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确定黄鳝(Monopterus albus)的初次摄食期和不可逆点(PNR),为提高人工繁育黄鳝苗成活率和饵料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刚出膜黄鳝仔鱼分别进行饥饿试验和正常投喂试验,观察卵黄囊吸收、仔鱼生长及初次摄食率的变化,分析饥饿对仔鱼生长、形态和行为的影响,确定其不可逆点。【结果】在25~28℃的水温条件下,黄鳝仔鱼于5日龄(出膜后第6d)开始向外界摄食,8日龄卵黄囊吸收殆尽,5~8日龄为混合营养阶段,9日龄摄食率达到峰值(96%),16日龄进入饥饿期;在饥饿状态下,8日龄仔鱼体长达最大值(3.20±0.0760cm),此后略有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仔鱼体重于7日龄达最大值(0.0205±0.0533g),此后不断下降;饥饿仔鱼的肥满度一直呈下降趋势,进入不可逆期后体色逐渐发黑,身体呈非正常扭曲,摄食能力极大降低,外界干扰时出现颤抖、打转现象直至死亡。【结论】在25~28℃的水温条件下,黄鳝仔鱼的最佳投喂时机在8日龄,16日龄抵达不可逆点。  相似文献   

2.
细鳞斜颌鲴仔鱼饥饿试验与不可逆点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细鳞斜颌鲴仔鱼不可逆点,确定其从孵化池移养至培育池塘的最佳时间,为人工育苗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方法]对卵黄囊期细鳞斜颌鲴仔鱼分别进行饥饿与正常投饵的对比试验,观察内源性营养转化为外源性营养的过程中,饥饿对卵黄囊期仔鱼摄食、存活及生长的影响,确定其不可逆点.[结果]在27~29℃的水温条件下,初孵仔鱼卵黄囊体积为0.34934 mm3,5日龄消失;3~4日龄为内源性营养与外源性营养的混合期,最高初次摄食率(96.7%)出现在5日龄,至6日龄下降到46.7%,即进入不可逆期,具有初次摄食能力的时间约7d.与正常投饵的仔鱼(仔鱼存活率约75%,瞬时生长率0.2383)相比,饥饿组仔鱼从4日龄开始,其存活率明显下降,至15日龄全部死亡;在生长方面,也是4日龄以前保持较快的生长速度,但此后逐渐出现负增长,其瞬时生长率仅0.1093.[结论]在27~29℃的水温条件下,人工繁育的细鳞斜颌鲴仔鱼宜在3日龄时从孵化池移养至培育池,同时提供适宜开口饵料.  相似文献   

3.
孔雀鱼仔鱼饥饿试验及不可逆点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孔雀鱼亲鱼所产仔鱼,在(25±1)℃条件下,进行饥饿试验并确定仔鱼不可逆点(PNR)。试验结果表明:孔雀鱼仔鱼在产出后2~3日龄开始摄食外界食物,6日龄以后仔鱼卵黄囊基本消失。最高初次摄食率出现在9日龄,最高摄食率达95%,13日龄以后初次摄食率急剧下降。当初次摄食率降至最高初次摄食率的50%时,仔鱼进入不可逆点,其出现在仔鱼孵化后的12~13日龄。  相似文献   

