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58年7月11日至8月11日,在榆林县西沙和东沙进行沙蒿、柠条、草木栖飞播造林试验。 1960年后,在延长、子长、榆林等县试  相似文献   

2.
榆林风沙区的飞播造林种草开始于1958年,至1965年为初期试验期,共播种沙蒿、花棒、草木樨、苜蓿、柠条等植物种107万亩,保存率比较低。1974年~1981年是榆林流动沙区飞播造林种草的试验阶段,被列入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成立了由中国林科院、西北农学院、榆林治沙所、陕西林勘院等10个单位、28人组成的榆林沙区飞播  相似文献   

3.
1958年7月11日至8月11日,在榆林县西沙和东沙进行沙篙、拧条、草木栖飞播造林试验.  相似文献   

4.
榆林沙荒属毛乌素沙地的一部分。面积2857万亩,其中流动沙地占26%,746万亩。根据历史资料考证和对现有植被及现实气象资料的分析,本区属半干旱草原地带,现今的流沙多系人为因素所致。用植物固定本区流沙具有现实可能性。从1958年起,本区先后进行过十余次飞机播种造林种草固沙试验,播过十多个植物种。大多数植物在飞播当年发芽成苗还不错,而经过冬春季的风蚀后,第二年的有苗面积率便大大下降。例如1958年在流动沙地上播种的30多万亩沙蒿,当年保  相似文献   

5.
今年正镶白旗根据旗属各播区的自然立地条件和各树草种的生物学特性的不同,实施柠条、沙蒿、沙打旺、杨柴混播。为了保护飞播质量、旗政府与各建设区的草场承包户签订了合同,对飞播区全部封禁5年。到今年为止,该旗已累计完成飞播造林种草22万亩。正镶白旗完成飞播4万亩@马登天  相似文献   

6.
<正> 毛乌素沙地从1958年开始,用运五飞机在不同类型沙地上进行飞播造林种草,经历过由失败到提高的过程,到1982年,已在内蒙古伊旗台格庙和陕西榆林红石峡获得成功。衡量飞播成功的标准,除用保存有苗面积率外,还要看它的固沙效益如何?研究飞播固沙效益,是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为此,笔者对伊旗台格庙、榆林红石峡两个飞播区的固沙效益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陕西飞播造林自1958年春首次在榆林沙区试播以来,经十多年试验和扩大试验,70年代在秦巴山区和黄土高原、榆林沙区相继成功。从1980年起,特别是1983年邓小平同志对陕西吴旗县飞播沙打旺成功一文批示后,我省飞播造林步伐加快,每年以100~140万亩的速度迅猛发展,成为陕西省荒山  相似文献   

8.
陕西飞机播种造林从1958年在榆林毛乌素沙地试播到1970年在秦巴山区的汉阴县首获成功,期间走过了漫长历程。70年代末,我省在黄土高原、毛乌素沙地和秦巴山区进行较大面积飞播相继成功。飞播便成为全省的主要造林方式之一广泛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9.
石蒙沂 《林业科学》2006,42(9):39-43
在黄河龙羊峡段左岸沙地采用沙蒿、柠条、沙棘、芨芨草4种植物,沙障整地、沟整地、穴整地和不整地4个整地类型,7.5、15、20 g·kg-1 3个吸水剂含量种子处理,进行复因子设计模拟飞播试验,秋后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模拟飞播的植物平均出苗量为2 811株·hm-2,其中沙棘6.6%、柠条0.1%、沙蒿91.2%、芨芨草1.2%,表明沙蒿种子最适宜本区飞播,芨芨草可做搭配品种,沙棘、柠条应直播造林;2)随吸水剂含量增加,单位面积出苗量也随之增加;3)人工整地为飞播种子的萌发创造了条件,但是大面积整地也提高了飞播成本,沙蒿、芨芨草都是千粒质量极低的耐旱植物种,采用超低量飞播是非常经济的.  相似文献   

10.
榆林地区北部长城沿线风沙区处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沙区总面积2857万亩,其中有流沙890余万亩。过去,风起沙飞,沙漠南移,埋压了许多村庄,农田和道路,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大搞造林治沙,造林500多万亩,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为了加快绿化步伐,多快好省地发展造林事业,采用飞机播种造林种草,加速沙漠治理,对于落实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保障当地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早在1958~1965年间,当地林业部门和各有关单位采用花棒、沙蒿等灌木、草类,进行了飞播造林种草试验,3年以后的稳定保存面积率分别达到6.5~7.5%和3~4%,为沙区飞播工作积累了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11.
飞播成效显著 陕西的飞播造林起始于1958年。西北航空公司1958年榆林沙区开始试播,截止目前,共出动飞机1.2万多架次,作业飞行1.2万多小时。为陕西10个地(市)、70个县(市)飞播造林134.67万公顷,有效面积达103.33万公顷,成林面积达56.67万公顷,飞播造林成效在我国北方省(区)中名列第  相似文献   

