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二代粘虫对春小麦自然危害和模拟危害的研究,得出了=1.7484x1+13.383x2-29.1736±7.0784产量损失预测摸型;式中x1为危害期距腊熟期天数,x2为危害级值;明确了当地二代粘虫3龄前最佳防治时期为6月下旬;确定了防治指标:一级被害株率15%或虫口密度60-70头/m2。证明了当小麦旗叶全部被害时将使籽粒产量损失提高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2.
襄南地区大量发展春玉米生产,种植面积千余公顷,玉米长势青绿,成为成片相连的绿色基地,为第二代粘虫发生提供了丰富的食料。6月上中旬春玉米抽雄授粉期,正处第2代粘虫盛蛾期和盛卵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幼虫暴发性的食害花丝、影响授粉,植株中部玉米叶片食成疙瘩残破、甚至部分叶片枯死,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的供应。危害株率100%,百株幼虫200~600头,多的达1000头以上,单株虫量最高达15~20头。晚上幼虫出动食害果穗花丝,嫩蕊、籽粒、叶片,白天多数幼虫躲藏在果穗花丝、嫩蕊、苞叶、叶鞘等里面,甚至白天部… 相似文献
3.
2000—2002年对北京郊区西洋参种植场新发现的重要害虫异型眼草蚊的发生与危害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成虫羽化后即可交尾,交尾时间较短;在25℃条件下,卵期3.1天,幼虫期4.5天,蛹期3.2天,雌虫寿命4天,雄虫寿命5天,世代历期约为11-12天。②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是5.14、3.81、7.21℃,完成卵到蛹发育的有效积温是206.2日度。③雌成虫具有转主寄生特性,幼虫为弱寄生性。④成虫及幼虫对受伤西洋参宿根的趋性比正常宿根强。⑤地上部分长势、土壤有机质与宿根受害关系密切,长势愈好,受害愈轻;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受害轻。 相似文献
4.
粘虫是世界性的一大猖獗害虫,它的发生发展规律国内外至今尚未摸清,害虫“来无踪、去无迹”,往往因防治不及,暴发成灾。在我国,每年总有千万亩粮食作物受其危害,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损失,对生产威胁很大。近年来,我国粘虫研究工作者进行南北大协作,共同对粘虫的发生发展规律,特别是越冬迁飞问题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研究和探索,获得了很大进展,井逐步揭开了“来去无踪”之谜。为总结成绩,摸清情况,进一步探讨和认识粘虫的大发生规律及其生物学特性,以提高理论和防治水平,中国植保学会筹委会于12月5—9日在北京召开了一次粘虫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辽宁、吉林、黑龙江、 相似文献
5.
西洋参 Panax guinguefolium L.亦称花旗参,与人参 Panax schinseng Nees 同为五加科 Araliaceae 多年生名贵滋补药用植物。前者原产美国、加拿大,过去我国靠进口。1975年我国7个省、市,11个单位进行引种西洋参试验,近年在云南昆明、丽江引种试验获得成功。1988年6月笔者 相似文献
6.
7.
9.
10.
福建为害水稻的粘虫属种类,有粘虫Leucania separata Walker、白脉粘虫Leucania roseilinea Walker和劳氏粘虫Leucania loreyi(Duponchel)等三种。其中粘虫和白脉粘虫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白脉粘虫在福建一年发生六代,少数五代,冬季无明显的停育。成虫羽化后需要补充营养。有明显的趋化性和较强的趋光性。产卵于枯叶鞘内侧或枯叶端部。每雌一生最多产卵802粒,一般产卵150~300粒左右。初孵幼虫食心叶,三龄后食叶成缺刻,并能咬断小穗,影响产量。幼虫虫口密度纵然很大,亦无成群迁移习性。白脉粘虫在稻田终年发生,其周年群体数量变动规律,无“骤减”和“骤增”现象。第二代于6~7月(早稻后期)和第五代于10~11月(晚稻后期)发生数量较多,为害较重,而第五代是发生量最大和为害最严重的世代;也是一年中防治的主要时期。 相似文献
11.
12.
