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研究种间杂交品种‘金艳’及其母本毛花猕猴桃品系‘6113’和中华猕猴桃品种‘金桃’果实生长发育特征。【方法】以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武汉)保存的种间杂交品种‘金艳’、父本中华猕猴桃雄株对应的雌性品种‘金桃’和母本毛花猕猴桃品系‘6113’为试验材料,定期检测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淀粉、还原糖、总糖和总酸的含量,运用Excel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金艳’果实单果质量的变化与毛花猕猴桃‘6113’果实的相近,呈现3-4次增长高峰,而中华猕猴桃‘金桃’果实单果质量变化呈典型的双"S"型曲线;‘金艳’与2亲本果实的硬度和酸含量总体趋势是前期增加,后期下降,只是‘金艳’和毛花猕猴桃‘6113’果实的硬度整个发育中有3个明显的峰值,而中华猕猴桃‘金桃’只有2个峰值;‘金艳’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变化曲线与两亲本相同,前期趋于稳定,至成熟前的2个月开始进入迅速增加阶段;‘金艳’和2亲本一样,均于谢花后约55 d果实开始积累淀粉,‘金艳’于谢花后165 d达最大值,而中华猕猴桃‘金桃’和毛花猕猴桃‘6113’均于谢花后155 d达到最大值,以后迅速下降,回落到谢花后55 d的水平;比较同一品种果实的淀粉和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等的变化,显示了2者的消长关系,在淀粉前期积累阶段,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含量变化小,而到淀粉后期降解阶段,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等的含量迅速上升。【结论】种间杂交品种‘金艳’果实生长发育变化更偏向母本毛花猕猴桃‘6113’;而果实质量远超过母本毛花猕猴桃‘6113’,酸含量远低于毛花猕猴桃‘6113’和中华猕猴桃‘金桃’,具有典型的超亲效应。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6种中间砧‘寒富’苹果(基砧为组培山定子,中间砧分别为‘SH38’‘SH6’‘SH1’‘SH40’‘GM310’‘GM256’)发育期钙素动态变化和累积情况,以及果实品质差异,并采用组合赋权Topsis法评价果实综合品质,以期明确不同中间砧‘寒富’钙的吸收规律及果实品质差异,为冷凉地区选择钙高效转运型苹果矮化中间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6种中间砧‘寒富’叶片钙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上升趋势。花后160 d,叶片钙浓度按中间砧排序依次为‘GM310’>‘GM256’>‘SH40’>‘SH6’>‘SH38’>‘SH1’。6种中间砧‘寒富’果实钙浓度变化趋势一致,均在花后0~80 d迅速下降,之后缓慢下降。果实成熟期,钙浓度按中间砧排序依次为‘GM256’>‘GM310’>‘SH40’>‘SH1’>‘SH6’>‘SH38’。钙累积量以花后0~60 d较大,占果实全年钙累积比率的52.54%~70.20%,果实成熟期,以‘GM256’为中间砧的‘寒富’钙总累积量显著高于其余中间砧的‘寒富’,为25.83mg,以‘SH38’为中间砧的累积量最少,为18.35mg。各中间砧‘寒富’苹果的果实品质存在显著差异。依据组合赋权Topsis法对果实品质按中间砧进行评价,排序依次为‘GM256’>‘SH1’>‘GM310’>‘SH40’>‘SH6’>‘SH38’。综上所述,‘寒富’果实钙素累积的关键期为盛花后0~60 d,以中间砧‘GM256’‘SH1’的‘寒富’果实钙浓度较高,综合品质较好,东北冷凉地区可优先考虑栽培以‘GM256’和‘SH1’为中间砧的‘寒富’。  相似文献   

