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008年5月份,果洛州班玛县56头牦牛出现以高热、腹泻、急性死亡等为主要特征,疑似犊牛副伤寒的疫病,且犊牛发病较多。经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发病情况的观察和调查,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犊牛副伤寒。经过对疫区所有动物采取紧急免疫接种和圈舍消毒等有效防制措施,运用土霉素、盐酸恩诺沙星长效注射液、痢菌净(0.2%乙酰甲喹粉)等敏感药物对发病动物进行治疗,除发病严重和急性发病的19头牦牛死亡外,其余患畜均痊愈,治愈率达到 67%。  相似文献   

2.
果洛地区牦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果洛州牦牛中流行的牛拉稀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诊断确诊为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血清琼脂扩散阳性率为3.17%—14.81%。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我省牧区各地流行着牦牛付伤寒,大小牛均发病死亡,主要病原菌为病牛沙门氏菌和都柏林沙门氏菌,发病率一般在10—43%之间,死亡率占发病牛的14—50%左右,给养牛业造成很大损失。省上曾对此病专门作过一次全省性的学术讨论。黄南州和果洛州畜牧兽医研究所,从一九七三年开始,作了大量试验工作,前后制成牛付伤寒氢氧化铝菌苗五十多万毫升,注射牦牛二十一万多头,群众反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2014年4月,青海省同德县河北乡牦牛爆发疫病,主要特征是病牛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内脏器官出血、传播快速、致死率高,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镜检、动物致病性试验确诊为牦牛巴氏杆菌病,采取系列针对性治疗方法,疫病逐步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5.
班玛县突然发病的79头牦牛经过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流行情况的观察和调查并且结合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牦牛巴氏杆菌病。经过采取紧急免疫接种、圈舍消毒等有效措施并结合硫酸庆大霉素、头孢唑啉、链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等药物进行治疗,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除发病严重的31头牦牛死亡外,其余的牦牛痊愈,治愈率达到60.8%。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祁连县默勒镇牦牛群中,相继发生一种以牦牛漏、咳嗽、消瘦、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疫病.从2000年开始发病数量迅速增加,流行范围不断扩大,波及到各村,仅2001年发病达865头,发病率达17.65%,当地牧民称为"牦牛拉稀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了流行规律、临床症状、剖检及病理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易感动物主要是牦牛.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诊断性防治试验、实验室血常规检查了解牦牛"拉稀病"是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毒、缺硒、妊娠母畜营养不良,以及寄生虫侵害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青海牦牛体内东方毛圆线虫虫种的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5—6月,在果洛州牦牛寄生虫调查工作中,于久治县牦牛小肠内发现了东方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 orientalis)。这是我省首次记录。其感染率为20%(2/10),感染范围为0—137条,平均感染强度为87条。虫种的主要特征:虫体纤细,柔弱,呈乳白色,角质皮具有细密的横纹。前部较细、头端纯圆,口孔开口于头顶端,无头泡和颈乳突,排泄孔明显。  相似文献   

8.
牦牛养殖能够为养殖人员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扩大,高原牦牛养殖业在不断的发展.但是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疫病的困扰.其中,布鲁氏菌病是常见高发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不仅会导致疫病在牦牛群中高发,会影响饲养人员的身体健康.牦牛患病后,会对其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制约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养殖工作进行时,...  相似文献   

9.
笔者于2004年1~4月在西宁市正大牛羊定点屠宰场对来自我省环湖(海西、海南、海北及果洛州)牧区的4282头牦牛(1~3岁龄牦牛1742头,成年牦牛2540头)进行了宰后牛皮蝇蛆的感染情况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祁连县默勒镇牦牛群中,相继发生一种以牦牛漏、咳嗽、消瘦、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疫病。从2000年开始发病数量迅速增加,流行范围不断扩大,波及到各村,仅2001年发病达865头,发病率达17.65%,当地牧民称为"牦牛拉稀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了流行规律、临床症状、剖检及病理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青海省9个县牛羊多头蚴病发生情况的调查,发现不同地区多头蚴感染情况大不相同,发病地区主要以玉树州、果洛州、海西州、海北州等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较为严重,如囊谦的发病率为13.98%,久治为3.0%。通过对76头发病牦牛和50头藏羊进行了详细的年龄和病例出现时间分布统计,表明1~2岁牛羊感染率最高,成年牛羊感染率则很低。  相似文献   

