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杂交原种性状及饲育要点秋试2号(东_(13)·新杭×7824·32052)系四原杂交种。其原种是中·中和日·日二原杂交种:中系东_(13)·新杭(编号5号)、新杭·东_(13)(编号7号),日系7824·32052(编号6号)、32052·7824(编号8号)。杂交方式;5×6正反交,7×8正反交。  相似文献   

2.
<正> 一、杂交原种性状及饲育要点陕蚕三号(122·795×226·796)系四元杂交种。其原种:中系122·795(编号5号),795·122(编号7号);日系226·796(编号6号),796·226(编号8号)。杂交方式:5×8正反交,6×7正反交,5×6正反交,7×8正反交。1.杂交原种性状: 5号:中系二化性交杂原种。越年卵灰绿色,卵壳淡黄。春季每蛾产卵500粒。克卵1752粒。孵化齐一,蚁蚕体色黑褐,  相似文献   

3.
<正> (一) 随着蚕桑事业的日益发展,家蚕品种也在不断更换。从我区情况看,目前春蚕品种还比较理想,有苏5×苏6(正反交)、东肥×华合(正反交)两对当家品种。1981年,全区春蚕发种量苏5×苏6占50%以上,东肥×华合(正反交)占30%左右,东肥·671×华合(正反交)占10%多一点。1982年春蚕的发种量:苏5×苏6(正反交)占80%,其余为东肥×华合(正反交)。蚕农对春用品种基本是满意的。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夏秋蚕的品种还不够理想,具体表现在张种产量低、产值低、茧质差。我区历年来夏秋蚕的张种产茧量,一般在40斤左右,张种产值:苏_3×苏_460多元;苏_3·秋_3  相似文献   

4.
林葵芬 《蚕桑通报》2003,34(3):40-41
苏菊×明虎(正反交)是中国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新育成的一代杂交种,为了解该品种在农村中的饲养情况,摸索该品种的性状,我县根据省蚕品种中间试验的要求,在2002年春期与丰1×54A(正反交)品比试验的基础上,于中秋期再次进行试验。现将中秋期试验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材料:供试蚕品种苏菊×明虎(正反交)各2张,由江苏省武进蚕种场提供,对照蚕品种丰1×54A2张,54A×丰11张,均由海盐蚕种场生产提供。方法:试验地点设在我县通远镇新浦村中心组3个蚕户中。每试验户分设试验、对照2个区。即朱金妹、胡吴观试验户,各设试验区苏菊×明虎1张,对照区丰1…  相似文献   

5.
吴钢  杨彪 《四川蚕业》2002,30(4):41-42
家蚕一代杂交种 ,通常是以日系×华系(正反 )杂交组合形式 (二元交 )繁育制成的 ,由于近年大量生产三元交、四元交杂交种 ,故又称家蚕普通种。其杂交优势 ,如茧形较大、茧丝长长、茧层率高、出丝率高等茧丝质经济性状方面的特点和抗逆性强、强健好养的生物学特点 ,能充分表达 ,从而为丝绸工业提供优质的原料茧。以华系为母体的普通斑纹的杂交种 ,即华系 (素蚕 )×日系 (普斑 )杂交组合形式 ,其杂交率可在饲育至 4龄第 3天后 ,通过斑纹的差异进行调查。但是 ,以日系 (普斑)×华系 (素蚕 )、华系 (素蚕 )×日系(素蚕 ) (正反交 )等组合形式的…  相似文献   

6.
<正> 苏_5×苏_6(正反交)是一对多丝量春用杂交种,具有好养、高产、丝质优、出丝率高等优点,在我省推广以来,深受农村、工厂欢迎,饲养比重正在逐年扩大。饲养苏_5×苏_6时,必须充分了解其特性,特别是与华合×东肥相比较,有何不同之处,才能采取相应措施,以发挥这一品种的优良生产性能。现把苏_5×苏_6的饲养要点,分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培育的二化性中系品种广蚕三号,其一代杂交种广蚕三号×7532适于夏季饲育,并于1984年参加了省新品种比较试验,表现良好,全年平均担桑产值为15.77元,比生产种新九×7532的13.52元提高16.6%,平均单张产值为98.36元,比生产种新九×7532的83.57元提交17.7%,并经省评比小组决定,可以扩大饲养。为了探讨广蚕三号×7532一代杂交种是否适于我县饲养,我县(英德)蚕种场在1987年春,由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提供蚕种,饲育了广蚕三号原种20张,共制得广蚕三号×7532正反交蚕种1102张.发给鱼湾、横石塘、望埠等镇饲养。其中,即时浸酸  相似文献   

