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试验设黄色黏虫板5种不同悬挂高度处理:黏虫板与茶篷等高、斜插于茶行边中部、高于茶篷顶部5cm、高于茶篷顶部20cm和高于茶篷顶部50cm,每处理4次重复,20d后调查每张黏虫板上黑刺粉虱的数量。结果表明.黄色黏虫板诱杀黑刺粉虱量大,可作为茶园绿色防控和监测手段。黏虫板悬挂高度以在茶行边中部到荼篷顶部5cm之间效果最好。考虑到不影响农事操作,黏虫板以安放在与茶篷等高或高于茶篷5cm为宜。  相似文献   

2.
嫩绿粘虫板对水稻稻飞虱成虫诱集监测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嫩绿粘虫板和灯光诱集2种方法对水稻稻飞虱成虫进行同地对比诱集监测。结果表明, 嫩绿粘虫板对3种飞虱总体、白背飞虱和褐飞虱诱集量与测报灯之间无显著差异, 其诱虫趋势与测报灯诱虫趋势基本同步或趋于一致。嫩绿粘虫板对水稻生长前中期白背飞虱迁入峰的监测优于测报灯, 表现为迁入高峰期诱虫量多和峰形明显。嫩绿粘虫板对灰飞虱诱虫量与测报灯诱虫量有明显差异, 诱虫峰次少于测报灯, 监测效果次于测报灯。气象因子、非靶标昆虫等对嫩绿粘虫板诱测无不利影响。运用嫩绿粘虫板可在非灯诱区监测点监测迁飞性白背飞虱。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嫩绿粘虫板和灯光诱集2种方法对水稻稻飞虱成虫进行同地对比诱集监测。结果表明,嫩绿粘虫板对3种飞虱总体、白背飞虱和褐飞虱诱集量与测报灯之间无显著差异,其诱虫趋势与测报灯诱虫趋势基本同步或趋于一致。嫩绿粘虫板对水稻生长前中期白背飞虱迁入峰的监测优于测报灯,表现为迁入高峰期诱虫量多和峰形明显。嫩绿粘虫板对灰飞虱诱虫量与测报灯诱虫量有明显差异,诱虫峰次少于测报灯,监测效果次于测报灯。气象因子、非靶标昆虫等对嫩绿粘虫板诱测无不利影响。运用嫩绿粘虫板可在非灯诱区监测点监测迁飞性白背飞虱。  相似文献   

4.
异色瓢虫对中国梨木虱若虫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中国梨木虱Psylla chinensis Yang et Li是梨园中的主要害虫,近几年其为害有加重趋势。作者研究了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各虫态对中国梨木虱若虫的捕食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异色瓢虫与中国梨木虱若虫均采自泰安梨园。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瓦楞纸板诱虫带对梨园越冬害虫与天敌的诱集效果, 探究了瓦楞纸板类型对诱集效果的影响, 并比较了该诱虫带对同一品种不同绑扎部位?相同品种不同树形以及不同品种梨树越冬害虫与天敌的诱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宽度瓦楞纸诱虫带对害虫的诱集效果无显著差异?瓦楞纸诱虫带不同绑扎部位对天敌诱集效果无显著影响, 但将其扎绑至距离梨树第一分枝处10~20 cm处时, 对梨木虱诱集效果最佳?不同品种梨树间瓦楞纸诱虫带诱集到天敌的数量差异较小, ‘雪花’梨树上诱集到的梨木虱数量显著多于‘南果’梨?不同树形间诱集结果显示, Y字形与纺锤形梨树的瓦楞纸板诱虫带内梨木虱诱集量多于倒伞形梨树诱虫带内诱集量, 但不同树形梨树上瓦楞纸诱虫带内天敌的诱集数量并无显著差异?试验结果为瓦楞纸在果树害虫防治和天敌保护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中国梨木虱的空间分布和抽样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梨木虱近年在浙东沿海梨园危害猖獗,已成为沿海地区梨园的主要虫害之一。在梨园内对中国梨木虱 的空间分布作了调查,明确在浙江慈溪中国梨木虱若虫的空间分布型趋向于聚集分布,并提出了抽样方法,为中 国梨木虱预测预报和合理使用农药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小绿叶蝉为果园主要害虫之一.本文选用了10种颜色的黏虫板对桃园小绿叶蝉进行诱集试验.结果表明黄色黏虫板诱虫效果最佳,绿色次之,而淡蓝色、紫色和深蓝色诱虫效果差.不同颜色的黏虫板对蜂类、蜘蛛和瓢虫等天敌均有杀伤作用,另诱集得到其他害虫5种.通过分析不同色板的诱捕生态效益表明:黄色黏虫板最佳,次为绿色.  相似文献   

