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南方紫色土荒坡地龙须草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中国南方紫色土地区严峻的水土流失问题,在中国南方紫色土地区种植龙须草,对其水土保持效益和土壤水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空白地相比,纯种龙须草和龙须草-林复合种植,均能显著地防治紫色土地区的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含量.  相似文献   

2.
龙须草对湘中紫色土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长期的野外观测与数据分析,对湘中紫色土地区4种不同植被模式的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龙须草为先锋物种的林草结合的植被恢复模式能有效提高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及实验室平板稀释等方法,比较分析了湘中紫色土地区4种植被恢复模式对植物种群多样性和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植被恢复模式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紫色土地区的草本物种数目和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其中,以龙须草为先锋物种,配合多种乔灌木立体种植的植被恢复模式,最能有效改善紫色土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为以后紫色土地区的植被恢复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4.
光照强度对龙须草叶片光合生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探明龙须草的耐荫性,优化其立体种植环境,在龙须草生殖生长快速期、营养生长快速期以及全生育期分别设置遮阳20%,35%,45%和自然光照等处理,研究不同生育期光照强度对龙须草叶片光合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对龙须草叶片光合生理功能有多重影响,遮阳45%对龙须草叶片光合生理功能有不利影响,并且这种不利影响不可逆转;遮阳20%,35%对龙须草叶片光合生理功能影响下显著,这可能与龙须草叶片对一定程度的弱光产生适应性有关,并且遮阳处理结束一定时间后,其叶片正常光合生理功能逐渐自行恢复。  相似文献   

5.
为了优化龙须草立体种植模式,探叫不同程度遮阳处理在不同生育期对龙须草纤维品质的影响,在龙须草生殖生长快速期、营养生长快速期以及全生育期分别设置遮阳20%,35%,45%和自然光照处理.结果表明,无论哪个时期对龙须草遮阳,龙须草的纤维品质均随遮阳程度的增加依次变劣;其中遮阳45%使龙须草纤维品质显著变劣,而遮阳20%对龙须草纤维品质的影响不显著;在第一生殖生长快速期遮阳20%以上使龙须草纤维品质显著变劣.  相似文献   

6.
于辉  李志佳  易祥瑞  邹冬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589-12591,12663
[目的]为矿区污染土壤的合理利用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20个龙须草居群对重金属Cd、Pb的积累特征。[结果]在cd10mg/kg、Pb1000mg/kg的复合污染下,20个居群在长势和重金属含量间均有显著差异。1/3居群长势良好,而另有1/3居群枯黄严重。居群间2种重金属含量在0.01水平具有显著意义,同一居群根茎叶含量也存在O.05水平显著差异,根的含量大于地上部分。根茎叶中同一重金属元素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而两元素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综合比较长势情况和重金属含量,可以筛选出湖北丹江居群、贵州兴义居群和云南金平居群3种典型耐性居群进行下一步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高分子聚合物对紫色土结构状况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将生物有机肥与龙须草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生物有机肥对污染土壤的营养成分、重金属含量、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以及龙须草重金属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施加生物有机肥的龙须草对照相比,施加生物有机肥的龙须草生长360 d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68.6%,总氮、总磷和总钾含量分别是对照的4.5、2.5和1.8倍.土...  相似文献   