8.
对于绝大多数的蚕品种而言,催青有效积温主要因期别不同而有所高低,且品种之间差异较小,所以催青有效积温基本上是一个常数,不同蚕品种之间可以互为参照,在催青实际操作中比较容易控制。但丰1×54A正反交却例外,正交与反交之间的催青有效积温、转青经过时间和一日孵化率相差较大,中秋期尤为明显,处理不当会给蚕种催青、收蚁、小蚕饲养和蚕种质量带来负面影响。为此,我们整理分析了本市1998~2002年丰1×54A(正反交)品种所有批次的催青资料,并以薪杭×白云(正反交)为对照,总结出丰1×54A(正反交)品种在不同期别催青阶段的发育特点,并针对其…  相似文献   

9.
<正> 1984年春季我场第一次繁育新品种陕蚕二号一代杂交种,饲养蚁量400克,共制一代杂交种4376.5张,平均克蚁制种10.94张。随着蚕品种的更新换代,这对品种在我场生产中已占一定比例。这里想就我们饲养这对品种的情况谈点体会。一、饲养情况: 1.原种催青:本品种是二化性中·中×日·日四元杂交种。正反交孵化率都高  相似文献   

10.
江苏射阳县蚕桑站刘爱玲等,介绍了黄·海×苏·春的性状及饲养技术。家蚕黄·海×苏·春品种又名5·4×24·46,该品种是一对强健好养,茧形大,产茧量高、丝质优良的春用多丝量四元杂交种。正交卵色灰绿色,反交卵色灰褐色,克蚊头数正反交,均为250头左右,蚁蚕体呈黑色,有趋光性,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夏秋茧净度有所下降,为此,这两年我们做了些调查和试验,探索夏秋茧净度降低的原因。结果如下:一、净度的高低与蚕品种有关:不同蚕品种在同一夏秋期饲养,其净度有开差,以苏_5×苏_6(正反交)净度较好,其次是苏_4×苏_3·秋_3(正反交),A四元最差,成绩约低6~16分,其中4A·2A·×1A·3A 仅84分左右(表1)。  相似文献   

12.
<正> 为适应蚕桑生产的飞速发展,1990年秋季我场从陕西省蚕桑研究所首次引进陕蚕三号杂交原种试繁普种,并获得成功。陕蚕三号原种是中·中和日·日四元杂交组合。中系由122、795正反交组成,正交为陕三5(122×795),反交为陕三7(795×122);日系由226、796正反交组成,正交为陕三6(226×796),反交为陕三8(796×226)。其中陕三7为限性品种,即壮蚕雌蚕为普斑,雄蚕为姬蚕。今秋我场引进试繁的是陕蚕三号的陕三7和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乳酸杆菌对黄河鲤和建鲤正反交F1生长性能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乳酸杆菌含量为0(A01、A02对照组)、2×108cfu/kg(A11、A12)、4×108cfu/kg(A21、A22)、6×108cfu/kg(A31、A32)、8×108cfu/kg(A41、A42),采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在水温为27.5~28.0℃的条件下,选取平均尾重(8.25±0.15)g黄河鲤和建鲤正反交F1各600尾,随机分为10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进行56 d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各乳酸杆菌组的末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水平在6×108cfu/kg时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最大,且反交F1生长较快,饵料系数最低,添加水平再增加,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降低,饵料系数增加;以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为指标,采用二次多项式分析表明,黄河鲤、建鲤正反交F1饲料中乳酸杆菌的适宜添加水平为(5.8~6.0)×108cfu/kg。  相似文献   

