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铜藻经复合酶解、化学处理、脱色、过滤等工艺流程,提取水溶性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研究蛋白酶种类、蛋白酶用量、复合酶比、料液比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确立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了提取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铜藻膳食纤维最佳提取条件为:蛋白酶加酶量2%,中性蛋白酶与纤维素酶比例30∶1,料液比1∶20(g/mL),提取温度50 ℃,酶解时间2 h;最佳脱色条件为:料液比1∶20(g/mL),过氧化氢浓度6%,脱色温度80 ℃,脱色时间1 h。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产率为32.14%,呈浅绿色;水溶性膳食纤维产率为2.26%,呈淡黄色。按照上述条件制备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膨胀力为(14.99±0.23) mL/g,持水力为1 255.50%±0.15%,吸附不饱和脂肪量为170.84%±0.18%,吸附饱和脂肪量为238.87%±0.37%。研究表明,铜藻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具有较好的水合能力、吸附油脂等功能特性,可以作为原料开发多元化产品。  相似文献   

2.
为了避免芋头制成饮料后膳食纤维作为废弃物被浪费,采用酶法提取芋头不溶性膳食纤维,对酶解温度、料液比、pH值、加酶量进行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酶法提取芋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60℃,料液比1∶10,pH值6.0,淀粉酶用量0.18 g。经验证试验,得到芋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平均提取率为4.125%。经60℃烘干的芋头不溶性膳食纤维呈淡黄色,可以直接用作食品配料。  相似文献   

3.
柚子是我国的主要水果资源之一,而其皮约占了整个果质量的45%,柚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等生物活性物质。因此,利用柚皮提取膳食纤维能变废为宝,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比较化学分离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柚皮中水溶性膳食纤维以及乙醇沉淀法、酶与化学结合法提取柚皮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并分析膜分离法和发酵法应用于柚皮膳食纤维的前景,为柚皮中膳食纤维深度提取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工厂制取大豆油所得副产物大豆皮为研究对象,采取酶碱结合法提取大豆皮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并对其进行粉碎改性处理,考查其改性处理所得到的膳食纤维细粉加入到制作高膳食纤维面包的可行性。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分析大豆皮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细粉对面包感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膳食纤维面包的最优配方为大豆皮膳食纤维细粉添加量7%,VC添加量170 mg/kg,DATEM添加量20 g/kg,木聚糖酶添加量6 000 U/kg;在此条件下进行加工的膳食纤维面包口感和保健作用较好,且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5.
以新鲜莴苣皮为原料,采用化学方法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SDF)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分析了莴苣皮中的常规营养成分,研究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pH值及浸提水量对SDF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莴苣皮中的蛋白质、脂肪含量较高。在温度100℃、pH值5.0、用水量25mL/g原料、浸提时间20min条件下,SDF产率高达6.96%;在料液比1∶17,碱液浓度0.50mol/L,温度65℃,浸提时间2.0h条件下,IDF产率高达47.62%。  相似文献   

6.
响应面法优化残次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残次哈密大枣为原料,采用酶重量法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以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响应值,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试验,优化残次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参数,同时建立并分析各个因素与对应变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提取残次枣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α-淀粉酶添加量0.5%,中性蛋白酶添加量0.6%,液料比27∶1,酶解温度50℃,酶解40 min。在此条件下,残次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可达13.04%。  相似文献   

7.
以大蒜为原料,采用双酶法提取大蒜水溶性膳食纤维,研究纤维素酶加酶量、木瓜蛋白酶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大蒜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蒜水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2.2%,木瓜蛋白酶添加量2.2%,酶解时间180 min,酶解温度55℃,大蒜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32.06%。大蒜水溶性膳食纤维对对O_2~-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能力,且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清除率增大,呈良好的量效关系。因此,大蒜水溶性膳食纤维是一种优质的食物纤维,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  相似文献   

8.
茶叶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脱色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茶叶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色泽及品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法开展H2O2对茶叶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脱色的研究。建立了H2O2漂白茶叶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数学模型。影响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脱色因素的主次顺序为:H2O2质量分数>NaOH质量分数>脱色时间>脱色温度;确定的其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H2O2质量分数为5.5%,NaOH溶液质量分数为1.2%,脱色温度为45℃,脱色时间3.5h,此条件下脱色的茶叶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享低白度为76.62。通过比较40目~150目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脱色前后的活性,经脱色使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能力和膨胀能力均明显提高,提高幅度分别为96%~172%,3.47~4.27mL/g。  相似文献   

