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进一步了解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对低龄桑螟的防效及持效特点,在2012年秋季第5代桑螟孵化高峰期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试验比较了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和40%辛硫磷乳油两种不同剂型对低龄桑螟的防效,初步探讨了两种剂型混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20%灭多威乳油、40%辛硫磷乳油和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对桑螟、桑尺蠖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对低龄桑螟的防效依次为:20%灭多威乳油>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40%辛硫磷乳油,其中20%灭多威乳油对高龄桑螟防效良好;对低龄桑尺蠖的防效依次为:40%辛硫磷乳油>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20%灭多威乳油.据此认为:防治桑螟为主的首选农药为20%灭多威乳油,而防治桑尺蠖为主时不宜选择20%灭多威乳油,40%辛硫磷乳油和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均可用于防治桑螟、桑尺蠖,但应根据喷药至采叶间隔时间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3.
60%敌畏·马乳油对幼龄桑尺蠖有良好防治效果,500倍、1000倍、2000倍3个不同稀释浓度的防效都优于对照农药60%辛硫磷1500倍稀释浓度,差异都达到极显著。对桑螟防治效果不显著,平均防效在50%左右,也差于对照农药60%辛硫磷1500倍稀释浓度,但差异不显著。对桑蓟马防治效果也不理想,3个不同浓度防效都没有超过50%,与对照农药60%辛硫磷1500倍处理区相比,表现出一定优势,但7天之后,差异也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在养蚕间隔期较短时可以作桑园害虫防治药剂,推荐使用浓度是1000倍。但是,在桑螟和桑蓟马大发生季节,60%敌畏·马乳油不宜作为防治主要药剂单剂使用  相似文献   

4.
对几种桑园常用混配杀虫剂组合进行田间防效比较,供试农药组合中对低龄桑螟、桑毛虫、桑尺蠖的防效都比较好,但对高龄害虫的防效明显下降;因此,各种农药都应在害虫低龄阶段喷药防治。混配杀虫剂时要选择残毒期比较接近的农药混配,如距蚕期较近时,可选用敌敌畏+辛硫磷、敌·马等配方;距蚕期较远时,可选用敌·灭、桑喜等配方;桑宝和桑喜混用能够提高对高龄害虫的防效;在使用混配杀虫剂时一定要掌握好安全间隔期。  相似文献   

