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落实好玉米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工作,探讨氮肥不同基追肥比例和施用时期对施肥效应的影响,充分发挥氮肥最大作用,特在清丰县粮食主产区安排氮肥运筹试验2个,其中高水肥1个,低水肥1个。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地概况1、高水肥地块。高堡乡王庄村王守杰责任田内,土壤类型潮土,土壤质地为轻壤。该田块耕层土壤养分为:有机质12.06g/kg,全氮0.804 g/kg,速效磷16.22 mg/kg,速效钾92mg/kg,缓效钾704mg/kg。前茬作物小麦,每667m2产量500kg。浇水2次,150m3/667m2。玉米整个生育期降水15次,降水量289.61mm。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氮、磷、钾肥对毛豆产量影响,为毛豆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本试验.试验地在浦城县仙阳镇仙阳村花墩坂.供试土壤为灰沙田,含有机质29 g/kg,碱解氮180 mg/kg,速效磷5.8 mg/kg,速效钾58 mg/kg.供试作物为极早生毛豆.试验设8个处理:CK(不施肥),施N、P、K、NP、PK、NK、NPK.每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67.5 m2.每667 m2种5333穴,每穴2株,随机区组排列.氮肥每667 m2(下同)用尿素19.26 kg,分别于2002年3月14日施下23.0%、4月1日施下39.0%、4月26日施下38.0%;磷肥用钙镁磷肥22.22 kg,于3月14日1次做基肥全部施下;钾肥用氯化钾14.82 kg,分别于3月14日和4月1日各施下50%,用肥水平折纯氮8.86 kg、P2O5 2.67 kg、K2O 8.90 kg.试验前期采用小拱棚地膜覆盖保温栽培.于5月29日~6月5日分次采收成熟青荚,各小区单独单采、称重,取平均产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田间小区下研究不同钾水平对棉花前期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为棉田钾素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6个土壤速效钾浓度,k1(99.77 mg/kg)、k2(110.90 mg/kg)、k3(123.48 mg/kg)、k4(140.13 mg/kg)、k5(154.43 mg/kg)、k6(165.77 mg/kg)。于棉花子叶期选择10株测定干物重和全钾含量,苗期和蕾期分别选择10株和5株棉花测定干物重、叶面积、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SPAD值、全钾含量。结果 棉花株高和茎粗在苗期的范围分别为5.10~6.37 cm和2.43~3.01 mm,均随土壤速效钾水平增加而增加,而苗期至蕾期的单日增长量差异不显著,分别在0.63和0.12 mm/d。k6处理的棉株干物重、果枝数、现蕾数、棉花叶面积及叶面积单日增长量均显著高于k1。在苗期和蕾期,不同土壤钾水平处理间棉花功能叶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SPAD值均无显著差异,但各处理的棉株全钾含量和主茎叶钾含量均随土壤速效钾水平增加而显著增加。结论 土壤速效钾水平在100~160 mg/kg时,对棉株前期光合特性无显著影响,但高钾(>150 mg/kg)水平处理能够增加棉株叶面积和果枝数以保障产量结构。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75%、65%、55%灌水下限)和不同施肥量(当地施肥量、85%当地施肥量、70%当地施肥量)对春茬莴笋根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施肥量有利于莴笋苗期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的积累;在成熟期不施肥的处理根干质量最大,中水中肥处理(W2F2)的地上部干质量最大;同一水肥处理下,随着莴笋生育期的推进,土壤碱解氮变化趋势平缓,有效磷含量先上升后下降,速效钾则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不同水肥处理中,中水高肥处理(W2F1)提高了土壤对氮、钾的供应能力,土壤中磷残留量较低;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施肥量的减少下降,随着灌水下限的下降先升高后下降,中水高肥处理(W2F1)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30.41kg/m3.综合评价,中水高肥(W2F1),即施N 296.7kg/hm2、P2O5 70.2kg/hm2、K2O171.6kg/hm2,全生育期灌水定额为2 820.15m3/hm2的灌水施肥组合对甘肃省河西地区莴笋的生长发育最有利.  相似文献   

