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甲肝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性疫病。经典型鸭甲型病毒性肝炎可引发病鸭角弓反张等症状,剖检以肝脏肿大和出血为主要特征,而近年来发现的胰腺炎型鸭甲型病毒性肝炎则以引起病鸭胰腺明显发黄、出血且肝脏未见出血为主要特征。本文将从基因组结构、临床特征与病理变化、诊断方法等方面对这两种不同致病型毒株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一例急性药物中毒性肝炎致犬腹水病例的诊断过程。[方法]2007年4月18日接诊了一例以腹水为主要症状的幼龄牧羊犬病例,阐述了通过病史调查、临床诊断和病理检查进行疾病诊断的过程。[结果]该病被确诊为急性药物中毒性肝炎,并导致严重的腹水症状。该病的主要发生原因是盲目和超量使用药物。在宠物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用药的剂量和疗程,特别是敏感个体。[结论]该研究为药物中毒性肝炎的兽医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Marmosets inoculated with plasma from three early acute hepatitis patients developed hepatitis 30 to 40 days later. Other groups of marmosets receiving preinfection plasmas from the same patients showed no evidence of hepatitis in this experiment. It is, therefore, most probable that hepatitis in marmosets represented transmission of human disease rather than activation of latent "marmoset hepatitis."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分析了11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e抗原抗体系统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HBeAg阳性者大多数表现为慢性迁延性肝炎(CPH),而HBeAg(-)抗HBe(+)者较多表现为慢性活动性肝炎(CAH)、肝硬化、慢重肝或肝癌。抗-HBe(+)者的病情和预后较HBeAg(+)者严重(P<0.001)。抗-HBe(+)者可能为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突变株感染所致。分析CHB患者血清e抗原抗体系统以及其它HBV标记物的特点,对估计其所感染的HBV类型、肝病轻重和预后好坏,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GenBank中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I)的基因序列,应用Primer Premier5.0软件设计了一对引物,建立了适合DHV—I快速检测的RT—PCR检测方法。以该方法对实验室分离并保存的DHV强毒株Z10株的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得到了预期大小为699bp的目的片段。将扩增所得的DNA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DHV-I的相应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同源性均达90%以上.表明为DHV—I的基因序列,对NDV,IBDV,DPV和GPV等常见病毒扩增结果为阴性。该方法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最低RNA模板检出量为24pg。表明所建立的RT—PCR检测技术具有特异、快速和敏感的特点,可用于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8结合蛋白(IL-18BP)的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7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A级、Child—PughB级、Child-PughC级各25例)和25例正常对照血清IL-18、IL-18BPa亚群(IL-18BPa)水平。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IL-18、IL-18BP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并且Child—PughA、B、C三级IL-18、IL-18BPa的水平依次递增,各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检测血清IL-18、IL-18BP水平有助于判断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情的严重程度,IL-18BP可能不足以中和IL-18。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犬传染性肝炎和细小病毒混合感染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犬传染性肝炎和细小病毒混合感染的发病过程、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结果、治疗效果及疾病转归进行分析,获得了犬传染性肝炎和细小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心得。[结果]犬传染性肝炎和细小病毒混合感染多由母体带毒使幼犬通过哺乳而感染或长期饲喂霉败变质的饲料而造成。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继往病史进行初步诊断后,再进行超声诊断。对于比较轻微的肝炎,应以细小病毒的辅助治疗为主,在病毒基本控制后,进行肝炎后期症状的治疗和护理。[结论]输液疗法是治疗犬传染性肝炎和细小病毒混合感染的最有效手段,但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肝病患者血浆中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中重要标志物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ACL-ELITEPRO全自动凝血仪检测35例健康体检者和94例不同肝病患者血浆中FIB和D-D含量.结果与健康体检正常组相比,各肝病组FIB含量降低,顺序为急性肝炎组〉健康对照组〉慢性肝炎组〉肝癌组〉肝硬化组.急性肝炎组和慢性肝炎组差别不显著,肝硬化组和肝癌组差别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含量升高顺序为健康对照组〈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癌组〈肝硬化组,各肝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肝癌组和肝硬化组分别与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FIB和D-D含量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FIB和D-D可客观地反映肝病的严重程度.这为临床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判断预后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鸭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天超  韦平  磨美兰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0):1366-1370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引起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播迅速的传染病,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疫病之一。该病虽然已出现和流行半个多世纪,但直到2006年才测定出该病病原的全基因组序列,而且关于该病原的蛋白功能、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子致病机理和新型疫苗的研发等方面研究非常少。因此,研究该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Ⅰ型鸭肝炎病毒(DHV-1)和新型DHV的基因组结构及其功能、遗传进化和分子诊断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从事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1.
对5例健康对照兔及25例实验感染RHDV的不同发病阶段病兔用生物素—亲和素免疫酶组化(BA)技术和常规病理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RHDV是侵害多种组织细胞的泛嗜性病毒,但其主侵器官是肝脏,主要靶细胞是肝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感染初期RHDV首先在宿主细胞核内出现,随着病情发展在核内增殖、聚集,至疾病严重期核内感染强度达到高峰,濒死期略有下降。疾病后期,核内的RHDV颗粒通过破损的核膜或核崩解向细胞浆扩散。但只要核的轮廓尚存,核内RHDV的密度始终高于胞浆。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急性坏死性肝炎,诸多器官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后期发展为急性败血症。疾病的实质是RHDV损伤肝细胞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出血是重要的病理变化之一,它是血管内皮损伤、DIC和其它多种因素致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的反映,属于继发性病变。本文对RHDV在宿主细胞内的定性、动态变化,以及各器官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及临床症状作了详细描写。  相似文献   

