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呼市地区大接杏的实地调查和测量,分析了有关大接杏的适应性,丰产性和经济效益,并瞻望其发展前景,为大接杏今后的推广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接杏树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接杏适应性强,耐寒的特点为其在青海的生长提供了条件.现就大接杏的栽培技术、肥水管理、修剪、虫害防治及采摘注意事项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为大接杏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兰州大接杏早果、丰产、风味浓甜、适应性强,在陇中地区广泛种植。本文阐述了陇中地区兰州大接杏栽培管理技术,包括园区建设、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与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促进大接杏的栽培与推广,带动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4.
关于大接杏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升大接杏的产量与质量。本文从建园、管理土肥水、花果管理、修建整形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切入进行分析,希望不断提升各个环节的栽培技术,以促进大接杏的栽培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杏类栽培在我国北方较多,南方栽培较少.南方即使有少量栽培,也是个小、味酸的地方品种,经济效益很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杏伤人"的看法有了很大改变,发现了杏是营养非常丰富的水果,药用价值突出,β-胡萝卜素、维生素含量比苹果、梨、桃高7.5~413倍.经常食杏能够提高人体免疫能力,起到良好的防癌抗癌作用.近10年来,我国北方引进、培育了一些表现优良的杏新品种,如凯特杏、金太阳杏、红丰杏等,杏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这些杏品种在我国南方栽培很少,能否适应南方的环境条件,在南方其产量、品质到底如何尚难确定.为此,我院(原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于前几年陆续从山东引进了凯特杏、金太阳杏、大玉杏、红荷苞杏、红丰杏等品种进行试栽,希望通过试栽,为南方能否大面积推广总结经验.现就金太阳杏的栽培情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郭新  吴伟民 《农家致富》2004,(24):33-33
目前,我国栽培的杏品种主要有鲜食杏和仁用杏两类,以鲜食杏居多,在众多的鲜食杏品种。如我国地方杏品种麦黄杏、苹果杏,骆驼黄杏以及国外引进的杏品种玛瑙杏、金太阳杏、凯特杏等中,以美国品种金太阳杏和凯特杏表现较为突出,果型大,品质优,综合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7.
金太阳杏和红丰杏是2个极早熟杏品种,是设施栽培的首选品种。总结了其设施栽培的管理技术要点,包括扣棚前管理、扣棚期管理和采果后管理三方面内容,以期为金太阳杏和红丰杏的设施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华县大接杏丰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甄芳  石河 《农技服务》2010,27(1):84-85
华县大接杏耐寒、耐旱、耐瘠薄、易管理、丰产性能好。为使华县大接杏能在阳高县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实现高产、丰产,实施了丰产配套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通过从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及防病防冻等方面入手使华县大接杏在阳高实现了连续5年的丰产。该研究可为其他高寒干旱地区的栽培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德华 《农家致富》2004,(13):27-27
特早巨杏是极早熟、大果型杏优良品种.其果实不仅比金太阳大2倍,而且早熟3—5天,抗病丰产性强,栽培效益很高。晚香蜜杏是国内罕见的极晚熟、巨果型、浓香型杏优良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大接杏树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菊倩  胡斌 《陕西农业科学》2007,(5):169-169183
大接杏是青海省传统的上市较早的杂果之一,通过阐述大接杏的主要栽培技术,对指导当地农民栽植大接杏发展杂果业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低温胁迫对杏电解质外渗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导法测定15个杏品种花器官在低温胁迫下电解质外渗率,探讨了杏品种抗寒性与电解质外渗率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经一元线性回归,用回归系数b值和常数项a值来对比分析抗寒性大小发现:沙金红、山黄杏、串枝红、苹果杏和兰州杏等品种的这两个数值相对较小。因此得出结论,沙金红、山黄杏等品种在受低温影响时,膜透性变化幅度小,电解质外渗缓慢,抗寒性强。15个杏品种的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沙金红>山黄杏>串枝红>苹果杏>兰州杏>红荷包>鸡蛋杏>麻真核>华县大接杏>猪皮水杏>银香白>软条京>大杏梅>意大利Ⅱ>金荷包。  相似文献   

