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将分别经0.3、0.5、0.7、1.0 mmol/L水杨酸(SA)于常温预处理的香水百合(Lilium casablanca)幼苗置于5℃下进行低温胁迫试验,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处理0、6、12、18、24 h后测定其叶片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叶片喷施一定浓度的SA可缓解低温对香水百合幼苗的伤害,与对照相比,喷施SA的幼苗在低温胁迫下叶片中丙二醛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升高,SOD、CAT和POD活性升高.综合比较,以0.5 mmol/L SA处理后低温胁迫12h的抗低温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水杨酸(SA)对高温胁迫微型月季生理指标的影响,为微型月季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微型月季品种黄金海岸盆栽植株喷施0、0.5、1.0、1.5、2.0和2.5 mmol/L SA溶液,测定分析其在36℃高温下生长0、24、48和72 h时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喷施1.5和2.0 mmol/L SA可减缓高温胁迫微型月季叶片的叶绿素降解速率,有效抑制丙二醛(MDA)含量积累及相对电导率升高,有利于提高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喷施2.0 mmol/L SA可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P<0.05);喷施1.5 mmol/L SA可提高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OD活性与APX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协同发挥抗氧化作用.[结论]喷施适宜浓度的SA可提高高温胁迫微型月季黄金海岸的耐热性,且以喷施2.0 mmol/L的效果最佳,可在微型月季盆栽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水杨酸(SA)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多花黄精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探讨SA缓解多花黄精高温强光胁迫伤害的可行性。[方法]以遮阴处理的盆栽多花黄精为材料,叶面喷施0.5、1.0、1.5和2.0 mmol·L-1SA后,撤掉遮阳网,然后进行高温强光胁迫处理,测定并分析胁迫处理期间及25℃遮阴恢复24 h后多花黄精叶片活性氧水平、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光合及叶绿素荧光指标的变化。[结果]叶面喷施SA可促进多花黄精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使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下降,增强多花黄精抵御高温强光胁迫伤害的能力。同时,SA还能提高Fv/Fm、ΦPSⅡ和q P,降低NPQ,并能促进气孔开放和CO2转运,使多花黄精能够在逆境胁迫下维持较高的光学活性和净光合速率,但过高SA浓度则会加重多花黄精胁迫伤害。[结论]0.5~1.5 mmol·L-1SA处理均能提高多花黄精抗逆性,尤其以1.0 mmol·L-1SA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以水稻(Oryza sativa L.)为试验材料,采用叶面喷施K2SiO3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硅处理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及离子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水稻叶片SOD、POD活性均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提高,喷施1.0~2.0 mmol/L K2SiO3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叶片SOD和POD活性,降低了MDA含量,减轻了盐胁迫下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盐胁迫显著降低了地上和地下部分对K+、Ca2+、Mg2+的吸收,增加了对Na+的吸收,1.5~2.5 mmol/L K2SiO3处理可显著增加水稻幼苗地上、地下部分K+、Ca2+、Mg2+的积累,降低Na+的积累.硅处理的最佳浓度为1.5 mmol/L.另外,叶面喷施硅后,水稻茎秆中SiO2的含量提高了,茎秆的抗倒伏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5.
以水稻(Oryza sativa L.)为试验材料,采用叶面喷施K2SiO3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硅处理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及离子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水稻叶片SOD、POD活性均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提高,喷施1.0~2.0 mmol/L K2SiO3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叶片SOD和POD活性,降低了MDA含量,减轻了盐胁迫下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盐胁迫显著降低了地上和地下部分对K+、Ca2+、Mg2+的吸收,增加了对Na+的吸收,1.5~2.5 mmol/L K2SiO3处理可显著增加水稻幼苗地上、地下部分K+、Ca2+、Mg2+的积累,降低Na+的积累。硅处理的最佳浓度为1.5 mmol/L。另外,叶面喷施硅后,水稻茎秆中SiO2的含量提高了,茎秆的抗倒伏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6.
水杨酸对高温强光下小麦抗氧化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浓度为0.5 mmol/L的水杨酸(SA)水溶液喷施灌浆期小麦叶片,然后进行高温强光胁迫处理,研究SA对高温强光下小麦叶片氧化损伤及光合机构运转的影响。结果表明,SA能有效防护高温强光所致的氧化损伤,维持较高的SOD和APX活性,减少H2O2的积累,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明显减轻高温强光胁迫对光合机构的破坏,维持较高的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净光合速率(Pn)。  相似文献   

7.
