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何金兴 《食用菌》1989,(2):15-15
南通市的双孢蘑菇生产发展较快,蘑菇菌种用量大,每年都在1000万瓶以上,1988年达1400万瓶。为了适应蘑菇生产的需要,解决熟草料制种化工多,堆料晒料需场地大、易污染厂区环境等问题,我市从1980年起开展了改革培养料简化生产工艺的研究,先后以棉籽壳、砻糠、菜籽壳,河泥及生稻、麦草为主料制菌种,均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就已在全市推广的粪草生料种和棉籽壳颗粒种的制法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2.
由上海市科委批准下达的“棉仔壳未经发酵料制蘑菇菌种技术试验研究项目”,经上海农学院殷戎一副教授等课题组两年的努力,达到了预定指标,于1992年2月21日通过了市科委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该项研究针对堆制发酵棉壳熟料制蘑菇菌种中存在的工艺较复杂,费劳动力,污染环境,受气候条件制约,菌种质量不稳定等缺点,进行棉壳未经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四年我县用麦草、红草杆进行生料制蘑菇菌种试验,初步掌握了生料制蘑菇种技术,为解决无牛粪制蘑菇菌种初步闯出了一条途径。 1.培养基配方大麦草60斤,红草杆(紫云英)40斤,石膏粉2斤,石灰粉2斤。 2.操作方法先把新鲜、晒干、无霉的  相似文献   

4.
中原地区是我国棉花的主产区,每年都有几十万吨棉籽壳。1994年以来,我们根据蘑菇是腐生菌这一特点,经过精心计算配方,把棉籽壳堆制发酵,腐熟后种植双孢蘑菇获得优质高产。在同一菇房相同条件下,无粪麦草合成料83kg/m2,最高产量1025kg/m2;...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未发酶料棉壳不经堆制发酵,接制蘑菇菌种的试验研究。通过培养基配方的改良和生产工艺的改革,简化蘑菇种的制作流程,提高蘑菇菌种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殷戎一  黄丹枫 《食用菌》1992,14(4):12-12
目前,国际上多采用谷粒蘑菇菌种,这种制种方法在国内虽已试用,但由于多数蘑菇产区因栽培设施简陋,杂菌污染严重,成品率低,且易受鼠害,因此未能普遍推广。近年来,我国利用棉子壳发酵料制蘑菇菌种,菌种质量虽提高了,而且勾瓶、播种也方便,但制种工序仍较繁琐,并易受自然条件影响,菌种质量不稳定。为此,笔者自1990年2月开始,采用棉子壳免堆制发酵制蘑菇菌种,试图通过培养基配方的改良和生产工艺的改革,以达到简化蘑菇菌种的制作工序,提高蘑菇菌种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七十年代末,上海农科院首先试用未经发酵料制蘑菇栽培种,这是制种原料改革的一项新工艺。南通市从1970年以来,先后采用棉籽壳、砻糠、菜籽壳、稻草、麦草等生产栽培种,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我市三厂菌种厂,为解决制种原料的不足,从1980年起,改用生稻、麦草丝添加经发酵的粪肥制栽培种(简称生草料栽培种)。栽培试用表明,菌  相似文献   

8.
为了开发利用食用菌生产而废弃的菌糠,我们于1990~1991年以平菇菌糠为主要配方原料,进行蘑菇制种对比试验,目的在于为菌糠代替棉籽壳制蘑菇菌种提供应用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集锦     
《食用菌》1988,(4)
用种过平菇的棉壳料制蘑菇种经笔者二年的实践证明,利用种过平菇的棉籽壳废料制作蘑菇栽培种,与同等量的粪草菌种相比,播种后菌种萌发快,出菇早,产量高。现将生产的方法简介如下:平菇生产结束后,取无霉、无虫害的废料,经曝晒2天后堆2周,再摊开晒干备用。制作蘑菇栽培种的配方为平菇废料50%,棉籽壳(发酵处理后)或油菜壳35%、牛粪10%、石膏2%、石灰2%、过磷酸钙1%,含水量55%,pH 自然。装瓶时要装紧一点,  相似文献   

10.
棉壳未发酵料制蘑菇菌种是蘑菇制种的最新成果,但一般仅限于栽培种的制作,而原种制作仍沿用堆制、发酵技术。但是,由于早春低温连阴雨对培养料的堆制发酵极为不利,而对原种生产影响较大,常造成缺种甚至绝种。为此,我们从1992年3月起对未发酵料棉壳制蘑菇原种进行本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菌株:152、176,本院保存。1.2 母种培养基采用棉壳木屑汁蔗糖培养基,即:棉壳75g,木屑75g,马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省草菇生产发展较快,栽培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采用常规熟料制种,费时费工,成本高。为简化工艺,我们采用棉籽壳发酵料制种,经多次试验和栽培,取得了与熟料制种相同的效果。材料与方法供试菌种为V~04菌株(筛选的生产菌种。)培养料为棉籽壳75%、  相似文献   