4.
[目的]全面掌握鲈鲤仔鱼早期培育过程的摄食特点和饥饿耐受力,为其苗种规模化培育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18.5~21.9℃水温条件下,利用人工繁殖孵化获得的鲈鲤初孵仔鱼进行饥饿试验,研究饥饿胁迫对鲈鲤仔鱼生长、发育、存活、卵黄囊吸收、摄食率及摄食强度的影响,并确定鲈鲤仔鱼的不可逆生长点(PNR).[结果]饥饿对鲈鲤仔鱼全长、体长、体高及肛前长等生长指标有极显著影响(P<0.01,下同),对眼径和鳔等组织器官发育也有明显影响.鲈鲤仔鱼5日龄开口摄食,进入混合营养期,10日龄时仔鱼卵黄囊基本消耗殆尽,鲈鲤仔鱼混合营养期维持5 d.鲈鲤仔鱼5日龄开始摄食外源性营养,初次摄食率约20%,随后逐步提高,至13日龄时达最高值(100%),之后开始下降,在17日龄时下降至40%,低于最大初次摄食率的50%.根据PNR定义,即17日龄是鲈鲤仔鱼的PNR.在5~11日龄期间(饥饿7 d内),鲈鲤仔鱼的初次摄食强度和摄食能力随着饥饿天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12日龄后(饥饿7 d以上)则随着饥饿天数的增加呈迅速下降趋势.饥饿组仔鱼的累计死亡率在17日龄(饥饿13 d)时剧增,到18日龄(饥饿14 d)时其累计死亡率达88.00%,而摄食组仔鱼的累计死亡率仅为14.75%;至19日龄(饥饿15 d)时饥饿组仔鱼的累计死亡率高达100.00%,摄食组仔鱼的累计死亡率仍为14.75%.饥饿组鲈鲤仔鱼的50.00%累计死亡率出现日龄为18日龄,即在PNR出现之后.[结论]在18.5~21.9℃水温条件下,鲈鲤仔鱼混合营养期为5 d,PNR发生在17日龄.鲈鲤仔鱼可在5日龄后开始投喂,最佳投喂时间为8日龄,但最晚投喂时间不宜超过13日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疆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dybowskii)仔鱼的饥饿耐受能力及最佳投喂时间,为其仔鱼培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试验生态学方法,在水温15.2~16.4℃条件下,研究新疆裸重唇鱼仔鱼在饥饿胁迫下的形态发育、生长及存活率等的变化,通过记录饥饿组仔鱼每日的初次摄食率,测定其不可逆点(Point of no return,PNR)。【结果】新疆裸重唇鱼仔鱼7日龄开口摄食,12~13日龄卵黄囊消失,混合营养期5~6 d。仔鱼开口时初次摄食率仅为5%,11日龄达到初次摄食率的最大值100%;17日龄后下降至50%,到达PNR,仔鱼具有初次摄食能力的时间为10 d。9日龄前,两组仔鱼全长无显著差异(P>0.05),12日龄后饥饿组仔鱼全长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饥饿组仔鱼负增长并出现生理性萎缩。饥饿组仔鱼进入PNR后,因饥饿出现身体扭曲、畸形,死亡率逐渐升高,至25日龄死亡率达100%。【结论】在水温15.2~16.4℃下,新疆裸重唇鱼具有一定的耐受饥饿能力,其仔鱼最佳投喂时间为11日龄。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黑莓鲈仔鱼的饥饿耐受能力及死亡不可逆点(PNR),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饥饿对黑莓鲈仔鱼摄食、生长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5~22.8℃水温条件下:①黑莓鲈仔鱼在6日龄开口摄食,8日龄卵黄囊消失,其混合营养期仅维持2 d 左右,属于易遭受饥饿胁迫鱼类;②仔鱼最高初次摄食率出现在9日龄,初次摄食期仔鱼的 PNR 发生在孵化后第11~12 d,仔鱼具有摄食能力的时间仅4~5 d,且在到达 PNR 后仅1 d 多即全部死亡,其耐受饥饿的能力较差;③在饥饿胁迫条件下的仔鱼对卵黄囊和油球的吸收进程明显慢于正常投喂组仔鱼,且随着饥饿程度的不断加深,仔鱼的生长发育趋于停滞甚至出现负增长;仔鱼在 PNR 期出现胸角,并且表现出一系列明显的由饥饿所导致的形态和行为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用初次摄食率测定法测定饥饿胁迫下兰州鲇(Silurus lanzhou)仔鱼耐饥饿能力,研究了饥饿对仔鱼生长、摄食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22.5±1.2)℃条件下,仔鱼3日龄开口摄食,初次摄食率为23.33%,6日龄初次摄食率达到100%.正常摄食时,混合营养期持续2 d,完全饥饿状态下,4日龄仔鱼卵黄囊吸收完毕,5日龄达到最高摄食强度.9日龄不能建立外源性营养的仔鱼进入饥饿不可逆点(Point of no return,PNR),PNR有效积温为202.5 d.℃.饥饿仔鱼在PNR前2 d时其累计死亡率超过50%,抵达PNR后1 d全部死亡.