周丽霞  曹红星  肖勇 《南方农业学报》2017,48(11):2039-2045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低温胁迫下不同品种椰子幼苗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为提高椰子幼苗抗寒能力及选育抗寒椰子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年生文椰78F1、文椰2号、文椰3号和文椰4号幼苗为研究材料,分别喷施100.0、150.0、200.0和250.0 mg/L外源SA,测定分析其4℃低温胁迫1~5 d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结果]4个外源SA处理的椰子幼苗在4℃低温胁迫5 d内,叶片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均高于相应的清水对照(CK),且总体上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MDA含量均低于CK,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4℃胁迫第2 d,喷施150.0 mg/L SA的文椰78F1、文椰2号、文椰3号和文椰4号幼苗叶片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最高,均显著高于相应的CK和其他浓度处理(P<0.05,下同),MDA含量最低,均显著低于相应的CK和其他浓度处理,其中以文椰78F1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更高,MDA含量更低.同一低温胁迫时间不同浓度SA处理中,总体上也以150.0 mg/L SA处理各椰子品种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最高,MDA含量最低,在4个椰子品种中,以文椰78F1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更高,MDA含量更低,其次为200.0和250.0 mg/L SA处理,100.0 mg/L SA处理的5个抗寒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喷施150.0 mg/L外源SA能提高椰子幼苗的抗寒性,尤其对文椰78F1幼苗的抗寒效果更佳,可在椰子抗寒育苗及抗寒椰子新品种选育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吉农十二"甜瓜幼苗为试验材料,于三叶一心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水杨酸(SA),对低温弱光下甜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胁迫前用1.0 mmol/L和1.5 mmol/L SA预处理幼苗,其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处理后第4天极显著高于CK(清水处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处理后第3天极显著高于CK,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处理后第2天极显著高于CK,各处理的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CK。不同处理对光合特性指标的影响表现为:胁迫前用1.0 mmol/L和1.5 mmol/L SA预处理幼苗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高于CK,胞间CO_2浓度低于CK。当SA预处理浓度为2 mmol/L时,除Ci和MDA高于CK外,其它指标均低于CK,表现出抑制作用。表明适宜浓度的SA可有效调控低温弱光胁迫下甜瓜幼苗叶片的保护酶活性及光合性能,有效缓解低温弱光胁迫对甜瓜幼苗的伤害,提高了幼苗低温弱光耐性,其适宜浓度为1.0 mmol/L和1.5 mmol/L。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宜缓解高温胁迫伤害的最佳SA浓度。研究喷施0.5,1.0和2.0 mmol·L-13种不同浓度的SA溶液,同时进行不同程度的高温处理后,测定盆栽白术苗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根系扫描参数及根系活力,研究水杨酸(SA)对高温胁迫下白术种苗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对叶绿素荧光测定的Fv′/Fm′、ΦPSⅡ、NPQ三个参数,高温胁迫下CK组NPQ值均大于处理组,而CK组的Fv′/Fm′和ΦPSⅡ值均小于处理组,且与对照组相比喷施0.5 mmol·L-1的SA溶液效果最为显著。喷施0.5 mmol·L-1SA对高温胁迫下白术种苗根系表面积能起到促进作用,喷施1.0 mmol·L-1SA的促进作用在根长、投影面积及平均直径方面的作用较显著。同时喷施1.0 mmol·L-1 SA溶液的白术种苗根系活力的数值最高。综上,0.5 mmol·L-1的SA能缓解高温对白术苗伤害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等渗盐胁迫下外源亚精胺(Spd)对番茄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培法,以盐敏感型番茄品种‘中杂9号’为材料,以150mmol/L NaCl和100mmol/L Ca(NO_3)_2模拟等渗盐胁迫环境,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对照.1/2倍Hoagland营养液+叶面喷水;单独NaCl处理.150mmol/L NaCl溶液+叶面喷水;单独Ca(NO_3)_2处理.100mmol/L Ca(NO_3)_2溶液+叶面喷水;NaCl+Spd处理.150mmol/L NaCl溶液+叶面喷0.25mmol/L Spd;Ca(NO_3)_2+Spd处理.100mmol/L Ca(NO_3)_2溶液+叶面喷0.25mmol/L Spd,研究等渗盐胁迫下外源Spd对番茄幼苗生物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含量,相对质膜透性及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等渗NaCl、Ca(NO_3)_2胁迫下,番茄幼苗生物量和SOD、POD、CAT、APX活性均显著降低,相对质膜透性、MDA、O_2~(-·)和H_2O_2含量均显著增加。与单独NaCl或Ca(NO_3)_2胁迫相比,2种盐胁迫下再喷施Spd后明显增加了番茄幼苗生物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了相对质膜透性、MDA、O_2~(-·)和H_2O_2含量,且外源Spd对NaCl胁迫的调控效应更为显著。【结论】外源Spd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增强番茄幼苗清除体内活性氧(ROS)及降低膜透性的能力,缓解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番茄抗盐性。单独Ca(NO_3)_2胁迫下植物受到的氧化伤害程度低于单独NaCl胁迫。  相似文献   

11.
