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农田林网是青海省湟中县林业资源主要组成部分,该县是青海省的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十分重视农田林网的营造和发展。但由于现有农田林网结构不合理,存在问题较多,影响了农田林网防护效益的发挥和林木经济价值的提高,为此,对全县土地种类、面积、树种组成、林龄结构等诸多方面对农田林网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河北省农田林网建设发展历程和现状,深度挖掘制约农田林网建设的主要因素为:农田林网胁地问题、投入不足和统筹协调推动力不足等,提出加快农田林网建设需因地制宜解决胁地问题、创新机制调动群众积极性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浅议振兴平原地区农田林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林网是平原绿化的主体,也是农业生产的屏障。本文分析了农田林网的效益,指出了农田林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振兴平原区农田林网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对农田林网的研究多集中在防护效益和粮食产量方面,对农田林网中林木的物质生产、积累与分配以及光能利用等则研究较少。揭示农田林网生态系统中林木的物质生产、积累、分配、循环的规律有助于挖掘土地生产潜力,提高光能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农田林网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杨树是华北平原农田林网的主要树种,所以我们对杨树生物量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唐山市农田林网建设工程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农田林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唐山市农田林网建设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 目前我国对农田林网的研究多集中在防护效益和粮食产量方面,而对农田林网的物质生产、积累、分配以及光能利用等研究较少,而这正是农田林网这种特殊农田生态系统的关键所在。掌握了农田林网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积累、分配、循环的规律可以充  相似文献   

7.
针对农田林网采伐还林难的现状,对湖北省公安县农田林网建设情况进行了综合调研,调查涉及16个乡镇以及40多个行政村。调查结果显示:农田林网建设面临空前严峻的挑战,如不采取有力措施,5年内农田林网将萎缩80%以上,花几十年时间、几代人精力精心构建的农田林网格局将不复存在,届时农业丰产稳产将得不到保障,后续生态灾难更是难以预料。  相似文献   

8.
江南水乡,人多田少产量高,农田林网的效益如何?这是我们在开展农田林网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思想障碍,也是关系到平原农田林网建设能否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为了测定农田林网的防护效益、探讨林粮关系,1978~1980年,我们在余杭县博陆公社红阳大队进行了农田林网效益的测定和水稻产量的验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平原农田林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农田林网建设实践的调查分析,总结出农田林网的4种主要建设模式和三大效益,并对农田林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合理配置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设好农田林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平原区农田林网的综合效益,阐述了农田林网的建设原则,介绍了农田林网建设中树种选择、林带走向、网格面积、造林密度、抚育管理以及如何减轻林带胁地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蒋静慧 《广东园林》2020,42(3):15-21
筏子溪位于我国台湾地区台中市区城市与乡镇结合的位置,有大面积的农田,常年多风害,农业生产环境不稳定。通过对农田林网的研究梳理及案例研究,归纳出林网的布局、林带的构成、树种的选择和作物的种植方式4个构建农田林网的要素。对筏子溪流域的农地从树种选择、林网构建、时序设计3个方面进行设计实践,完善农田林网景观的设计体系。最后,讨论了农田林网的生态效应、经济效益、文化服务3种景观服务功能。农田林网景观设计是农业生产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博爱县农田林网形成后在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所产生的显著效益。总结了实现农田林网永续经营的具体方法。为平原地区农田林网的经营与管理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京九”铁路大兴段绿化模式动力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为例 ,对“京九”铁路大兴段绿化模式的动力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对比旷野农田 (对照点 ) ,防护农田的风速平均约降低 18.9% ,距林带树高 0 .5倍距离处 (0 .5H)风速的降低率可达 30 .0 %左右 ,距林带 4H处至农田中心的风速降低率为 1.8%  7.1% ,林带的有效防风距离至少可达 4H ;防护农田内理查逊数 (Ri)总体平均值比对照点约高 4 .6 % ,动力速度总体平均值比对照点约低 14 .7%。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中西部农田防护林土壤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吉林省中西部农田防护林集中分布的13个县(市)设置标准地,调查林带土壤特征和林带林木生长状况。通过林带土壤理化性状的对比分析与研究,发现林带土壤含水量明显低于农田,土壤容重偏高,盐碱地分布地区的林带土壤pH值上升。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农田防护林网对农田地土壤水分的影响,分别于无叶期、半叶期、全叶期,分3次对商都县西井子镇农田防护林带林网内外土壤水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农田防护林在改善农田土壤水份、调节小气候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伊犁河流域丰产型农防林防护和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干旱、半干旱区伊犁河流域察布查尔县境内新垦地丰产型小网格农防林为研究对象,对林网内农田和对照地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地相比,农防林表现出强大的调节功能,林网内农田小气候得到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各测点风速明显减小,空气温度降低、湿度增加,土壤温度日变化平缓等,只是距林缘不同距离的水平测点间,同一测点不同垂直高度间、一天中不同时段内各气象因子日变化规律差异均较大。另外,到目前为止,农防林对林内作物的增产效益也较明显,有防护林的油葵经济纯收益为对照地的1.25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不同结构农田防护林蒸腾耗水与节水潜力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不同结构农田防护林蒸腾耗水量的月变化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中落叶松纯林在8月的蒸腾耗水量最大,理论值为1319.67mm,实际值为723.75mm,而樟子松纯林6月的蒸腾耗水量最小,理论值为29.4mm,实际值为15.64mm;对生长季不同结构农田防护林的蒸腾耗水量进行了排序,其实际蒸腾耗水量排序为:落叶松纯林樟子松和小黑杨混交林落叶松和小黑杨混交林银中杨成林小黑杨纯林樟子松纯林银中杨幼林;给出了不同结构农田防护林的节水潜力,其差异很大,其中落叶松纯林节水潜力最大,理论上节水2586.9kg·hm-2,实际上可节水1284.69kg·hm-2,且樟子松与小黑杨混交林的实际节水量与之相当。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设立标准地、走访农户的方法研究辽宁风沙区农田防护林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辽宁风沙区,农田防护林能减轻农作物受风沙危害;在彰武冯家镇得力村玉米平均增产35.0%,花生平均增产40.6%;昌图县三江口镇庄稼窑村玉米平均增产为17.8%,花生平均增产23.9%。在风沙区,农田林网比带状防护林、块状防护林对农田的防护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如东县环农乡和新光乡的农田林网立地划分为3个类型。规划设计并实施了复合结构的农田林网。  相似文献   

20.
农田木麻黄防护林网更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沿海沙地农田防护林网中的木麻黄更新试验,结果认为:福建沿海农田木麻黄防护林更新迹地的沙壤都比较贫瘠且普遍存在P元素的缺乏;补充元素技术可有效地促进更新林带的生长;木麻黄优良无性系的利用能提高更新林带的保存率和生长量;农田木麻黄防护林带更新配套技术的实施可取得良好的更新效果,防护效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