12.
陈坪 《中国牦牛》1995,(1):41-43
果洛州六县从1981年-1990年,坚持应用S2号菌苗连续牦牛免疫,收到了显著防治效果。经考核牦牛阳性率由防治前的21.0%下降到考核时的0.35%,流产物布氏菌分离培养,动物试验均为阴性,达到了国家规定布病控制区标准,成为我省青南地区高型牦牛首次达标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天祝白牦牛是中国稀有而珍贵的地方牦牛类群,是经过长期自然选育和人工选育而成的特有畜种.为更好的做好保种选育工作,做好疫病防控是关键的环节.我们选择了天祝县两个白牦牛重点繁育主产乡镇,采取查阅资料、粪便虫卵检查、解剖全身检查、血清学检测等方式作白牦牛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两个乡镇发生的传染病有5种,体内外寄生虫共22个属(种).  相似文献   

14.
<正>牛出血性败血病(又称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和特异血清亚型引起牛(黄牛、水牛和牦牛)的高度致死性疾病。近年来牛巴氏杆菌病在青海省还普遍存在,尤其是牧区牦牛发生较多,几乎每年都有发病。为了解我省高原地区牦牛出血性败血症发病及菌苗应用效果情况,按照青海省农牧厅《关于印发青海省2011年主要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的通知》的要求,青海省动物疫情控制中心在牦牛散养较多的玉树、治多等  相似文献   

15.
班玛县牦牛泰勒焦虫病调查研究第二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班玛县马可河流域长期流行一种以低热、黄疸、贫血为主症,主要危害外来牦牛、当地1岁及年轻牦牛的季节性地方性疫病。一、流行病学与牛品种关系:牦牛易感。黄牛数量极少,系由四川引进作种用,检查个别种公牛未发现虫体,据说引进种用黄牛时无发病死亡情况,对此尚不清楚。犏牛染虫率低,远近牧民反映犏牛不发病,向无死亡病例。与产地、年令、性别的关系:从安全区进入疫区的牦牛,不分性别、年令均百分之百发病,死亡率为20—40%,严重的达60%。当地牛主要危害1岁牛,其次是2—4岁  相似文献   

16.
班玛县牦牛焦虫病防治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班玛县牦牛焦虫病防治报告律旭东,才让当智,拉毛杰(果洛州牧科所,玛沁,814000)前些年,牦牛焦虫病在班玛县流行,危害严重,1980~1987年因患焦虫病死亡牦牛1.2万余头。我所和班玛县畜牧兽医站曾于1980~1982年在该县进行调查,确诊为焦虫...  相似文献   

17.
根据果洛州继牛羊布氏杆菌病防治效果达到控制区标准后牦牛流产现象仍较突出的情况,对全州不同地区的190头牦牛进行了衣原体病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衣原体病感染率21.03%。其中母畜感染率达24.36%。初步证明,目前果洛州牦牛流产的主要病原是衣原体病。  相似文献   

18.
用临床病例报告和兽医实验室细菌学检查方法对青海省牦牛出血性败血症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病在青海省玉树州、果洛州、黄南州流行较严重,疫点数、感染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其他地区,为今后本病防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牛出败是地方性传染病,常呈急性发作,延误诊治时常会造成死亡.天祝白牦牛时有感染发病现象,为了掌握全县牦牛感染牛出败情况项目组做了调查检测.[方法]项目组在全县10乡镇采集380份天祝白牦牛血样,作了牛巴氏杆菌酶联免疫分析检测.[结果]各乡镇白牦牛的牛巴氏杆菌阳性率在0~7.5%之间,平均阳性率为4.47%,并且...  相似文献   

20.
王寿 《草业与畜牧》2009,(11):47-47
2008年4月5日至4月15日期间,共和县黑马河乡加隆村暴发一起致死性流行性疫病,死亡牦牛数10头.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牦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经过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了该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