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转移农村人口,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 1、农业已经没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农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近10亿的农业人口,其中农业劳动力至少4亿,耕地19亿亩.平均每个农业人口不到2亩地,每个农业劳动力不到5亩地.当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一是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农业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农产品产量增长的空间受到制约.二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农民的人均收入也很难有大的突破.即使按照较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要求,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最大需求量也不应当超过4000万人.按每个农户3口之家计算,约1.2亿农业人口,这个事实告诉我们,我国10亿农民,其中至少80%即8亿农民,属于“多余”人口,应当转移出来.他们要想在农村就地消化,就地脱贫,永远不可能.尽快的、大规模地减少农村人口加快城市化进程,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转移农村人口,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 农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近10亿的农业人口,其中农业劳动力至少4亿,耕地19亿亩。平均每个农业人口不到2亩地,每个农业劳动力不到5亩地。当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一是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农业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农产品产量增长的空间受到制约。二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农民的人均收入也很难有大的突破。即使按照较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要求,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最大需求量也不应当超过4000万人。  相似文献   

3.
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城乡差距过大,这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因此,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应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转移农村人口,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农业已没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一是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农业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农产品产量增长的空间受到制约.二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农民的人均收入也很难有大的突破.我国有9亿多农业人口其中农业劳动力至少4亿.耕地18亿多亩.即使按照较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要求,我国的农业劳动力的最大需求量也不应超过4000万人.这个事实告诉我们至少有3.5亿的农业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将带动8亿多农业人口转移出去.要想在农村就地消化、就地脱贫,就永远不可能.尽快的,大规模的减少农村人口加快城市化进程,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正> 据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已超过5亿,而农业只需劳动力2亿多,有近3亿的劳动力要转移出农村,且有增加的趋势。本文就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自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以来,长期处于生产要素极少流动的我国农村,一夜间似乎从地下涌现出数以亿计的过剩劳动力,当他们在农村找不到合适的职业后,就大批地向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12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劳动力虽多但不能充分就业,大量农村副余劳动力不能有效转移和安置,既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又势必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奔小康的步伐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安置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1.农村人口多,富余劳动力规模巨大我同是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约70%在农村.近20年来,农村耕地每年以33.3万hm2左右的速度递减,而农村劳动力每年以100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加之农业生产投入的增加和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维持现有耕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近2亿,普遍存在隐形失业现象,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耍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7.
汪东志 《新农业》2011,(11):60-60
北镇市有耕地110万亩,20个乡镇,225个行政村,农业人口43.5万,劳动力20.5万。几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农村劳动力流动加快,通过劳动力输出和向非农业转移,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度增加,有利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1.农牧业发展的条件优越。哈萨克斯坦地广人稀,农村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44%。1993年,全国有176万农业劳动力,约占总劳动力的25%。全国有农牧业用地1.9亿hm2,人均约11hm2(有的州高达18hm2),具有发展农牧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其中,耕地有3483万hm2,人均2hm2;按农业劳动力计,每个劳  相似文献   

9.
嘉定县地处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前缘、上海市的近郊。全县50.39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40.26万,有农业劳动力25.78万个,集体耕地44.75万亩,平均每个农村人口1.1亩。全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这个县的商品经济历来是比较发达的。据统计,全县粮食、棉花、油料、红葱、大蒜、牲猪、淡水鱼、黄草编织等十项主要农副产品的商品率,1957年平均为58.6%,  相似文献   

10.
正据估算,即使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70%,也仍有4.5亿左右的人口要在农村生活,这意味着有2.5亿左右的劳动力要在农村就业;而农业只需要劳动力1亿人,仍然有1.5亿的富余劳动力。这1.5亿劳动力要在农村就地解决就业问题,需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不只是第一产业,还包括二三产业。只有农村人口安居乐业,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1.
孙吴县现有耕地176.04万亩,总人口10万,农业人口6.3万,农户2.3万户,农村劳动力3.5万人,2011年完成播种面积176万亩,粮食总产达8.7亿斤,创历史新高。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在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和县委、县政府的扶持下,孙吴县农业机械化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使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农业机  相似文献   

