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临洮县旱作农业区试验观察了不同起垄覆膜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双垄在M型大垄上种植方式的折合产量最高,为35454.5kg/hm^2,较露地平作增产28.1%;全膜覆盖双垄大垄种植产量次之,为31136.4kghm^2,较露地平作增产12.5%。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起垄覆盖方式对陇薯7号、冀张薯8号、庄薯3号生育期、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黑膜覆盖垄上覆土方式下,庄薯3号、冀张薯8号、陇薯7号折合产量分别为32 840、46 490、41 050 kg/hm2,较对照露地栽培增产显著,增产率分别达到31.85%、35.25%、18.90%。综合考虑认为,陇薯7号、冀张薯8号综合农艺性状、产量表现较优,适宜在庆阳市种植,北部县区推荐选用黑膜覆盖垄上覆土方式,南部县区推荐选用玉米秸秆带状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3.
不同起垄高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藏很多地区农田灌溉条件差、干旱,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正常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为探索西藏马铃薯抗旱高产栽培配套技术,进行了不同起垄高度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是垄高50 cm种植,其次是垄高30 cm种植,最低是平作种植,因此,在马铃薯生产中建议采用高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变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靖远县大力推广以垄膜沟灌和垄作沟灌技术为主的农田节水灌溉技术,降低农田灌水成本,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探讨干旱、半干旱高原性气候明显的靖远灌溉区马铃薯最佳起垄高度,通过试验设置5个不同处理(10 cm、15 cm、20 cm、25 cm、30 cm)研究其对马铃薯单株结薯、商品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垄高的增加单株结薯、商品率、产量及品质逐渐提高,垄高25 cm时能极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品质和商品率。  相似文献   

5.
起垄覆膜方式对土壤水分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定西旱川地进行了马铃薯不同覆膜方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保墒效果以单垄双行全膜覆土微沟垄侧栽培最好,苗期、现蕾期、薯块膨大期0~30 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为106.8、97.5、87.9 g/kg,比对照露地垄侧栽培分别增加18.5、14.3、23.0 g/kg。折合产量以全膜双垄垄侧栽培最高,折合产量为32 366.67 kg/hm2,比对照露地垄侧栽培增产140.74%。综合考虑,全膜双垄垄侧栽培方式适宜在定西市安定区旱川地及同类地区马铃薯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会宁县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试验观察了不同起垄覆膜方式式对土壤水分和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全膜双垄在M型大垄垄上种植和全膜双垄在大垄垄侧种植两种模式的集雨效果较好,马铃薯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41233.8、38051.9kg/hm^2,较露地宽窄行起垄覆膜方式分别增产64.94%、52.20%。  相似文献   

7.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生长调节剂(矮壮素、叶面宝、喷施宝)喷施马铃薯植株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8.
宁扬  王允白  黄瑾  高华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684-14686
[目的]为全面提高广西百色地区烟叶产量和质量。[方法]采用大田试验,随机区组设计,共设4个处理,即:处理①、②、③、④(CK),每小区100m^2,3次重复,随机排列。测定各处理组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指标、质量指标。[结果]以处理①、②、③的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处理②的经济性状较好,均优于其他各组;各处理对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不大;处理②各部位烟叶化学成分含量适宜,各成分间比例协调,总体优于其他处理,其次为处理③;处理②各部位烟叶评吸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其次为①和③,CK最差。[结论]处理②可提高烤烟的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半干旱雨养农业区进行了旱地胡麻全膜微垄栽培条件下最佳种植垄宽研究。结果表明,带幅110 cm,每带起2个底宽20 cm、高10 cm和1个底宽40 cm、高10 cm的集雨垄面,在3个集雨垄面之间形成3个底宽10 cm的种植带,用宽120 cm的地膜覆盖,种植带两侧穴播胡麻时胡麻主要性状表现最好,折合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可达2 863.6 kg/hm~2,较露地穴播增产1 886.3 kg/hm~2,增产率193.01%。  相似文献   

