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似刺鳊鮈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似刺鳊鮈胚胎发育进行了连续观察和显微照相,记录特征和发育时程。在23~26℃条件下,从受精卵至出膜期时程计78小时7分,按形态建成划分为35个时期。  相似文献   

2.
3.
以鳞片作为鉴定年龄的材料,对澄湖似刺鳊鮈(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种群开展鳞片与生长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似刺鳊鮈年轮环纹呈疏密切割或疏密碎裂型,年轮特征显著,偶见幼轮、副轮及生殖痕。种群由1-6龄共6个龄组组成,2-4龄为优势龄组,占总数的80.17%,体长分布范围在14-29.8 cm之间,集中在19-23 cm(占总数的71.49%),体质量范围在56-538.1 g之间,其中体质量为149-242 g的个体占样本总数的67.36%;群体雌雄比为2.18∶1,在低龄阶段(1-2龄)雌雄数量基本持平,雄性略占优势;从5龄开始,雌性数量远超出同龄组雄性,6龄以上基本由雌性构成。各龄组雌、雄生长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体长与鳞径呈幂函数关系,体质量和体长的幂函数方程为:W=0.0128L^3.1587,幂指数接近3,属于匀速生长类型,拟合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 =30.62(1-e^-0.1578(t+3.788 7));Wt =632.49(1-e^-0.1578(t+3.7887))^3.1587。渐近体长L∞=30.62 cm,渐近体质量W∞=632.49 g,生长拐点时间t=3.55龄,此时的体长和体质量分别为Lt=20.99 cm,Wt=192.24 g。澄湖似刺鳊鮈的总体生长性能优于其他生境种群。  相似文献   

4.
温度、盐度对大银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银鱼胚胎发育的温度、盐度生态幅较宽,适温范围为0.9~1.52℃.孵化过程中昼夜温差不宜超出1~3℃。胚胎发育的盐度上限为18%,仔鱼在4.3%以下可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5.
似刺鳊鮈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测定了似刺鳊鮈(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并对耗氧率的昼夜变化规律以及体重对其窒息点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似刺鳊鮈的耗氧率与温度和体重之间有极显著复相关关系。在试验温度(15~30℃)条件下,似刺鳊鮈的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耗氧率(R0)与温度(T)和体重(W)的二元线形回归方程是:R0=0.0160T+0.0002W-0.1600,复相关系数为0.9460;似刺鳊鮈的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耗氧高峰出现在7∶00,低谷在21∶00;似刺鳊鮈的窒息点与体重显著相关,窒息点A(mg/L)与体重W(g)的关系为:A=0.3463W0.2835,r=0.9050。研究结果可为似刺鳊鮈养殖生产中制定合理的放养密度和养殖工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似刺鳊Ju胚胎发育进行了连续观察和显微照相,记录特征和发育时程。在23 ̄26℃条件下,从受精卵至出膜期时和地78小时7分,按形态建成划分为35个时期。  相似文献   

7.
试验测定了似刺鳊鮈(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并对耗氧率的昼夜变化规律以及体重对其窒息点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似刺鳊鮈的耗氧率与温度和体重之间有极显著复相关关系。在试验温度(15~30℃)条件下,似刺鳊鮈的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耗氧率(R0)与温度(T)和体重(W)的二元线形回归方程是:R0=0.0160T+0.0002W-0.1600,复相关系数为0.9460;似刺鳊鮈的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耗氧高峰出现在7∶00,低谷在21∶00;似刺鳊鮈的窒息点与体重显著相关,窒息点A(mg/L)与体重W(g)的关系为:A=0.3463W0.2835,r=0.9050。研究结果可为似刺鳊鮈养殖生产中制定合理的放养密度和养殖工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温度、盐度对条斑星鲽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温度、盐度对条斑星鲽胚胎发育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实验表明,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为6~12℃,最适水温为8~10℃,在适温范围内胚胎孵化速度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N=65.925T^-0.9672)。盐度低于27,受精卵下沉,27~30之间悬浮于水体中,盐度高于35,受精卵浮于水面。胚胎孵化的适宜盐度范围、最适盐度范围分别为25~40和28~36;盐度低于25或高于40,孵化率都降低。研究表明,条斑星鲽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阈温度)为-0.1℃,有效积温值为1726.48℃.h。另外,根据其Q10值推算的胚胎发育的适宜水温与实验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9.
硫酸铜和高锰酸钾对似刺鳊鮈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温条件下,用静水生物测试法,分别用硫酸铜和高锰酸钾对似刺鳊鮈幼鱼的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硫酸铜和高锰酸钾对似刺鳊鮈幼鱼24h的LC50值分别为0.6148mg/L和1.5987mg/L;48h的LC50值分别为0.5517mg/L和1.1637mg/L;72h的LC50值分别为0.4950mg/L和0.9906mg/L;96h的LC50值分别为0.4698mg/L和0.9828mg/L。硫酸铜和高锰酸钾对似刺鳊鮈幼鱼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4698mg/L和0.09828mg/L。似刺鳊鮈幼鱼对硫酸铜和高锰酸钾的耐受力:高锰酸钾>硫酸铜。似刺鳊鮈人工养殖疾病防治过程中,硫酸铜和高锰酸钾消毒药液须慎用。  相似文献   

