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蜜蜂基因组的研究在经历了一段瓶颈之后,随着近几年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当今遗传育种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利用遗传基因的定位和转基因技术来寻找影响性状及群体遗传结构的基因,从而应用于蜜蜂品种起源、免疫反应与疾病防御机制、脑功能、变态反应原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蜜蜂品种起源、蜜蜂基因组进化、蜜蜂免疫通路基因、蜜蜂型态(等级)分化基因表达、蜜蜂神经激素GPCRs基因、蜜蜂毒液变态反应原Apim6变态反应基因等功能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利用显微注射法对中华蜜蜂0~12h卵注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注射后的卵采取人工繁殖和蜂群自然培养两种方式饲养,结果蜜蜂卵注射后存活率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表达不理想;实验探讨了中华蜜蜂卵显微注射转基因技术,为今后蜜蜂显微注射转基因研究和改进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蜜蜂是研究社会性行为、生态学以及神经生物学的模式动物,开展相关功能基因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鉴于蜜蜂的社会性及清洁行为等特征,其有关功能基因验证的研究进展缓慢。本文对转基因技术、RNA干扰技术及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在蜜蜂功能基因验证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对蜜蜂功能基因研究的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蜜蜂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产品对蜜蜂和熊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更多的转基因农作物商业化,人们需要更多的信息以了解它对蜜蜂和熊蜂的影响.如果转基因在花粉、花蜜或树脂中得到表达,那么转基因编码所表达的蛋白被蜜蜂吸收后,会对蜜蜂产生直接影响;如果改变了花的表现型,将会对蜜蜂产生间接影响.讨论了Bt、蛋白酶抑制剂、几丁质酶、葡萄糖酶和生物素结合蛋白基因等对蜜蜂的影响.迄今为止的结果表明转基因植物对授粉者的影响将依赖于所涉及基因的个案分析以及被蜜蜂吸收植物的基因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5.
所谓转基因动物是指基因组整合有外源基因,并且能将外源基因稳定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本文简要介绍了转基因动物制备技术的受精卵原核显微注射法、干细胞嵌合体法、体细胞克隆法和病毒载体法四种主要技术的原理、方法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动物检疫》2014,(3):80-80
中国兽药信息网按转基因猪在农业新品种培育和生物医药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猪胚胎干细胞,转基因猪的制备主要依赖体细胞基因修饰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而目前,对体细胞的基因修饰主要依赖将外源基因随机插入猪基因组的方法,导致外源基因在猪基因组中的整合位点和拷贝数不可控,  相似文献   

7.
基因打靶技术是通过外源基因与受体细胞染色体基因组上的序列之间发生同源重组,将外源基因整合到某一特定位点上,从而实现外源基因的定点整合、修饰和改造受体细胞遗传特性的技术。作者简要介绍基因打靶技术的基本原理、产生、筛选策略及该技术的应用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蜜蜂是重要的农业经济昆虫,也是研究分子生物学与社会行为学的模式生物。利用各种转基因技术来研究蜜蜂的生物学特性已成为重要的研究焦点。综述了蜜蜂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详细比较了各类技术的优缺点,为今后蜜蜂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动物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30多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并且是目前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这项技术是继连锁分析、体细胞遗传和基因克隆之后的第四项技术。转基因动物是通过向受精卵或早期胚胎中导入外源基因,有目的地对生物的遗传物质基础进行修饰、改造、培育新的品系。若外源基因与动物本身的基因(染色体)整合在一起,外源基因就能随生物的分裂而增殖,在体内得到表达,并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目前,已经有转基因小鼠、兔、绵羊、山羊、猪、牛、鸡和鱼等多种转基因动物问世。  相似文献   

