照组20例,年龄2个月~10岁,男13例,女7例。②方法: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试验(简称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简称RBC-ICR),两种试验均参照郭峰的方法进行。结果:20例ITP患儿的RBC-C3bRR均值为(17.3±8.4)%,与正常对照组(23±5.4)%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1)。RBC-C3bRR降低与血中血小板数呈正相关,r=0.405,(P<0.05)。RBC-ICR均值为(25.9±8.6)%,正常对照组(21±6.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检测患者血小板抗体(简称PAIgG)10例,平均值为(221.6±127.1)ng/L,PAIgG值与RBC-ICR值呈正相关,r=0.908,P<0.01。结论:ITP患儿的RBC-C3bRR明显低于正常(P<0.01),RBC-C3bRR下降与红细胞粘附、IC  相似文献   

14.
贵阳地区新发生猪传染病的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血清学方法对贵阳地区部分种猪场、规模饲养场及农村散养户猪群分别进行PPV、PRV、PRRS、PCV及APP抗体水平监测。以乳胶凝集试验检测PPV抗体阳性率为0%(0/160);以间接ELISA检测PCV和PRRS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28/200)和0.62%(1/160);以竞争ELISA检测PRV的gpI抗体阳性率为19.14%(36/188);以间接血凝试验检测APP的抗体阳性率为19.14%(36/188)。结果表明,PPV和PRRS似乎不是引起贵阳地区猪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而PRV和APP在非免疫猪群中的抗体阳性率较高,应引起该地区养猪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采用萃取和柱层析法制备毛冬青各提取部位;用Born比浊法,以ADP为诱导剂检测毛冬青根提取液各部位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从而确定毛冬青根抗血小板聚集的有效部位。结果表明,各部位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其中水部位和D101-95%乙醇部位活性最强,且在0.08~0.5 mg/mL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其活性也随之加强,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与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健脾生血汤治疗气不摄血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分别采用激素强的松治疗和健脾生血汤合激素强的松治疗,3个月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治疗疗效、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及副反应情况。结果 血小板计数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均有所上升(P<0.05),治疗组血小板计数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治疗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治疗组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所下降(P<0.05),治疗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减少幅度小于治疗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治疗组为9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比较: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治疗组为5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生血汤能改善气不摄血型慢性ITP患者的中医证候,有效增加血小板计数,改善或消除激素副作用,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唐全 《长江大学学报》2009,6(4):213-213,218
1993年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因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对各类血细胞形态影响最小,而将其认定为血常规检查所用抗凝剂以来,EDTA-K2就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而此抗凝剂可使患者血液样本中的血小板发生聚集,引起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dependent pseudothromboeytopenia PTCP),这种情况虽然极为少见,但可导致临床上过度治疗甚至错误治疗,产生不良后果,应引起我们的重视。现将我科近期发现的1例PTCP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廖忠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5,23(5):611-611,619
目的:分析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治依据。方法:按照BC3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血小板计数原理及血小板直方图,把干扰的标本分成3组,A组:在血小板直方图上。后蜂翘起始处在25fl以外的标本;B组:后蜂翘起始处在20~25fl之间的标本;C组:后峰翘起始处在20fl之内的标本。每组检测30份标本,分别行血细胞分析仪及显微镜计数血小板.对两法结果作配对t检验。同时对正常与异常血小板直方图的血小板聚集及大血小板的例数、血细胞分析仪及镜检计数血小板的结果作比较。结果:B、C两组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结果均比显微镜直接计数血小板的结果偏高(P〈0.05~0.01);异常血小板直方图的血小板聚集以及大血小板的例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图形者.其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明显则偏低(P〈0.01)。结论:小红细胞数量、血小板凝集及大血小板等均可影响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的计数;对血小板计数与直方图不符的标本.应行手工计数或重新采血检测.以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可靠.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参考意义的数据。  相似文献   

19.
巫冠中  傅桥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652-10654
[目的]研究玫瑰(Rosa rugosa)、月季(Rose chinensis Jacq.)双花提取物对血小板聚集及血液系统的作用。[方法]考察双花提取物对家兔全血凝血时间、体外血小板聚集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大鼠纤溶系统的影响;采用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考察其对细胞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双花提取物能抑制全血血小板聚集,延长全血凝血时间和APPT,缩短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CLA),降低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结论]双花提取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血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颈动脉夹层(CAD)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方法 48例CAD患者分为抗凝组和抗血小板组,每组24例.抗凝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服用3~6个月华法林,抗血小板组采用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治疗3~6个月.两组患者均以任何原因的卒中复发、出血性事件或者死亡作为观察终点事件,随访时间为1a.结果 抗凝组有22例(91.7%)未出现终点事件,2例出现卒中复发,其中1例接受支架植入术治疗.抗血小板组有15例(62.5%)未发生终点事件,3例出现卒中复发,5例出血以及1例死亡.抗凝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抗血小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779,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入院时(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无缺血性及出血性事件发生.结论 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CAD均有效,且抗凝治疗的效果优于抗血小板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