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引起结荚少和荚内籽粒少的原因 1.温度偏低.毛豆生育期以15~25℃最适宜,花芽分化时的适温为20℃左右,进入花芽分化以后温度低于15℃则生长发育受阻,从而影响其受精结实:开花期适宜温度为日温24~29℃、夜温18~24℃,其中以夜温影响最大,如夜温低于15℃,即便是日温较高也不能开花.  相似文献   

2.
用5%二甲基亚砜+10%葡萄糖或5%二甲基亚砜+10%蔗糖作为冰冻保护剂,能有效减轻中华猕猴桃愈伤组织细胞的超低温伤害。以-1℃/min的速率降温至-60~-75℃时,对愈伤组织细胞的伤害作用最小;以大于160℃/min速率快速化冻,愈伤组织细胞的相对存活率最高。愈伤组织细胞伤害的主要温度区域为-20~-40℃;-60~-75℃为愈伤组织细胞投入液氮时的“安全温度区”,-60℃和-75℃分别为“临界上限温度”和“临界下限温度”。  相似文献   

3.
育苗温度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苗温度对黄瓜幼苗抗冷性有明显影响:适当降低育苗温度,可以增加叶片中抗保护物质含量;低温处理过程中,SOD、POD活性升高,电解质渗漏率和MDA含量降低,冷害症状减轻。自然条件下和低温处理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与低温下冷害指数的变化一致。幼苗承受低温锻炼的能力与锻炼前的抗冷能力密切相关,低温锻炼应逐步进行,先在昼温25-30℃,夜温13-15℃下育苗,积累抗冷保护物质,然后在昼温15-25℃,夜温5-6℃条件下锻炼4-6d,抗冷性能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正>1.调控温度。黄瓜苗床子叶期适宜昼温28℃左右,夜温20~24℃;真叶期昼温20~25℃,夜温不低于16℃;移栽前炼苗温度还可稍低,有利于促控结瓜;定植后昼温25℃左右,有利于光合作用,夜温13~15℃,以抑制呼吸消耗,但不宜低于  相似文献   

5.
1 营养钵育苗 黑色塑料营养钵具有白天吸热、保温护根的作用,在阳畦内摆上这种营养钵育苗,当外界气温在-10℃左右,畦内温度6℃~7℃时,营养钵内的温度可达10℃左右,蔬菜幼苗能缓慢生长,不受冻害。  相似文献   

6.
不同温度处理对西宁地区蝴蝶兰花芽分化各阶段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蝴蝶兰花芽分化各阶段的最适温度为:抽梗前30 d昼温26~28℃,夜温16~18℃,温差10℃;梗苗期昼温25~28℃,夜温18~20℃;花期昼温20~25℃,夜温13~16℃。  相似文献   

7.
温、湿度对空心莲子草叶甲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温度25℃、空心莲子草叶甲卵、幼虫、蛹期最长分别为6.8.11和11.6d,最短为2.8,6和7.6d.3种虫态在5种温度下,随温度的提高,发育历期呈明显下降.成虫寿命比雄虫长.成虫产卵前期为1.5—5.0d,产卵期11.5-116.0d.产卵量为29-2636粒,平均为1295粒.相对湿度越大,卵的孵化率越高;在湿度22-28℃时,孵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高于28℃时,温度升高,孵化率减少;大于32℃时卵不发育。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五、温、湿度调控1.温度调控大棚覆膜以后,要通过逐步增加白天拉起草帘的次数来使大棚内有一个逐渐升温的过程。白天由开始的11℃~12℃逐渐增加到18℃~20℃,夜间温度由0℃逐渐增加到3℃~5℃,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0天,此后便进入萌芽开花期。从萌芽到开花,白天气温维持18℃~20℃,夜间6℃~7℃;花期白天20℃~22℃,最高不要超过25℃,夜间5℃~7℃为宜,这段时间对气温非常敏感,要随时观察棚内温度变化情况,白天温度过高要及时通风降温,夜间如遇低温要及时采取升温措施。此期若遇到-2℃的低温两小…  相似文献   

9.
温度丽格海棠的生长适宜温度为15~22℃,当低于5℃时会受冻害,低于10℃时生长停滞,超过28℃生长缓慢,超过32℃生长停滞。要达到最好的营养生长量,夜温应维持在19~20℃,温度超过24℃时易徒长,因此,温度超过24℃以后就要开始减少光照度,避免造成叶片灼伤。另外,日温低于夜温有助  相似文献   

10.
<正>利用电热温床育苗,床土升温快,温度均匀稳定,在有效的温度范围内,每小时能提高床温1℃,比一般冷床能提高温度10~15℃。昼夜温差仅3~4℃;幼苗出土快而均匀,比一般阳畦早出苗、早齐苗2~5天;幼苗生长健壮,叶数、茎粗、株高、苗重均优于阳畦  相似文献   