3.
《中国瓜菜》2017,(6):24-26
为研究橘红心黄瓜果实类胡萝卜素积累过程及变化规律,以橘红心水果黄瓜和旱黄瓜为研究对象,以与其生长习性类似的普通黄瓜为对照,利用分光光度计法对上述材料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进行测定,并利用RHS植物比色卡对各材料瓤色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黄瓜材料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材料‘JHH-3’在果实发育40 d时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高达252.95 mg·L~(-1),而从果实瓤色看,当果实发育40 d时材料‘JHS-1’和‘JHH-3’瓤色最深,说明黄瓜果实瓤色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存在正相关。而在众多材料中材料‘JHS-3’转色最早,材料‘JHS-1’次之。  相似文献   

4.
以采收期果实硬度迅速下降的‘软肉3号’和仍保持较高硬度的‘秋金星’山楂果实为试材,通过对发育期果实软化相关酶的活性分析,研究了‘软肉3号’果实的软化特点,以期为山楂果实的软化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软肉3号’果实在盛花后100 d迅速变软,而‘秋金星’果实的硬度在盛花后120 d缓慢下降,且显著高于‘软肉3号’;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在‘软肉3号’中先呈现较低的活性,后伴随果实硬度的快速下降而大幅上升,而其在‘秋金星’中保持较高活性;果胶甲酯酶(PME)在‘软肉3号’中的活性较稳定且均高于‘秋金星’;纤维素酶(Cx)活性在2个品种中均先下降后上升,伴随果实的成熟活性显著升高;β-半乳糖苷酶(β-Gal)在‘软肉3号’的活性较低,在‘秋金星’果实的活性较高,且随果实的成熟急剧上升;脂氧合酶(LOX)均在盛花后60 d出现活性高峰,且伴随果实的成熟出现小幅度上升。综上所述,‘软肉3号’山楂果实质地的改变可能受PG、PME和Cx等多种酶的共同影响和调控。  相似文献   

5.
以新品种‘秦超’桃为试材,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与不同采收期对‘秦超’桃果实品质的影响,探索不同贮藏温度与不同采收期下果实品质的变化,为‘秦超’桃贮藏与采收提供实践指导。结果表明:常温下‘秦超’桃平均贮藏天数为21d,低温贮藏为58d。低温下能较好保持桃果实整个贮藏期间的果面色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桃果实的失重率、腐烂率,明显延缓果肉硬度下降速率。在不同采收期间,随采收期延迟,‘秦超’桃果实单果质量不断增加,硬度、果面色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能保持较好状态,成熟后树上挂果可延长30~40d。‘秦超’桃具有很好的贮藏性能,低温贮藏较常温贮藏可以有效保持‘秦超’桃的果实品质,延长果实品质的贮藏时间。延迟采收期,‘秦超’桃单果质量有大幅度增加,果实能够充分着色,提高果实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6.
以果实硬度差异明显的‘Arapaho’和‘Boysen’黑莓品种为试材,分析比较了二者小核果形成后内源激素乙烯(ETH)、脱落酸(ABA)及油菜素甾醇(BR)含量在果实转色至成熟进程不同发育时期中的动态变化,以期为揭示黑莓果实成熟过程中激素的调控作用提供参考依据。试验表明:高硬度‘Arapaho’和低硬度‘Boysen’分别在花后12d和24d开始转色,转色后各生长发育指标均持续快速增加。‘Arapaho’ETH含量在花后21d和33~36d表现小高峰,完熟时明显下降;‘Boysen’ETH含量在花后15、24、30~33d及完熟时均出现峰值,完熟时ETH含量最高。‘Arapaho’和‘Boysen’果实ABA含量均在小核果形成后初期较低,之后在发育中后期均出现2次峰值,完熟时ABA含量均明显下降。‘Arapaho’和‘Boysen’果实BR含量在小核果形成后初期均逐渐下降,之后在发育中后期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果实接近完熟及完熟时BR含量均显著下降。试验表明,在‘Arapaho’和‘Boysen’果实发育成熟进程中,3种激素均参与其中,ETH和ABA在果实后期快速发育时含量较高,ABA与黑莓果实完全成熟启动关系更密切,2个品种在ETH含量变化动态上差异较大,而在ABA和BR含量变化动态趋势上具一定相似性。  相似文献   