12.
用生料制平菇凤尾菇菌种,具有工序简单,操作方便,降低成本,不需要灭菌消毒,发菌快,成活率高达95%以上,出菇早、产量高等优点。制作方法:选用新鲜干燥、无霉烂,并经太阳晒1~2天后的棉籽壳,进行堆制发酵。在堆制时,每百斤棉籽壳加多菌灵2两、石膏2斤、石灰粉1斤、水160~180斤左右,拌匀后堆制成圆锥形,上面盖好塑料  相似文献   

13.
棉籽壳营养丰富,用于栽培草菇、金针菇后,因生产周期短养分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被抛弃。为此,我们于1987年开始对种过草菇、金针菇的棉籽壳下床料用于制作蘑菇菌种的试验,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于1989年6月在华亭乡菌种厂推广应用,共制栽培种15000瓶,成品率95.9%,栽培面积9590米~2,取得良  相似文献   

14.
棉籽壳营养丰富,颗粒分散,所制菌种抗污染性、抗高温性好,优于麦粒、粪草和河泥菌种,因而日益受到菇农欢迎。现将制种方法介绍如下:(一)配方与堆料:配方为棉籽壳75%,干熟牛粪粉20%,尿素、磷肥、麸皮各1%,石膏2%。棉籽壳按每瓶300~350克计用量,预湿前曝晒1天,建堆前将棉籽壳用清水浇透后堆起预湿1天,然后加入上述辅料拌匀,做成宽1.6米、高1.2米、长度不小于3米的堆。堆后5~6天进行翻堆,以后每隔5天  相似文献   

15.
84年本人共栽培1450平方尺蘑菇,其中棉籽壳粒型菌种占200平方尺,生料菌种150平方尺,熟料菌种1100平方尺。秋季共收鲜菇2750斤,平均单产1.9斤多,其中棉壳粒型种2.8斤,生料种2斤左右,熟料种1.8斤。产量差距为什么这样大?除了棉壳菌种的优点外,另一个原因是菇房一开始就遭到了严重杂菌危害。  相似文献   

16.
我县从1967年开始种植蘑菇,1969年已办菌种厂生产麦草蘑菇栽培种,1972年正式生产河泥蘑菇菌种。现在我县七个蘑菇菌种厂,全部生产河泥菌种。河泥菌种与麦草菌种在菌种瓶内菌丝生长情况见表。  相似文献   

17.
优质双孢蘑菇堆肥的现代堆制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现代双孢蘑菇堆肥的配方,一次发酵的堆制程度,二次发酵技术和相关的一些重要理化指标等方面简要地介绍了优质蘑菇堆的现代堆制模式和方法,从而阐明现代堆制模式比传统方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我市从1984年起,在福建省漳州市新民菌种场的协助下,引进消化并改进了以棉籽壳为主要材料制作的蘑菇菌种。由于棉籽壳粒型与麦粒相似,且每一颗棉籽壳都可以成为一个发菌中心,所以我们把这种菌种叫做粒型蘑菇种以区别粪草料制作的草条状种。五年来,除我市已实现蘑菇菌种棉籽壳粒型化外,此种制种技术已逐步向外市县扩散,如皋县白蒲镇附近共六个乡镇87年制棉籽壳颗粒型(以下简称粒型种)35万瓶,应用面积150万平方尺,88年制粒型种135万瓶,应  相似文献   

19.
平菇菌糠制作蘑菇菌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蘑菇菌种一改传统的粪草菌种以来,就以棉籽壳、小麦等为基质材料制作蘑菇菌种,而平菇一般也是利用棉籽壳进行生产的.我们就平菇生产后的下脚料菌糠替代蘑菇制种基质棉籽壳进行了研究,认为用平菇菌糠代替棉籽壳制作蘑菇菌种是完全可行的.用平菇菌糠制作蘑菇菌种,不仅提高了棉籽壳的整体利用率,扩大了蘑菇制种的基质来源,又缓解了蘑菇制种与平菇栽培等食用菌生产原料的矛盾.平菇菌糠制作蘑菇菌种还具有省工省时,操作方便,降低菌种生产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等优点.操作流程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较为经济、简便的农村家庭种蘑菇方法,我们于1980~1981年进行了麦草垫畜圈速成堆料种蘑菇试验。一、材料及方法 (一)材料:将作堆制蘑菇料的麦草垫入畜圈内,待料被畜粪尿浸湿后出圈晒干。配方为:垫圈小麦草400斤,油菜壳100斤,钙镁磷肥20斤,石膏粉10斤,尿素8斤,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