10.
起垄覆膜方式对旱作马铃薯栽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以当地主栽马铃薯品种新大坪为试验材料,以平畦不覆膜为对照,研究了平畦覆膜、全膜双垄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半膜沟垄垄播、半膜沟垄沟播等5种起垄覆膜方式对旱作马铃薯栽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随马铃薯的生长先降低后升高,而脲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不同覆膜栽培方式下,半膜沟垄沟播和半膜沟垄垄播土壤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过氧化氢活性均高于对照平畦不覆膜和其他处理,而全膜双垄沟播方式下土壤脲活性在播种期显著高于对照平畦不覆膜和其他处理,但随着马铃薯的生长,半膜沟垄沟播和半膜沟垄垄播的土壤脲酶活性高于对照平畦不覆膜和其他处理。表明不同沟垄覆膜栽培模式下,半膜沟垄沟播和半膜沟垄垄播栽培的土壤酶活性优于其他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不同覆盖处理对免耕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研究了6种覆盖模式对免耕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覆盖稻草的基础上加盖薄膜对免耕马铃薯苗期生长动态、株高、冠幅、干物质重量以及产量形成等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出苗率、株高、冠幅、干物重和单株产量最高的是免耕覆盖4 cm水稻秸秆后盖白色膜处理,经济产量最高的是免耕覆盖4 cm水稻秸秆后盖黑色膜处理,免耕覆盖8 cm水稻秸秆后盖黑色膜处理的绿薯率最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马铃薯原原种适宜的栽培基质。[方法]以马铃薯品种蓉紫芋5号脱毒试管苗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设计6种基质类型,分析不同栽培基质对马铃薯原原种产量性状和经济参数的影响。[结果]以椰糠作为栽培基质可获得最高的产量和效益,其次是椰糠+营养土=1∶1的基质。[结论]以椰糠作为栽培基质用于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最佳,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甘肃中部沿黄灌区,研究了马铃薯与大豆套作模式下5种不同幅比(马铃薯/大豆:1.0/0.5、1.2/0.3、0.8/0.5、1.0/0.3、0.8/0.3)对作物产量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大豆的单株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粒数对大豆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套作马铃薯单株薯重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单株薯重对马铃薯产量直接作用最大。在总带宽1.3 m、幅比1.0/0.3的套作模式下,作物产量、产值及纯收入均高于其他模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陕北地区最适宜的马铃薯品种和播期,对该地区3种熟期、4种品种和4个播期的马铃薯在成苗数和产量上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5月16日到6月5日,随着播期的延迟,早熟品种“费乌瑞它”的成苗数和产量逐渐下降,该品种适宜在5月中旬播种,早熟品种LK99和中熟品种克新1号适宜在5月中下旬播种,而晚熟品种青薯9号适宜在6月中旬播种。如果条件允许,建议青薯9号品种作为研究区的适宜栽培品种,温度、光照和水分是影响马铃薯产量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5.
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靠不同覆盖栽培方式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研究,旨在探明陕北黄土旱作区不同覆盖方式增产增效的光合生理基础。通过2a(2012-2013)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垄膜覆盖(LM)、双沟覆膜(GM)、全膜覆盖(QM)、秸秆覆盖(JG)和露地(CK)5种覆盖栽培方式,测定分析马铃薯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摩尔分数(Ci)、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在马铃薯盛花期,P_n、T_r、G_s均值均表现为JGQMLMGMCK,Ci为JGLMQMGMCK,WUE为LMGMCKQMJG。其中,JG、QM、LM、GM的Pn分别较CK增加4.79%、1.84%、0.69%、0.29%,WUE分别较CK平均增加-8.15%、-1.30%、7.96%、2.59%;JG、QM、LM及GM分别比CK平均增产19.75%、8.95%、7.00%及-0.25%。综上表明,秸秆覆盖栽培方式可作为陕北旱作区推荐的马铃薯抗旱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黄腐酸对秋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分析黄腐酸对秋马铃薯生育期、植株形态、块茎、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LAI)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黄腐酸可延长秋马铃薯生育期,增加植株株高、茎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LAI,提高叶片有效净光合速率、单株薯块数、单株薯块重和商品薯率,从而提高产量。施用黄腐酸后可延长秋马铃薯生育期1~3 d,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植株株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单株块茎重和产量。在复合肥减半的情况下施用黄腐酸与复合肥常量施用下的出苗期和成熟期一致、生育期相当、净光合速率无差异性,特别是固体肥和液体肥配施后产量无差异性。[结论]施用黄腐酸后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可减少化学肥料的投入,降低化学肥料的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7.
早熟马铃薯套作不同密度大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薯豆套作模式下大豆不同种植密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大豆产量与密度变化的关系可以用二次抛物线回归方程表达,并随大豆密度的增加,株高、主茎节数、底荚高度趋于升高,而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趋于下降,荚粒数、百粒重变化不大,相对稳定。密度对套作马铃薯株高及单株结薯数影响不大,而商品薯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大豆密度为15万株/hm^2时,大豆、马铃薯产量均最高,分别是2136.03、42462.5kg/hm^2。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用量微肥对马铃薯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微肥不同用量梯度试验,研究微肥对马铃薯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肥用量的增加,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单株大薯个数、单株大薯重量、单株产量及667m2产量均呈增加的变化趋势,当微肥用量达到600g/667m2时,上述各指标值均达到最大;再增加微肥用量,上述各指标值呈降低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不同灌溉量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肥料一定的基础上,不同的灌溉量及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研究了不同灌溉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50m3/hm2处理可显著地提高产量及经济效益,且块茎的淀粉和VC含量均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不同类型钾肥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方法,以新型高效含钾中微量元素肥料——碳酶钾、普通氯化钾和硫酸钾为供试肥料,研究不同类型钾肥对马铃薯生物量、块茎养分与品质、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碳酶钾较普通肥料显著提高马铃薯的生物量、块茎养分含量、产量及品质,并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