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1990年TM和2000年ETM影像对黄土高原经济带山西太原盆地影像计算NDVI值,从而求解植被覆盖度。通过掩膜技术和变化检测等提取了从1990~2000年的植被覆盖变化信息。结果表明: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等县城周围及文水县等地的西南黄土丘陵部分地区由于坡度陡、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植被覆盖度在降低;吕梁以西的广大黄土丘陵区,强烈的土壤侵蚀,植被覆盖度在降低;在汾河两岸低平地带黄土台地地区植被覆盖度有所增加;在位于扇形地边缘的湿地,受沟壑切割的黄土高台地与黄土残塬地区由于地表干旱,容易引起土壤退化,植被覆盖度在降低;山地(关帝山、吕梁山、太岳山等山)的林地覆盖度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2.
以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ERDAS9.0和ARCGIS9.0软件,采用TGDVI植被指数结合像元二分法模型测算色季拉山区鲁朗河流域1987、1999和2008年3个时期的植被覆盖度,并在此基础上,求得研究区不同植被覆盖等级的变化转移矩阵,揭示该区域21a来植被覆盖等级时空变化的过程和趋势,为研究区域提供大、中尺度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以西北地区典型的干旱区——疏勒河中下游地区为研究区,利用植被指数(NDVI、SAVI、EVI)对原始Landsat-OLI影像进行了维度扩展,构建了以高反射率、低反射率、裸土、农田植被、荒漠植被为组分的五端元模型.之后对实测植被光谱值进行分析,将实测植被光谱值引入到端元模型中,进一步构建了将植被分为农田植被、第一类荒漠植被和第二类荒漠植被的六端元模型,基于全约束的线性光谱混合模型进行混合像元分解以获取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采用同时期的实测植被覆盖度值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2种端元模型的模拟结果均符合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的分布特征,虽然总体上五端元模型的估算略优于六端元模型,但是在存在大面积荒漠植被的区域,六端元模型的估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相关系数明显优于五端元模型.因此,对干旱区植被实测光谱值进行分析,将实测光谱值引入端元模型,进行植被覆盖度研究可以提高荒漠植被覆盖度的估算精度,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5.
植被覆盖度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被覆盖度是刻画陆地表面植被数量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指示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指标。以遥感测量为研究手段,综合讨论目前测量植被覆盖度最常用的4种模型:植被指数模型、亚像元模型、混合光谱模型和光谱梯度差模型,分析其优缺点,并对如何提高植被覆盖度的测量精度提出讨论,指出高光谱数据、多尺度遥感数据以及数码相机和航空遥感的综合使用是未来植被覆盖度测量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植被覆盖度作为衡量地表植被覆盖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揭示地表空间变化规律、分析评价区域土地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植被覆盖度提取中,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结合像元二分模型是关键技术。以SPOT影像为数据源,在充分考虑区域土壤和植被类型等背景基础上,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提取研究,为研究区提供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数据。实证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度40%~80%居多,植被覆盖率较高,属稠密区,说明应用归一化植被指数结合像元二分模型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度进行遥感估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实施20多年来有效保护和恢复了工程区的森林资源。工程实施成效除了森林覆盖面积增加,更多的表现为森林资源质量持续提升。为了更好地评估天保工程建设成效,利用植被覆盖度作为定量评价指标,分析天保一期(2000-2010年)、天保二期(2011-2020年)工程实施期间的森林质量变化。【方法】综合年度植被指数合成策略、优化纯植被像元和纯裸土像元值域的动态确定方法,构建改进的像元二分模型,生产天保工程区时间序列的植被覆盖度产品。基于森林资源一类清查郁闭度数据、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郁闭度数据、机载高光谱植被覆盖度数据,验证该植被覆盖度产品的精度。在此基础上,分析天保工程林区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趋势。【结果】天保一期植被覆盖度均值为0.68,天保二期植被覆盖度均值为0.71,增加了4.41%;工程区植被覆盖度呈现增加趋势的面积占林区总面积的78.22%,而呈减小趋势的面积仅占林区总面积的9.56%。【结论】在中国天保工程森林地区,基于MODIS植被指数产品和改进的像元二分模型生产的植被覆盖度产品的精度高于MODIS产品的精度。自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林区...  相似文献   

8.
针对经典的遥感影像处理方式已难以满足大范围、多模态、高效率的监测需求的问题,本文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遥感大数据云平台,收集山东省2000-2020年Landsat系列、哨兵2号、MODIS共27614景遥感影像,采用像元二分模型、趋势分析法等手段,探讨山东省21年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  相似文献   

