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密度与施肥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宜普洱地区玉米高产栽培的优化农艺措施,以云瑞47、云优105两个玉米杂交种为材料,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水平下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产量差异显著,在相同密度和施肥水平上云优105高于云瑞47;云优105栽培密度在82500株/hm2和施肥水平N37 kg/hm2、P2O5 225kg/hm2、K2O270 kg/hm2处理下产量最高;云瑞47栽培密度82 500株/hm2和施肥水平N375 kg/hm2、P2 O5 225 kg/hm2、K2O270 kg/hm处理下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2.
选择当地主推的玉米新品种为试验对象,研究种植密度和施肥技术对其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密度和施肥处理下,品种产量表现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3.
十堰市人多地少,自然灾害频繁,玉米粗放管理,单产不高,通过几年来密度和肥料试验研究,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宜当地山区玉米密度与施肥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4.
李倩 《种子科技》2024,(4):152-154
为了培育出高产优质的玉米,要重视玉米栽培中的密度管理和施肥管理。基于此,以栽培密度对玉米种植的影响为切入点,分析了确定栽培密度的几个关键要素,阐述了玉米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施肥管理技术,以期为玉米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间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品种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茎粗、穗长、穗粗、单穗重、穗行数、行粒数随密度的增加而有所减少,株高基本保持恒定,穗位高有所抬高,叶片数、出籽率变化不大,穗粒数、千粒重随密度增加小幅度减少。参试品种均在密度82500株/hm~2时产量最高,且与密度67500株/hm~2产量差异显著,建议大田种植时密度控制在75000~82500株/hm~2较为适宜。因此,选择适宜的品种并提高种植密度能增加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6.
玉米密度与施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种植玉米时要想获得优质高产除了选优良品种外,还需要整地、播种、灌溉、施肥及病虫杂草的防治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中种植密度及施肥的数量、时间、方式方法均对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就是说在确定了品种后,根据该品种所需的适宜密度种植,配之以合理的施肥方法,就能够为丰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杂交玉米品种密度施肥正交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玉米品种密度施肥正交试验杜光竹(贵州省道真自治县农推站)为了研究和对比大面积生产上用的平展型杂交玉米中单2号和紧凑型玉米在加大密度的同时施肥水平以哪种水平较适宜于单产提高,根据地区农技站安排,今年我站承担了此课题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于后。1材...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4因素2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我所新选大穗型玉米杂交种南七单交的最优密度和最优化施肥同题进行了研究,以便为南七单交的进一步推广,发挥其增产潜力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计方法一、试验设计采用4因素2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其因素与水平及编码值见表1,设3个正交区组,小区面积0.06亩,6行区,收中间2行计产。  相似文献   

9.
安婷 《种子科技》2022,(6):130-132
在我国农业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为了促进玉米产业高产量、高质量发展,需要严格控制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因素。其中,栽培密度和施肥两个因素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影响最大。因此,加大对栽培密度和施肥的控制力度,做到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对实现玉米种植增产丰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玉米生长过程中,栽培密度与施肥对玉米生长产生的影响,探究了优化和改善玉米栽培密度和施肥问题的相关策略,希望能为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0.
毕节地区西部地膜玉米高产的密度与施肥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多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了毕节高海拔地区地膜玉米亩产量与密度,施肥诸因素相关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亩产400kg以上和500kg以上的栽培农艺方案。确知提高密度和增施磷肥是其中最关键的措施。并在密度,施肥种类,施肥方法(时期)等相互关系方面的,获得了一些参数。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氮素含量与黄顶菊入侵程度的关系及对玉米生长的影响,设置4 种施氮梯度和4 种玉米与黄顶菊混植比例,研究不同处理下玉米生长、光合和产量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玉米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随黄顶菊混植密度的增加变化差异显著,且这种差异受氮肥施用量的影响;不同生育期玉米的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也同时受到施氮梯度和黄顶菊混植密度的影响;黄顶菊混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随施氮梯度的增加而变化,当玉米/黄顶菊混植比例达到2:1 (A2),施氮梯度达到175 kg/hm2(T1)时,黄顶菊混植会对玉米产量产生显著影响;混植比例和施氮梯度对玉米生长和光合指标影响的交互效应随玉米生育时期发生变化,在玉米成熟期,混植比例和施氮梯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有极显著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种植密度对不同夏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产量与耐密性的影响,在高密度(75000、90000株/hm2)条件下,对14个不同基因型夏玉米的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子以及耐密性系数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密对14个不同基因型夏玉米品种生育期没有影响,株高、穗位高、茎粗、节间长度、茎粗系数、地上部干物质等农艺性状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穗位高系数、经济系数差异不显著,其中,株高平均增高1.23 cm,穗位高平均增高1.92 cm,第3节节间长度减小0.42 cm‘,NK718’‘、农大372’的地上部干物质质量增加,其余品种地上部干物质质量减小,减少幅度4.72%~23.99%,经济系数增加4.71%。75000株/hm2条件下的产量、穗部性状与90000株/hm2密度条件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90000株/hm2密度条件下产量增加2.39%、穗粒数减少5.68%、百粒重降低1.17%。14个夏玉米品种相比,‘泽玉8911’、‘新单61’及‘豫单9953’耐密性系数值较大,适宜密植。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对马铃薯与玉米间作获得高产的最佳施肥水平和密度水平组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栽培密度为2753~3070穴/667m2范围内,施农家肥2500kg/667m2、磷肥40kg/667m2、钾肥20kg/667m2、尿素7.5kg/667m2,马铃薯单产最高,比农家肥1 500kg/667m2、磷肥20kg/667m2单产高47%。  相似文献   