10.
研究比较了转入不同外源基因、转同一基因的不同细胞克隆、供体细胞的培养代数及冷冻对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羊重构胚体外发育的影响,旨在为进一步探寻建立供体细胞个性化准备方案,为提高动物克隆效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转不同外源基因的供体细胞对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羊重构胚体外发育无影响;转同一基因的不同细胞克隆对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羊重构胚体外发育有一定影响,且转TERT基因的不同克隆间的重构胚的融合率及囊胚率差异显著(P0.05)。随着供体细胞培养代数的增加,重构胚体外发育的桑葚胚率及囊胚率无显著影响,但融合率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有上升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供体细胞冷冻可促进其融合率、桑葚胚率及囊胚率。研究结果表明,供体细胞的不同克隆、培养代数、冷冻等因素对转基因效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蜂业》2016,(9):63-64
<正>转基因作物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被种植,但是有关转基因作物对蜜蜂以及其他传粉者的影响持续受到关注。转基因植物可能对蜜蜂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直接影响可能是指当蜜蜂摄入了转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后所产生的影响。如果将转基因植入植物的过程导致植物表型发生不经意的变化,间接影响可能会发生。如果转基因产物(蛋白质)存在于转基因植物的花粉、花蜜或树脂中,对蜜蜂的直接影响可能会发生。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猪在农业和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方法制备转基因猪仅局限于外源基因的随机整合。胎儿体细胞同源重组技术与核移植技术相结合,使猪的基因组定位修饰成为可能。在人猪器官移植研究中,对引起超急排斥反应(HAR)基因进行敲除,首次实现了猪基因组的定位修饰。因为猪被广泛用作人类疾病模型,所以基因修饰为改变这些模型或创建更多模型提供了较好的途径。然而棱移植动物易出现表型异常。表型异常可能是外源基因改变而未被正常转入所致。虽然利用棱移植基因定位修饰技术已成功制备出转基因动物,但棱移植技术、体细胞培养条件及基因修饰技术尚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植物已在全球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应用 ,全球 5大转基因植物中的油菜、棉花、玉米均是主要的蜜粉源植物 ,对养蜂生产有重要意义 ,其对蜜蜂的安全性问题值得关注。 2种主要的抗虫 (Bt毒蛋白、蛋白酶抑制剂 )基因或抗真菌基因的产物只有在高浓度时才可能对工蜂的寿命、消化酶活性、行为等有不良影响。从目前的研究来看 ,转基因植物对蜜蜂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植物对蜜蜂的安全性(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基因植物已在全球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应用 ,全球 5大转基因植物中的油菜、棉花、玉米均是主要的蜜粉源植物 ,对养蜂生产有重要意义 ,其对蜜蜂的安全性问题值得关注。 2种主要的抗虫 (Bt毒蛋白、蛋白酶抑制剂 )基因或抗真菌基因的产物只有在高浓度时才可能对工蜂的寿命、消化酶活性、行为等有不良影响。从目前的研究来看 ,转基因植物对蜜蜂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水稻对蜜蜂及其产品潜在性影响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蜂花粉团重量差别研究蜜蜂采集的偏爱性,以阵列杂交技术比较混合蜂花粉和水稻蜂花粉中的蛋白种类,并探讨可食性稻花粉开发利用的可能性和蜂花粉作为检测转基因蜂蜜的可行性,根据转基因水稻对蜜蜂及其产品存在潜在影响的必然性,强调建立检疫转基因蜂产品体系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当今分子生物学的广泛应用,蜜蜂分子生物学也开始起步。在美国、德国、瑞士,加拿大、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已对蜜蜂分子生物学的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作为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基因工程在蜜蜂生物学上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医学系的H.G.毫尔教授等用9种限制性酶和16对探针对欧洲蜜蜂和非洲化蜜蜂的核DNA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6对不同的基因。德国弗里贝格大学动物系的弗雷格等人对西方蜜蜂胚胎期的基因进行了研究,他们利用克隆的同位基因、“位点”杂交和抗体染色与对照的果蝇基因相比较,分离出以下的同源基因;变形基  相似文献   

17.
蜜蜂的卫生行为与抗病力[美国]索思威克,E.E.蜜蜂的卫生习性(也称清洁行为)包括对蜂巢的清洁和同伴之间清洁,这种习性对抵御美洲幼虫病、白垩病和清除蜂体上的蜂螨具有相当重要的功用。蜜蜂的清洁行为是受两种隐性基因控制:即一种基因控制蜜蜂给患病幼虫巢房揭...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DNA遗传标记 ,DNA序列分析及转基因技术等分子遗传学技术在蜜蜂遗传育种学上的原理和应用的简要介绍 ,分析了近几年来蜜蜂分子遗传学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RAPD和微卫星分子标记在西方蜜蜂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RAPD分子遗传标记 ,构建了西方蜜蜂(Apismellifera)第 1张完整的遗传连锁图 ;确定性基因位点(x)、黑色体色基因位点 (blk)、苹果酸脱氢酶Ⅰ (Mdh - 1)基因位点分别位于第 3、 6、 18个连锁群上 ;确定了影响蜜蜂采粉、报警信息素水平、螫刺行为和体长等数量性状的基因座位 ;可有效地鉴别欧洲蜜蜂和非洲蜜蜂。微卫星技术已成为蜜蜂行为、起源、进化和蜂群内亚家系结构研究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DNA遗传标记 ,DNA序列分析及转基因技术等分子遗传学技术在蜜蜂遗传育种学上的原理和应用的简要介绍 ,分析了近几年来蜜蜂分子遗传学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