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肃南县是一个传统的畜牧业县,畜牧业是农牧民群众赖以生产生活的基础。当前畜牧业与其它产业相同,正处于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畜牧业,确保农牧民收入增加;另一方面要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压缩天然草原载畜量,恢复草原植被,为全县乃至河西五市经济  相似文献   

2.
《新疆畜牧业》2012,(9):1-1
(2012年7月26日内蒙古呼伦贝尔) 一、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发展草原畜牧业,事关畜产品供应和农牧民增收,事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事关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在稳定草原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更加强调草原的生态功能,但投入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3.
做好草原大文章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1 做好草原大文章的提出 2008年8月20~22日,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内蒙古就农牧业发展、草原保护与建设等问题进行调研时强调指出,我国草原面积多达60亿亩(4亿hm2),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是牧区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生存发展的基本生活资料,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关系国家生态、农牧业生产、农牧民生活,意义重大、任务繁重、要求紧迫,各级农牧部门、广大草原牧区一定要全面落实党在牧区的基本政策,充分调动农牧民保护建设草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实行草原保护建设各项制度,加强重点工程建设,正确处理好生态、生产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努力促进草原"绿起来"、草原畜牧业"强起来"、农牧民"富起来",切实做好草原保护与建设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4.
草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对于维护草地生态平衡和促进畜牧业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疆畜牧业》2011,(5):1-1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是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草原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牧区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开展新疆草原动态监测,获取草原资源与生态状况、草原退化情况、草原保护建设项目执行情况及其动态变化信息,准确、及时地反映草原资源与生态状况和草原保护建设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为草原保护建设的规划与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增加农牧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牧业补贴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业是弱势产业,保护弱势产业是国际惯例.鉴于内蒙古的资源特点、农牧民生产生活状况以及草原生态状况的现实,国家应对生态移民、禁牧休牧、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畜牧业服务组织的运作以及畜产品价格等设置补贴.同时注意政策导向问题,就是在提高牧民收入的同时,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从而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三效统一.  相似文献   

8.
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护国家生态安全、推动畜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维护民族团结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草原鼠害的发生,使得草原产草量下降,沙化、退化现象严重。2008年喀左县在全县50个地块,0.67万hm^2草原上开展大规模的灭鼠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我志愿做一名忠诚的草原卫士,决心献身神圣的草原保护事业。模范遵纪守法,公正文明执法,维护法律尊严;恪守职业道德,依法履行职责,坚决打击草原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农牧民合法权益,为保护草原资源、建设生态文明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为增加农牧民收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加快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2011年国家启动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016年国家启动了为期五年的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进一步完善了政策设计,提高了补奖标准。本文主要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有关情况进行概述,分析政策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11.
草原资源是我国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是我国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防线。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草原面临的生态危机愈发突出,如大规模的资源开发致使草原持续干旱、退化;害虫引起草原生态平衡被破坏,导致草场退化,生产率下降等。因此,加快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步伐十分必要。本文介绍了卓尼县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实际,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增加农牧民收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加快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2011年国家启动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016年国家启动了为期5年的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进一步完善了政策设计,提高了补奖标准。本文主要对喀什地区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有关情况进行概述,分析政策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县坚持以保护和改善天然草原生态、促进草原植被恢复为出发点,解决牧区人草畜协调发展,借鉴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思路,项目实施主要针对建卡户及养殖大户,统筹解决好牧区生态、生产、生活问题,逐步实现“草原绿起来,草原畜牧业强起来,农牧民富起来”,促进草原生态持续改善和草原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声音     
《中国畜牧业》2014,(16):9-9
<正>"草原补奖政策对草原生态恢复、草原畜牧业转型以及农牧民增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地要聚焦政策目标,强化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把这项重大惠农政策组织实施得更加有效。"—2014年7月21~25日,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青海省调研时,非常关心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和草原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新疆草原蝗害严重、蝗灾连年暴发,草原退化、沙化加剧,严重影响着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生态安全和农牧民的生存发展构成威胁。示范区项目建设以控制蝗害、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环境为目标,把生态保护与草原建设密切结合起来,建立起草地畜牧业生产动态平衡系统,优化草地生态环境,促进草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使匮乏的草地资源在充分合理利用的同时,  相似文献   

16.
声音     
《中国畜牧业》2014,(17):9-9
<正>"牧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牧区工作方针政策,创新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机制,大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特色农业、旅游业等优势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努力建设生态良好、生活宽裕、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新牧区。"—近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青海省调研时强调,要积极引导和帮助牧民创新经营模式,发展生态畜牧业,扩大牛羊舍饲圈养,推进草原畜牧业由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相似文献   

17.
<正>蒙古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内陆国,是世界上仍然保留草原畜牧业且作为支柱产业的少数国家之一。草原是畜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基础,因此,蒙古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草原生态保护,极力遏制草原荒漠化的恶化和蔓延。一、蒙古国草原畜牧业生态保护基本情况蒙古国位于亚洲北部,南与中国接壤,北与俄罗斯相邻,西部以山地  相似文献   

18.
正1阿勒泰地区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草原畜牧业是阿勒泰地区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草原是牧业发展重要的生产资料,承载着重要的生态功能。近年来,天然草原退化、超载放牧、牧民组织化程度低、经营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为贯彻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地区的要求,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势在必行。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对促进畜牧业增效、拉动农牧民增收,调整优化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草原牧区由于过度放牧,草畜严重失衡,草原"三化"严重,直接威胁到国家生态安全与牧民生活水平提高。为了探讨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双赢有效途径,在被称为"中国草都"的阿鲁科尔沁旗,选取灌溉优质牧草基地建设、调整畜种畜群结构、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生态移民等策略,进行了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实践。结果表明:阿鲁科尔沁旗找到草原畜牧业经济与草原生态保护双赢有效办法,得出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阿旗模式,为我国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草原事业取得显著成就,草原畜牧业已成为草原地区广大农牧民发展生产、增收脱贫的支柱产业,草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难以替代的重要基础性产业,草原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更加突出,草原发展对稳定边疆、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