5.
几年前,国外有杂志曾简要提到锂在农业上也具有应用价值,尤其是在马铃薯上具用一定的增产效果。为此,我们与新疆锂盐厂合作,于1999和2000年分别在一些作物上施用,以探讨锂在农业上的应用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施用锂由新疆锂盐厂提供17%硫酸锂溶液。 1.2 方法 (1)1999年首次在棉花、马铃薯、甜菜三种作物上应用,分别进行了微量喷施和追施效果比较试验,棉花与甜菜地选在新疆玛纳斯县。棉花地土壤为灌耕灰漠土,肥力中等,前茬棉花,试验设3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66.7 m2,随机排列。甜菜地为壤土,前茬冬小麦,肥力中等,试验设3个处理,每处理333 m2,不设重复,管理措施与大田相同。马铃薯地设在乌鲁木齐县板房沟乡,土壤质地为壤土,前茬冬小麦,肥力中上等,试验设5个处理,每处理333 m2,不设重复,产量以将每处理5垄宽100 m,分为三个相等段,每段从第5 m开始取3 m,中间三垄测产来计,株数75 000株/hm2。 (2)2000年试验设在安宁渠新疆农科院土肥所国家灰漠土监测基地,试验在1999年基础上又分别在棉花、番茄、马铃薯三种作物上作更进一步的试验研究,监测基地肥力状况为,有机质22.1 g/kg,全N0.84 g/kg,速效N70.2 mg/kg,速效P23.8 mg/kg,速效K208 mg/kg,试验设8个处理,3次重复,每处理20 m2,棉花品种为新陆早822,番茄品种为加工番茄8 7-5,施入基肥:二铵75 kg/hm2,尿素50 kg/hm2。①棉花试验:播期为4月18日,锂盐的喷施时间分别为现蕾初期6月23日和初花期7月7日,共喷2次,产量以测产计。②马铃薯试验:种植日期为5月15日,7月8日追施LiSO4,喷施时间为7月16日初花期和8月2日盛花期,共喷2次,产量以实产计。③番茄试验:5月2日定植,5月25日追施锂盐,6月8日初花期与6月28日盛花期喷施锂盐,共喷2次。 2 结果与讨论 2.1 1999年锂盐在三种作物上的施用效果 (1)在棉花上施用,棉花叶面喷施锂盐应选择低浓度0.02%为宜,较对照单铃重增加0 .575 g,籽棉产量增加26.49 kg/667 m2,皮棉增加10.01 kg/667 m2,而高浓度0.05%的单铃重增加0.266 g,籽棉增加27.48 kg/667 m2,皮棉增加5.91 kg/667 m2。  相似文献   

6.
水稻化控剂吨田宝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试验目的 验证吨田宝在水稻上应用可强根返青快,增加有效穗数;壮株茎杆粗壮、叶片宽大直立,抗病抗倒;促早熟降低空瘪率,提高出粒率,提质增产增收. 2试验条件 2.1试验作物:水稻 作物品种:龙粳31号 2.2环境条件 2.2.1试验地情况 前茬作物为水稻,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有机质含量48.9 g/kg,碱解氮172mg/kg,速效磷31.3mg/kg,速效钾87mg/kg,PH值6.39.  相似文献   

7.
研究苗期水肥耦合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探讨最佳的水肥耦合模式。在盆栽条件下,本研究采用L_9(3~4)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水肥处理对玉米株高、茎粗和产量等指标的影响。各个时期水肥耦合处理研究表明,处理7、8、9的玉米株高、茎粗表现最优且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三个处理调亏程度均为70%~80%,说明水分在水肥耦合试验中对玉米的农艺性状起决定性作用。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施氮量150 kg/hm~2、施磷量100 kg/hm~2、施钾量300 kg/hm~2条件下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均表现较高,秃尖值最低,获得了较高的单株产量。综合分析认为中单808最佳的水肥耦合模式是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80%条件下,氮、磷、钾肥分别施用150 kg/hm~2、100 kg/hm~2、300 kg/hm~2。  相似文献   

8.
<正>1 试验材料与方法供试水稻品种龙粳43,主茎11片叶,生育日数130d左右,活动积温2350℃。试验在七星农场科技园区进行,草甸白浆土,有机质36.8g/kg、碱解氮139.7mg/kg、速效磷27.6mg/kg、速效钾99.6mg/kg,pH值6.43。试验设12个处理,插秧规格30cm×13cm,处理1~4均施纯氮97.5kg/hm2,穴插秧株数分别为4、6、8、10株;处理5~8均施纯氮112.5kg/hm2,穴插秧株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偃展1号"适播期的最佳密度和施肥量,我们于2000~2001年度特进行本试验. 1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白马湖农场农科所东7#,土壤质地为粘壤土,有机质含量1.86%,含N1.2‰,速效钾126mg/kg,速效磷28mg/kg.试验设密度和肥料两因素,密度A分为三个处理:A1:25万/亩,A2:30万/亩,A3:35万/亩;肥料N分为三个处理:N1:15kg/亩,N2:17.5kg/亩,N3:20kg/亩.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0m2,三次重复,11月9日播种,各处理P、K肥用量相同,均作基肥一次性投入,N肥量基:穗=6:4.  相似文献   

