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西南冷凉地区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近年来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其加工产品不断增加,为解决鲜切马铃薯在保鲜过程中发生的褐变问题,以昭薯ZT032为试材,选取柠檬酸、L-半胱氨酸、D-异抗坏血酸钠、氯化钙作为护色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其对鲜切马铃薯片的护色效果,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进行护色剂复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护色剂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抑制效果优于单一护色剂,复合护色剂的最优配方为柠檬酸0.47%、L-半胱氨酸0.28%、D-异抗坏血酸钠0.05%、氯化钙0.54%,在此条件下,酶活性抑制率可达95.13%,加工的鲜切马铃薯护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以新鲜荸荠为试材,以褐变指数为评价指标,研究了VE浓度和处理时间对鲜切荸荠酶促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抑制鲜切荸荠酶促褐变的最佳处理为0.04%的VE无水乙醇(1%)水溶液,处理时间为30 min.分别将最佳工艺处理样品和对照样品在1℃条件下贮藏,分析二者的褐变指数、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总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硬度、VC含量.结果表明:VE抑制了鲜切荸荠PPO活性的升高,从而可以抑制鲜切荸荠酶促褐变4~6 d,同时抑制了TSS含量的增加、硬度和VC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鲜切荸荠品质保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切荸荠为试材,通过微生物控制和组合护色进行品质保持研究,最终研制出鲜切荸荠复合保鲜剂配方(0.2%植酸+0.1%L-半胱氨酸+0.25%醋酸锌+1%双乙酸钠),用该保鲜剂处理的鲜切荸荠,在温度(6±0.5)℃下冷藏保存12d,细菌总数只有8.69×104cfu/g,颜色新鲜如初,品质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浓度6-苄氨基嘌呤(6-BA)处理对鲜切荸荠褐变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以桂蹄3号新鲜荸荠为试材,采用浓度分别为100、200、400 mg/L的6-BA浸泡鲜切荸荠3 min,以纯水浸泡处理为对照(CK),测定贮藏过程中总酚、类黄酮、醌、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变化以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6-BA处理减少了总酚、类黄酮、醌类等呈色物质的积累,进而有效抑制了鲜切荸荠褐变,维持了鲜切荸荠贮藏期间的色泽,同时降低了PPO、POD和PAL等褐变相关酶活性;此外,6-BA处理抑制了鲜切荸荠中MDA和H2O2含量,提高了贮藏期间CAT和SOD活性,进而提升了鲜切荸荠在贮藏期间的品质.通过对比不同浓度6-BA处理效果可知,400 mg/L 6-BA处理在抑制鲜切荸荠褐变及活性氧代谢方面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6.
影响鲜切果蔬品质的因素及其保鲜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鲜切果蔬生理生化反应、营养成分变化、微生物侵染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影响其品质的若干因素,对当前已实施的几种实用保鲜技术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试验,探讨抑制荸荠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效果。L_9(3~3)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柠檬酸预煮液的质量分数0.5%,预煮温度100℃,预煮时间5 min为最优预煮条件。 相似文献
8.
9.
鲜切莲藕中褐变因素分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切莲藕的褐变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分析其褐变因素对解决贮运保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文献资料介绍的导致鲜切莲藕褐变的各因素(酚类物质、多酚氧化酶及环境条件)进行总结和分析,阐明各因素在保鲜贮藏中的变化规律,以期为莲藕加工提供理论借鉴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11.
对鲜切水果酶促褐变机理进行了综述,并且阐述了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是控制鲜切水果酶促褐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鲜切果蔬酶促褐变物理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酶促褐变是影响鲜切果蔬品质的重要原因之一。综述了目前采用物理方法(包括温度控制、氧气控制、高压处理和辐照处理)控制鲜切果蔬酶促褐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与板栗非酶促褐变有关的基础物质和褐变产物,以确定板栗非酶促褐变的主要反应类型及褐变产物特征。测定板栗在加热前后葡萄糖、果糖、还原糖、15种氨基酸、维生素C、总酚、5-羟甲基糠醛(5-HMF)、类黑精和蒽醌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发生非酶促褐变后,葡萄糖和果糖平均减少了53.25%和32.07%,还原糖平均减少35.78%,15种氨基酸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维生素C平均减少41.85%,多酚平均减少了40.50%,5-HMF和类黑精平均增加了100%,蒽醌平均增加70.11%。试验证明板栗非酶促褐变反应包括美拉德反应、抗坏血酸氧化反应、多酚氧化反应,初步判断5-HMF、类黑精和蒽醌是非酶促褐变的反应产物。 相似文献
14.
贮藏条件对采后龙眼果皮褐变底物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谱特征和酶学反应,分析采后贮藏环境条件对龙眼果皮酶促褐变底物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龙眼褐变底物在光照、高温和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容易变褐;O2处理提高了褐变底物与龙眼多酚氧化酶(PPO)的反应能力,而CO2处理明显减缓其与龙眼PPO的酶促褐变反应;氧化剂H2O2加速了该酶促反应,但还原剂VC及Na2S2O5阻止底物酶促褐变;K+,Na+,Ca2+和Zn2+对底物溶液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而该底物溶液在Fe3+,Fe2+,Cu2+,Pb2+存在下不稳定。 相似文献
15.
16.
研究了抗氧化剂对苹果汁褐变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15%的D-异VC钠、0.1%植酸、0.2%L-半胱氨酸处理,均能较好的抑制苹果汁的褐变;质量分数为0.03%的D-异VC钠+0.03%植酸+0.06%L-半胱氨酸复合处理的抗褐变效果最佳;苹果汁在85℃下杀菌15min,褐变度最小;杀菌后冷却时,分段冷却较自然冷却有利于苹果汁色泽的保持。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芦荟凝胶在制汁过程及芦荟饮料在加工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等因数对芦荟饮料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汁时间10min,杀菌温度85℃,杀菌时间25min是有效控制芦荟饮料褐变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8.
漆树作为重要的经济树种,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扩繁,但在其组织培养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污染和褐变。本研究使用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苯扎氯胺,乙醇和升汞克服污染;使用半胱氨酸,MS和White培养基克服褐变。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新复极差法多重比较分析,通过统计污染率、褐变率和成活率,得出最佳消毒方法以75%乙醇浸泡1 min,1%苯扎氯胺浸泡 1 min,0.1%升汞浸泡20 min效果最好,污染率为1.15%,并得出最佳防治褐变培养基以添加100 mg/L半胱氨酸的White培养基效果最好,褐变率为1.15%,并将成活率提高到97.63%。试验所建立的漆树高效、稳定的无菌体系,为后期其完整的植物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