饥饿对仔鱼发育起延迟作用,混合营养期延迟投喂,仔鱼生长发育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投喂仔鱼.投喂组仔鱼生长指标呈不等速增长,实验结束时(11d)进入稚鱼期,饥饿仔鱼形态发育停滞,生长指标出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早期生活史发育特点并确定其饥饿不可逆点(point of no return, PNR),在水温20.5~26.0℃条件下,研究了马口鱼早期发育的形态特征及饥饿对马口鱼仔鱼生长、形态和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口鱼孵化后10日龄开口摄食,混合营养期为10~11日龄,12日龄卵黄囊完全消失,27日龄第一鳞片出现,43日龄鳞被覆盖完全;依据卵黄囊消失和鳞片形成的特点可将马口鱼仔稚鱼划分为早期仔鱼(0~11日龄)、晚期仔鱼(12~26日龄)和稚鱼期(27~43日龄);饥饿再投喂及不可逆点试验显示,在水温为(21.5±1.0)℃条件下,马口鱼的PNR为12~13日龄,14日龄饥饿仔鱼全部死亡。研究表明,马口鱼属于卵黄囊晚消失鱼类,该发育特征有助于其更好地适应野外生态环境,马口鱼仔鱼的混合营养期较短(仅为2 d),需适时下塘,从而提高仔鱼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围绕着鱼类早期死亡而展开的经济鱼类补充量变动的研究,一直是本世纪鱼类早期生活史研究领域和渔业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论题[殷名称1996]。海区自然条件(主要是饵料条件)造成仔鱼饥饿,导致仔鱼营养状况恶化,进而影响仔鱼的存活。造成仔鱼死亡的研究是鱼类补充量变动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通过海区浮游生物拖网采集到的仔鱼,其中包含有相当程度由于饥饿造成的营养状况低下,而最终有可能死亡的仔鱼数目,而通过计数全部采集到的卵和仔鱼数目来推算鱼类补充量的传统方法,必然存在着明显的误差,这对于我国野生鱼类资源的评估,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海洋饥饿仔鱼营养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围绕着鱼类早期死亡而展开的经济鱼类补充量变动的研究,一直是本世纪鱼类早期生活史研究领域和渔业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论题[殷名称1996]。海区自然条件(主要是饵料条件)造成仔鱼饥饿,导致仔鱼营养状况恶化,进而影响仔鱼的存活。造成仔鱼死亡的研究是鱼类补充量变动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通过海区浮游生物拖网采集到的仔鱼,其中包含有相当程度由于饥饿造成的营养状况低下,而最终有可能死亡的仔鱼数目,而通过计数全部采集到的卵和仔鱼数目来推算鱼类补充量的传统方法,必然存在着明显的误差,这对于我国野生鱼类资源的评估,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温度与鳜仔鱼饥饿耐力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鳜仔鱼在饥饿状态下的生长速度、摄食率、抵达PNR的时间几个方面研究温度与仔鱼饥饿耐力的关系。实验表明,不同温度下仔鱼的生长速度从大到小依次为:25℃>30℃>28℃>31℃>19.5℃;抵太PNR的时间从长到短依次为25℃>28℃>19.5℃>30℃>31℃;摄食率高低依次为25℃>28℃>19.5℃>30℃>31℃。可见,随温度的升高,仔鱼的饥饿耐力也显著提高,但超过28℃后,仔鱼对饥饿耐受力急剧下降,在25℃,仔鱼对饥饿的耐受力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细鳞斜颌鲴仔鱼不可逆点,确定其从孵化池移养至培育池塘的最佳时间,为人工育苗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方法]对卵黄囊期细鳞斜颌鲴仔鱼分别进行饥饿与正常投饵的对比试验,观察内源性营养转化为外源性营养的过程中,饥饿对卵黄囊期仔鱼摄食、存活及生长的影响,确定其不可逆点.[结果]在27~29℃的水温条件下,初孵仔鱼卵黄囊体积为0.34934 mm3,5日龄消失;3~4日龄为内源性营养与外源性营养的混合期,最高初次摄食率(96.7%)出现在5日龄,至6日龄下降到46.7%,即进入不可逆期,具有初次摄食能力的时间约7d.与正常投饵的仔鱼(仔鱼存活率约75%,瞬时生长率0.2383)相比,饥饿组仔鱼从4日龄开始,其存活率明显下降,至15日龄全部死亡;在生长方面,也是4日龄以前保持较快的生长速度,但此后逐渐出现负增长,其瞬时生长率仅0.1093.[结论]在27~29℃的水温条件下,人工繁育的细鳞斜颌鲴仔鱼宜在3日龄时从孵化池移养至培育池,同时提供适宜开口饵料.  相似文献   