9.
10.
植物激素及生长调节剂浸种对龙须草发芽和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报导了用7种常用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浸种对龙须草(Eulaliopsisbiuaia Retz)种子发芽与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众药剂中仅爱多收1500~3000倍对出苗有显著作用(P<0.05);发苗灵100~200倍及KH_2PO_4500倍位居其次,但效果经统计分析不显著。KH_2PO_4与爱多收并用可能会有增效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刘淑超  廖周瑜  何黎  张志刚  张信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167-6168,6173
[目的]研究伴生本土草本植物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和龙须草(Eulaliopsis binata)对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el)的化感效应。[方法]运用室内生物测定法,以紫茎泽兰种子为受体,测试了青蒿和龙须草叶片的水浸提液对紫茎泽兰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青蒿和龙须草水浸提液浓度为0.050、0.010和0.005g(FW)/ml时,对紫茎泽兰的种子萌发及其根长均产生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水浸提液浓度为0.010、0.005g(FW)/ml时,则对苗长具有促进作用。从综合化感效应指数(SEI)来看,浓度为0.050、0.010、0.005g(FW)/ml时,青蒿浸提液对紫茎泽兰的SEI值分别为-0.81、-0.25、-0.22,龙须草浸提液对紫茎泽兰的SEI值分别为-0.36、-0.20、-0.15,均表现出化感抑制作用。[结论]青蒿和龙须草的化感抑制作用有利于其在紫茎泽兰入侵群落中伴生生存,同时,对紫茎泽兰幼苗种群的建立及其入侵扩散也产生了一定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用不同贮藏时间的龙须草种子做发芽和出苗试验。结果表明:种子的贮藏时间不同,其发芽和出苗率不同,差异极显著;采收当年的种子发芽率可达80%左右,毛籽(含护颖)出苗率可达75%,光籽出苗率只有56%;采收第二年的种子发芽率50%左右,毛籽出苗率443%,光籽出苗率只有24%;采收第三年的种子发芽率15%~18%,毛籽出苗率15%,光籽出苗率只有10%。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蒸气蒸馏及乙醚浸提法提取蓑衣草挥发油,采用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得各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并对不同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如下:乙醚浸提法分离出61个峰,鉴定出47个组分,含量占挥发油的77.37%,主要成分为烷烃类、酰胺类、醛类、有机酸及醇类等化合物;水蒸气蒸馏法分离出31个峰,鉴定出20个组分,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80.70%,主要成分为醇类、有机酸类、酚类及烷烃类等化合物。经比较,乙醚浸提法较水蒸气蒸馏法能提取出更多的成分和获得更高的提取率,提取的化学成分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紫色丘陵区蓑草植物篱的减流减沙效应及其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位于长江上游,是我国土壤侵蚀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土壤侵蚀速率高达每平方公里每年3200~7900t。该区域是四川省和重庆市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人口密集,高垦殖、高复种,高强度的土地利用不仅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而且制约了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用植物篱农作系统改善土壤抗侵蚀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是紫色丘陵高垦殖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蓑草根系发达,地上部生物量大,对土壤的覆盖保护好,且其生长盛期与降雨高峰同步,具有显著的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在120 cm×90 cm土体内,蓑草根系总长98714.8 cm,相当于缠绕整个土体235圈,正是根系的这种缠绕固结作用显著提高了土壤抗侵蚀的能力。蓑草根系平均直径0.20~0.50 mm,95%的根系平均直径小于0.40 mm,根系总表面积10139.68 cm2,在土壤表层根系表面积高达土体表面积的2~3倍,根系表面对土壤颗粒的巨大吸附作用是蓑草显著提高土壤抗侵蚀能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2003~2004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在12度坡度情况下,坡改梯后净作蓑草(PECC)年径流量仅为49.90 m3/hm2,年土壤流失量为155.78 kg/hm2,而未坡改梯且农作(FNC)情况下,年径流量314.29 m3/hm2为前者的6.30倍,年土壤流失量3322.50 kg/hm2为前者的21.33倍;在24度坡度情况下,坡改梯后土埂及边坡种植蓑草、坡面农作(PERBC)年径流量248.04 m3/hm2,年土壤流失量612.00 kg/hm2,坡改梯后净作蓑草(PECC)径流量42.44 m3/hm2,土壤流失量153.75kg/hm2,而未坡改梯且农作(FNC)情况下年径流量高达785.73 m3/hm2,分别为处理1的3.17倍,处理2的18.52倍,年土壤流失量高达37503kg/hm2,分别为处理1的61.33倍,处理2的244.12倍。  相似文献   

15.
不同龙须草品种生产性能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筛选出适合湖南人工栽培的龙须草优质品种,在相同栽培生态条件下,观测、比较分析了引自四川巫山、湖北丹江和湖南慈利的龙须草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从出苗率、草苗素质、还苗率、分蘖速率、干物质积累和纤维素含量6个方面综合评价,湖北丹江的龙须草品种最优,四川巫山的其次,湖南慈利的最差.3个参试品种的隔年种子出苗率均极显著地低于当年新种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T85-260纯培养溶液中葡萄糖的变化规律、龙须草原料中的可溶性单糖、龙须草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消耗单糖的规律和龙须草发酵过程中鼠李糖的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纯培养溶液中葡萄糖的变化规律与T85-260的生长曲线一致;龙须草原料含有少量游离葡萄糖,但几乎没有游离鼠李糖及其它可以被T85-260用做碳源的单糖,如甘露糖、木糖等;在龙须草发酵过程,鼠李糖不能被T85-260用做碳源;龙须草发酵过程中,鼠李糖浓度在龙须草纤维分散(发酵工艺完成)以前总是加大的,一旦发酵工艺结束,其浓度则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