5.
对海宁市桑螟的发生特点、变化趋势和家蚕微粒子病发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桑螟发生对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影响较大,桑螟世代数的增加,加大了对春季蚕种生产的影响.桑螟幼虫期与养蚕期重叠,防治适期要求精准.根据桑螟容易暴发成灾,越冬环境复杂,成虫趋光性较强等特点,提出了冬春采取室内人工捕捉、回山消毒和封园治虫控制越冬基数,春季越冬代桑螟羽化期在桑园用灯光诱杀成虫,错峰饲养原蚕,春蚕期桑园中如暴发桑螟用24%溴虫腈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进行防治等以春季蚕种生产防微“控毒”为目标的桑螟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两种增效复配农药对桑螟的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地控制桑螟对桑园的危害,筛选出2个专门用于防治桑螟的复配药剂配方。在残毒期为5 d的短残毒期配方中,80%敌敌畏、50%辛硫磷、增效剂和水的质量比为1∶1∶1∶2 000;残毒期为11 d长残毒期配方中40%的灭多威、50%的辛硫磷、增效剂和水的质量比为1∶1∶1∶2 000。这2种复配农药的实验室及室外桑园小区防治试验的校正防治效果可达94.4%~96.7%,50 hm2桑园中试的校正防治效果达94.3%~96.1%。2种复配农药对红腹灯蛾、桑毛虫、桑尺蠖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20%亚胺硫磷(Phosmet)乳油对鳞翅目桑园害虫的防效试验发现,在750~3000倍使用浓度范围内,对桑尺蠖防治效果与65%毒死蜱相当,而对桑尺蠖、桑螟、桑毛虫、野蚕等鳞翅目桑虫总体防效稍差于65%毒死蜱,与40%毒死蜱1200倍相仿。在本地区生产上防治桑园鳞翅目害虫,建议使用浓度1000倍,并掌握在害虫低龄期防治(特别是桑尺蠖),安全用叶间隔期为8~10d,适宜在养蚕前防治,要与其它农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8.
桑螟的生活习性及其天敌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螟(Diaphania pyloalis Walker),俗名油虫、青虫、卷叶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国内蚕区都有发生,湖州地区一般9~10月份第5代为害最烈.桑螟作为一种常见桑园害虫,在发生上往往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其来势之凶猛,危害之严重令人卒不及防,尤其第5代桑螟一般正处于中秋蚕期,给桑园防治带来极大困难,往往任其危害,常暴发成灾.有鉴于此,为了探索桑螟的年生活史、习性及其天敌,了解其消长规律,用于指导桑螟的防治.笔者自1998年起进行了3年的观察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研究杀虫、杀螨剂溴虫腈在桑树害虫与非靶标昆虫家蚕之间以及桑树害虫之间的差异性毒力,为溴虫腈在桑园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依据。采用浸叶法测定24%溴虫腈悬浮剂对野桑蚕、家蚕、桑螟、桑尺蠖的室内毒力选择性比值较高,其LC50值倍数比例为362∶126∶1.6∶1,各种试虫对该药剂的敏感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桑尺蠖>桑螟>家蚕>野桑蚕,该药剂对家蚕的毒性很小。分别采用80、160、320 mg/L 3种质量浓度溴虫腈悬浮剂稀释液喷施桑树后间隔1、3、6、9 d采摘桑叶饲养家蚕3龄幼虫至上蔟,除用320、160 mg/L溴虫腈悬浮剂稀释液处理区间隔1 d的桑叶养蚕后,家蚕的各项生理指标与清水对照区差异极显著(P<0.01)外,其它处理区无显著差异(P>0.05),并无迟发性毒性效应。田间防治试验表明,24%溴虫腈悬浮剂对桑树害虫的毒力具有选择性,试验期桑园内的几种害虫对该药剂的敏感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桑尺蠖>桑螟>桑毛虫>桑剌蛾,320、160、80 mg/L 3种质量浓度溴虫腈悬浮剂稀释液喷施后7 d对桑尺蠖的平均防效极显著优于对照农药267 mg/L辛硫磷稀释液的防效,而对桑螟的平均防效低于对照农药200 mg/L灭多威稀释液的防效(94.2%)。研究结果显示溴虫腈用于桑园害虫防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毒力,对非靶标生物家蚕的毒性较低,该药剂适合用于对桑尺蠖等桑园害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保桑灵40EC对鳞翅目桑虫防效及残毒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保桑灵主要防治对象为桑园鳞翅目害虫,通过本试验结果,认为保桑灵750倍、1000倍对桑螟、桑毛虫、野蚕均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而保桑灵1500倍对高龄桑毛虫防效稍差。在生产上防治桑园鳞翅目害虫,建议使用浓度1000倍,并掌握在害虫低龄期(特别是桑尺蠖)防治,安全用叶间隔期10~12天,适宜在养蚕前防治,与其它农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孙海燕  陈伟国 《蚕桑通报》2013,44(1):20-22,27
本文主要对溴虫腈、辛·溴、敌敌畏和辛硫磷等短效农药进行了防效和残毒试验.结果表明,溴虫腈对家蚕的残毒期最短,且溴虫腈和辛硫磷的混配组合在速效和持效以及残毒期等方面具有优势,表明溴虫腈在桑园中的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30%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对桑螟3—5龄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桑螟3~5龄幼虫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可在桑园中高龄桑螟较多时推广使用,但使用浓度不能低于1000倍。  相似文献   