14.
喀尔巴阡蜂原产罗马尼亚,1978年引进我国,1979年我所开始饲养并进行纯种繁育及其杂交种选育试验,到1983年不仅建立了喀尔巴阡蜂近交系的基础,而且选育出喀(阡)×高、喀(阡)×意两个优良杂交种。在推广过程中充分证明喀尔巴阡蜂是一个很有经济价值的育种素材。为了进一步选育比较理想的杂交种,我们以此为开端,又收集了喀尼阿兰蜂、东北黑蜂、高加索蜂,意大利蜂等多种素材,继续进行杂交种的组配和选育试验。在喀×喀(阡)单交种的基础上,进而选育出喀·喀(阡)×意三交种,并逐步扩大推广,深受用户欢迎。  相似文献   

15.
过去,我省蚕茧生产推广应用的家蚕品种是二元一代杂交种,原种场繁殖的是纯种,随着生产的发展,我省1992年5月开始繁殖双交原种,制造多元一代杂交种(东43×7·湘,9·芙×7·湘)。多元一代杂交种在我省大量推广应用后,繁殖双交原种就成为原种场的主要任务。目前,我所繁殖的双交原种有“932×芙蓉”和“7532×湘晖”。最初,由于繁殖双交原种在操作上及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吴江地区春蚕常用品种仍为苏5×苏6(正反交)、菁松×皓月(正反交),具有好养、茧丝质好、产量高的优势。但近年来随着工业发展,空气污染日趋严重,现行蚕品种抗工业污染性差的弱点越来越明显,蚕农养蚕风险增大,养蚕效益缺乏保障,蚕农迫切需要抗污染性强的蚕品种。菁松F×皓月F 是江苏省西障蚕种场新育成的春用品种,该品种抗逆性强、体质强健好养,且产量高。适宜在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7.
两对家蚕杂交组合稚蚕人工饲料育饲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进  张升祥  徐世清  崔为正 《北方蚕业》2011,32(4):40-42,49
本试验以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饲养形式,调查了人工饲料适应性杂交组合ZHG×春54正反交和广食×春54正反交的饲养成绩。结果表明,2对杂交组合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良好,24h疏毛率均达到或高于98%,3龄起蚕率广食×春54正反交显著高于ZHG×春54正反交,但1龄和2龄眠蚕体重广食×春54低于ZHG×春54,发育经过以广食×春54短于其他3个杂交组合;茧层量和茧层率正反交平均值ZHG组合高于广食组合,但全茧量和小区产茧量则是广食组合略高于ZHG组合;4个杂交组合1~2龄存活率均为100%,虫蛹生命率均达到97%以上,但广食组合的死笼率略低于ZHG组合。试验结果初步证明,2对杂交组合具有很高的配合力,在摄食性、产茧量、生命率等方面能够达到小蚕人工饲料育实用化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 家蚕一代杂交种的应用,日本是在1906年开始的。我国从1927年夏蚕开始推广一代杂交种,到三十年代就全面应用。陕西在五十年代推广和普及了一代杂交种。我国1981年成立了国家桑蚕品种审定组织,先后审定了春蕾×明珠、菁松×皓月、浙蕾×春晓三对春用品种,群芳×朝霞、秋芳×明辉、新杭×科明、芙蓉×湘  相似文献   

19.
<正> 根据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农村基点鉴定工作会议精神,我县于一九八四年春季接受了家蚕新品种(绫_3·绫_4)×(锦_5·锦_6)正反交,在我县农村进行了中间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环境条件与遗腹卵发生的关系,重点调查分析了广东现行生产用种(9·芙×7·湘,正反交)在不同地区及蛹期不同温度保护下的遗腹卵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由于养蚕制种等技术的差异,蚕品种遗腹卵的发生有明显的不同;7·湘×9·芙的遗腹卵率比9·芙×7·湘的高,其差异达显著水平;蛹期保护以25℃为优,低温保护(21℃)则遗腹卵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