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盐单胞菌C6与耐盐有关DNA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取盐单胸菌(Halomonas)C6的总DNA,用Squ3AⅠ部分酶切,回收15-30kb的DNA片段,以pLAFR3为载体在大肠杆菌(E.coli)DH5α中构了该菌的基因文库。以C6的基因文库为供体,以费氏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盐敏感菌株RC3-3'为受体,在辅助质凿pRK2013的协助下进行三亲本杂交,在选择培养基上筛选到接合子RWH15和RWH17。质粒检  相似文献   

2.
盐单胞菌C6受渗透调节的质粒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盐单胞菌(Halomonas sp.)C6的抗性研究,发现该菌对3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的庆大霉素)的抗性反应受渗透压调节。在低盐浓度条件下,对这些抗生素敏感,但在高盐浓度下,该菌能抗一定浓度的这类抗生素。C6的细胞质粒pWH1,转化大肠杆菌(E.coli)DH5α后得到3种对上述抗生素有不同反应的转化子,表明C6对这种3种抗生素的抗性是由该质粒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6-磷酸海藻糖在微生物碳代谢调节及抗逆生理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Xcc)8004菌株的基因组中,XC1076注释为6-磷酸海藻糖合成酶。利用突变和表型检测技术,对XC1076进行功能鉴定,结果显示,XC1076的Tn5gusA5插入突变体006B12,在含3%NaCl的NYGB培养基中生长明显缓慢,在含葡萄糖为惟一碳源的NCM培养基中几乎不能生长,反式互补能够基本恢复野生型表型,这说明XC1076与碳代谢调控和抗高渗有关。这些表型实验结果揭示,XC1076的ORF编码的蛋白具有6-磷酸海藻糖合成酶活性。致病生化因子检测显示,XC1076与Xcc胞外酶和胞外多糖的分泌无关。  相似文献   

4.
猪瘟兔化弱毒株E2蛋白A/D抗原区基因的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RT—PCR扩增了编码猪瘟病毒兔化弱毒囊膜糖蛋白点E2基因;另行设计引物,扩增其中一段所编码的蛋白质抗原性好且适于在大肠杆菌(Eschedchia coli)中表达的基因(E2蛋白AID抗原区),构建了不同的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TH-E2来源于pThioHisB载体;pET—E2来源于pET-32a( )),并对其表达特性进行了研究。将其分别转化到相应的宿主菌中,构建成2株重组工程菌(TOPE2含有pTH—E2;BL21E2含有pET—E2)。结果表明,两种重组菌都获得了高效表达,但BL21E2表达量明显高于TOPE2。另一重要发现是,在E2蛋白上,除了690~812位肽段,所选肽段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后,也能和抗猪瘟病毒高免血清反应。  相似文献   

5.
利用苏云金芽胞杆菌cry1A启动子上游区的不同突变体,观测对BtI-lacZ融合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突变上游弯曲区,导致BtI-lacZ在菌株80-21中的酶活性大幅度下降,均比未突变的上游区降低2~2.5倍。而在菌株HD133-5中却出现相反的结果,即上游弯曲区的突变导致BtI-lacZ的表达比未突变体增高。如果同时突变弯曲区和反向重复区,则BtI-lacZ在菌株80-21中表达增强或下降的幅度大大减少。这表明,在cry1A启动子上游区,不同位点在转录调控上的作用不同,这种调控作用也因菌株的差异而改变。  相似文献   

6.
谷玉娟  毛丰  路芳芳  刘斌  刘磊  高慧 《核农学报》2022,36(6):1100-1107
RNAi干涉小麦TaDEP1基因导致小穗密度下降以及小穗数减少,表明该基因转录水平的降低会引起基因功能的丧失。为挖掘影响TaDEP1转录水平的作用元件,通过特异扩增D组TaDEP1基因启动子并进行测序,发现不同品种间存在132 bp序列差异,该序列位于TaDEP1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1 529~1 660 bp处。利用小麦微核心种质材料,鉴定到132 bp序列与TaDEP1基因的转录水平呈正相关,即启动子序列中含有132 bp序列的TaDEP1基因转录水平明显高于不含该序列的转录水平。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结果显示,该132 bp序列未包含特殊的顺式作用元件。结合荧光素酶(LUC)活性试验,在小麦原生质体中证明该序列能够显著提高LUC的转录活性,表明该序列可作为小麦基因转录增强序列。本研究鉴定到新的小麦基因转录增强序列,为小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基因资源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8.
尖孢镰刀菌异核体及其不同核型分离子rDNA ITS区序列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取从河南棉花上分离的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异核体菌株Ag149及其两个表型差异显著的同核型分离了Ag149-Ⅰ和Ag149-Ⅲ为材料,对它们的核糖体基因ITS区段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核糖体基因ITS区段碱基组成完全相同,与GenBank中镰刀菌的ITS区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属内种间的同源性在34%-99%之间,而大部分尖孢镰刀菌种内不同菌株之间的同源性均在98%以上。序列分析表明,ITS区对镰刀菌属内种间的差异鉴别具有参考价值,但看来并不适合尖孢镰刀菌内或种以下水平的鉴定和分类。  相似文献   