8.
昆虫母代产卵部位的选择特点直接影响到子代的生存适应性,但已有研究对冬型中国梨木虱产卵部位选择特点尚未明确。本研究调查了冬型中国梨木虱随时间变化在梨树花芽、叶芽、枝条基部、花柄、幼叶上产卵特点的变化。结果表明,冬型梨木虱产卵期约45 d,以枝条基部刻痕处着卵量最大,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冬型梨木虱产卵部位的选择随梨树的物候变化而变化:萌芽前,优先选择枝条顶芽,其次在腋芽和枝条基部刻痕处产卵;花期和展叶期,花芽、叶芽、枝条基部刻痕处着卵量下降,主要于花柄和幼叶部位产卵;冬型梨木虱产卵部位的选择顺序依次为花芽、叶芽、枝条基部、花柄、幼叶。本研究明确了冬型梨木虱在梨树不同部位产卵的变化特点,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梨木虱防控。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冻融对冬型中国梨木虱存活的影响, 本研究在测定冬型中国梨木虱过冷却点及-20℃低温下的存活情况的基础上设计了4组冻融梯度(-20℃/2℃?-20℃/5℃?-20℃/10℃?-20℃/20℃), 3组频段(1?2?3 h), 以探索迅速冻融对冬型中国梨木虱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型梨木虱的过冷却点主要分布在-14℃~-12℃; -20℃条件下其致死中时LT50为6.9 h; 冬型梨木虱经历6次1 h间断冻融处理后其死亡率显著低于3次?2次处理和持续低温处理; 冬型梨木虱在-20℃/10℃?-20℃/20℃的温度梯度处理下死亡率显著低于-20℃/2℃?-20℃/5℃处理?本研究结果表明, 迅速冻融间断时间越短?频率越高, 越利于冬型梨木虱存活; 冻融温度梯度越大, 其存活率越高?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冬型梨木虱适应极端及突变温度的能力, 对预测其越冬存活?种群数量监测及防控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梨木虱在我市梨区发生较普遍 ,近几年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梨树栽培面积 0 .4万 hm2 左右 ,梨木虱在梨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大面积发生 ,部分受害严重的梨区被害株率达 1 0 0 % ,造成树势衰弱 ,严重影响花芽分化 ,导致减产 ,果品品质下降 ,我站就梨木虱的危害 ,发生规律与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1 为害特点与发生规律1 .1 为害特点梨木虱食性专一 ,主要为害梨木 ,据我们从 2月中旬开始在玉泉胡井村梨园定点系统观察 ,发现越冬成虫出蛰。成虫、若虫早春及食花、芽、嫩梢、叶及幼果汁液。夏、秋多在叶背取食 ,成虫及若虫食芽、叶及嫩梢汁液 ,受…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黏虫Mythimna separata参与杀虫剂解毒代谢的主效细胞色素P450基因,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用于处理黏虫3龄幼虫的亚致死浓度,通过构建转录组测序文库并结合数字基因表达(digital gene expression,DGE)对不同处理的黏虫进行测序,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技术验证12个P450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用于处理黏虫的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腈亚致死浓度LC_(10)分别为0.15、13.66 mg/L;对照样品、氟虫腈处理样品和氯虫苯甲酰胺处理样品分别获得59 521 504、64 838 148和41 722 990个原始序列数据,分别获得57 441 216、62 368 912和40 285 164个过滤后的序列数据;过滤后的序列长度分别为8.62、9.36和6.04 G;碱基错误率均为0.02%;Phred数值大于20、30的碱基占总碱基的百分比均高于90.59%;鸟嘌呤+胞嘧啶(guanine cytosine,GC)含量分别为47.16%、48.94%和47.55%,表明转录组测序质量较高;黏虫受氯虫苯甲酰胺胁迫后,29个P450基因表达量上调,27个P450基因表达量下调;黏虫受氟虫腈胁迫后,23个P450基因表达量上调,26个P450基因表达量下调;12个P450基因表达量的RT-qPCR技术检测结果与DGE测序文库显示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根据雌蛾卵巢发育级别数据,对山西省黏虫常发区虫源地进行分析,并结合2012-2018年相关监测站点各代次诱蛾量数据初步推断不同地区间虫量相关性。结果表明,越冬代北迁黏虫在山西省分别形成南部、中部和北部3个滞留区域。通过构建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分析,芮城1代蛾量与昔阳、白泉、汾阳1代蛾量极显著相关;王郭1代蛾量与汾阳1代蛾量、王郭2代蛾量与白泉2代蛾量呈显著相关。由此推测,山西省内1、2代黏虫的主要虫源地为芮城、王郭。  相似文献   