10.
温度和盐度对宝石鲈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宝石鲈(Scortum barcoo)是原产于澳大利亚的一种杂食性、中型经济淡水鱼类,对饵料要求不高,生长速度较快,肌肉的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2001年首次被引进中国,2004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为了让人们充分了解该物种的繁殖生物学特性,同时为宝石鲈的开发利用提供基本数据,本研究对宝石鲈的胚胎发育时序及不同水温和盐度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做了较为祥细的观察与研究。采用人工催产、授精获得受精卵,在水温(27.0±0.5)℃孵化,观察胚胎发育情况。成熟卵圆形、透明、漂浮性,卵径0.87~0.92 mm,吸水后卵膜膨胀直径为2.10 mm左右;胚胎明显特征是有一个直径为0.50 mm左右的大油球。出膜仔鱼全长2.00 mm左右,出膜4 d后卵黄完全吸收,并开始摄食,此时仔鱼全长3.5~3.7 mm。胚胎发育的最低和最高临界水温分别是21℃和31℃,最适水温范围是24~27℃,胚胎发育所需时间与水温成负相关关系。胚胎发育的最适盐度范围为0~8,盐度8时,各个发育时期的胚胎和仔鱼的存活率最高,12为临界盐度。因此在生产实践中要掌握好温度和盐度,以获得最佳的种苗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太湖似刺鳊鮈染色体组型分析及细胞核DNA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PHA、秋水仙素碱腹腔或背部肌肉注射,活体培养法,用空气干燥法制片,运用Micromeasure version 3.3染色体分析软件和Photoshop 7.0对似刺鳊鮈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分析;同时,取似刺鳊鮈血细胞、尾鳍、鳃、肌肉、性腺和肝脏为材料,以鸡血细胞为DNA标准(2.50pg/2c),使用EPICS-XL型流式细胞仪测定了似刺鳊鮈细胞核DNA含量。结果显示:染色体众数2n=50,染色体大小的绝对值为0.86~2.32µm,平均长度为1.63µm,未观察到次缢痕及异配型染色体,亦未发现有随体,核型公式为18m+20sm+8st+4t,NF=88。6个组织细胞核DNA含量分别为:尾鳍3.779 pg/2c,鳃4.007 pg/2c,肌肉3.819 pg/2c,性腺(卵巢4.242 pg/2c、精巢1.842 pg/2c),肝脏3.905 pg/2c。尾鳍、鳃、肌肉和肝脏的细胞核DNA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都极显著高于血细胞DNA含量(p<0.01);卵巢细胞核DNA含量约为精巢的2倍。  相似文献   