11.
王迪轩 《湖南农业》2005,(10):12-12
采用电热温床育苗,床土升温快,均匀稳定,一般每小时能提高温度1℃,比一股冷床能提高温度10℃~15℃;昼夜温度稳定,温差仅3℃~4℃;幼苗出士快而均匀,比一般阳畦地可早出曲、早齐苗2天~5天;幼苗生长健壮,病害较少。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电热温床育苗,床土升温快,温度均匀稳定,在有效的温度范围内,每小时能提高床温1℃,比一般冷床能提高温度10~15℃。昼夜温差仅3~4℃;幼苗出土快而均匀,比一般阳畦早出苗、早齐苗2~5天;幼苗生长健壮,叶数、茎粗、株高、苗重均优于阳畦苗;  相似文献   

13.
温,湿度对空心莲子草叶甲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温度25℃,空心莲子草叶甲卵,幼虫,蛹期最长分别6.8,11烽11.6d,最短为2.8,6和7.6d.3种虫态在5种温度下,随温度的提高,发育历期呈明显下降,成虫寿命比雄虫长,成虫产前期为1.5-5.0d,产卵期11.5-116.0d产卵量29-2636,平均为1295粒,相对湿度越大,卵的孵化率越高;在湿度22-28℃时,孵化率随温度的升高增大,高于28℃时,温度升高,孵化率减少;大于32℃时  相似文献   

14.
冬季气温低,常有寒流和大风降温天气,使棚(温)室蔬菜遭受冻害.为防止冻害的发生,,保证蔬菜的正常生长,农民朋友可采用以下几种保温防冻措施. 1.用黑色营养钵育苗.黑色塑料营养钵具有白天吸热、夜晚保温护根的作用.在阳畦内摆上黑色塑料营养钵育苗,外界气温在零下10℃左右时,畦内温度为6~7℃,营养钵内温度在10℃左右时,幼苗能缓慢生长,不受冻害.  相似文献   

15.
如何在不加温的条件下采取防冻措施,保证花卉正常生长呢?下面介绍几种简单常用的方法,供花友参考。1.营养钵育苗。黑色塑料营养、钵具有白天吸热、保温护根的作用,在阳畦内摆上这种营养钵育苗,外界气温在-10℃左右时,畦内温度在6~7℃左右,而营养钵内的温度可达10℃左右,花卉幼苗能缓慢生长,不受冻害。  相似文献   

16.
<正> 1 合理控制棚内温湿度 草莓扣棚后,生长期间温度控制在10℃~28℃为宜,湿度70%左右,通过加盖草苫、放风、喷水调节。生长各期温度具体控制如下:扣棚初期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在25℃~30℃、夜温10℃~15℃;现蕾期白天温度在25℃左右,夜温8℃~10℃;开花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温5℃以上。果实成熟白天以  相似文献   

17.
1 营养钵育苗 黑色塑料营养钵具有白天吸热、保温护根的作用,在阳畦内摆上这种营养钵育苗,当外界气温在-10℃左右,畦内温度6℃~7℃时,营养钵内的温度可达10℃左右,蔬菜幼苗能缓慢生长,不受冻害.  相似文献   

18.
以陇椒2号为试材,在昼温28 ℃条件下,应用人工气候箱调控夜温,分别研究了不同夜温(8、12、16、20 ℃)处理对辣椒幼苗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夜温下辣椒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不同,随处理温度的升高,叶绿素总量逐渐增加。处理14 d后,20 ℃夜温下的叶绿素总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分别较8、12、16 ℃夜温处理提高8.9、6.7、5.1 mg/L;20 ℃夜温下,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分别较8、12、16 ℃夜温处理提高1.6、0.4、0.3 mg/L。说明在20 ℃夜温下更有利辣椒幼苗叶片光合色素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冬季温室蔬菜保温防冻14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营养钵育苗黑色塑料营养钵具有白天吸热,夜晚保温护根的作用。在阳畦内摆上塑料营养钵育苗,外界气温在10℃左右时,畦内温度在6~7℃,营养钵内温度在10℃左右,幼苗能缓慢生长,不受冻害。  相似文献   

20.
中华猕猴桃愈伤组织细胞的超低温伤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5%二甲基亚砜+10%葡萄糖或5%二甲基亚砜+10%蔗糖作为冰冻保护剂,能有效减轻中华猕猴愈伤组织细胞的超低温伤害。以-1℃/min的速率降温至-60 ̄75℃时,对愈伤组织细胞的伤害作用最小;以大于160℃/min速率快速化冻,愈伤组织细胞的相对存活率最高。愈伤组织细胞伤害的主要温度区域为-20 ̄-40℃;-60 ̄-75℃为愈伤组织细胞投入液氮时的“安全温度区”,-60℃和-75℃分别为“临界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