9.
以南京江北新区为研究区,选用GF-1 16 m分辨率的MFV4多光谱传感器数据,基于像元二分模型对研究区进行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结果表明,GF-1数据可以快速有效地反映地表植被的空间分布状况。对结果的分级统计显示,江北新区植被覆盖较高,生态环境良好,适宜打造绿色宜居区域。  相似文献   

10.
及时、准确地获取植被覆盖信息是矿区生态恢复和建设的关键与重点,现选用七台河市1993、2000、2011年3期的TM卫星数据,使用ENVI遥感软件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根据像元二分法计算七台河市的植被覆盖度,利用Isodata分类方法对七台河市的植被覆盖度进行分等定级,最后得出七台河市1993~2011年的植被覆盖度分类图,定量说明该区域近20年间的植被覆盖变化情况。1993~2000年,植被覆盖度下降比较明显,2000~2011年植被覆盖有所上升,但仍未达到1993年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较为全面了解红古区草原植被生长状况,为红古区草原监测、管理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基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划定的草原范围,采用地面样方调查方法开展了2021年度红古区草原监测工作,调查了草地产草量、盖度、高度和优势种等指标。结果表明,红古区草原产草量鲜重均值为209.44 g/m2,平均植被盖度为48.32%,植被高度均值为12.74 cm。优势种以红砂、针茅和珍珠猪毛菜为主。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红古区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该区草原生态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呼伦贝尔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呼伦贝尔草地生态系统的分析,建立了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多种生态经济学方法,对呼伦贝尔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呼伦贝尔草地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服务总价值为2601.24×10^8元,其中有机物质生产价值70.82×10^8元;调节大气价值429.58×10^8元;涵养水源价值1230.17×10^8元;土壤保持价值819.90×10^8元;营养物质循环价值13.48×10^8元;废弃物降解价值0.42×10^8元;休闲旅游价值36.87×10^8元。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远大于经济价值,在各种服务功能中,营养物质循环和土壤保持价值所占比重最大。因此,加强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对于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其自身的优点,其在植被中的应用备受关注。概括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原理及相关植被指数,着重介绍高光谱技术在植被生长信息检测、产量预测、养分诊断等方面的应用,明确其在草地碳储量研究中的必要性以及相关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黄琳  陈凤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82-16884
[目的]研究桂林草面温度与地面净辐射的相关关系。[方法]利用2007~2009年桂林国家基准气候站的地面观测资料和地面净辐射资料,对桂林草面温度与地面净辐射的变化进行分析,找出两者的相关关系。[结果]桂林草面温度和地面净辐射值的年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月平均最大值均出现在夏季(7~8月),月平均最小值均出现在冬季(12月~次年1月);月平均草面温度与月平均地面净辐射值存在正相关。草面温度和地面净辐射在四季不同天气状况下的分布情况基本相同,晴天时地面净辐射平均最大值最大,平均最小值最小;阴天时地面净辐射平均最大值最小,平均最小值最大;晴天时日较差最大,阴天时日较差最小。不同天气状况草面温度及地面净辐射的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晴天或多云时,草面温度和地面净辐射的日最大值均出现在15:00~19:00;阴天时,两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峰值,日变化不明显。草面温度及地面净辐射的日极值出现时间最高(大)值大多出现在12:00~15:00,日最低(小)值大多出现在20:00~次日07:00。[结论]该研究为桂林温度变化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鄱阳湖区植被覆盖的遥感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估算植被覆盖度的模型,根据遥感数字图像,对鄱阳湖区1989年和2003年的植被覆盖度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求得研究区不同植被覆盖度等级的变化转移矩阵,分析了鄱阳湖区14年来植被覆盖度等级变化的空间过程和变化趋势。总体上,该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变化不大,仅局部区域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6.
以2003年、2010年和2017年的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ENVI 5.2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像元二分模型提取了永川区的植被覆盖度,并在ArcGIS 10.2中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揭示了永川区的植被覆盖度的时间与空间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3年、2010年和2017年永川区的总体植被覆盖度较好,分别为0.579 1、0.592 5和0.620 1,以高植被覆盖度和较高植被覆盖度为主,研究期内的植被覆盖情况不断改善。本研究为永川区的生态建设、农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两个时相的TM和ETM数据,分别提取了青海湖流域的植被指数,根据植被指数转化模型,通过植被指数计算植被覆盖度。将植被覆盖度划分为4个不同的盖度等级,根据盖度级的空间分布特征,比较分析了试验区植被覆盖变化情况,分析引起植被覆盖变化的因素,为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安昌河流域植被覆盖的遥感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美英  李力  杨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770-12772
以安县1988、2000、2008年3个时相的TM遥感影像为基础源,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像元二分法估算了安县的植被覆盖度。在此基础上求得研究区不同植被覆盖等级的变化转移矩阵,并分析了安昌河流域20年来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