12.
Viral clearance during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fection has been thought to reflect the destruction of infected hepatocytes by CD8(+) T lymphocytes. However, in this study, HBV DNA was shown to largely disappear from the liver and the blood of acutely infected chimpanzees long before the peak of T cell infiltration and most of the liver disease.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noncytopathic antiviral mechanisms contribute to viral clearance during acute viral hepatitis by purging HBV replicative intermediates from the cytoplasm and 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viral DNA from the nucleus of infected cells.  相似文献   

13.
According to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observation in infectious serositis of duck, the main signs of this disease were diarrhoea, breathing with difficulty, head tremble and movement beyond coordination.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that had been found in 30 experimental ducks were fibrous pericarditis, hepatitis, and encephalitis. The fibrous serositis, liver fatty degeneration or focus necrosis,nonsuppurative encephalitis and serous-fibrous pneumonia were typical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histology.  相似文献   

14.
鸭出血性坏死性肝炎是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引起的危害养鸭业的一种新传染病。为防制该病,本研究以NDRV JM85株为种毒研制成油佐剂灭活苗,并通过免疫血清学检测及攻毒保护试验评价疫苗效果。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性好,免疫原性强,麻鸭二免后28d产生较高的中和抗体,并能维持较长时间。种番鸭免疫后的子代雏番鸭具有一定的母源抗体,能够抵抗强毒的感染,可用于防制鸭新型呼肠孤病毒病。  相似文献   

15.
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发病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1996年1月~1998年9月郑州地区296例鸭病毒性肝炎病例的分析,结合种鸭场、养鸭户的调查,对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规律和发病原因进行了综合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郑州地区鸭病毒性肝炎发病日龄以5~15日龄最多,发病日龄在逐年增大;发病月份以5~6和9~11月最高,而且混合感染病例增加。在病因的调查中发现,除了种鸭免疫和母源抗体影响外,相当多的发病属于养殖户对传染病的认识不足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鸭病毒性肝炎病原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郑州地区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的病例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可使7日龄健康鸭100%发病,90%死亡,死亡鸭具有鸭病毒性肝炎的典型病变,经血清学试验鉴定该病毒为Ⅰ型鸭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高效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拯救平台,为深入研究该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在IBDV Gt株全基因组中引入分子标签(A节段:EcoR V酶切位点;B节段:PstI酶切位点)。在基因组两端分别引入锤头状核酶结构(HamRz)和丁肝病毒核酶结构(HdvRz)。将带有分子标签和核酶结构的IBDV基因组插入载体pCAGGS的β肌动蛋白启动子下游,构建IBDV感染性克隆pCAGGmGtAHRT和pCAGGmGtBHRT,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共转染DFI细胞,进行病毒拯救研究。 【结果】 构建的IBDV感染性克隆可在DFI、Vero/E6、Vero/P12等3种细胞上高效拯救出病毒。RT-PCR、间接免疫荧光、电镜等均检测到了拯救的IBDV,且存在分子标签。拯救毒在CEF上能产生特有的砂砾状CPE,且TCID50与亲本毒差异不显著,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征。【结论】构建的RNA聚合酶ⅢBDV拯救系统高效、稳定、简便、经济,且具有良好的细胞普适性。  相似文献   

18.
对163例经临床或肝活检病理确诊的四种临床类型的病毒性肝炎进行了B超对比分析。这些肝炎病例的临床分型有急性、慢性(包括慢性迁延性和慢性活动性)、重型和肝炎后肝硬化。各型肝炎的B超表现包括肝脾大小、肝脏声像图改变、肝血管走行、门脾静脉、肝包膜及胆囊改变。经统计学检验对比分析显示,除晚期肝硬化B超表现有肝缩小呈结节状,表面凹凸不平,门脾静脉扩张,胆囊异常等较特殊表现外,其它各型肝炎均缺乏特殊性改变。B  相似文献   

19.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GenBank中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Ⅰ)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以山东、江苏、广东等地分离株的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得到预期大小的目的片段.将山东分离株扩增的目的片段克隆到pGM-T载体,酶切鉴定得到阳性重组质粒.对重组质粒进行序列测定,与参考毒株R85952的序列比较发现,山东分离株与参考序列的同源性为974%.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T-PCR方法最低模板检出量为100 pg,且该方法只能特异地检测出DHV,不能检出鸭瘟病毒、小鹅瘟病毒、鹅副粘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等.自然感染病料的检测分离结果表明,该方法既可用于DHV-Ⅰ分离株的快速鉴定,也可用于临床感染病例的检测与诊断.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