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促进广西黄喉水龟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为广西龟鳖产业的跨越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就当前广西黄喉水龟养殖现状、产业发展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产业化发展对策.[结果]广西黄喉水龟养殖是以仿生态养殖为主,并以南宁为中心,辐射带动全区各地;但其产业发展存在养殖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繁育体系滞后,良种供应不足;病害防治薄弱,品牌意识差等劣势.[建议]抓好产业布局,开展健康养殖;加大科技投入,优化良种繁育体系;拓宽融资渠道,提高产业化程度;加强品牌建设,做好销售服务;挖掘黄喉水龟文化内涵,丰富广西特色文化;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以城乡居民增收为目标,以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方能做大做强广西黄喉水龟养殖产业.  相似文献   

2.
[目的]促进广西黄喉水龟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为广西龟鳖产业的跨越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就当前广西黄喉水龟养殖现状、产业发展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产业化发展对策.[结果]广西黄喉水龟养殖是以仿生态养殖为主,并以南宁为中心,辐射带动全区各地;但其产业发展存在养殖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繁育体系滞后,良种供应不足;病害防治薄弱,品牌意识差等劣势.[建议]抓好产业布局,开展健康养殖;加大科技投入,优化良种繁育体系;拓宽融资渠道,提高产业化程度;加强品牌建设,做好销售服务;挖掘黄喉水龟文化内涵,丰富广西特色文化;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以城乡居民增收为目标,以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方能做大做强广西黄喉水龟养殖产业.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推动广西海参产业发展,综述了广西海参资源和养殖现状,分析了广西海参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广西海参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建议。广西海参养殖业存在养殖规模小、养殖技术水平低、设施化水平低、养殖品种单一、种质资源良莠不齐等问题。建议通过挖掘本地优势种质资源,建立育苗基地;合理规划布局,改善基础设施;开展海参繁养技术研究,提高海参育苗和养殖技术等措施推动广西海参产业健康发展,为广西海洋渔业经济做贡献。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研分析广西百香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加快百香果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绿色高质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对广西百香果主要种植区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2015—2019年),围绕种植面积、主栽品种、种植方式、产量、销售价格、销售模式和产品加工等方面分析阐述广西百香果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近年来玉林博白县及北流、贵港、河池、钦州、南宁、柳州、崇左、北海等广西百香果主产区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目前广西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百香果产区,全区种植总面积超过2万ha,主栽品种为台农1号,种植模式有平棚式、篱笆式和平棚垂帘式;全区产量约为30万t,其中约80%份额销往鲜食市场,20%用于产品加工,平均售价稳定攀升.此外,广西还在百香果电商销售领域走在全国前列,电商企业超过300家,平均日接单量超过10万件;各地百香果加工企业也纷纷投产,以百香果为主料或辅料,生产浓缩汁、饮料、冷冻浆、果脯、饲料等,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同时产业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存在品种来源混乱,主栽品种具有不耐高温、易感病等明显缺陷;种植技术落后,病虫害发生严重;种苗繁育随意,健康种苗匮乏;原料长期匮乏,加工产能大量闲置;行业缺少标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科研启动较晚,科研产业对接滞后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应广泛引进百香果优异种质资源,拓宽百香果种质的遗传背景;建立高效的育种技术体系,选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规范无毒健康种苗生产,建立快速高效的病毒检测技术体系;建立标准化的栽培技术体系,提高生产效率;打造品牌效应,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西养殖投入品与畜产品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为促进广西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2013年广西养殖投入品与畜产品监测任务项目、数量及合格率等数据,分析广西养殖投入品与畜产品质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结果]2008~2013年广西饲料、兽药、畜产品和生鲜乳的监测总任务量均保持在1.0万批次以上,其中,兽药抽检合格率除2008年为74.96%外,2009~2013年兽药抽检合格率均在85.00%以上,饲料抽检合格率均保持在96.00%以上,畜产品抽检合格率均在99.50%以上,生鲜乳抽检合格率均达100.00%,畜产品兽药残留合格率均在99.50%以上;在养殖环节违禁添加物监测方面,除2008~2009年发现有少量违禁添加物现象外,2010~2013年均未发现有违禁添加物现象,合格率达100.00%.但目前广西畜牧养殖业中仍存在投入品生产使用不规范、滥用抗生素、畜产品重金属污染、使用违禁药物或非法添加物及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等问题.[建议]推行质量追溯,加强防控体系建设;推进能力建设,提高企业自控意识;强化质量监管,实现安全事件零发生;加强基地建设,转变传统养殖模式;做好风险评估,完善产品监测制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农业物联网在广西的顺利推广提供参考和借鉴,以促进广西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方法]通过分析广西农业物联网应用现状、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目前农业物联网在广西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其主要应用层面大多还是数据采集应用的扩展.农业物联网在广西畜牧水产养殖、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安全溯源、病虫害防治及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仍存在物联网建设成本过高、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健全、技术难度大、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建议]应迅速降低核心设备成本、建立合作共赢的农业生产模式、与高校合作建立有效人才培养模式等,以提高农业物联网在广西的应用水平,促进广西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农业物联网在广西的顺利推广提供参考和借鉴,以促进广西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方法]通过分析广西农业物联网应用现状、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目前农业物联网在广西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其主要应用层面大多还是数据采集应用的扩展.