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本文陈述了温度、光照条件以及培养基中加入甘露醇、B9,甲基丁二酸对马铃薯种质试管苗保存存活率的影响。同时比较了不同试管封口材料对存活率的效应。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0℃、光照强度为500—1000Lx、每天光照8小时的保存条件下,培养基中加入甘露醇或B9、甲基丁二酸,用铝箔封口可以延长试管苗保存时间。保存11个月后,培养基中加有甘露醇的试管苗存活率为90-100%,加甲基丁二酸的存活率为70—80%以上。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证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马来酰胼(MH)10PPm,相应地提高糖浓度,对马铃薯种质材料作切段培养,具有明显的抑制生长效果,经六个月试管存保后,培养物的存活率仍能保持百分之百.因此,本试验资料可为马铃薯种质试管保存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文涛  周爱爱 《种子科技》2020,(7):34-34,36
由于马铃薯脱毒瓶苗的高度达不到雾培的标准,因此要通过水培为雾培培育高壮苗,水培就是给雾培打基础。水培苗的品质将直接影响雾培苗的生长以及后期的结薯情况,因此马铃薯脱毒苗的水培技术在雾培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孙秀梅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164-164
在马铃薯脱毒苗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非正常苗的情况,这给生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在多年的试验研究及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系统的分析了这些异化苗的形成原因——不良的环境条件是导致这些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根据不同的生产目的,提出了预防此类苗出现的相应对策,以期减少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因异化苗的出现而对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硅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及其细胞壁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江育  马雪泷 《作物学报》2006,32(1):152-154
以马铃薯大西洋品种为材料,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硅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及其细胞壁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植株株高、干、鲜重、生根数和根长随着硅浓度的提高而显著增加,以添加5 mmol/L硅酸效果较好;束缚水与自由水之比上升;叶绿素增多,呼吸作用减慢;细胞壁提取率显著增高,细胞壁中纤维素含量显著上升,螯合剂提取果胶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
黄萍  颜谦  童安毕  何庆才 《种子》2003,(5):109-110
以马铃薯试管苗为材料,通过对试管苗扩繁培养基、移栽基质的筛选和网棚移栽试管苗试验。选出了最适扩繁培养基和最适移栽苗基质配方。网棚移栽试管苗成活率达95%以上,试管苗结薯数最高达5.35粒/株。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3种不同配比的激素类型喷施马铃薯(大西洋)脱毒扦插苗,对其株高、茎粗、鲜重和结薯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赤霉素配合施用6-BA和多效唑均能有效提高马铃薯扦插苗的结薯数,其中以赤霉素配合多效唑共同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邱甜  牛力立  朱江  蔡甫格  王庆伟 《作物杂志》2021,37(2):160-1590
为提高试管苗品质,优化马铃薯脱毒继代培养,以延薯4号脱毒苗为试验材料,选用6-BA(0.5、1.0、1.5mg/L)、水杨酸(0.2、0.4、0.6mg/L)和油菜素内酯(0.01、0.10、1.00mg/L)处理试管苗,以不添加生长调节剂为对照,研究3种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形态特征、叶绿素含量、根活力、移栽后幼苗成活率及结薯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生长调节剂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株高、茎粗、鲜重、平均根长、根条数和叶片数,6-BA、水杨酸和油菜素内酯分别在1.0mg/L、0.4mg/L和1mg/L处理时促进效果较好,叶绿素含量、根活力以及移栽后幼苗成活率和结薯特性均较好,且在水杨酸浓度为0.4mg/L时,试管苗生长最好,移栽后成活率最高,结薯特性较好,是最适壮苗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掰苗移栽是一项采用薄膜育苗、配套地膜覆盖 ,合理施肥 ,科学管理的生产技术 ,它具有节约种量 ,克服低温障碍因素 ,营造良好的群体结构 ,促进马铃薯产量提高等优点。近年来 ,巧家县在高寒山区进行试验、示范 ,充分显著了它的增产潜力 ,并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1 增产机理1 .1 提高种薯繁殖系数 ,节约种量马铃薯通过育苗 ,每个种薯可掰 5~ 8次 ,生产 4 0~ 6 0苗 ,繁殖系数可提高 5~ 8倍 ,因而有效地节约种薯数量。一般净种只需用 4 0~ 5 0kg ,比常规播种节约种薯 1 0 0~ 1 5 0kg ,套种只需用种 30kg ,比常规播种节约种薯 80…  相似文献   