13.
60%敌·马EC田间防效及残毒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敌·马EC是敌敌畏和马拉硫磷两种有杌磷农药的混配剂,对低龄桑螟、桑毛虫、桑尺蠖有良好的防效。对家蚕的残毒期短,使用浓度为1000倍、700倍时均在3d以内,适宜在齐蚕期间防治桑园鳞翅目害虫。  相似文献   

14.
20%亚胺硫磷EC1000倍对低龄桑螟、桑尺蠖防效较好,可用于桑园鳞翅目害虫的常规防治.防治高龄虫时使用浓度应提高到500倍左右.亚胺硫磷对家蚕的残毒期中等,500倍叶面喷雾10 d、1000倍8 d对家蚕安全.  相似文献   

15.
60%敌&#183;马EC是敌敌畏和马拉硫磷两种有杌磷农药的混配剂,对低龄桑螟、桑毛虫、桑尺蠖有良好的防效。对家蚕的残毒期短,使用浓度为1000倍、700倍时均在3d以内,适宜在齐蚕期间防治桑园鳞翅目害虫。  相似文献   

16.
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1500倍和2000倍对桑尺蠖、桑螟、桑毛虫等桑园主要鳞翅目害虫的综合防效均高于对照农药24%敌·灭乳油1500倍,是一个替代老产品的新型桑园专用农药品种。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初期使用推荐浓度2000倍,在防治上注意选择害虫低龄期,并注意喷雾质量和药液量,以提高触杀效果。  相似文献   

17.
桑园专用杀虫剂桑虫清对桑尺蠖防治效果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桑尺蠖既为害桑芽 ,又为害桑叶 ,近年来在不少蚕区暴发成灾。生产上多采用有机磷类农药防治 ,但害虫对该类药剂已产生抗药性 ,如50 %辛硫磷乳油过去 4 0 0 0倍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现在 10 0 0倍防效仍很差[1] 。另一方面 ,即使象辛硫磷、敌敌畏等通常被认为残毒期较短的农药 ,在生产中也会造成污染危害 ,引起大面积家蚕中毒。针对目前桑树害虫对有机磷类农药已产生抗药性、农药污染危害日益严重以及缺少桑园专用杀虫药剂等问题 ,我们研究出对桑尺蠖防效好 ,对家蚕残毒期适中 ,能阻止抗药性发展的桑园专用杀虫剂“桑虫清”粉剂。 1 材料与…  相似文献   

18.
2008年7—9月份,广西蚕区频繁受台风的影响,如第14号台风“黑格比”期间连续发生强降雨,阴雨日和雨量均较多,桑园内小气候环境湿度相对较大,气温较低,有利于桑螟的孵化、繁殖和生长。在这期间广西桑园桑螟幼虫数量上升,而且发生期与中晚秋蚕的饲养期相遇,给防治带来困难。本文就在台风“黑格比”过境前后对桑园内发生桑螟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原因分析,旨在提醒业内人士对天气变化导致桑园害虫危害情况的关注,同时提出了台风发生前后桑园桑螟的防治建议及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春在浙江省湖州市进行了不同浓度的20%亚胺硫磷(Phosmet)乳油对桑园害虫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亚胺硫磷对野蚕、桑螟低龄幼虫防效较好,对桑蓟马防效较差;在湖州地区推广初期,推荐使用浓度为1500—2000倍。  相似文献   

20.
桑园秋季生长迅速,蚕农桑园全面治虫工作十分辛苦,从2017年秋季开始,我县初步试用无人机桑园治虫工作的探讨,大大减轻了治虫人员劳动强度,提高治虫速度和效果。为此,笔者于2018年7~9月对桑螟2、3、4代初孵幼虫盛期分别进行了无人机飞防技术应用,有效地控制了各代桑螟的发生,防效果显著。8月28日着重进行了四代桑螟防治定点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