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EPSPS基因是编码5-烯醇式丙酮酸莽草酸-3-磷酸合酶的抗草甘膦基因。本研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将人工合成改造的草甘膦抗性基因mEPSPS导入甘蓝型油菜品系甲572,获得了4株转基因植株。分子检测证明,外源mEPSPS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油菜基因组中并能稳定遗传到下一代。各转基因植株中mEPSPS基因能正确表达,但不同转化株的基因表达量之间有差异。转mEPSPS油菜自交一代在稀释100倍的41%农达异丙胺盐制剂(含草甘膦3 039mg/L)喷洒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而不含转基因的对照植株在稀释200倍农达(含草甘膦1 519mg/L)之后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2.
为自主研发抗除草剂的甘蓝型油菜,从细菌(Isotericola variabilis)中克隆I.variabilis-EPSPS*基因,使油菜产生草甘膦抗性。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I.variabilis-EPSPS*转入甘蓝型油菜自交系育127,获得转I.variabilis-EPSPS*基因单株E1。草甘膦耐受性结果表明,转I.variabilis-EPSPS*基因T1代在不同浓度草甘膦的培养基中能够正常生长,而非转基因对照生长严重受阻。I.variabilis-EPSPS*成功整合于油菜基因组并可稳定遗传,草甘膦处理后表达量增加,而且在草甘膦浓度改变时仍保持稳定表达。在温室用41%草甘膦异丙胺盐商品制剂(农达)600倍稀释液(1/3田间生产推荐中剂量)处理转I.variabilis-EPSPS*基因E1的T1植株,体内莽草酸累计量远低于非转基因对照。通过对角果长、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等农艺性状考察发现,转基因植株和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田间喷施农达400倍液(1/2田间生产推荐中剂量),发现转基因E1T1植株正常生长而对照全部死亡。鉴于I.variabilis-EPSPS*基因在转基因油菜中能够稳定遗传并赋予了油菜草甘膦除草剂抗性,认为该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是一份新种质。  相似文献   

3.
抗草甘膦转EPSPS大豆的基因漂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草甘膦转EPSPS基因大豆和不同生长类型的非转基因大豆为材料,通过表型筛选及PCR分子检测,分析不同方向和距离条件下转基因大豆中外源基因通过花粉向非转基因大豆的漂移率,为制定转基因大豆安全种植隔离措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生长类型大豆的基因漂移率明显不同,以育成品系ZZH015最高,在70 612株中的漂移率为0.45%;半蔓生地方品种DPZ722次之,164 449株中漂移率为0.01%,而195 088株野生大豆YDD080中没有检测到基因漂移。方差分析表明,漂移率在不同距离和方向条件下均有显著差异,随着距离的增加不断递减。在5 m处漂移率为0.03%,而在29 m处降至0.001%。基因漂移在下风口方向发生较多,表明风媒可能是影响基因漂移分布的重要因素。如果以1%基因漂移率为阈值,无论是自然条件下还是随机选取1 000粒检测,漂移率都低于阈值,表明转EPSPS基因大豆的基因漂移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对春油菜区主要害虫发生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品种、受体及当地常规品种在春油菜区主要害虫种群的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几种主要害虫的发生数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转基因抗除草剂品种与受体品种之间的差异,而与当地的常规品种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品种、受体及当地常规品种田间昆虫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昆虫、害虫和天敌的物种数及个体数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转基因抗除草剂品种与受体品种之间的差异,而与当地的常规品种之间无显著差异。群落特征值群落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在油菜的苗期及抽薹期,均以受体品种为最高;而在油菜的花期及结荚期,除花期的群落丰富度外,则以转基因抗除草剂的品种为最高。  相似文献   

6.
野生大豆抗草甘膦基因漂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间种植从阿根廷引进的抗草甘膦大豆,并在其四周50m范围内种植野生大豆Y-8104,野生大豆收获后第二年继续种植,通过喷施高剂量草甘膦,发现一株抗草甘膦野生大豆,对该抗草甘膦大豆在田间种植,取其叶片提取DNA,再经过PCR检测,确认为阳性,初步判定该株野生大豆为基因漂移植株.  相似文献   

7.
为比较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与常规棉花在长江流域棉区对草甘膦耐受性的差异进行了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在棉花苗期6片真叶时喷施草甘膦,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品系CJJ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很好,整个试验期间,41%农达(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3000 mL.hm-2和6000 mL.hm-2处理对CJJ均没有任何药害,与人工除草处理的CJJ相比,棉株生长发育没有明显差异。而常规对照泗棉3号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很差,药害症状表现为叶片枯黄、褐化干枯,植株矮化,有的整株枯死,并且药害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本研究还就转基因抗除草剂棉花对除草剂耐受性的合适评价指标及药害症状分级标准等进行了探讨。平均株高、药害级别和受害指数这3个指标能够比较全面地评价棉花植株对除草剂的耐受性,将转基因抗除草剂棉花受除草剂药害的症状分为0~5级比较合理、准确。  相似文献   

