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新修订了GB 2763-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及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新出台的国家强制标准中均有涉茶指标.本文通过分析新标准出台背景及新旧标准涉茶指标变化,阐述了新标准实施对茶叶行业的意义,并对新标准中涉茶指标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茶叶》2005,27(4):4-5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于6月17日在杭州成立.本刊记者就有关茶叶质量检测问题走访了检测室主任陈宗懋院士.  相似文献   

3.
从追溯编码、产品标识、基于物联网的溯源节点信息采集、溯源数据查询等4个方面简述茶叶质量溯源系统关键技术,阐述追溯系统集成框架与实现,同时分析了茶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构建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关注茶叶卫生标准变化提高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水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新 《中国茶叶》2005,27(5):6-7
近年来我国茶叶生产和出口稳步增长,2004年中国茶叶总产量和出口量分别为84万吨和28万吨.在农业部开展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来,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水平也不断提高.据2005年对全国168家企业抽取277个样品调查,按NY 5244-2004<无公害食品茶叶>标准判定,卫生指标合格率达到极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从安全角度谈茶叶质量监管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向阳  刘畅 《福建茶叶》2016,(6):189-190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茶叶出口量逐年增多,但质量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首先介绍了茶叶质量安全的内涵,而后分析了当前我国茶叶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以及成因,最后从茶叶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体系建设、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建设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构建茶叶行业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十年来,福建茶叶生产、加工、内销及出口均有很大发展。全省茶叶产量1988年高达5.5万吨,比1978年翻了一番多;1978年茶叶出口创汇仅1676万美元,1988年达到3500万美元,增长了一倍多。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茶叶产量增长,质量却普遍下降,茶叶专家对福州8家茶叶商店73号茶叶(其中花茶52号,乌龙茶19号,红茶、白茶各1号)进行审评,发现品质符合  相似文献   

7.
浅谈我国茶叶质量安全现状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汪庆华  刘新 《茶叶》2006,32(2):66-69
茶叶是我国的国饮,茶叶质量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几年来,随着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加大力度禁止在茶叶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扶持龙头企业加速茶叶加工厂的改造,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已大大提高。茶叶质量安全主要包括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残留、有害微生物、非茶异物和粉尘污染等因素,涉及茶叶的原料生产和加工两个过程。  相似文献   

8.
茶叶质量安全标准要求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后,对我国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标准进行整体规划,安全限量和检测方法均作为强制性标准由卫生部统一发布,涉及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由农业部和卫生部共同发布。目前,各部门在清理有关标准,制修订一批新标准。在这一新的背景条件下,茶叶产品的限量标准也陆续重新修订,以提升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9.
茶叶质量安全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茶叶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并从基地建设、茶园管理、茶叶加工、质量检测四个方面介绍茶叶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我国茶叶质量安全现状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的茶叶质量安全水平虽有所提高,但问题依然不少。本文对我国茶叶质量安全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提高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茶叶安全性认知与价格支付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黄祖辉  钱峰燕 《茶叶》2004,30(2):70-73
本文的样本资料来自《茶叶安全性消费者评价》调查问卷,初步探讨了受访者安全茶叶的消费行为。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受访者对安全茶叶的认知情形,以绿色茶的人数最多;电视和报纸两种大众传媒是了解安全茶叶信息的主要渠道,并且大部分受访者相信安全茶叶的分级标准能切实执行。但是,安全茶叶的有利属性并未转化为实际购买行为,这可能与目前安全茶叶的售价标准较高有关,使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经济因素考虑仍重于安全性因素。  相似文献   

12.
段红星  杨娜 《茶叶》2011,37(3):150-152
本文随机选取了产自云南的三个普洱熟茶茶样和产自广西的三个六堡茶茶样,分别对其主要内含成分(茶多酚、氨基酸、茶多糖、水浸出物、咖啡碱)含量进行测定,其后,对六个茶样进行感官审评,旨在分析比较普洱熟茶和六堡茶的品质特点及差异。通过实验,结果表明:普洱熟茶和六堡茶都各具地方特色,品质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3.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与茶叶产品质量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杨秀芳  郑国建  骆少君 《茶叶》2004,30(2):77-78
本文通过对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和我国茶叶产品质量现状的介绍,从制度的角度客观分析这一制度的有效推行对促进我国茶叶产品质量的提高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推广、建设在解放前一度几濒失传的历史名茶——平水日铸茶及其品牌,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品质评价与精制拼配岗位与绍兴市柯桥区林业局进行了产品加工工艺规范化、技术与产品标准化研究。2010年至今,建设了平水日铸茶生产线2条,其生产出的产品品质达到并超过原来单机生产的产品品质,并总结出了一套平水日铸茶的标准化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5.
三峡茶谜是三峡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有关茶的谜语和谜歌两部分内容。参与三峡茶谜活动,有助于考察三峡地区传统茶俗,从而加深人们对三峡茶俗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钱虹  范方媛  陆文渊  龚淑英  柳丽萍 《茶叶》2021,47(2):99-102
为优化莫干黄芽黄茶加工、寻找传统闷黄替代方法,本研究基于莫干黄芽传统加工方法,在闷黄环节中采用不同温度闷黄处理制作茶样,并通过感官审评及化学组分检测分析茶样间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相同原料下,闷黄温度与氨基酸、生物碱及多种儿茶素类组分(EC、EGC、EGCG等)具有显著相关性,影响呈味物质变化.提高适当的闷黄温度能够显...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醇化时间对茯茶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湖南益阳某茶厂2005年、2007年和2009年生产的一级茯茶为原料,对其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黄酮、可溶性糖等呈味物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随着醇化时间的延长,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减少,黄酮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而氨基酸含量则变化不明显。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醇化时间的延长,有利于茶叶内含物质的转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18.
茶文化与茶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荣光 《茶叶通讯》2010,37(4):34-36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茶历史最悠久、茶文化最深厚、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本文从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出发,阐明了茶文化与茶品牌的关系和茶文化在茶品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茶叶的卫生质量现状与整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茶树原产地,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现今有20个省、市、区,1000多个县(市)生产茶叶.全国茶园面积(不包括台湾省,下同)110.6万hm2,占世界茶园总面积的43%,位居世界第一;茶叶产量68万t,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23%,位居世界第二;茶叶出口22.78万t,仪次于斯里兰卡,居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20.
为论证镉污染土壤种植茶树的安全性与可行性,通过盆钵茶园试验研究了湖南9个主栽茶树品种在不同镉含量土壤中对镉的吸收积累特性和茶汤中镉元素的浸出率。结果表明,在pH值4.1的土壤中,通过根系吸收的镉元素从根系到主干,再到侧枝枝干和茶树叶片的转运过程中,各器官的镉含量依次递减,茶树嫩芽(叶)中镉的富集系数仅0.13~0.24;茶树种植在土壤镉含量低于3.0 mg/kg的土壤中,茶叶没有出现镉超标现象;镉元素在茶汤中的平均浸出率为9.87%,利用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模型对茶叶和茶汤中的镉含量进行风险评估,表明供试茶叶样品中的镉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