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改善树种结构,提高生物多样性,在北镇市五峰林场开展了长白松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在苗期,当年有41.2%的比例不能正常封顶,2年生封顶率达98.5%;其生长速度低于樟子松,苗高、地径分别比樟子松低19.75%和6.08%;造林成活和保存率与樟子松相当,分别达到77.0%和65.0%,15年生幼树与樟子松相比,高径生长略高于樟子松;长白松的物候期与樟子松相似,只是高生长停止期较樟子松晚5~8d,初现雄花年限较樟子松晚1年。  相似文献   

2.
观测记录表明:展叶、展叶盛期、雌雄花始末期顺序为落叶松—→樟子松—→红松。与此相反,树液流动、高径生长始末期为红松—→樟子松—→落叶松。同一树种,不同年龄立木的物候期,年龄较小的到来较早,年龄大的相对要晚。  相似文献   

3.
在樟子松播种育苗生产上,各地场圃都强调适时早播,但怎样才算适时,早到什么时候,往往难以掌握。有的只往“早”字上使劲,难免会遇到冻害或晚霜危害。为了给樟子松播种日期提供依据,笔者在总结扎兰屯地区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从上温条件看樟子松播种日期。各树种都有自己生长的最适土温。据扎兰屯地区樟子松的物候期观察,一般5月上旬  相似文献   

4.
物候现象是日照、温度、降水、蒸发等综合气象条件对生物体的影响的反映。温度在诸多气象因子中对植物物候的影响更为重要,在四季分明的寒温带植物分布区对树木物候的影响尤为突出。并且温度与日照关系密切、同步发生。因此本文重点讨论温度与樟子松物候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樟子松属于省级Ⅱ级保护树木现已采伐殆尽,应建立珍稀树种基地,扩大樟子松这一大兴安岭林区的珍贵乡土树种的培育面积,使樟子松这一珍贵乡土树种能够持续经营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个长白松无性系主要物候期的观察研究,发现不同无性系之间各主要物候期的变异幅度是大很大的。同时发现长白松的各主要物候期与黑松相近,但比樟子松晚。  相似文献   

7.
樟子松是我国乃至世界稀有的沙地针叶树种,具有抗风、耐旱、耐寒等生物学特性。是目前首选治沙造林树种。本文以自然规律为准则,辩证的介绍了海拉尔樟子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对榆林沙区樟子松进行了连续3 a的物候观测,结果表明,在榆林沙区樟子松历经3 a完成1个物候周期。4月上中旬芽生长,4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枝生长,4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针叶生长,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雄球花产生、散粉,4月底至5月上旬雌球花授粉,5月上旬至7月上旬幼果形成、生长,2年球果9月底至10月初成熟。不同立地、林分生长的樟子松单株物候具有差异性。日平均温度和活动积温是影响物候期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吉林市常见观赏树木物候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华大学东校区校园和树木园内16种观赏树木为研究对象,通过两年连续物候观测和记录,分析物候变化特征与气象因子关系,结果表明:16种树种其物候期每年始于3月中下旬,结束于10月中旬,个别树种于11月初结束,大约维持220 d。当空气平均温度为4.0℃、土壤平均温度区为8.0℃时,各树种开始进入萌动期;当空气平均温度为7.3℃、土壤平均温度为12.9℃时,各树种进入展叶期;当空气平均温度为9.1℃、土壤平均温度为15.2℃时,各树种进入开花期;当空气平均温度、土壤平均温度在3.9℃和8.1℃及以下时大部分树种结束落叶进入休眠期。从低纬度引种栽培的大花圆锥绣球各物候期出现较迟,其各物候期活动积温均高于其他树种,而同样是低纬度引种的珍珠绣线菊,各物候期积温与乡土树种近似,物候期也比较早。  相似文献   

10.
樟子松又名海拉尔松、蒙古赤松、西伯利亚松、黑河赤松,为松科大乔木,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优良造林树种之一。樟子松树高15~20米,最高可达30米,最大胸径1米左右。樟子松为生长较快的阳性树种,树冠稀疏,针叶多集中在树冠表面;寿命一般为150~200年,有的多达250年。樟子松耐干旱、瘠薄,既是干旱、瘠薄地区造林的先锋树种,也是培育防护用材兼用林和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  相似文献   

11.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是东北地区的优良造林树种,也是北方地区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文章论述了樟子松在呼伦贝尔地区的沙地育苗技术,主要从樟子松育苗时圃地的选择、圃地选定后的整地和改土、施肥、播种育苗和播种后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樟子松的沙地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2.
4种针叶树种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云杉、侧柏、刺柏4种针叶树种在民勤沙生植物园10多年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樟子松、云杉、刺柏在该地区生长良好,无病虫害发生。云杉、刺柏树形优美,可作庭园、城市绿化树种。樟子松栽植保存率高,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可作为防护林营造树种。侧柏生长不良,并有锈病发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雁北地区引种樟子松的调查,提出在山西北部丘陵风沙区发展樟子松的几点建议。阐述了种源、立地条件、栽植密度与生长的关系,并将其与乡土树种油松的生长做比较,说明,在相同立地条件下樟子松生长优于油松。  相似文献   

14.
樟子松是防护林和"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文章介绍了大同地区樟子松苗圃地选择与整理、播种前种子处理、装袋播种以及苗期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樟子松又名蒙古赤松、海拉尔松,是我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主要森林组成针叶树种,强阳性速生,适应性很强,是绿化、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一、试验目的根据国家种子检验标准规定,樟子松种子的浸种发芽试验要求用45℃的水浸种24小时,在试验室进行发芽率检验。为简化发芽试验操作步骤,摸清樟子松浸种与不浸种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的关系,在种子质量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庆油田以樟子松作为绿化树种,进行了大面积栽植。据调查发现,随着樟子松栽植面积的扩大,樟子松褐斑病有逐年扩散和加重趋势,极大影响了樟子松的景观效果。为了有效防治樟子松褐斑病,笔者用物理、化学防治方法对樟子松褐斑病进行了防治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科学的管理措施与药物防治能够有效预防及控制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辽西丘陵山地樟子松、油松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树木早生及耐旱形态特征、抗旱生理特征以及林分的生长状况等几个方面对樟子松、油松的抗旱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樟子松可作为辽西干旱贫瘠山地的造林先锋树种和水土保持树种,同时也是辽西山区良好的用材林树种;油松的耐旱耐瘠薄能力虽较樟子松差,但在适宜的立地条件下仍应发展其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乌兰察布市引种造林的先锋树种樟子松出现的不同程度枯黄死亡现象,通过对不同立地条件下不同程度的枯木与同等立地条件下长势良好木的对比,分析导致樟子松枯、亡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樟子松栽植建议,为今后乌兰察布市樟子松的合理栽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樟子松是东北山地、水源林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它喜干燥、耐瘠薄,在沙土和山地砾沙土壤上生长良好,是人们所喜爱的造林树种。目前许多苗圃都在大量发展樟子松育苗,为了促进育苗工作的顺利开展,防止苗木病害的传播蔓延,现将樟子松苗木针叶上的一种新病害——樟子松黑点针枯病(苗赤枯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樟子松的病虫害防治与育种改良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樟子松的树种特点与生理习性,并对樟子松的病虫害防治与育种改良策略提出了对策措施,为营林技术的成功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