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了探讨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宅基地复垦对区域景观格局和生态效应的影响,应用ArcGIS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以重庆市合川区钱塘镇大柱村农村宅基地复垦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在宅基地复垦前后的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变化。参照矿区复垦景观评价方法,结合西南丘陵山区农村宅基地复垦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因子赋以权重,之后对宅基地复垦区进行了生态评价。结果表明,宅基地复垦对该区域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大部分评价因子呈现出正效应,如廊道长度、生态服务价值和廊道密度等,但优势度指数和分维数则呈现出负效应。总体而言,农村宅基地复垦使得农村分散宅基地得到集中,节约了农村宅基地的占地面积,同时也改善了区域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新农村和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农村宅基地退出有利于解决农村居民点用地快速扩张、粗放利用和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紧缺的矛盾,是近期农村土地整治研究的热点,但现有理论研究未能从农村地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态势角度分区域差异化构建农村宅基地退出模式。基于这一现实,本研究首先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国内典型区域农村宅基地退出实践进行比较总结,然后以皖北平原区作为研究区,采用定性分析法从区域经济、区位、资源禀赋、城镇化辐射程度、建设用地需求状况及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等方面把皖北平原区综合划分成城镇化辐射区与传统农耕区,最后结合前述实践启示以及两类区域实际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分区域差异化系统构建了皖北平原区农村宅基地退出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宅基地制度历经了三个阶段:即农民对土地享有完全所有权的宅基地私有阶段;宅基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农民只享有使用权的宅基地公有私用阶段;最后到“三权分置”的宅基地改革新阶段。2015年,长垣县启动了包括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在内的农村土地三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020年,巩义市、长垣县、洛阳市孟津区、宝丰县、新县成为国家新一轮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5个试点县(市、区)围绕宅基地制度改革基础工作和重点改革任务积极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4.
阐述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根据在济南、淄博、烟台部分农村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分析山东省农村宅基地使用流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山东省农村宅基地使用和流转过程中出现了农村宅基地季节性闲置、地下交易市场混乱无序、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不明确等诸多问题。对此,从明确农村宅基地产权关系、完善宅基地退出机制、建立平台集中流转等方面提出了山东省农村宅基地使用流转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天津农业科学》2016,(6):63-68
农村宅基地是重要的建设用地类型,在建设用地总规模中占很大比重。面对城市化、工业化和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农村宅基地退出对耕地资源保护和有效供应城市建设所需用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芜湖市4县4区农户问卷调查等数据资料,探究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地方政府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补偿机制,改革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高分辨率影像提取农村宅基地空间分布,可以快速、便捷获取农村宅基地空间分布信息。【方法】 文章选择黑龙江省安达市吉星岗镇作为研究区,基于高分辨率正射影像,采用人工目视解译方法获取了研究区农村宅基地空间分布信息,并利用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果对其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 (1)吉星岗镇共有宅基地5 897宗,总面积640.76 hm2,平均每宗宅基地面积为1 095.61 m2。(2)吉星岗镇宅基地在空间上总体分布零散,但在行政村内分布相对紧凑,基本上以自然屯为单元,集中分布在自然屯内某个区域。(3)吉星岗镇宅基地数量和面积总体精度分别为81.86%、91.87%,10个行政村宅基地数量精度在72.55%~88.47%之间,面积精度在82.94%~99.92%之间。(4)与实测法、倾斜摄影测绘法、勘丈测绘法等方法相比,基于高分辨率正射影像,采用人工目视解译方法获取宅基地空间信息,操作简单、成本低、工作周期短。【结论】 该文成果可为研究区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该方法为获取农村宅基地空间信息的方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农家顾问》2005,(1):19-19
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强调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省(区、市)规定的标准,不符合申请条件的不得批准宅基地。农村村民将原有住房出卖、出租或赠与他人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得批准。《意见》特别强调,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  相似文献   

8.
恩施州是我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属于典型的"老、少、边、山、库"区,也属于武陵山深度贫困地区。近年来,恩施州进入城镇化和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农村大量流动人口的城镇转移,建设用地的需求量迅速增加而出现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而在恩施州农村地区,由于宅基地管理松散、喀斯特地形地貌因素等影响,农村宅基地闲置浪费严重,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为改善恩施州农村宅基地利用中的不合理现象和推动恩施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现行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构建新型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下,实现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需求保障,急需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基于Z区3个典型村庄的实地调研数据,发现当前宅基地盘活利用面临村民内生动力不足、现行宅基地制度仍不完善、村庄规划长期缺失、小挂钩项目实施路径不畅、配套机制缺乏等现实困境。为更好推进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提出创新宅基地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编制高质量村庄规划、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重庆市武隆区农村宅基地利用综合效益情况,比较分析了白马镇(传统农业区)和仙女山镇(旅游区)的农村宅基地利用综合效益。在掌握白马镇46户和仙女山镇33户农村宅基地利用状况的基础上,运用AHP法计算出两镇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益的评分值,通过比较得出结论:(1)农村宅基地之间的综合效益水平的差距很大;(2)传统农区(白马镇)农村宅基地利用的综合效益水平远远低于旅游区(仙女山镇);(3)两镇农村宅基地利用的生态效益都较低。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两点建议:(1)坚持"因地制宜"的农村宅基地利用原则,实现农村宅基地的高效利用;(2)赋予农民更多对农村宅基地的权利,提高农村宅基地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续第10期第49页) 45.农业农村部门与自然资源部门关于农村宅基地的职责分工是什么? 按照部门"三定"方案,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关工作;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土地等国土空间用途转用、土地整理复垦、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拟订国土空间规划并监督实施等工作.具体工作中,村庄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乡村建设规划许可、房地一体的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等工作由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宅基地的管理、改革、利用、调查、监管等工作由农业农村部门负责.  相似文献   