9.
serA基因编码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PGDH),此酶在合成L-丝氨酸的第一步起催化作用。利用质粒pCM80分别与野生型基因serA、缺失了C末端ACT功能域的突变基因serA△77构建了重组体表达菌MB200/pCM80serA和MB200/pCM80serA△77。通过分析发现野生型基因重组表达菌的PGDH酶活受L-丝氨酸浓度影响较大,当反应体系中的L-丝氨酸浓度为40μmol/L时,酶活减少了约1/3;缺失了ACT功能域的基因表达菌的PGDH酶活基本不变,不受L-丝氨酸浓度的影响。进一步在静息细胞反应条件下,对重组菌和野生菌株MB200进行发酵产L-丝氨酸的研究,实验发现MB200/pCM80serA产L-丝氨酸的量为13.6mg/mL,MB200/pCM80serA△77产L-丝氨酸的量为16.8 mg/mL,而野生型菌株M.sp MB200的产量为6.4 mg/mL,重组菌的L-丝氨酸产量都有所提高,且MB200/pCM80serA△77的产量提高更多。结果证实了甲基营养菌MB200中serA基因与产L-丝氨酸具有反馈抑制关系,为进一步解除反馈抑制并发酵产L-丝氨酸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hpaS影响致病性、HR其编码产物分别与HpaR2、HrpG形成双组分系统。为了深入了解hapS的表达调控机制,本研究将hpaS的启动子与蔗糖敏感基因sacB融合,构建了hpaS的表达报告质粒pL6sacB3670并导入十字花科黑腐病菌野生型菌株8004中,获得了报告菌株8004/pL6sacB3670。然后利用转座子EZ:Tn5对该报告菌株进行诱变,筛选到一株转座子EZ:Tn5插入基因组的克隆。通过测序定位分析发现该克隆是由转座子EZ:Tn5插入到编号为XC_2486的ORF所产生的。然后将hpaS启动子与报告基因gusA融合的报告质粒pL6GUS3670分别导入野生型8004和XC_2486的突变体239C02中,测定比较pL6GUS3670的GUS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突变体背景下GUS表达水平明显比在野生型背景下降低。这表明XC_2486正调控hpaS的表达。对XC_2486突变体239C02进行致病性和过敏反应检测发现,XC_2486与致病性相关,与HR无关。  相似文献   

11.
以gus基因为报告基因,通过瞬时表达测定了Prd29A诱导型启动子在小麦愈伤组织中的诱导表达活性。结果表明,Prd29A-gus基因的表达水平可在不同浓度NaCl盐的胁迫条件下得到显著提高。由此证实,Prd29A启动子在小麦中具有较强的诱导表达活性。在此基础上,将Prd29A诱导型启动子驱动下的大肠杆菌海藻糖合成酶基因(otsA)采用花粉管途径导入目的小麦品系,经PCR筛选、Southern鉴定及转化后代海藻糖含量的测定,获得了一批otsA转基因植株及株系,为进一步选育耐盐抗旱的转基因小麦新品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小麦T型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及RAPD标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114是一个携带有来自小伞山羊草的恢复基因的T型恢复系,为研究该恢复系恢复基因的遗传,我们将恢复系2114与3个不育系ND44A、D8442A、D北15A杂交,通过调查三个组合的F2代群体育性分离对恢复基因进行了遗传分析。分析表明除了一对主效基因控制外,2114 性同时又受微效基因的影响,而且2114中携带有恢复基因的易位染色体在不同遗背景中雄配子的传递率不同。以ND44A/2114的F2代分离群体为作图群体,利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用460个随机引物对2114中的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Rf6进行RAPD分析,筛选到10个可在亲本间扩增出多态性的引物,其中OPI18经多次重复能在亲本间及不育和可育池间扩增出稳定的多态性片段OPI181260。进一步对F2群体的147个单株分析表明:OPI181260与恢复基因Rf6的遗传距离为3.4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