13.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饥饿试验,研究饥饿胁迫下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仔鱼摄食、存活、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25±0.5)℃水温条件下,中华倒刺鲃仔鱼初次开口摄食的初次摄食率达86.7%,6~11日龄初次摄食率持续达100%,12日龄开始下降,18日龄进入PNR。延迟1~6d投饵对仔鱼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之后,开始显著下降(P<0.05)。完全饥饿条件下,累计死亡率超过50%发生在19日龄,22日龄全部死亡。饥饿对仔鱼全长、头长、眼径、体高和尾柄高5项形态学生长指标的影响不同步,分别在延迟投饵时间达6,7,5,3,4d起显著低于正常投饵组(P<0.05)。饥饿仔鱼鳍发育停滞,饥饿达7d以上仔鱼除出现头大身瘦,脊索弯曲,肠道萎缩等饥饿仔鱼的一般形态特征外,还出现胸角现象。中华倒刺鲃仔鱼开始投饵的最适时间建议在6~8日龄。  相似文献   

14.
在水温为(27.0±0.5)℃条件下,通过饥饿试验,观察了饥饿对倒刺鲃Spinibarbus denticulatus仔鱼摄食、生长与形态变化和存活的影响,研究饥饿胁迫下倒刺鲃仔鱼的饥饿耐力。结果表明:倒刺鲃5日龄仔鱼初次开口的摄食率达90%,611日龄仔鱼的初次摄食率持续达100%,12日龄开始下降,17日龄进入饥饿不可逆点(PNR);延迟111日龄仔鱼的初次摄食率持续达100%,12日龄开始下降,17日龄进入饥饿不可逆点(PNR);延迟18 d投喂对仔鱼存活的影响不显著,之后,仔鱼的成活率随延迟投喂天数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饥饿仔鱼超过50%死亡率发生在PNR前1 d;完全饥饿条件下,饥饿08 d投喂对仔鱼存活的影响不显著,之后,仔鱼的成活率随延迟投喂天数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饥饿仔鱼超过50%死亡率发生在PNR前1 d;完全饥饿条件下,饥饿07 d内,仔鱼全长为正增长,之后,全长开始转为负增长,饥饿仔鱼鳍褶消失速度减缓,臀鳍芽发育停滞,腹鳍芽未能形成,在接近或处在PNR期时,仔鱼的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出现脊索弯曲、头大身瘦、肠道萎缩、胆囊膨大且里面充满黄绿色胆汁以及胸角等现象。从形态上的变化可对倒刺鲃仔鱼的营养水平作出初步判断。倒刺鲃仔鱼的补偿生长能力和耐饥饿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5.
倒刺鲃仔鱼饥饿耐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为(27.0±0.5)℃条件下,通过饥饿试验,观察了饥饿对倒刺鲃Spinibarbus denticulatus仔鱼摄食、生长与形态变化和存活的影响,研究饥饿胁迫下倒刺鲃仔鱼的饥饿耐力。结果表明:倒刺鲃5日龄仔鱼初次开口的摄食率达90%,6-11日龄仔鱼的初次摄食率持续达100%,12日龄开始下降,17日龄进入饥饿不可逆点(PNR);延迟1-8 d投喂对仔鱼存活的影响不显著,之后,仔鱼的成活率随延迟投喂天数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饥饿仔鱼超过50%死亡率发生在PNR前1 d;完全饥饿条件下,饥饿0-7 d内,仔鱼全长为正增长,之后,全长开始转为负增长,饥饿仔鱼鳍褶消失速度减缓,臀鳍芽发育停滞,腹鳍芽未能形成,在接近或处在PNR期时,仔鱼的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出现脊索弯曲、头大身瘦、肠道萎缩、胆囊膨大且里面充满黄绿色胆汁以及"胸角"等现象。从形态上的变化可对倒刺鲃仔鱼的营养水平作出初步判断。倒刺鲃仔鱼的补偿生长能力和耐饥饿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6.
乌鳢仔鱼摄食节律和日摄食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乌鳢仔鱼的昼夜摄食节律和日摄食率的研究结果表明,乌鳢仔鱼摄食具明显昼夜节律性,其饱满指数21时最高,12时最低。每天在6 ̄15时之间停食3h左右。日摄食率随饵料密度高低而变化,饵料密度为10 ̄15个/ml、7 ̄8个/ml和5 ̄6个/ml时,日摄食率分别为13.71%、7.04%和3.49%。  相似文献   

