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蚕业》2013,41(2)
绸文化旅游区、支持德昌发展"德昌桑果节"观光旅游业. ◇组建四川蚕桑丝绸文化研究会,主要包括配套设备,培养人才.开展蚕桑丝绸文化资源挖掘、文化创意、文化传播研究,出版发行《四川蚕桑丝绸文化研究》会刊. ◇组织编写出版《四川蚕桑丝绸文化发展史》. ◇每年支持经营性文化单位制作一批反映四川蚕桑丝绸文化的影视作品、电视和平面公益宣传广告.  相似文献   

2.
蚕桑丝绸文化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历经几千年都未曾消亡,也从侧面说明了蚕桑丝绸文化的独特魅力。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纺织业飞速发展,许多国家的蚕桑丝绸业正在逐渐消退和转移,在我国也不例外,蚕桑丝绸文化辉煌时期不再。但是,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之后,传统的蚕桑丝绸文化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发展蚕桑丝绸文化时将其与乡村旅游业进行结合,是其创新发展的新趋势。文章对二者融合的可行性、融合模式等进行研究,以求能够更好的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传统蚕桑丝绸文化。  相似文献   

3.
蚕桑丝绸文化与乡村旅游业的融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消费者的需求、企业的利益和政府的支持三个方面对蚕桑丝绸文化和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了蚕桑丝绸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的模式,并进行了蚕桑丝绸文化与乡村旅游业融合的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4.
南充市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中国绸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和四川省规划“蚕桑丝绸文化旅游名域”、“蚕桑丝绸产品集散交易中心”,近日,中国·南充绸缎指数发布。指数体系由综合指数和分品种价格指数构成,基期为2022年1月首周、基期值为100。  相似文献   

5.
《四川蚕业》2017,(3):7-11
<正>四川盐亭是嫘祖故里、蚕桑丝绸发源地,2008年7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授予盐亭县"嫘祖文化圣地"。2017年6月"四川盐亭嫘祖蚕桑生产系统"被农业部认定为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明确了嫘祖蚕桑的历史地位,为盐亭县加快嫘祖文化圣地建设,开发嫘祖蚕桑丝绸文化资源,发展蚕桑丝绸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南朝鲜是远东蚕桑丝绸生产国之一,其蚕种和丝绸制品大部份是出口,数量虽然不多,但在国际蚕桑界和丝绸市场上很活跃。南朝鲜的养蚕业从1960年的第一次五年经济发展计划开始以来,每年连续增产,1976年的蚕茧生产量达到4.2万吨,以后随着世界丝绸市场的不景气,生丝出口量减少冲击了蚕桑生产,从1977年开始减产,蚕桑生产每况愈下,到1985年只生产蚕茧1万吨,使蚕桑生产面临崩溃,蚕丝界对此呼声很高。南朝鲜当局在各界舆论压力下,不得不  相似文献   

7.
丝绸文化旅游工艺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桑、丝绸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拓展了苏州旅游业的内涵与外延,也拓宽了苏州丝绸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苏州丝绸文化旅游工艺品的设计,应当富于地域性人文含义和文化价值,并能够形成品牌影响力。苏州吴江区的地域性丝绸文化具有突出的个性和鲜明的特点,是设计旅游产品永不枯竭的源泉。吴江区丝绸旅游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本文探讨了如何将苏州、吴江传统丝绸文化特质融入到旅游纪念工艺品的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8.
《四川蚕业》2015,(3):1-3
<正>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再次唤醒全世界人民对丝绸这一承载文明与公平贸易的标志性产品的记忆。作为我国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丝绸产业,服务国家战略,传播蚕桑丝绸文化,带动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心相通",进而推动国内蚕桑丝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我们的共同使命。四川地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点,是全国重要的茧丝绸生产加工  相似文献   

9.
《四川蚕业》2013,41(1):1-6
刘奇葆书记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对蚕桑丝绸产业的高度关注,极大地振奋了行业信心。由省农业厅牵头起草的《四川省蚕桑丝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已发布实施,对全面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把四川蚕桑丝绸产业打造成为农民增收、文化传承、生态建设的千亿产业和全国蚕桑丝绸产业强省具有重要意义。本刊陆续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四川蚕业》2013,(2):1-3
刘奇葆书记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对蚕桑丝绸产业的高度关注,极大地振奋了行业信心。由省农业厅牵头起草的《四川省蚕桑丝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已发布实施,对全面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把四川蚕桑丝绸产业打造成为农民增收、文化传承、生态建设的千亿产业和全国蚕桑丝绸产业强省具有重要意义。本刊陆续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从丝绸文化、中医药文化、桑茶文化和桑酒文化角度阐述了蚕桑文化的价值,对传承蚕桑文化、提升蚕桑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国民文化自信和弘扬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叙述了发展蚕桑生产加强国际合作的意义,介绍了"一带一路"沿线沿岸国家蚕桑丝绸的生产概况和蚕桑丝绸产业的国际组织——国际丝绸协会(ISA)和国际蚕业委员会(ISC)的概况,提出了加强国际蚕业合作,建立全球化的蚕桑丝绸发展战略体系、成立国际蚕丝合作组织、设立常态化的国际蚕业培训示范中心、高度重视我国蚕桑丝绸产业发展的对策。蚕桑丝绸产业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相连,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以维护中国丝绸国家利益为核心,建立起一个全球化的蚕桑丝绸发展战略体系,形成中外"双赢"的丝绸生产贸易新格局,做大做强蚕桑丝绸产业;以蚕桑丝绸文化为纽带,传播合作包容、利益共享的丝绸之路精神,确保中国丝绸在国际上的优势主导地位,保障"丝绸"这张象征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国格的"名片"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相似文献   