11.
以大西洋、克新1号和青薯168的脱毒基础苗为试验材料,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基因型、pH值对马铃薯脱毒基础苗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叶片数、叶面积、株高、茎粗、节长、节数、根长和根条数影响,培养14 d时,测定各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基因型对10个农艺性状指标影响显著(p<0.05);5种pH值除对茎粗、节数、根条数影响不显著外,对其余7个农艺性状指标有显著性影响(p<0.05);3个不同基因型和pH值对马铃薯单株鲜重、干重、叶片数、叶面积存在显著性交互作用(p<0.05),其余农艺性状受基因型和pH处理交互作用影响不显著.大西洋快繁的适宜pH值为5.6~6.0,克新1号和青薯168快繁的适宜pH值为5.6~6.2,综合农艺性状良好.建议工厂化生产时,将pH值统一调到5.6~6.0,便于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微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1606 黑龙江省克山县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黄修梅  惠霖  刘金泉  李明  冯丽 《种子》2016,(8):76-79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α-萘乙酸(NAA)、6-苄氨基腺嘌呤(6-BA)、比久(B 9)和KH2PO4组合对马铃薯品种克新一号脱毒种苗壮苗培养的影响,以探索克新一号脱毒种苗壮苗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株高、有效茎节数和茎粗的影响大小顺序为:NAA>B 9>6-BA>KH2PO4;对根长和根数影响最大的是6-BA.新复极差法显著性测定结果显示,处理9和处理13对各项指标的影响最显著,其中处理13对各项指标的促进作用略高于处理9,表明适合克新一号脱毒种苗壮苗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0.3 mg/LNAA+5 mg/LB 9+0.3 g/L KH2PO4+3%蔗糖+0.6%琼脂.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经温室假植、炼苗后,直接定植到大田自然环境条件下进行繁种试验(以网棚繁种为对照CK)。试验结果表明:大田繁种成本低、结薯数量多、种薯大、产量高。在6月17~21日将试管苗定植到大田为最佳时期,其中5g以上的小种薯占95.45%以上,50g以上的大种薯占15.4%~37.17%,单株结薯数在4~21个范围内,产量最高可达28.50 t /hm2  相似文献   

15.
甘薯育苗是甘薯生产过程中的首要环节,足的壮苗,是保证适时早栽、合理密植、苗全株壮,点表现在出苗早,出苗多,成功率高,费用低。是保证甘薯高产的最主要措施之一。培育充提高甘薯产量的最主要环节。阳畦育苗的优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脱毒种薯高产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连荣 《种子科技》2010,28(7):34-34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殖需要严格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科学的管理措施,重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对脱毒马铃薯栽培生理特征研究过程中,开展了脱毒马铃薯不同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观察试验,参试的不同熟期的3个马铃薯品种中,在生育期、净光合速率、植株性状、块茎性状、产量结构及产量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结果可为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脱毒甘薯的增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脱毒甘薯进行了两年多点试验,分析了其产量潜力。脱毒甘薯较未脱毒甘薯增产,增产幅度为24.2%~33.4%,不同级别的种薯增产幅度不同。脱毒甘薯生长旺盛,在种植过程中可采用化控方法,促进光合产物最大程度向下输运,以提高经济产量。脱毒甘薯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再感染病毒,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9.
脱毒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乔旭 《种业导刊》2010,(12):22-23
红薯病毒病是影响红薯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采用脱毒红薯栽培是防治病毒病,提高红薯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方法。文章针对河南省红薯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选用优良脱毒品种、起垅栽培、育足壮苗、配方施肥、科学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等高产措施。  相似文献   

20.
史新敏  唐君 《种子科技》2008,26(1):58-58
甘薯脱毒技术是我国甘薯栽培史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是生物组培技术、病毒检测技术和良种快繁技术的结晶,甘薯脱毒苗应用技术是我国继脱毒马铃薯之后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又一成功典范。该技术先后在江苏、山东、四川、广东、安徽、河南、山西、陕西等国内甘薯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至2006年底累计推广面积230万hm^2,增加社会经济效益67.77亿元,“甘薯脱毒薯技术体系研究及应用”于2002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了更大范围内更好地推广应用脱毒甘薯,发挥甘薯良种的增产增收效益,脱毒甘薯原种繁殖的提纯日益重要。作为原种繁殖单位或基地,应紧紧抓住脱毒甘薯原种生产的三个关键时期,及时去杂、去病、去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