在3叶1心时,选取大小一致的莴苣幼苗,定植到日光温室中。分别以不同浓度(0,0.1,0.2,0.4,0.6mmol/L)的外源水杨酸(SA)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旨在研究外源水杨酸对叶用莴苣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在0.2~0.4mmol/L的SA处理,能显著提高叶用莴苣幼苗叶片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物歧化酶的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当处理浓度超过0.4mmol/L或低于0.2mmol/L时,幼苗的生理生化特性,各指标均反应出SA处理的效应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高温胁迫下外源物质对黄瓜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采用外源物质处理减轻高温对黄瓜幼苗的伤害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草酸、脯氨酸对黄瓜种子和幼苗分别进行浸种和叶面喷施处理,研究黄瓜幼苗在高温胁迫下体内SOD、CAT、MDA、Pro、电导率以及叶片水势的变化及其与外源物质的关系。[结果]高温胁迫条件下,2.00 mmol/L水杨酸浸种处理能显著缓解高温胁迫对幼苗造成的伤害,恢复温度24和48 h后该处理仍有显著效果;叶面喷施处理中,0.10 mmol/L水杨酸能显著提高幼苗的耐热性,其次是0.05 mmol/L水杨酸和5.00 mmol/L草酸;水杨酸、草酸和脯氨酸叶面喷施处理具有时效性,在3 d之内效果明显。[结论]水杨酸2.00 mmol/L浸种处理以及0.10 mmol/L叶面喷施对缓解高温胁迫对幼苗造成伤害的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3.
选择2个绣球品种‘含羞叶’和‘银边’为试验材料,采用叶片喷施不同浓度水杨酸(SA)溶液(0.25、0.50、0.75 mmol·L-1和1.00 mmol·L-1)并结合人工气候室模拟高温胁迫43℃/33℃(昼/夜)的处理方法,从形态表现、光合色素、膜脂过氧化酶、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等方面研究外源SA在提升绣球耐热性过程中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施用SA浓度为0.50 mmol·L-1和0.75 mmol·L-1后,2个绣球品种叶片受热害影响程度较轻,且施用适当浓度的SA能有效抑制高温胁迫下光合色素的分解,减缓细胞膜的氧化损伤,抑制丙二醛的积累,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增加细胞内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等细胞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进而减轻高温胁迫对绣球造成的伤害,诱导绣球耐热性提升,以0.75 mmol·L-1浓度的SA处理对绣球耐热性提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高温胁迫下水杨酸(SA)对菊花Chrysanthemum × morifolium幼苗热伤害的缓解作用,以扦插40 d的夏菊幼苗为材料,向叶片喷施不同浓度[0(空白),15,30,45,60 mmol·L-1]的水杨酸溶液,研究在不同高温时间[0(对照),24,48,72 h]处理下叶片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喷施水杨酸能够减轻菊花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的降低速度,用30 mmol·L-1水杨酸处理72 h后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仅比对照(未进行高温处理)降低了1.7%;高温处理后,使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能够减轻菊花叶片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的增加,增加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以30 mmol·L-1的水杨酸处理72 h的效果最好。菊花叶片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仅比对照增加了86.8%,为4.76 μmol·g-1,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质量分数则分别增加了94.3%,112.1%和80.0%,均高于其他处理;高温处理后,SOD活性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POD和CAT活性逐渐升高,而且30 mmol·L-1水杨酸对于SOD和POD的影响最为明显,15 mmol·L-1水杨酸对于CAT的影响最显著。结果表明:短期高温胁迫引起了菊花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系统都受到了不容程度的伤害,水杨酸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减轻高温对叶片的影响。图4参14  相似文献   

15.