13.
在充分调研齐河古晏农庄区位优势与自然资源等现状基础上,制定了该园区的总体发展规划,提出了以桑基鱼塘循环农业为主导,以传承“一带一路”蚕桑丝绸文化为骨架,以蚕桑绿色有机产品为突破口,将农庄建设成为集蚕桑生产、科普教育、科技示范、休闲康养于一体的零污染循环农业型蚕桑生态园的总体定位。将整个农庄按照“一带(滨水生态景观带)、两心(游客服务中心和蚕桑产品研发中心)、两馆(养蚕技术馆和丝绸博览馆)、三区(桑基鱼塘生态区、桑树种植区、葡萄种植区)”进行规划与建设,并提出了各分区建设内容和功能分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为世界蚕桑生产起源地,已有5000多年历史。20世纪中后期,在国家急需外汇的情况下,蚕桑生产为国家计划,国家对丝绸产品实行垄断经营,这期间蚕桑丝绸是国家出口创汇重要产业(年创汇额高达40亿美元,为全国第二大创汇产业),从1970年我国的蚕茧产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蚕桑丝绸产量一直跃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推动南充蚕桑丝绸文化的在地普及传播,增强人民的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豪感,研究通过长期的田野调查、文献研究,根据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结合季羡林先生关于中国文化、李发与向仲怀先生对中国蚕丝文化的定义和阐释,构建南充蚕桑丝绸文化体系,梳理其表现形态和元素,并针对在地文化普及传播提出了可行性策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4月18日上午,由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江西省凤凰沟风景区主办,江西凤凰沟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西省井冈蚕种科技有限公司、白浪湖培训中心、江西绿韵茶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领悟‘一带一路’,品文化享童趣"南昌凤凰沟蚕桑丝绸文化节暨南昌凤凰沟桑果采摘节开幕式在鹰潭市时代广场拉开了帷幕。蚕桑丝绸文化是中国文明的起点,是国人的骄  相似文献   

17.
《江苏蚕业》2010,32(1):14-14
2010年1月24日,浒墅关开发区与苏州大学携手共建中国蚕桑丝绸文化科技园(中国蚕桑丝绸博物馆)正式签约,此举标志着大运河明清观光带首个文化合作项目正式启动,浒墅关开发区将加快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8.
南充曾经是全国四大蚕桑基地之一,产茧量长期位居全省第一位。从2002年到现在,南充产茧量却一直排在全省第三位。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中国绸都”,15大丝绸出口基地和丝绸工业重点城市之一,南充每年丝绸产品出口额约为8000万美元。在南充市实施蚕桑“百万工程”第三年的2008年,蚕桑产业再陷低迷。如何紧紧抓住国家“东桑西移”的战略机遇,加快蚕桑产业化、规模化,笔者对此进行了调研,并围绕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周晨曦 《江苏蚕业》2001,23(2):43-46
1 蚕桑生产将面临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1.1 随着我国加入WTO日期的临近,我国蚕桑生产的发展将增添新的活力。据有关专家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指数分析,蚕茧国际竞争力的状况指数为0.7,除蔬菜、植物制品外,蚕茧明显高于棉花、水稻、玉米、油菜等农作物,在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中属具有比较高优势的产品。我国丝绸生产量占全世界丝绸总量的80%以上,在国际上属绝对垄断地位,其它国家无法与其竞争。加入WTO,将大大加快我国茧丝绸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将有利于丝绸行业引进先进的品种、技术和设备,有利于外资进入生产领域,有…  相似文献   

20.
<正>由中国丝绸协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共同主办,南充市人民政府、四川省博览集团、四川省丝绸协会承办的首届"2019中国首届西部丝绸博览会"于9月17日~22日在四川省南充市科技馆举办。为进一步推动丝绸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展会期间,开展了"2019中国西部丝绸博览会创新丝绸产品"评选活动,由如东县蚕桑指导站和苏州市锦达丝绸有限公司联合参展申报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及其茧丝产品——"苏罗"牌罗巾获创新丝绸产品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