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6年,本课题组在临沂兰陵设置了半夏花生单粒精播试验示范片,在花生生育期严格按照高产技术栽培规程进行管理,实收测产时产量达到612.5 kg/亩,效果比较理想。本文作者总结出半夏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单粒精播的核心问题是确定适宜的精播密度,提高花生群体光能利用率。它在其他栽培措施配合下,能协调植株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建立一个从苗期到成熟期都较为合理的动态群体结构,达到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和地力,使干物质大量积累,为花生高产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适宜的精播密度和提高光能在花生群体的利用率,采用单粒精播技术。建立一个合理的动态群体结构是从幼苗到成熟期包括其他栽培措施配合下,可以协调植株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群体与个体的关系等。使光热资源和地力得到充分利用,使干物质得到大量积累,为花生高产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适宜的精播密度和提高光能在花生群体的利用率,采用单粒精播技术。建立一个合理的动态群体结构是从幼苗到成熟期包括其他栽培措施配合下,可以协调植株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群体与个体的关系等。使光热资源和地力得到充分利用,使干物质得到大量积累,为花生高产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花生单粒精播最适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晋花7号花生品种为研究材料,在大田条件下,对比研究了不同单粒精播密度与双粒穴播对花生干物质积累动态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粒精播密度为21.0万穴·hm-2时,干物质积累量多,积累速率快,单株生产力高,单位面积内果多,因而产量最高。由2013年和2014年两年试验数据结合趋势图得出,单粒精播最适密度为20.3万穴·hm-2,产量为4 298.9 kg·hm-2,与对照双粒穴播相比,节种32.4%,增产10.8%,起到了节本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完善花生单粒精播配套技术体系,探讨更合理的花生单粒精播密度,山东省五莲县于2017年进行了花生单粒精播栽培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单粒精播密度能节约用种、优化群体质量、提高花生产量,生产上针对花生品种“山花11号”,单粒精播最适宜密度为亩播13 000~14 000穴。  相似文献   

7.
林下花生单粒精播最适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晋花10号花生品种为研究材料,在幼龄果园间作条件下,对比研究了不同单粒精播密度与双粒穴播对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粒精播密度为18.0万穴/hm~2和21.0万穴/hm~2时,单株生产力高,单株结果数多,饱满度较高,单位面积结果数多,因而产量最高。由试验数据结合趋势图得出,单粒精播最适密度为20.40万穴/hm~2,产量为2 899.35 kg/hm~2,较双粒穴播对照节种32.0%、增产7.38%。  相似文献   

8.
《吉林农业科学》2016,(5):28-33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珍珠豆型花生品种吉花4号和普通型花生品种吉花19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单粒精播密度对花生成苗情况、植株性状和产量效益的影响,确定两者适宜的精播密度。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两花生品种的主茎高和侧枝长表现相对稳定,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和单株荚果产量相应降低,饱果率、果重、荚果产量和产值则呈先增加后降低变化趋势。在密度18.00万穴/hm~2时,两花生品种荚果产量最高,较对照分别增产7.73%和8.05%,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节种20%;在密度15.75万穴/hm~2和18.00万穴/hm~2时总效益最大,较对照分别增收11.13%和11.71%。本试验利用密度-产量回归方程得到珍珠豆型吉花4号最高产量是4 744.18 kg/hm~2,相应密度为18.69万穴/hm~2;普通型吉花19最高产量是5 982.02 kg/hm~2,相应密度为19.19万穴/hm~2,较吉花4号高产、高效、耐密。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植模式的花生单粒精播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春播和麦套2种种植模式下不同密度单粒精播对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精播密度对春播花生花育20号和麦田套种花生花育22号的主茎高、侧枝长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提高,而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双仁果率和饱果率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小粒花生花育20号的适宜密度大于大粒花生花育22号,两者适宜密度分别为22.5和21.0万穴.hm-2,比常规双粒穴播分别增产2.2%和4.1%。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科技》2015,(15):65-66
为集成聊城市花生单粒精播技术,更好地为花生生产服务,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近6年来聊城市花生单粒精播配套技术、主要成效、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的经验与启示,以期为大规模花生标准化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为了阐明单粒精播花生高产栽培原理,以普通型花生品种“鲁花11号”为研究材料,采用穴播单粒,系统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花生群体生态特征的变化及产量效益,确定了适宜的精播密度。结果表明,花生植株的主茎高度、侧茎长度均呈低密度范围内(13.5-19.5万株?hm-2)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的变化趋势,但主、侧茎节数呈减少趋势。同时,适宜密度单粒精播可增加穴数,改善单株生长环境,植株间相互影响小,有利于塑造丰产株型,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在本试验条件下,花生单粒精播适宜的种植密度为20万粒(穴)?hm-2左右。研究认为,在一定密度范围内,花生单粒精播一方面有节种作用,另一方面又有增产效果,二者结合会带来更大效益,是取得花生高产高效的一项可行技术。  相似文献   