12.
若干杏品种的授粉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授粉试验表明,大红杏,二红杏,媳妇杏和串枝红杏均为自交不孕型品种,彼此间相互授粉时,组合间及正、反交之间存在着结实率上的差异。在栽培条件和气象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自交不孕型品种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合适的授粉品种。杏品种间存在着杂交不亲和现象。二红杏同串枝红杏之间,媳妇杏同串枝红杏之间以及大红杏同串枝红杏之间表现为单方不亲和,大红杏同二红杏、媳妇杏同大红杏之间表现为交互不亲和。杏不同品种间,存在着花粉生活力上的差异,在彼此杂交亲和的情况下,以花粉生活力强的品种作授粉树可以获得较高的结实率。  相似文献   

13.
兰州大接杏以早果丰产,风味浓甜,适应性强而在陇中地区广泛种植,为提升其产量与质量,本文从园区建立,整形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与采收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促进大接杏的栽培与推广,带动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4.
特早巨杏是极早熟、大果型杏优良品种。其果实不仅比金太阳杏大2倍,而且早熟3~5天。抗病丰产性强.栽培效益很高。晚香蜜杏是国内罕见的极晚熟、巨果型、浓香型杏优良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渭北旱塬主栽杏树品种耐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P-V曲线技术对渭北旱震 区主栽的梅杏、曹杏、广杏、白沙杏,大接杏、葫芦杏6个品种的水分参数进行了测定,结合叶片蒸腾强度日变化及叶持水力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水分参数差异明显,表现了它们耐旱能力的强弱,根据膨压为零时的渗透热来排列所测6个杏品种的耐旱能力大小为:曹杏>白沙杏>广杏>葫芦杏>大接杏。  相似文献   

16.
李德华 《农家顾问》2004,(10):30-30
淡季水果就是赶在水果集中上市的高峰期之前或之后上市的水果,特早巨杏是极早熟、大果型杏优良杏品种,其果实不仅比金太阳大两倍,而且早熟3~5天,抗病丰产性强,栽培效益很高。晚香蜜杏是国内罕见的极晚熟、巨果型、浓香型优良杏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大杏扁苗木定植后,有浇水条件的地块,3a生幼树即可以结果,4a后有经济产量,5~6a进入盛果期,平均亩产大杏扁仁50kg左右。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和整形修剪是大杏扁栽培管理的主要方面,直接影响着大杏扁栽培管理的成败。  相似文献   

18.
三个杏品种叶片主要抗旱生理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凯特、兰州大接杏、红丰3个杏树品种的四年生植株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控制灌水的方法,测定了干旱胁迫下其叶片的含水量、相对含水量、水分饱和亏、持水力、束缚水、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并对其主要抗旱生理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供试杏树叶片含水量、持水力和Va/Vs凯特明显高于兰州大接杏,兰州大接杏高于红丰.水分饱和亏凯特明显小于兰州大接杏,兰州大接杏明显小于红丰.停灌30 d时,叶片蒸腾速率凯特明显低于兰州大接杏,兰州大接杏低于红丰.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凯特明显高于兰州大接杏,兰州大接杏明显高于红丰.凯特上午光合速率高峰值出现早,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兰州大接杏上午光合速率高峰值出现晚,有午休现象;红丰上午光合速率高峰值出现早,无明显的午休现象.综合分析认为:供试的3个杏树品种中,凯特具有高光效低蒸腾的光合特性,耐旱保水能力最强,兰州大接杏次之,红丰最弱.  相似文献   

19.
杏为我国原产,栽培历史悠久.木亚格杏主要产于疏附县,是当地果农在长期栽培实践中选育的当家中晚熟品种,为制干、仁用兼用杏,品质上乘,属新疆名优特产,远销内地和中东各国.果实7月下旬成熟,发育期120天左右;平均单果重35克,最大的达50克;卵圆形,梗洼中深,缝合线明显而浅,两侧片肉对称;果皮底色为黄色,阳面稍有红晕及红斑点;离核,甜仁,出仁率45~50%;据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新疆石河子测验中心对木亚格制干杏测定:总糖含量为58.53%,总酸8~24g/kg,现将木亚格杏育苗栽培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以四个杏品种为试材,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方法,研究比较了休眠期不同杏品种枝条内SOD、POD酶活性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杏品种枝条内SOD、POD酶活性依次为沙金红>麻真核>华县大接杏>意大利Ⅱ;杏枝条中SOD、POD酶活性与它们的抗寒性呈正相关,即SOD、POD酶活性越高,抗寒性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