7.
两个苹果早熟品种果实香气成分差异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不同成熟阶段苹果早熟品种‘泰山早霞’和‘辽伏’果实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泰山早霞’果实特征香气成分为乙酸丁酯、乙酸-2-甲基-1-丁酯、乙酸己酯、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丁酸丙酯、2-甲基丁酸丁酯与己酸乙酯等8种,‘辽伏’果实特征香气成分为己醛、(E)-2-己烯醛、乙酸己酯、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己酸乙酯等6种;两品种果实成熟过程中香气成分分别以酯类和醇类为主;‘泰山早霞’含量最高的酯类为乙酸酯,而‘辽伏’为丁酸酯;两品种的醇类与酯类含量随果实的成熟显著升高,但‘泰山早霞’酯类含量在花后45 d即显著高于同时期的其它成分,并高于‘辽伏’的酯类含量,表明‘泰山早霞’酯类合成启动较早,‘辽伏’与‘泰山早霞’醇类增加较快的时期分别为花后45~60 d与花后60~75 d,表明‘辽伏’醇类成分的合成早于‘泰山早霞’。  相似文献   

8.
高萌  屈魏  冉昪  饶景萍 《园艺学报》2020,47(7):1289-1300
以猕猴桃‘徐香’(较不耐贮藏)和‘海沃德’(耐贮藏)果实为试材,研究其在0 ℃贮藏期间生理及组织结构的变化差异,从而探究其与耐贮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贮藏期间两品种果肉硬度均不断下将,‘海沃德’果肉硬度降至10 N的时间为150 d,而‘徐香’仅为95 d;‘徐香’的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的出现分别较‘海沃德’早20 d和10 d,且峰值分别高出16%和250%。贮藏期间‘徐香’果实的质量减少率也显著高于‘海沃德’。在整个贮藏期间,‘海沃德’果实的淀粉、原果胶、纤维素含量均高于‘徐香’,而淀粉酶(AM)、果胶代谢相关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E、β–半乳糖苷酶β-Gal)和纤维素酶(Cx)的活性高峰值均低于‘徐香’。‘海沃德’的表皮毛极显著细短于‘徐香’;且角质层厚度及表皮细胞层数都大于‘徐香’;贮藏期间果肉细胞的形变程度‘海沃德’小于‘徐香’;‘海沃德’的细胞壁厚于‘徐香’,且贮藏期间中胶层分裂缓慢,线粒体较完整。总之,耐贮性好的猕猴桃品种角质层和表皮细胞厚,质量减少率较低,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慢,细胞壁酶活性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苹果新品种‘瑞阳’和‘瑞雪’及其亲本果实中主要糖酸、酚类、矿物质及维生素类物质的含量进行差异分析,为完善新品种的果实评价体系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瑞阳’和‘瑞雪’及其亲本‘秦冠‘’富士’和‘粉红女士’果实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果实中主要糖酸、酚类和维生素类物质的组成与含量进行分析,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果实中矿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成熟期‘,瑞阳’和‘瑞雪’及其亲本果实中所含主要糖酸、酚类、维生素类及矿物质的组分一致,但含量差异显著‘。瑞阳’果皮中酚类物质总量显著高于其亲本‘富士’和‘秦冠’,其中根皮苷和绿原酸含量显著高于‘富士’‘;瑞雪’果皮中酚类物质总量接近‘富士’,低于‘粉红女士’,介于双亲之间,其中表儿茶素和儿茶素含量显著高于‘富士’。5个参试品种中钾、钙、镁含量相对较高,铁、锌含量较低‘,瑞阳’果实中Ca含量接近‘富士’,显著高于‘秦冠’‘,瑞雪’果实中Ca、Zn含量显著高于‘富士’。冷藏期间,5个参试品种中糖酸、酚类和维生素类物质的变化趋势相近,但在不同的品种间存在稍微差异。【结论】‘瑞阳’果实中酚类和矿物质明显优于‘秦冠’,接近‘富士’,最佳食用期为冷藏60 d左右‘;瑞雪’果实继承了‘粉红女士’的诸多优点,果实中苹果酸、维生素C、矿物质Ca含量显著高于‘富士’,最佳食用期为冷藏90 d左右。  相似文献   