14.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为探明重庆地区玉米种植最佳密度,选有代表性的3个玉米品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田间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渝青玉3号’在重庆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为45000~52500株/hm2,产量达到最高的12506.25 kg/hm2‘渝单16号’在重庆地区的最适种植密度为52500~60000株/hm2,产量达到最高的11255.7 kg/hm2,‘渝糯851’的最适种植密度在52500~60000株/hm2。产量达到最高的9209.1 kg/hm2,同品种在不同密度下产量先增后减,说明重庆地区生产上的种植密度没有达到该品种发挥高产潜力的密度。因此,重庆地区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5.
试验以杂交玉米黔单24为试材,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及氮磷钾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黔西南地区杂交玉米黔单24单产达到730.27kg/667m2以上的最佳高产栽培措施为:种植密度4170~4294株/667m2,氮肥22.78~25.7kg/667m2,磷肥13.75~16.25kg/667m2,钾肥9.335~11.005kg/667m2.  相似文献   

16.
旨在改善玉米群体的植株性状以提高产量。试验采用3种不同玉米品种[‘协玉3号’(A1)、‘协玉4号’(A2)、‘先玉339’(A3)],5种不同种植密度,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并采用宽等行距种植模式。结果表明,在玉米株高上:A3A2A1,且A3与A1的差异在5个密度下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在玉米穗位高上:A2A1A3,且3个品种在穗位高方面的差异性十分显著;在雄花分枝方面:A1A2A3,且3个品种之间的差异性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品种对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和雄花分枝影响较密度大。穗位高与株高的关系,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影响效果。要想改良玉米的植株性状以协调群体关系,应该从选择自交系抓起,选择株高适当、穗位高较低与雄花分枝较少的自交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种植密度对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5个种植密度(6.00、6.75、7.50、8.25、9.00万株/hm 2)对玉米品种苏玉20、苏玉29和郑单958的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品种的合理密植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苏玉20、苏玉29和郑单958产量均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株高、穗位和叶面积指数逐渐提高,而单株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逐渐降低。3个品种均在7.50万株/hm 2条件下产量最高,分别为8 264kg/hm 2、8 792kg/hm 2和7 194kg/hm2,在此种植密度条件下植株维持较高的叶面积和光合速率是取得高产的重要原因。本试验中,苏玉20和苏玉29产量均高于郑单958,这可能与郑单958不适宜在江苏中南部地区夏播种植有关。  相似文献   

18.
土壤容重对高产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及调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不同土壤容重不同,其稳定性也不同。土壤容重的变化会引起土壤调节水、气、热能力的变化,提高土壤的自动调节能力可以使土壤肥力水平得以提高并满足植物对生长因子的持续需求。为研究土壤物理性质对玉米高产稳产的影响机理,以耕地棕壤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不同容重对玉米根系生长指标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施用不同有机肥量及模拟不同耕作深度对玉米根系生长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在设计容重范围内,容重增加,根系生长指标都表现为下降,容重大于1.2 g/m3时,不同处理根系生长指标差异显著;当容重大于1.3 g/cm3时,不同处理根系活力差异显著。施用有机肥对高容重土壤调控效果更好,有机质含量为4%与5%的处理差异减小,低容重土壤在所设计的有机质水平内调控效果也都较好。耕层厚度增加可以提高根系生长参数,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所以,对于紧实结构性较差的土壤,改善其调节能力应该通过增施有机肥的方法,紧实结构较好的土壤考虑使用耕翻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种植密度及氮、磷、钾肥用量对苗用型大白菜产量的影响。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大田试验建立了苗用型大白菜产量与种植密度及氮、磷、钾肥用量因子的数学模型,并对各单一因素及两两因素的耦合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因子为中间水平时,苗用型大白菜产量分别随种植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各试验因素对苗用型大白菜产量影响的大小排序为:施氮量(X_2)种植密(X_1)施磷量(X_3)施钾量(X_4)。交互效应表现为,种植密度与施氮量、种植密度与施磷量呈正交互作用,且种植密度与施氮量的交互效应大于种植密度与施磷量的交互效应。种植密度或氮、磷、钾肥用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苗用型大白菜产量的增加,中等种植密度配施中量氮、磷、钾肥,有利于苗用型大白菜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