农业物联网在广西畜牧水产养殖、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安全溯源、病虫害防治及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仍存在物联网建设成本过高、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健全、技术难度大、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建议]应迅速降低核心设备成本、建立合作共赢的农业生产模式、与高校合作建立有效人才培养模式等,以提高农业物联网在广西的应用水平,促进广西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广西柿种质资源状况,为柿资源的开发利用、引种驯化、种质保存及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实地考察、访谈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方法调查广西桂林市、来宾市、贺州市、柳州市、河池市、钦州市、百色市和南宁市等不同生态气候区柿种质资源的分布、生态环境和开发利用状况,建立柿种质资源圃保存种质并进行分类和鉴定.[结果]广西柿种质资源分布范围广,品种类型多,共收集到柿属植物中柿、君迁子、油柿、乌柿、毛柿和野柿5个种1个变种的103份种质资源.调查发现近年广西柿生产取得较快发展,在柿种植面积和投产面积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和产值均逐年增加,柿果实商品化处理能力大幅度提升.但在柿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种质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充分、品种单一和结构不合理、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程度低及加工产业链不深化等问题.[建议]加强对广西柿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开展柿良种引进和品种选育研究,逐步改良和提高地方柿品种的品质;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加强果园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行业整合,扶持有发展潜力的种植和加工企业发展柿产业.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广西牡蛎产业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竞争局面与存在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策略,为广西牡蛎产业提质增效及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方法】深入分析广西牡蛎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优势和潜力、面临竞争局面及其风险,并围绕国家提出的“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等方针政策及“一带一路”发展新机遇,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结果】广西牡蛎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初具规模,其主产区集中在钦州、防城港和北海,主要养殖海域包括北仑河口、珍珠湾、钦州湾、茅尾海、大风江口、廉州湾及铁山港海域等。广西钦州茅尾海是我国最大的香港牡蛎半人工采苗和苗种供应基地,占全国蚝苗繁育的70%,年产蚝苗超过1.5亿支(串),蚝苗产值约5.00亿元;苗种供应辐射范围居全国第一,部分苗种远销广东、福建及海南等地,甚至出口文莱和越南等东盟国家。广西作为我国牡蛎的四大主产区之一,其牡蛎产量占全国牡蛎产量的40%,但产值仅占牡蛎市场的20%。此外,广西牡蛎产业面临着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种质遗传改良滞后及极端性气候事件影响大等竞争局面及风险。【建议】广西牡蛎产业应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积极开展现代生态养殖及充分发挥区域地理优势的发展思路,通过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打造广西牡蛎品牌、构建牡蛎健康养殖新模式、提高产品深加工能力、开展病害防控与质量安全监测、加强专业协会与互保联保制度建设、增加产业科技创新投入等措施,有效促进广西牡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旨在分析广西地区牡蛎产业的特征及困境,研究该地区牡蛎产业的发展策略,促进牡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地调研广西牡蛎产业的发展状况,收集相关资料,结合农业部及当地主管部门的相关统计数据,对比分析广西牡蛎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困境,并提出相应发展策略。结果表明,尽管该地区牡蛎养殖历史悠久,但牡蛎苗种选育仍处于传统阶段,加工停留于前处理阶段,销售渠道缺乏监控。该地区牡蛎养殖具有整体效益较差、销售单价差异大、成本构成差异明显、加工环节增值率较低等关联特征,同时存在海域管理力度不足、环境污染程度加重、产业组织化程度较低、产业链创新驱动力较弱、产业公共政策欠缺等问题。若要实现牡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出台相应公共政策,并合理区划海域功能、保护海洋生态、改进产业管理、培育龙头企业、强化合作组织聚合功能、发展国际贸易。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广西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科技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科技问题,提出促进广西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发展的科技对策,为广西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在阐述广西蔗糖、木薯、桑蚕等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科技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广西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提出科技支撑广西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思路、重点任务及对策。【结果】明确了保障国家食糖安全、发展非粮生物质能源、优化产业经济结构及提高产业效益、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等对科技的需求及广西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发展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有效供给不足、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体系尚不完善、科技技术应用水平不高等科技问题。【建议】应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制定广西资源型农业产业的发展规划;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业资源型产业的生产发展方式;加快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和扶持农业产业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农业优势产业品牌;构建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培育创新团队,建设一支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等,以促进广西特色农业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研分析广西旱藕产业生产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为促进广西旱藕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数据收集统计和实地调研,对广西14个地级市的旱藕种植面积、种植品种、加工产品、销售市场、企业效益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阐述当前广西旱藕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结果】近年来,广西旱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全区种植面积超1万ha,主栽品种为南藕一号和桂兴芋3号,主要种植区域为河池市、百色市、南宁市和崇左市等地;广西旱藕加工以淀粉和粉丝为主,销售方式主要为零售和电商销售;旱藕鲜薯平均产量45~75 t/ha,销售价格600.0~1000.0元/t,每公顷效益在3万元左右;旱藕生产模式大多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前景可观。