12.
温度与盐度对方斑东风螺胚胎发育及幼虫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水温14~33℃(盐度34)、盐度18-40(水温25.5-26℃)范围内各设12个梯度,采用突变法进行温、盐度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Link)]卵囊孵化及幼虫生长实验。结果显示:(1)方斑东风螺胚胎发育适宜水温为23~31℃,最适水温为25-30℃;适宜盐度为28-38,最适盐度为30~38。在适宜水温和盐度范围内,孵化速度随水温和盐度升高而加快,但以水温的影响效应最明显;温度或盐度超过其适宜范围时,孵化率明显下降或幼虫畸形率明显增大。(2)幼虫适宜水温及最适水温与胚胎发育的基本一致;适宜盐度和最适盐度存在向高盐度延伸的现象,其适宜和最适盐度下限分别为30和32。温盐度超过适宜范围时,死亡率明显增大,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3.
圆口铜鱼人工繁殖及胚胎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金沙江梯级电站开发运行、鱼类栖息地减少、洄游通道受阻、自然繁殖受到影响、早期资源量显著下降、种群生存面临危机的现状,为了保护鱼类种质资源,通过人工增殖放流是补充其资源量的主要补救措施。利用船体网箱原位活水驯养的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亲鱼,开展亲鱼驯养、人工催产和胚胎发育研究。结果表明,圆口铜鱼亲鱼在船体网箱活水驯养条件下,性腺发育成熟,可用于人工催产。2017年6月17~30日,采用二次注射法人工催产3批次,共产卵约12万粒,在水温20.5~21.9 ℃条件下,针距8~10 h,效应时间18~19 h,平均受精率69.3%,出苗约5万尾。圆口铜鱼卵径1.9~2.2 mm,卵膜径6.4~7.2 mm,胚胎发育过程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出膜期7个阶段,在水温20.5~22.5 ℃,溶氧7 mg/L以上条件下,历时48~62 h出膜。研究结果为圆口铜鱼人工繁殖技术提供了参考,为其规模化人工增殖放流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4.
温度和盐度对锈斑蟳卵孵育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锈斑蟳为一种海产大型经济蟹类,可以作为海水养殖和人工增殖放流的对象,研究温度和盐度对锈斑蟳卵孵育时间的影响,并建立相关模型,所得结果可为锈斑蟳人工培育、创造其胚胎发育生长的适宜环境条件提供理论依据,预测锈斑蟳抱卵孵育时间。本文在2006年10月至2007年2月期间,取分布在东海的锈斑蟳抱卵亲蟹,在实验室水族箱(80×45×55cm)内饲养,然后在温度14℃~36℃、盐度15~35之间设置梯度,进行温度和盐度对锈斑蟳卵孵育时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度这两个环境因子都对锈斑蟳的卵孵育时间有显著影响。锈斑蟳卵孵育适宜温度范围为21-29℃,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胚胎发育速度越快,孵育时间越短,最适培育温度为27-29℃,其生物学零度为15.68℃;适宜盐度范围内20-35,在此范围内,盐度越高,胚胎发育速度越快,孵育时间越短。最适培育温度为25-35,盐度与锈斑蟳卵孵育时间的关系拟合曲线方程为: D=0.53+200.24-0.14S+0.24S (R2=0.99,P<0.01)。  相似文献   

15.
点篮子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2008年4~6月在海南进行了点篮子鱼的人工繁殖试验,共产卵610×104cell,孵化出仔鱼342.4×104ind,经过30 d土池生态培育,培育出体长约2.5 cm幼鱼32.5×104ind,土塘培育苗种成活率达16.1%。点篮子鱼适宜催产的环境条件为:水温25.5~27.7℃,盐度33.0~34.5,pH值7.9~8.5,DO值6.0~8.8 mg/L。A、B、C三种药品配伍进行催产效果最好,获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均最高,分别达到60.0%~80.0%、83.2%~90.5%和71.2%~76.8%,效应时间缩短到15~16 h。点篮子鱼受精卵为半浮性卵,孵化积温为649.25时度。当盐度低于26.5时,点篮子鱼受精卵沉于水底;盐度高于38.5时,则浮于水面。水温对胚胎发育影响较大,15℃、20℃试验组胚胎分别发育至原肠晚期、胚孔封闭期死亡,35℃条件下胚胎发育终止于胚体形成期,30℃试验组初孵仔鱼的活力差,畸形率高。点篮子鱼胚胎发育的适温为25℃左右。盐度对点篮子鱼的胚胎发育的影响较大。在盐度34.4~45.7范围内,随着盐度的增加,孵化率降低,畸形率升高。在盐度30.2~34.4范围内,孵化率在60%以上,畸形率在10%以下,最适盐度范围30.2~34.4。初孵仔鱼全长为1.00~1.20 mm,油球一个,出膜3~4 d开始摄食小型轮虫和藻类。点篮子鱼苗15日龄前生长缓慢,之后生长迅速,平均全长与日龄回归方程式为:y=1.120 7e0.109 4x,R2=0.979 5。  相似文献   

16.
纹稿虾虎鱼胚胎、早期仔鱼发育与盐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纹缟虾虎鱼受精卵和早期仔鱼发育与盐度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受精卵在盐度0~40时均表现出沉性;受精卵孵化的适盐范围为5~40,最适盐度为20~35;仔鱼在盐度低于30时,主要分布于底层,活力较差,盐度高于30时,主要分布中上层,活力较好;仔鱼在盐度5~45和无投饵状态下,SAI值为2.93~15.66,其中在盐度30~35时,SAI值最大(14.43~15.66)。从不同盐度下仔鱼的分布状态及仔鱼的生存指数综台分析,纹缟虾虎鱼仔鱼培育的最适盐度范围为30~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