10.
早熟砂梨新品种——‘翠玉’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翠玉’梨是以‘西子绿’为母本,‘翠冠’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砂梨新品种。果实圆形,果形端正。果皮浅绿色,果面光洁具蜡质,基本无果锈,果点极小,萼片脱落,外观显著优于‘翠冠’。果肉白色,肉质细嫩,石细胞少,汁液多,口感脆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左右,单果质量300 g左右。树姿较开张,花芽易形成,丰产性好。杭州地区3月底开花,花期比‘翠冠’迟2~3 d,7月上中旬成熟,果实生育期100 d左右,成熟期较‘翠冠’早7~10 d。S基因型为S3S4,可与‘翠冠’、‘玉冠’等互为授粉品种,但不能与‘初夏绿’相互授粉。  相似文献   

11.
‘秋甜’是以‘秋黄’为母本,‘搬口白’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晚熟鲜食桃新品种。该品种果实圆形,黏核,平均单果质量240 g。果肉白色,汁液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3%~16.3%,风味优良。果实硬度大,耐贮运,室温条件下可贮放7 d。在河南郑州地区果实成熟期为8月中下旬,丰产性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引进白梨早熟品种‘中梨4号’和‘早酥蜜’进行高接,以期在广州提早新鲜梨果的上市。【方法】从郑州采取‘中梨4号’和‘早酥蜜’的接穗,在广州地区高接,观察其开花结果情况,统计嫁接成活率、成花率、坐果率等指标,并于果实成熟期分析果实品质,测定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结果】‘中梨4号’和‘早酥蜜’的接穗高接后,在广州地区正常开花结果,2者的坐果率与广东当地的品种‘粤引早脆梨’相比较低,但成熟期比‘粤引早脆梨’提前20 d;果实单果质量分别为271.37 g和224.07 g,与‘粤引早脆梨’相比,果个偏小;依据果形指数判断,‘中梨4号’为近圆形,‘早酥蜜’为卵圆形,而‘粤引早脆梨’为扁圆形;‘中梨4号’和‘早酥蜜’的果实品质相差无几,而2者的果实风味与‘粤引早脆梨’相比均偏甜,因为2者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均低于‘粤引早脆梨’,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粤引早脆梨’。【结论】白梨早熟品种‘中梨4号’和‘早酥蜜’在广州地区通过高接可以正常开花结果,果实品质较好,果实成熟期提前,而且早于广东本地的早熟梨品种‘粤引早脆梨’。  相似文献   