广西旱藕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存在品种单一老化、优良品种匮乏,栽培技术落后、农民积极性不高,科技投入不足、科研与产业对接滞后,产业链不健全、综合利用率低,加工企业小型分散、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严重制约广西旱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应加强政策引导,发展区域优势产区,打造品牌效应;加强旱藕种质资源收集利用,推进旱藕新品种选育;推广旱藕集约化栽培技术,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强化产学研科技攻关,完善旱藕产业链;整合加工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以推动广西旱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推动广西马铃薯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新时期下广西马铃薯生产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广西马铃薯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结果】广西马铃薯生产主要存在缺乏高产抗病品种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种薯市场混乱、优质脱毒种薯普及率低、自然灾害频繁、马铃薯产业链薄弱等问题。【建议】建立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研究中心、加大扶持力度以培植龙头企业、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加强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和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免耕栽培技术深度研发、加强种薯市场监管力度、大力发展马铃薯贸易、开展小型机械技术研究及应用、推广马铃薯贮藏加工技术,以推动广西马铃薯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广西淮山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应发展建议,为广西淮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广西14个地级市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2018─2020年),主要围绕种植面积、主栽品种、种植方式、科研现状、销售模式和产品加工等方面分析阐述广西淮山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应发展建议。【结果】广西是我国淮山主产区之一,全区种植面积约18336 ha,主要分布在桂林市、贺州市、贵港市和南宁市,主栽品种为桂淮2号、桂淮5号、桂淮7号及当地品种,种植模式有定向结薯栽培、打洞栽培和机沟栽培;广西淮山以自产自销、鲜品外运和加工为主;广西淮山的加工均为初加工,主要加工产品有淮山片、淮山粒,其中,贵港市桂平金田镇淮山干片加工量位于全国前列。广西淮山产区拥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3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个、绿色食品认证3个。广西淮山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同时淮山产业也存在着加工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难以形成优势产业;品牌辨识度低、经营能力不足,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科研投入不足、研究进展缓慢,影响产学研联合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广西淮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应重点发展区域优势产区,扶持小企业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和壮大地方品牌,打造桂字号品牌;重视基础研究,促进产学研联合攻关,加强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研剖析广西木薯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品种选育、培育龙头企业及打造区域优势产区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为促进广西木薯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多渠道调查广西木薯种植面积、分布区域、主栽品种、种植模式、产量、种植收益、加工和销售情况,结合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及文献查阅结果,对广西木薯产业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结果】广西是我国的木薯主产区,木薯种植面积和加工产量均占全国的70%左右,但2017—2019年期间广西木薯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广西木薯产区主要集中在南宁市、梧州市、钦州市、玉林市和贵港市,目前推广的间作套种栽培模式主要有木薯+西瓜、木薯+花生、木薯+辣椒及木薯+穿心莲等,主栽品种有南植199、SC205、SC5号和新选048。广西工业木薯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南宁市、钦州市、北海市、贵港市、崇左市和河池市,共有24家初具规模的工业木薯加工企业,其加工产品以淀粉为主。广西木薯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种植经济效益偏低,种植面积逐年下滑;本地原料供应不足,加工企业对外依存度增大;木薯品种更新换代慢,尤其缺乏专用型品种;木薯淀粉生产环保压力大,循环利用技术有待加强;木薯加工产品形式单一,深加工技术落后。【建议】应进一步加强新品种选育及推广、间作套种栽培技术攻关与示范推广、桂字号品牌建设、木薯基础研究及深加工技术集成与研发,全方位提升木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广西木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优化陕南产业结构,促进陕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方法]通过分析陕南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陕南地区产业发展存在总体经济实力薄弱,二、三产业水平明显偏低,优势产业缺乏规模效应,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资金短缺等问题.[建议]应进一步优化陕南地区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优势产业的集聚发展、优化融资模式等,以推动陕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韦昌联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2):2113-2117
【目的】调查分析新台糖22号甘蔗品种种性退化的原因,提出相关对策措施促进蔗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组织专家进行深入调研,根据调研报告对新台糖22号种性退化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结果】导致新台糖22号种性退化的原因有:推广年份过久,蔗病积累多;未能进行有效轮作;脱毒健康种苗供给未能实现;良种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薄弱,良种良法推广脱节;甘蔗种苗投放管理欠规范,且未重视品种检疫等。【建议】应加快甘蔗新品种选育的技术创新、建立和完善甘蔗健康种苗体系、加快甘蔗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加大甘蔗良种良法示范的推广力度、整合政府资源、形成统一的投入和补贴体系,以促进广西蔗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