12.
<正> 榆林沙区属毛乌素沙地的一部分,面积2,857万亩,其中流动沙地占26%,属半干旱草原地带,年降雨量400毫米左右。为探索直播植物固定流沙的可能性,从1958年起,对该区先后进行过十余次飞机播种造林种草固沙试验,播过十多个植物种。试验结果,大多数植物在飞播当年发芽成苗还不错,而经过冬春的风季后,第二年的有苗面积率便大大下降。由此可见,风蚀是降低苗木保存率,影响飞播成效的一种主要危害。为减轻风蚀危害,提高保存率。本文从苗木密度及植物种混交组合两个方面,对群体结构与飞播固沙成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一、苗木密度与苗木保存率的关系风季后有苗面积率的下降比率,首先取决于风力的大小和植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在风力及植物种相同的情况下,则与苗木密度有  相似文献   

13.
<正>在民航及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一九五八年以来,我省先后在陕北沙区、黄土区和陕南石质山区开展了飞播造林草种试验。截止一九七九年共飞播造林种草二百六十多万亩,其中陕南飞播造林一百三十六万亩,陕北飞播造林种草试验一百二十六万亩。实践证明,飞机播种是加快绿化步伐,改良草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榆林沙区飞播造林种草主要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榆林沙区的飞播造林种草始于1958年,是全国开展飞播治沙最早的沙区之一。初期飞播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保存率比较低。1974年开展了飞播治沙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使飞播治沙获得成功。1988年以来,榆林沙区的飞播治沙开始投入  相似文献   

15.
飞播造林种草是一种机械化的作业方法。实践证明,它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省劳力等优点,是快速恢复植被,绿化荒山的有效途径。我国的飞机播种造林从1958年开始,首先在四川省西昌获得成功。二十年来,先后有22个省(区)开展了此项工作,飞播造林总面积达一亿六千多万亩,保存面积约六千三百五十万亩。飞播造林最早的四川、广西等省(区)已经成林,并开始受益。飞播造林种草又是一种粗放的造林种草方法,播种前不整地,播种后不复土,与其它造林种草方法相比,它具有更严格的季节要求。因此,选择适宜的播期,不仅关系到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飞播造林面积已超过3亿多亩,飞机种草播种面积为1100多万亩,促进了林牧业的发展。飞机播种造林是模拟天然飞粒落地成林而进行的一种机械化直播造林方式,适宜于荒山秃岭的造林。我国从1958年开始飞播造林,已在全国西南、中南、华东、华北和西北地区24个省、市、自治区的590多个县、旗进行。造林面积已  相似文献   

17.
1997年10月22~24日,陕西省西安、汉中、榆林等九地市、商洛地区七县市及省直、民航40多名领导及技术人员在丹凤县召开了飞播造林技术协作会议。 会议除参观了商洛流岭地区百万亩飞播林基地外,还对陕西飞播造林如何面对新世  相似文献   

18.
飞机播种造林、种草是模拟植物天然更新的一种机械化造林种草方法,是加快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沙区绿化的有效途径.用于固沙的飞播植物种除要求具有沙生植物耐干旱、耐风蚀、耐沙埋、繁殖能力强的特点外,还应具备种子容易自然覆沙、发芽生长快和较高的经济价值.经过多年反复试验,适宜我区飞播固沙的树种有以下几种: 杨柴种子扁形,表皮有皱纹,能紧贴沙地地  相似文献   

19.
飞播造林是模拟林木天然下种更新,采用飞机撒播种子的一种造林方式。其特点是;速度快、成本低、省劳力、活动范围广,但季节性强,受天气影响较大。我区的飞播造林种草试验工作从50年代起断续进行,但截止70年代末仍成效甚微。从1981年开始揭开新的一页,在毛乌素沙地和科尔沁沙地,连续进行试验。到1987年全区飞播造林种草近96万亩,分布在7个盟市、12个旗县  相似文献   

20.
1978年,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将飞播造林种草治沙列为重点科研项目,给鄂尔多斯市林业部门先后下达了“飞播造林种草治沙实验”和“飞播造林种草中间实验研究”,治理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1988年,自治区林业厅又下达了“推广应用飞播造林种草治理毛乌素、库布其沙漠”项目。由鄂尔多斯市治沙造林飞播工作站牵头,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