12.
2002~2004年,通过三年六造实施“花生新品种(组合)产业化示范”项目,以广西花生新品种桂花17、桂花21、桂花22、梧油7号为研究对象,在合浦、贺州、桂平三地建立产业化示范基地,共完成高产核心示范280hm^2,推广花生新品种1.5万hm^2,增产花生773.9万kg,创利润2321.7万元.繁殖花生良种2118.86hm^2,总产649.55万kg,新增产值2598.2万元.为农户提供一套以合理密植、施用生物有机肥、化学调控、良种快速繁殖为关键技术的花生良种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3.
引进新品种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通过2年(2015年和2017年)大田试验,比较了14个夏播花生品种在黑龙港低平原区的生态适应性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试验年份显著影响花生的经济和农艺性状。与‘冀花4号’(对照)相比,‘豫花9620’‘豫花25’‘远杂9102’‘豫花9326’‘远杂9847’‘远杂9307’和‘豫花9719’等多个品种均具有产量优势,其中‘豫花9719’表现最好。两年试验中‘豫花9719’的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分别比对照高出43.1%~46.4%和59.1%~73.5%。此外,荚果产量与籽仁产量、出仁率及百果重等均显著相关,但与单株饱果数、主茎高及侧枝长等的相关性受试验年份的影响。综合来看,在黑龙港低平原区引进种植‘豫花9719’是提高该区域夏花生产量的有效途径,可为该区域花生产业发展及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高产花生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不同亚麻品种在南方重金属镉污染土壤中的生态适应性,以7个亚麻品种为试材,分析不同亚麻品种夏播和冬播时在重金属镉污染土壤上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重金属镉对夏播亚麻的生长影响不大,但是夏播亚麻与冬播亚麻相比,其农艺性状表现较差。夏播亚麻对重金属镉吸收表现较为优秀,且所有品种的耐性指数都达到99%以上,表现出对重金属镉的高耐性;7个亚麻品种均有较强吸收土壤中重金属镉的能力。夏播亚麻以‘天亚9号’在重金属镉污染土壤中的原茎产量最高,为5306.4 kg/hm2。重金属镉对不同品种的冬播亚麻生长影响有所不同,通过对不同试验点和不同品种亚麻冬播后的农艺性状及产量的比较,筛选出了最佳的两个品种:‘晋亚10号’与‘内亚9号’。  相似文献   

15.
引进泉花系列8个花生品种进行试种,结果表明:泉花551、泉花8号和泉花27产量较高,抗病(逆)性较好,更适合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从国内引进8个菜用大豆品种,2016—2017年对其在重庆市的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2018年对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浙鲜9号和交大11号表现优良,适宜重庆市种植;浙鲜9号的施肥量、田间密度、播种期对产量均有明显影响,迟播对产量影响大。结合生产实际,从品种选择、选地整地、播期确定、密度控制、水肥管理、杂草管理、采收期确定、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提出了重庆市菜用大豆高产配套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7.
筛选具有低Cd积累且高产特性的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可使春小麦在轻度Cd污染农田得到安全生产利用。本研究以21个春小麦品种(编号X1~X21)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和2021年连续2年开展大田试验,通过籽粒Cd含量和产量聚类分析,筛选具有低Cd高产特性的春小麦品种,并分析不同类型春小麦产量、Cd富集、转运系数差异。结果表明,X4、X6~X8、X10、X16~X21等11个品种具有低Cd高产特性,且标靶危害系数均小于1,X14为Cd高积累且低产品种,这两种类型分别占供试品种的52.38%和4.76%;综合2年试验结果,低产中Cd类型春小麦品种茎的富集系数较高产低Cd类型春小麦品种高0.4倍,低产高Cd类型春小麦品种根、茎、叶、颖壳到籽粒的Cd转运系数较高产低Cd类型春小麦品种分别显著高2.5、2.2、1.8、2.2倍。研究表明,丰强6号、丰强11号等11个高产低Cd春小麦品种可在Cd污染农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edible vegetable oil in China is prominent, and the self-sufficiency rate is less than 35%. Peanut has a very outstanding status in ensuring the security of edible oil and food. The emphasis of increasing peanut yield should be the improvement of pod yield per unit area, because the total yield of peanut has not increased as required. This is attributed to mainly two factors-low increase in the crop productivity and the competition for land for grain and cotton crops. For traditional double-seed sowing pattern, it is difficult to further increase the peanut yield due to the serious contradiction between populations and individuals and the declining population quality under high-yield conditions. Single-seed precision sowing was proven to be a new way to increase the economic coefficient(economic yield/biological yield) with the basic stability of the total biomass, which could make plants distribute evenly, reduce the competition among individuals and attain the full production potential of single plant. In order to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increasing peanut yield by single-seed precision sowing, the effects on the ontogenetic development(plant character,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and nutrient utilization)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population uniformity and photosynthesis, source-sink relationship and yield composition) were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This study reports establishment of the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system with the key technology of single-seed precision sowing and the supporting technology of fertilizing and management. We anticipate its wider applica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peanut yield.  相似文献   

19.
花生品种(系)抗黄曲霉筛选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若干花生主栽品种、从ICRISAT引进品种及福建农林大学近年来选育的品种(系)为材料,用所分离的产毒力较强的6个菌株接种测定。结果表明,闽花6号等3份品种(系)对黄曲霉AF2菌株表现较抗,侵染率<30%,感染指数<6,明显低于对照抗黄1号和粤油9号,且闽花6号具较宽的抗菌谱,可为花生抗黄曲霉育种提供抗性基因源,而抗黄1号属中感品种。并对花生品种抗黄曲霉病性的鉴定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