外源水杨酸对茄子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抗寒性不同的兰州长茄(耐寒)、荷苞长茄(中等耐寒)和美国红茄(不耐寒)茄子品种为试材,通过喷施的方法,研究了水杨酸(SA)对不同耐寒性茄子品种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的SA处理后,3个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升高;除美国红茄外,其他2个品种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升高,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为了提高茄子幼苗的抗寒性,不同耐寒性的茄子品种适宜的SA浓度不同,2.5 mmol/L的SA对提高抗寒性弱的品种的抗寒效果最好,而对于抗寒性强的品种则以7.5 mmol/L的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张凤银  陈禅友  雷刚  黄骏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448-17449,17452
[目的]为了探讨外源水杨酸(SA)在低温胁迫下对藜豆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用0、1.0、2.0、3.0、4.0、5.0 mmol/L SA处理两叶一心的藜豆幼苗,测定低温胁迫下藜豆幼苗的Pro含量、MDA含量、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除5.0 mmol/L SA使幼苗鲜重下降外,其余浓度SA对藜豆株高和鲜重没有显著影响;随着SA浓度增加,藜豆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Pro含量及P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而MDA含量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其中2.0 mmol/L SA处理藜豆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Pro含量及POD活性最高,MDA含量最低。[结论]SA可以增强藜豆幼苗的抗冷性,并以2.0 mmol/L SA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盆栽控盐方法,探究250 mmol/L NaCl胁迫下不同浓度(0.3、0.6、0.9 mmol/L)水杨酸对高羊茅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杨酸(SA)能提高盐胁迫下高羊茅的相对生长速率,处理15 d时,0.6 mmol/L SA处理的高羊茅相对生长速率分别比不施加SA、施0.3、0.9 mmol/L S...  相似文献   

18.
水杨酸对西瓜抗冷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以1.0、2.0、3.0、3.5 mmol/L四种浓度的SA处理三叶一心西瓜幼苗,研究SA对西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A可以增强西瓜幼苗的抗冷性,其中以1.0 mmol/L的效果为最好。经1.0 mmol/L SA处理的幼苗Pro含量、POD、CAT和ATP酶等3种保护酶的活性均比5 ℃对照有提高,MDA含量减少,并且SA可减缓低温下叶绿素含量的减少和增加膜透性。  相似文献   

19.
采取水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水平的Al3+和在同一水平的Al3+胁迫下不同水平的Ca2+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幼苗地上部分高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保护酶活性、脂质过氧化(MDA含量)和膜透性(电解质泄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营养液中Al3+水平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小麦幼苗地上部分的伸长生长受抑制的程度逐渐加深,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及保护酶活性逐渐下降,MDA含量和电解质泄漏率逐渐上升.Al3+胁迫下,增加Ca2+供应时,Al3+的上述影响被削弱.这些结果暗示,Al3+处理抑制小麦幼苗地上部分的伸长生长及其对光合功能的影响与导致膜质过氧化作用加剧、膜透性增加、保护酶活性下降等有关;在一定程度上,Ca2+具有缓解Al3+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外源水杨酸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蛋白激酶和磷酸酯酶活性的调节作用,在灌浆期对小麦叶面喷施0.5 mmol/L水杨酸后,进行高温强光胁迫处理,并测定蛋白激酶活性和磷酸酯酶活性。同时用1 mmol/L蛋白激酶抑制剂(FSBA)处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外源水杨酸处理显著提高了2种酶活性,蛋白激酶相对活性最高达312%,磷酸酯酶相对活性最高达217%。外源水杨酸通过促进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绿体蛋白的可逆磷酸化反应,保护了光合机构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