13.
梨木虱(PsylapyrisugaForster)是鲁西北地区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当地梨园多注重化学防治害虫,梨木虱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而一些天敌遭致杀伤,使该虫为害日趋严重。因此,以天敌保护利用为主的害虫生物防治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于1991~199...  相似文献   

14.
梨木虱的发生与防治技术探讨顾耘(山东省莱阳农学院植保系265200)多年来,梨木虱一直是梨园中的1种常发性害虫,但一般不造成严重为害。80年代该虫害日趋加重,进入90年代后,更肆虐成灾,现已成为山东、河北、河南、安徽等梨区的重要害虫。1梨木虱大暴发原...  相似文献   

15.
摘新梢防治梨木虱效果好梨木虱是梨树上主要害虫之一。在砀山梨区每年发生5~6代,其中以2~3代若虫危害最重,常造成落叶。对梨木虱的防治一般采用药物防治,用药次数每年多达9次以上。造成害虫抗药性增强,天敌大量被杀,使害虫更加猖獗,还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也...  相似文献   

16.
为摸清稻飞虱在滇西南的越冬情况,云南临沧市各县(区)植保植检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稻飞虱越冬调查。根据2015—2019年越冬调查数据,表明在不同类型田均能查到白背飞虱、褐飞虱和灰飞虱的成、若虫,卵未查到,越冬虫源的主要寄主为再生稻。在本地越冬的稻飞虱混合种群中,白背飞虱虫量较大、褐飞虱次之,灰飞虱虫量低;不同越冬时段之间,白背飞虱虫量12月最高、1—2月逐渐下降,褐飞虱虫量12月较低、1—2月有所上升;不同年度间,白背飞虱越冬虫量呈上升趋势,褐飞虱越冬虫量除2016—2017冬季较高外,其余年度均较低。经初步分析,本地越冬虫源面积较小、虫量较低,对来年春季初始虫源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硫氰乳油防治梨木虱效果好王合,王建山(北京平谷县政府果品办公室,101200)(北京华戎生物激素厂)孙兴,魏兆勋,付士龙(北京市林保站)(平谷县林业局)梨木虱是北方梨产区的一种主要害虫,以成虫、若虫吸食芽、叶及嫩梢汁液。由于若虫体背包裹着一层粘液,药...  相似文献   

18.
梨木虱在北方梨区发生较普遍,近几年随着梨树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在湖北省梨区都有大面积的发生,部分受害严重的梨园被害株率几乎100%,造成树势衰弱,影响花芽分化,导致连年减产,果品品质下降,为此,笔者在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就梨木虱的危害、发生规律与防治进...  相似文献   

19.
梨木虱是梨树上一种重要的刺吸式害虫.本文提出的降低梨木虱虫口基数的防治措施,解决了现有梨木虱防治过程中存在的生产成本高、易造成果面受损、防治效果差和污染严重的问题.该措施主要通过在梨休眠期采用化学防治、物理诱杀、物理防护等方法降低第一代梨木虱种群数量,可有效减轻梨木虱的危害水平,同时缓解梨生育期的防治压力.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宜的槟榔园粘虫板种类, 选择了3种粘板和4种添加物在槟榔园开展了粘虫板对害虫诱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黄、蓝、黄蓝混合粘虫板均可诱集到一定量槟榔园害虫, 其中以黄板诱虫效果最佳, 总诱虫量及对蓟马、黑刺粉虱和叶蝉等3种监测害虫的诱集效果均优于蓝板和黄蓝混合板。4种添加物对黄板增效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诱虫烯可显著提高诱虫总量, 添加诱虫烯或蜂蜜水可显著提高对蓟马的诱集量, 添加蜂蜜水可提高叶蝉诱虫量, 各添加物均对黄板诱集黑刺粉虱无增效作用。对蓝板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 供试的4种添加物均可增加蓝板诱虫总量, 其中以诱虫烯和蜂蜜水的效果较好, 且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各添加物中, 仅糖醋液对蓝板诱集叶蝉起到增效作用, 其余添加物对蓝板诱集蓟马、黑刺粉虱及叶蝉无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