17.
通过人工催产、孵化获得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仔鱼,对初孵仔鱼进行饥饿试验和正常投喂试验,观察卵黄囊吸收、仔鱼生长及初次摄食率的变化,分析饥饿对赤眼鳟仔鱼生长发育和行为的影响,确定其不可逆点,为赤眼鳟仔鱼培育策略的优化提供指导。结果表明:1出膜后第1天,仔鱼卵黄囊的消耗率最大,达总体积的43%;而1日龄仔鱼全长特定增长率也最大(25.61%)。2 5日龄仔鱼卵黄囊全部吸收完毕,6日龄饥饿组仔鱼全长开始出现负增长,且与对照组仔鱼全长差异显著。3 3日龄仔鱼开始摄食,初次摄食率为5%;5~8日龄初次摄食率维持在100%,9日龄开始下降;赤眼鳟仔鱼在10~11日龄到达不可逆点。总之,在(26±1.5)℃时,建议赤眼鳟最适起始投饵时间为出膜后第5天,最迟开始投喂时间不得晚于不可逆点(10~11日龄)。  相似文献   

18.
泥鳅仔鱼的日摄食节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试验条件下,利用初孵丰年虫观察从初次成功摄食后仔鱼至50日龄泥鳅稚鱼的昼夜摄食节律和个体成长的情况。结果表明:泥鳅苗种摄食情况以变形期为界,分为2个摄食阶段,早期营浮游生活,摄食活动主要在白天进行;后期营底栖生活阶段,摄食活动主要发生在夜间。  相似文献   

19.
饥饿状态下真鲷仔鱼早期阶段的高温,低盐耐力和浮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真鲷初孵仔鱼的高温和低盐耐力分别为30℃和3.8‰,随饥饿程度加剧,耐力逐渐下降至27℃和6.5‰,投饵仔鱼随着发育推进,耐高温能力增强,耐低盐耐力出现波动。(2)真鲷早期仔鱼的低盐耐力和浮力变化与仔鱼体内水分含量有关。(3)开口后3日龄和PNR是真鲷仔鱼对外界环境的敏感期,其对高温和低盐耐力很低。  相似文献   

20.
(1)真鲷初孵仔鱼的高温和低盐耐力分别为30℃和3.8‰,随饥饿程度加剧,耐力逐渐下降至27℃和6.5‰,投饵仔鱼随着发育推进,耐高温能力增强,耐低盐耐力出现波动。(2)真鲷早期仔鱼的低盐耐力和浮力变化与仔鱼体内水分含量有关。(3)开口后3日龄和PNR是真鲷仔鱼对外界环境的敏感期,其对高温和低盐耐力很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