9.
以燕麦加工产品的剩余滤渣为原料,研究酶-碱结合法制备燕麦麸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提取燕麦麸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10,α-淀粉酶添加量1.5%,溶液pH 6.5,65℃条件下酶解30 min,酶解液加3%浓度为1 mol/L的NaOH溶液,60℃条件下碱解40 min。制得的燕麦麸膳食纤维的提取率可达56.43%,持水力为3.414 9 g/g,溶胀性为3.13 mL/g。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化学法从光皮木瓜渣中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对液料比、Na OH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光皮木瓜渣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0∶1(m L/g),Na OH浓度0.75 mol/L,提取时间70 min,提取温度60℃,在此工艺条件下的提取率为25.229%。  相似文献   

11.
葵花子皮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葵花子皮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对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瓜子皮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参数为NaOH的质量分数为7.83%、提取时间为69.46 min、提取温度为42.10℃、液料比为40 mL/g;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可达31.1112%,同时经测定得知葵花子皮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持水性和溶胀性:持水性为7.293 g/g,溶胀性为3.997 mL/g。因此瓜子皮可以作为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12.
研究酱油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膨胀性、持水能力、持油性、亚硝酸根离子吸附性,以及阳离子交换能力等功能特性,及其在桃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酱油渣不溶性膳食纤维具有较好的膨胀性、持水能力、持油性和一定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对亚硝酸根离子的吸附性能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120min时的吸附性趋于饱和,吸附率高达83.24%,且在酸性条件下的吸附性能更佳。应用实验表明,在桃酥中添加适量的酱油渣不溶性膳食纤维,不仅对桃酥的口感、色泽及组织形态等方面的影响较小,而且其保健功能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优化马齿苋中总黄酮的甲醇浸提-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抗肿瘤活性。以甲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超声功率为因素,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设计优选马齿苋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测定其对DPPH?和?OH的清除能力评价抗氧化活性;MTT法测定其对人肺癌细胞A549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齿苋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50,温度80℃,超声功率200 W,甲醇浓度90%,提取30 min,提取2次,总黄酮提取率为6.37%。马齿苋总黄酮对DPPH?清除率在4.0 mg/mL为89.80%,对?OH清除率在20.0 mg/mL为86.07%;其质量浓度为420 μg/mL时对细胞A549增殖的抑制率为74.62%,与阳性药组无显著性差异。该优化工艺准确可靠,提取率高;马齿苋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4.
北虫草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北虫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及抗氧化功能,以北虫草(Cordycepsmilitaris)子实体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L9(34)试验探讨提取北虫草多糖的最佳工艺,并对北虫草多糖总还原力、DPPH清除能力、抑菌能力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北虫草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105W、超声时间40min、料水比1:25、热水浸提时间40min、热水浸提温度70℃,在此条件下的多糖得率为2.6602%。当北虫草浓度为2.4mg/mL时,还原力最高;0.45mg/mL时,DPPH清除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5.
微波辅助提取燕麦总酚及其抗氧化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娇  任祎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7):229-234
本文对燕麦麸皮中总多酚进行微波提取,与热回流提取方法进行比较。探讨溶剂、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等对总酚得率的影响,并运用L9(34 )正交试验对微波加热提取燕麦麸皮总酚类物质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对总酚得率有显著影响,微波处理时间影响较小。最佳工艺是:75%乙醇,料液比(m/v)1:8,微波功率640 W,微波辐射时间15 min,此条件下提取燕麦麸皮总酚的提取得率为9.72 mg.g-1,高于传统的热回流提取多酚的得率6.67 mg.g-1。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用DPPH清除率表示,相当与同质量α-生育酚的90.4%。结论:利用微波加热提取燕麦麸皮中的多酚比传统的热回流方法效率高,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法提取玉米皮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玉米皮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超声波法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为:提取剂质量分数为13%,料液比为1:13,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40min,超声波功率为500W,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45.35%。  相似文献   

17.
响应曲面法优化文冠果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文冠果籽油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为自变量,出油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出油率的影响。利用Designexpert软件模拟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石油醚为提取溶剂、超声功率150W下,超声辅助提取文冠果油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34min,液料比为7∶1(mL∶g),单程出油率可达58.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