8.
抗除草剂转基因红麻的分子验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通过PCR分析及Southern杂交技术对抗除草剂转基因红麻进行分子水平上的验证,结果表明:外源抗除草剂基因已整合入红麻基因组。  相似文献   

9.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利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1996年抗农达转基因大豆正式上市以来,有关转基因大豆问题就展开了争论.13年的实践表明,抗农达大豆得到了迅速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大豆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起了积极作用.减少了除草剂使用量和二氧化碳排放,加速了免耕技术的推广,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抗农达大豆也有负而影响,主要表现在单位面积产量可能降低,出现了13种抗农达杂草.已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开发出了新一代转基因产品,这项技术正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对转基因抗草甘膦油菜内源特异参照基因BnACCg8和外源基因E9 3’终止子进行了普通PCR和。TaqMan实时荧光PCR检测,建立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应用PCR技术,分析草某膦氧化还原酶基因(GOX)和修饰草甘膦氧化还原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表达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建立了检测转基因抗草甘膦油菜籽中草甘膦氧化还原酶基因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抗草丁膦油菜籽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应用PCR技术,测试抗草丁膦杂交油菜籽中转入的外源抗草丁膦除草剂基因(BAR)、雄性不育基因(BARNASE)和恢复基因(BARSTAR),通过对PCR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建立了检测转基因抗草丁膦油菜籽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及加工品LAMP检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环介导的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应用于转基因大豆及加工品检测.针对抗草甘膦Roundup Ready转基因大豆及加工品外源基因EPSPS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成功建立起定性检测转基因大豆及加工品的LAMP检测方法.优化LAMP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1h.结果表明:该体系能快速、灵敏、有效地检测转基因大豆及加工品中整合的EPSPS基因,检测限为0.01%,低于国际现行最低检测量0.5%的要求.检测EPSPS基因操作简单,成本低、特异性强、灵敏度高.LAMP检测结果可信,稳定性好,可对目前批准的抗草甘膦RoundupReady转基因大豆及加工品进行定性检测.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及其生态安全性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概述了近年来全球转基因作物的发展进程以及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的研究进展,并对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的生态安全性进行了评述,指出通过种子逸生或花粉“漂移”将抗除草剂基因转移到近缘植物上产生超级杂草,油菜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作物。  相似文献   

15.
全球范围内转基因大豆的种植和消费越来越普遍,为了保障广大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促进大豆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应尽快完善转基因大豆及其相关产品的科学标识制度,研究不同加工操作对抗草甘膦大豆内外源基因的影响可为标识制度的完善和标识阈值的建立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参考。文章分别从储藏、机械处理、热处理、酸碱处理、大豆油加工、中国传统豆制品加工等方面综述了不同加工操作对抗草甘膦大豆内外源基因的降解情况,并对内外源基因的稳定性差异进行了初步概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更好地服务于科学的标识制度提供有益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16.
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花粉漂移距离及生态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Bar68-1及其杂种香125s/Bar68-1为花粉源,探讨了转基因水稻的花粉漂移距离和漂移频率,结果表明:在花粉源大(667 m2)、花粉受体为可育植株时转基因水稻的最大花粉漂移距离<30 m,最大漂移频率0.295%;当花粉源小(4 m2)、花粉受体为部分可育的两系不育系时,最大花粉漂移距离<9 m,最大漂移频率4.518%.因此,通常情况下,转基因水稻向正常可育的栽培稻转移基因的可能性小.另据分析,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转移基因的可能性极低;湖南和江西栽培稻向普通野生稻转移基因的可能性小,两广和海南地区需要采取距离和障碍隔离防止栽培稻向普通野生稻转移基因.  相似文献   

17.
核酶基因转化番木瓜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利用酶(Ribozyme,Rib.)基因转化番木瓜(Cwarica papaya L.)探索培育抗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V)品种的新途径。用三亲交配法将切割PRV RNA的Rib,基因的表达载体(P35s/NPⅡ,Rib),转入农杆菌LBA4404,采用农杆菌介导转化将Rib,,基因和NPTⅡ基因导入番木瓜细胞的核基因组中。其培养的外植体在含有Kan.10  相似文献   

18.
国外转基因抗除草剂甜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外抗除草剂甜菜的创制原理、方法以及在修饰基因、除草效果、经济效益、食品安全评价和抗性基因漂移研究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转抗除草剂Bar基因、pat基因和aroA基因水稻的抗性机理,抗除草剂基因导入水稻的常用方法及导入后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抗除草剂基因在水稻研究和生产上的应用以及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问题,同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抗草甘膦除草剂棉花品系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花的省工栽培会使用除草剂,除草剂虽然可杀灭杂草,但也会伤害棉花;培育抗除草剂的棉花品种,是解决除草剂使用安全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多年的研究,用草甘膦作棉花抗除草剂的筛选药剂,筛选出了KH-1、KH-2、KH-3等抗草甘膦性能良好的棉花品系和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