12.
<正>我县是农业大县.虽然自94年以来,农村人均纯收入以年平均450元的幅度增长,全县农村97年一举实现脱贫,98年实现以县为单位基本达小康,但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在当前农副产品价格低迷、数量增长余地较小的情况下,如何继续保持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从调查情况看,我们觉得走劳动力资源开发之路,不失为一条重要渠道.我县107万人口,农业人口占91万,其中劳动力36万,而耕地面积只有112万亩,人均1亩地,劳均3亩地,按现有生产机械化程度和耕作集约化水平,加上半劳力和各类帮工的配合,全县剩余劳动力超过20万人.目前,常年在外打工折合劳动力接近10万人,每年收入50000万元,人均500元.如果能做足另一10万剩余劳动力这篇大文章,我县农村人均纯收入在其他方面不变的情况下,可提高500元.那么,如何转移消化这10万劳动力大军?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是资本主义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其主要特点是: 1.农业劳动生产率高 1977年美国农业人口有780万人,占总人口的3.6%,其中农业劳动力420万人,占总人口的2%。全国275万个农场,平均每个农场2,358亩地,一个半劳动力。1977年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粮食147,000斤(居世界第二位)、肉12,000斤、奶27,000斤、蛋1,850斤,还有其他农畜产品。按产值和供养人数计算,一个劳动力一年的产值为23,800美元,一年生产的实物可供养56个人(1940年为10人,1950年为15人,1960年为25人,1970年为47人)。肉牛生产,一个饲养菜牛的工人一年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一、现状与特点 我区现辖4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下设118个村委会。现有农户8.66万户,农业人口38.79万人,农村劳动力17.12万人,耕地面积15.11万亩,人均0.39亩,劳均0.88亩,长期存在“人多地少,劳力过剩”矛盾。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城乡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土离乡,另谋生计。据调查,目前全区常年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已达4.8万人,季节性转移的约1.3万人。外出劳动力有如下几个特点: 1.先行外出的多是一些有一定文化基础、经营意识较强或有传统技艺的青年农民。 2.近年鞋革、电子、纺织、制衣、食品和旅游业、各种服务业竞相发展,吸引纳了数以万计的农村女青年进厂务工或从  相似文献   

15.
我省人口众多,其中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0%,但是耕地资源又相对贫乏,农民人均占有耕地仅1.3亩。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人均经营耕地还不足5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2001年,全省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粮食仅为1200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与发达国家相比平均差距近百倍。这是目前我省农民增收根本的制约因素,也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  相似文献   

16.
浅谈我国农业远程教育的起源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目前,全国总人口13亿中,农村人口就达9亿,占69%,并且在这9亿农村人口中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而解决这些庞大农村人口的后续教育问题,是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一大热点和难点。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财政力量,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开展农业远程教育。  相似文献   

17.
正确处理三个关系实现农村劳力有序流动李佐华(一)回龙村位于城岗北部山区,距城岗圩5公里,离县城47公里。全村现有农业人口1675人。农村劳动力670人,耕地总面积1356亩,人均0.81亩,劳均0.02亩,农业劳动力剩余的现象十分突出。随着改革开放的...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市阿城区作为哈市农业大区,站在农村经济管理的角度,就要积极适应新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的变化,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在不断探索中走出了一条加强管理促服务、抓好服务求发展的服务"三农"新路子. 一、当前我区"三农"工作发展格局 我区现辖15个乡镇街,108个行政村,808个自然屯,9.2万农户,农业人口33.2万人,耕地面积128.4万亩,2011年粮食总产突破12亿斤,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亩,蔬菜总产实现48万吨.建设标准化养殖区106个,畜牧业综合规模化率达74%.农民人均纯收入9876元.外出务工人数10.74万,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0.1%;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1.99万人.  相似文献   

19.
一、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1.农村人口多,富余劳动力规模巨大我国是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约70%在农村。近20年来,农村耕地每年以33.3万hm2左右的速度递减,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近13亿人口有9亿在农村,农村劳动力约有5亿左右,占全国劳动力的70%,而且每年还要新增600万人,增长远远超过了农业生产的需求。据测算,按现有土地承载能力和农业生产效率,我国农业仅需1~2亿从业人员就够了,剩下一半以上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