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Zn^2+对平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锌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能促进人体蛋白质、核酸合成及细胞分裂.据报道,在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能促进金针菇菌丝体生长.但在平菇上报道甚少,至今尚未见Zn~(2 )在平菇生长发育中作用的1 研究报道.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平菇菌种为北京539,引自山东师大生物系;硫酸锌为潍坊市化工厂的分析纯产品.母种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平菇制种需经过三级培养,本文用五种培养基进行平菇组织培养,以期缩短其制种周期,经筛选以高粱为最佳材料,小麦次之,玉米芯最次。 相似文献
4.
5.
平菇子实体不同部位分离母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菇子实体不同部位的组成进行分离制作母种,并对由子实体不同部位组织分离的菌丝进行了抗细菌试验,抗老化试验(常温)。结果表明,由产生担子之前的菌褶分离来的菌种,菌丝长势最好,菌丝长速最快,抗逆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6.
7.
利用透射电镜,对平菇菌盖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平菇成熟菌丝细胞有完整的双层细胞壁结构,内含细胞膜,线粒体,细胞核,内质网,泡囊,核糖体,糖原、须边体及典型的桶孔隔膜,有的细胞中,糖原颗粒了聚集在细胞质中,泡囊中也含有大量颗粒。线粒体膜,核膜,孢子膜均为双层,轮廓清晰。孢子中有线粒体、核、泡囊、核糖体、内质网。老化菌丝内有较大液泡,不见各种细胞器。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多次接种8904平菇一级种的过程中,发现培养基成分不同其长势各有差异,并与生产产生正相关关系。除适应的温度、湿度、pH 等因素外,影响其长势的主要因素是培养基的成分。经笔者实验、观察,现将结果做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9.
为论证颗粒料利弊和对策,以及其它原料在生产中的作用,笔者于去年将几个常用配方的培养基接原种,进行同步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供试配方试验共设6个处理:(1)玉米粒100%,石膏粉适量。(2)玉米粒100%,石膏粉适量;杂木锯末80%,麦麸20%...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报道了使用蜗牛酶和纤维素酶从糙皮侧耳和佛罗里达侧耳双核菌丝体中,成功地分离了高产量的原生质体。菌丝体培养时间,混合酶液 pH 值,一定浓度的酶液用量,酶解温度和时间与原生质体形成相关。原生质体的两种再生型被观察到,并计算了再生频率,糙皮侧耳为2.5%.佛罗里达侧耳为2.3%。 相似文献
12.
13.
14.
“稀土”对平菇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表明,用30ppm的“稀土”处理,可使平菇增产12.85%,蛋白质含量增加5.73%,Fe,Zn和Cu的含量分别增加73.42%,40.34%和19.37%。 相似文献
15.
糙皮侧耳在玉米秸秆中的生长发育规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糙皮侧耳,菌丝生长规律符合逻辑斯第曲线,子实体生长规律符合指数增长曲线,菌丝生长速度优于棉籽壳培养料,子实体生长的高峰期比棉籽壳培养料滞后,出菇期比棉籽壳培养料长。将玉米秸秆和棉籽壳按1:1混合袋栽糙皮侧耳,生物学效率达145%。 相似文献
16.
甘蔗渣培养基栽培木耳过程中主要组分的降解和有关酶活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以甘蔗渣加少量麦麸栽培毛木耳和光木耳,在栽培的不同阶段分析测定培养物的的主要化学组成成分和有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木耳利用栽培底物的能力有明显差别;在栽培后期,毛木耳和光木耳分别消耗纤维素为74%和43%,半纤维素为78%和61%,木质素寿60%和35%。不过它们对这些底物的消耗又具有相似的阶段性变化的特点,即在子实体形成期的消耗速率都比菌丝生长期快。培养物的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活性也有阶段性变化特点。底物降解速率的变化与酶活水平的变化之间有一定对应关系,其中尤以毛木耳较明显。实验还分析培养物的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变化,简要地讨论了它们在栽培底物降解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19.
大蒜二次生长概念及分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调查研究及田间试验的基础上,从植物学和栽培学意义上探讨了大蒜二次生长的概念,对大蒜二次生长的各种现象进行了描述和分类。根据二次生长发生部位将其分为外层型(SGo)、内层型(SGi)和气生鳞茎型(SGb)三种类型,并提出了各种类型二次生长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和二次生长的调查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温室内用水培法对两种铁离子及其浓度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二价和三价铁离子对甜椒植株生长的影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Fe~( )中植株平均生长量只有Fe~( )中的60%,而在低浓度中植株生长量还不到相同浓度Fe~( )的一半。植株缺绿严重,有的已白化。试验后期叶片开始脱落。除0.7ppm和1.4ppmFe~( )之间外,同种铁离子浓度之间差异也很显著。含1.4ppm和0.7ppmFe~( )培养液的pH值,随着植株的生长而提高,而含0.35ppmFe~( )和含Fe~( )的则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