12.
2018年1月,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对于农村宅基地改革的意见: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当下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是封闭式自然经济的产物,而今,随着农村各项制度的变革及乡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宅基地制度在农村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空心村、一户多宅、城乡二元结构等。而且,我国农村经济正在由封闭走向开放,而且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各种生产要素开始流动起来,使得适应于封闭式自然经济的农村宅基地制度,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宅基地"三权分置"有利于盘活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提升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和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3.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实践与探索——基于宁波市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现象在我国农村大量存在。基于宁波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现状的调研,分析宁波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实践中的有益做法、存在问题,剖析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影响因素,探讨促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途径。结果表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形式多样化,推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采用多种形式建设农村住房、实行宅基地管理信息化等做法对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具有推动作用。然而,实践中仍存在"一户多宅"、违法违规用地建房和非法流转交易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发展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客观需求,法律对宅基地流转的限制造成了宅基地使用权的隐性流转,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监管缺位以及与宅基地相关的法律法规存在缺陷。据此,提出了改革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完善宅基地相关立法、建立健全宅基地交易市场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完善农村宅基地利用管理政策及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提供支撑,采用文献分析与归纳概括等方法,通过对国内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和梳理,并提出未来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研究若干重点方向。结果表明:1)现有研究主要从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的影响因素、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的模式、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的路径及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的实践样态等方面开展;2)已有研究主要采用了农户问卷调查方法、统计分析与计量分析方法、典型案例研究方法及其他相关研究方法。基于已有研究进行评述,并结合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未来重点研究方向,包括:1)农村宅基地利用定量测度和问题诊断研究;2)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3)典型地域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模式提炼研究;4)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的整体制度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浙江一些市、县(市)、区列入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初步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和实践经验。1.主要做法(1)稳慎开展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探索试点地区积极探索区域内跨集体经济组织实现使用权的方法路径。一是坚持政策规范。试点地区先后出台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规范性政策,确保依法、有序流转。如德清县制订《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管理暂行规定》、义乌市出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办法》等。  相似文献   

16.
从其他闲散用地、闲置建设用地及超标准宅基地3个角度对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进行测算,从经济角度探索区域整治效益,并结合整治潜力、效益确定建设用地整治时序。结果表明,研究区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充足,其中超标准宅基地整治潜力显著;其他闲散用地及闲置建设用地整治效益优越,超标准宅基地整治收支差异明显;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整治潜力释放大小与整治面积、效益、时序相关,由地区能力与需求决定。  相似文献   

17.
农村宅基地空间格局及利用特征研究是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基础,能科学合理地为宅基地流转提供依据。以农村集体土地确权调查中宅基地相关数据为基础,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和景观指数研究方法,从规模特征、聚集情况、宗地构成、建筑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宅基地的空间格局及利用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宅基地规模呈现以侏儒山街为中心向外逐渐增大的圈层式分布格局,丘陵区宅基地平均占地面积普遍高于平原区,而聚集程度则明显低于平原区。(2)研究区宅基地的细碎化比例普遍较低,以"一基一宗式宅基地"为主,房屋平均层数基本在1. 5~2. 0层之间,且房屋结构指数(HSI)与房屋平均层数(AHF)呈正相关关系。(3)从整体空间格局看,研究区宅基地空间分布主要包括条带型、分散型、片状型、块状型这4种类型。(4)宅基地空间分布及其利用特征受地形和区位条件影响明显。在空间分布上宅基地多分布于高程低、坡度缓的地区,邻近行政中心和道路聚集的区域特征较为显著;在利用特征上湖沼平原区宅基地细碎化程度高,房屋建筑形式在靠近公路、行政中心的地区则更为集约。  相似文献   

18.
规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凌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7):186-188,191
简要分析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特点,明确了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主体,针对目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存在无法可依、流转混乱的状况,从立法的角度提出了允许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自由流转,但必须规范流转的方式、对象、原则、条件、程序、收益分配、产权关系等内容,以期完善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使之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张敏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4):9-9,74
分析了当前农村宅基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村庄规划和宅基地规划制度、深化农村宅基地审批制度、加强执法监管力度等。  相似文献   

20.
农村宅基地闲置状况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农村宅基地闲置的理解入手,对目前有关农村宅基地的概念、闲置现状、成因、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等方面的研究文献加以系统总结和阐述,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农村宅基地闲置状况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