13.
以‘东丰’龙眼为试验材料,并与其父母本‘石硖’、‘储良’进行对比,研究3个龙眼品种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和果实经济性状。结果表明,‘东丰’龙眼花后30 d左右开始长出半透明的果肉,40~45 d果肉包满种子。花后70 d左右果肉及果肉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快速增加。单果重、果皮、果肉、种子的重量和TSS在整个果实发育期均在增加。其果大,品质好,可食率高,品质可与‘石硖’相媲美,果大可与‘储良’相媲美,因此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以‘红心7号’和‘红心9号’两个红肉苹果新品系的成熟果实为试材,检测贮藏期间硬度与香气成分及其相关酶活性与基因表达量。‘红心9号’苹果贮藏期间果实硬度极显著低于‘红心7号’,而乙烯释放速率极显著高于‘红心7号’;总香气物质、酯类含量及AAT1、AAT2和LOX基因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红心7号’,而在贮藏后期(90~120 d)果实醇类与醛类含量及HPL和ADH基因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红心7号’;PG、XET、PME、AM、α-L-Af和β-Gal等6个果实软化相关基因表达量及其酶活性大都极显著高于‘红心7号’。上述结果表明乙烯释放速率和酯类含量高及酯类生物合成和果实软化相关基因上调表达可能是导致‘红心9号’苹果贮藏期间果实硬度显著低于‘红心7号’的主要原因。香气物质种类、含量及其变化能作为果实贮藏品质评价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瓜菜》2016,(10):31-34
‘津密35’是以‘104X-7’为母本,以‘10R-40’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无籽西瓜新品种。全生育期105 d,果实发育期35 d左右。果皮乌黑,果实圆球形,平均单瓜质量7~8 kg,667 m~2产量4 000 kg以上,中心可溶固形物平均12.5%以上,无籽性好。该品种适应性强,全国各地均可栽培。该品种于2016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16.
《中国瓜菜》2015,(3):27-29
‘京雪5号’是以地方薄皮甜瓜品种经过多代分离系选而成的‘BO415’为母本、以薄皮甜瓜‘白玉’与农家品种选育出的材料‘BO-104’杂交后分离系选而成的‘BO346’为父本杂交选育的新型薄皮甜瓜杂交品种。该品种早熟,全生育期95 d,果实发育期30~33 d,果实梨形,果皮白色,单果质量350~400 g,果肉白色,肉厚2.2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3%以上,口感清香脆甜,适于农业园区种植和采摘。2014年7月通过北京市种子管理站品种鉴定,鉴定编号:京品鉴瓜2014007。  相似文献   

17.
 ‘瑞光美玉’系‘京玉’ב瑞光7号’杂交育成的中熟油桃新品种。该品种果实发育期为98 d,平均单果质量187 g。果实近圆形,白肉,硬肉,味甜,离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华硕‘’华冠‘’美八’和‘华瑞’4个苹果品种果实贮藏期间质地软化特性和营养成分的变化,为预测果实品质及货架期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TPA)法测定果肉贮藏期间质地参数,分析TPA指标和营养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华瑞’和‘美八’在贮藏6 d内硬度和脆度显著下降‘,华硕’在30 d内‘、华冠’在50 d内,果肉硬度和脆度缓慢下降;4个苹果品种之间弹性、黏着性、胶着度和咀嚼度与硬度和脆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在贮藏期间波动不大,可滴定酸含量较为缓慢地下降,维生素C含量整体呈较为快速下降的趋势;果肉硬度、脆度、胶着度、咀嚼度之间以及可滴定酸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4个苹果品种在贮藏期间除维生素C含量外,其他营养物质流失缓慢,不同贮藏阶段果实的营养价值不尽相同,结合质地参数的变化可得出室温贮藏条件下‘华瑞’和‘美八’在贮藏6 d时硬度和脆度已经明显下降,而‘华硕’最佳贮藏时间为30 d,‘华冠’为50 d。  相似文献   

19.
中熟蟠桃新品种‘瑞蟠22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瑞蟠22号’系‘幻想’ ב瑞蟠4号’杂交育成的中熟蟠桃新品种。该品种果实发育期为112 d, 平均单果质量182 g。果实扁平形, 白肉, 硬溶质, 味甜, 粘核。  相似文献   

20.
特早熟杏新品种‘试管早红1号’和‘试管早荷1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石荫坪 《园艺学报》2002,29(4):392-394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以‘ 红荷包’为母本, ‘二花槽’为父本, 经有性杂交, 胚培养育成‘试管早红1号’和‘试管早荷1号’等新品种。‘试管早红1号’果实发育期50 d 左右, 通常5月14日前后成熟, 比红荷包早5~8 d。‘试管早荷1号’果实发育期52 d左右, 通常5月16日前后成熟, 比红荷包早3~5 d。两品种突出的优点是特早熟, 花期抗霜冻, 早果, 丰产, 品质优良, 市场竞争力强, 经济价值高, 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