全国粘虫科研协作组于1982年12月16—20日在北京召开碰头会。会上对“灭幼脲1号、3号防治粘虫技术”进行了鉴定。认为灭幼脲可以代滴滴涕、六六六等有机氯农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 《植物保护学报》1962,1(4):364-364
9月18—22日在吉林省农科院举行东北三省粘虫学术讨论会。会上首先报告论文,接着就当前粘虫发生规律研究中的东北地区大发生虫源和预测技术两个主要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会议充分地反映了东北三省一年来在粘虫研究协作上的新进展。东北地区粘虫大发生的虫源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凉山州是粘虫常发区,解放以来有记载的大发生年份达八次之多,造成千万斤粮食的减产损失。 1958年以来,该区已开始粘虫研究,各县先后开展了粘虫的测报与防治工作。但多年来,由于虫源不清,在测报和防治上仍掌握不了主动权。 该州位于北纬27°15′至29°20′。东经102°30′至103°50′,在四川西南和云南东北交界处,年降雨量800—1,500毫米,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年平均温度10.1°—20.3℃,一月份平均气温1.3°—6.5℃,年平均相对湿度66—85%,自然气候复杂,作物种类繁多,有一些地区适合粘虫越冬。 我们采用了挖土,剥查稻桩、蒿杆和查地面杂草等四种方法,进行了越冬调查: 1.地面杂草调查。 选点后,将杂草轻轻拔开,仔细观察有无粘虫,并观看所居部位,然后用锄头或棍棒将杂草拍打振动,再用刀割去杂草(边割边播),最后观察地面,即可发现假死或爬动的粘虫幼虫。共查2,643个样点(平方米),拾得各种粘虫幼虫903头,每平方米0.3头,虫口最大密度每平方米70头,都属劳氏粘虫、白脉粘虫等类型。 相似文献
16.
西洋参根腐病是西洋参最重要的病害,严重发生时可引起产量损失50%~70%,本文报道该病的症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粘虫发生规律的研究Ⅴ——粘虫季节性远距离迁飞的一个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个粘虫季节性远距离迁飞的模式图。粘虫在广东、广西省1—2月間发生一个世代,为害小麦。这一代羽化的成虫(可能还有湖南、福建等地越冬幼虫羽化的成虫)于3—4月間向北迁飞:绝大多数迁到江苏、安徽、河南及山东南部地区,并在該地繁殖为害,产生第二代;一部分可能迁至河北、山东北部、山西、豫北等地,在这些地区也能繁殖一代,但因环境条件不适合,基本上不为害;一小部分甚至于可以迁至更北地区,如东北中北部,但在这些地区不能生存繁殖。在江苏北部、河南等地繁殖后的第二代成虫,在5—6月间又向北迁飞,这就成为东北地区的主要为害世代。在河北、山西等地,除了有这批迁移来到的蛾子外,尚有当地繁殖的后代,因而有世代重迭現象。在东北为害世代的成虫在7—8月間向南迁飞:一部分可能在东北南部(如錦州等地)再繁殖为害一代;但多数迁到河北、山东、山西等地。这一代的成虫在9月間再迁向南方,到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为害晚稻。在湖南、湖北、福建等地,该代的幼虫越冬,在广东、广西地区,再繁殖一代。一般说来,在粘虫迁飞后的地区,虫量大为減少,以至几乎不能找到,春季向北迁移与秋季向南迁移可能有所不同。在向北迁移中,每代迁移之后、数量都有增加;而在向南迁移中,数量增加是不显著的;这可能是由于迁移中有稀释或分散至更大地区的原因。根据这一模式图,許多有关粘虫发生的現象可以获得解释:如不同地区猖獗世代的不同,猖獗时間的不同,东北地区早春蛾子发生的特点,蛾子发生高峯的类型,各地区的世代数等。本文并根据这一模式图討論了对于数量变动及預测預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粘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leucaniae)在山西主要分布于中部平川地区,沿汾河等河流的两岸低洼下湿谷田,一般海拔在800~900米左右,高山及丘陵地不易发现。在粘虫第一代发生期,田间未发现该蜂。第二代卵期,自然寄生率一般为4.8~5.5%,高的可达8%。 该蜂可以在麦蛾、棉铃虫、棉大卷叶螟、柳毒蛾等卵内寄生。按蜂卵比1:1~1:3接蜂,寄生率分别为45.5、24、18.5和45.3%;但用柞蚕及蓖麻蚕卵等大卵繁蜂时则不易成功。在寄主卵上涂粘虫卵液与蜜糖液后接蜂,寄生率较对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粘虫 Mythimna separata(Walker)飞翔活动频率和飞翔能力随蛾龄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22~24℃条件下,4~8日龄飞翔活动最频繁,5~7日龄飞翔能力达到最强。吊飞24小时,可平均累计飞翔23.7小时,190.386公里;吊飞72小时,最多可连续飞翔41.42小时,累计飞翔431.699公里。飞翔速度一般在2~4米/秒范围内,其中少数个体达5.3米/秒,众数为3.1米/秒。顺风飞翔,粘虫飞翔速度随风速的增加逐渐降低。其逆风飞翔的最大风速平均为4.4米/秒(以上速度、距离系修正值)。飞翔能力与营养,特别是成虫期的补充营养关系密切。飞翔的适宜温度为11~32℃,最适温度在17℃左右,下限约为8℃。飞翔活动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光照为0.3勒克斯,飞翔活动开始减少,5勒克斯以上完全停止飞翔。飞翔活动有两个峰,其一在晚18:45~21:00,其二在翌日凌晨1:00~5:00。粘虫蛾的卵巢发育和产卵情况,吊飞的与未吊飞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