10.
木薯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 7年的木薯施肥效应研究 ,施肥能较好维持地力 ,保证多年连作木薯的显著或极显著增产增收 ,其中以施用氮钾肥为佳。木薯营养临界值为土壤的速效磷 1 2 .6mg/kg,速效钾1 7.0 mg/kg,诊断叶的全氮 3.0 % ,全磷 0 .3% ,全钾 1 .0 % ,低于临界值建议计量配方施肥 ,我国木薯生产推荐每公顷施 1 5t有机肥 ,1 0 0~ 2 0 0 kg尿素 ,1 0 0~ 30 0 kg过磷酸钙 ,1 0 0~ 2 50 kg氯化钾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以不施氮肥为对照,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施氮量130 kg/hm~2全部基施(T_1)、50%基施+50%在苗期追施(T_2)及25%基施+50%在苗期追施+25%在块根膨大期追施(T_3)3种方式对木薯新选056生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以提高木薯叶片生理性状,其中在苗期T_1处理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及脯氨酸含量较高,而T_2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在块根膨大期和块根成熟期T_3处理上述各项生理指标较高,而丙二醛含量较低。施氮后,木薯株高、块根产量、块根淀粉含量及淀粉产量分别增加18.1%~25.4%、4.7%~20.9%、4.9%~12.4%、9.8%~35.9%,且增幅均随施氮次数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可见,本试验条件下T_3处理施氮方式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施氮方式对木薯养分利用和土壤有效养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施肥效率,在田间条件下,以不施氮肥为对照,研究氮(纯N)量130 kg/hm2全部基施(T1)、50%基施+50%苗期追施(T2)及25%基施+50%苗期追施+25%块根膨大期追施(T3)3种方式对木薯品种新选056干物质积累、养分利用及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提高木薯块根、茎及叶的干物质积累量,且均以T3处理最高,其次是T2处理;施氮可以提高木薯块根、茎及叶的氮、磷、钾含量及其积累量,其中以T3处理的氮、磷、钾积累总量最高,其次是T2处理;木薯收获时,T3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及氮肥吸收利用率显著大于T1、T2处理;木薯收获后,种植地各土层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变化因施氮方式而异,其中T3处理各有效养分含量变化均小于T1、T2处理。可见,本研究条件下氮肥25%基施+50%苗期追施+25%块根膨大期追施是木薯生产较理想的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13.
<正>1试验目的通过田间试验,验证龙登福赛(噻呋·苯醚甲27.8%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2试验条件2.1试验作物:水稻作物品种:垦鉴稻6号2.2耙标生物:稻瘟病2.3环境条件地处三积温带,全年有效积温2593℃。2.3.1试验地情况前茬作物水稻。土壤种类潜育白浆土,有机质3.89,PH值6.5,速效氮0.6865mg/kg、速效钾1.2264mg/kg、速效磷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水肥耦合对福建龙岩烟区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和烤烟产质量的影响,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设计CK(常规施基肥和追肥)、T_1(常规施基肥,追肥采用常规肥料,水肥一体化模式)、T_2(常规施基肥,追肥采用液体肥,水肥一体化模式)。试验结果表明:与CK相比,T_1、T_2处理烟田土壤的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500.19、519.50 mg/kg,速效磷含量分别提高55.46%、72.94%,有机质分别提高14.38%、18.53%;T_2处理pH最接近烟草生长适宜值。T_1、T_2处理烤后烟叶单叶重增加,含梗率降低,厚度减小;两糖含量降低,总氮含量和钾氯比提高,糖碱比更接近优质烤烟范围。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分别提高4.27%和22.34%;多酚类物质含量分别提高9.91%和24.32%;产量、产值、均价以及上等烟比例分别提高了55.94 kg/hm2、2205.33元/hm2、2205.33元/hm2、0.27元/kg、2.56%。综上,采用水肥耦合追施液体肥处理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5.
通过选择全部施配方肥(基肥)、基肥20%+追肥80%、基肥50%+追肥50%、全部施缓释肥4种施肥方式进行施肥比较,结果表明,各处理方式对马铃薯生育期基本没有影响,但对株高、株粒数、株粒重、大薯率等影响较大,以基肥50%+追肥50%方式为最好,其株高、株粒数、株粒重、大薯率分别是92. 4cm、7. 1粒、0. 75kg、69. 3%。产量以基肥50%+追肥50%方式为最高,是42718kg/hm2,较处理1增产3991kg,增产率为10. 3%;较处理2增产6176kg,增产率为16. 9%;较处理4增产9843kg,增产率为29. 9%。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基肥50%+追肥50%方式为最好,使0~20cm耕层土壤有机质增加0. 09g/kg,全氮增加0. 03g/kg,碱解氮增加4. 5mg/kg,有效磷增加0. 09 mg/kg,速效钾增加8. 1mg/kg。因此,生产上,应继续开展相关试验研究,扩大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材料。试验于2008年10月安排在西华县艾岗乡潘岗村,供试土壤为潮土类,沙土。肥力中等,该地块有机质含量9.3g/kg,速效氮含量65mg/kg,速效磷(P2O5)含量12.5mg/kg,速效钾(K2O)含量98mg/kg,pH值7.5。前茬作物夏玉米,产量平均为400kg/667m2。供试作物为小麦,供试品种是众麦1号,10月23日播种,小区面积30m2,每667m2播量为9kg。  相似文献   

17.
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材料。试验于2008年10月安排在西华县艾岗乡潘岗村,供试土壤为潮土类,沙土。肥力中等,该地块有机质含量9.3g/kg,速效氮含量65mg/kg,速效磷(P2O5)含量12.5mg/kg,速效钾(K2O)含量98mg/kg,pH值7.5。前茬作物夏玉米,产量平均为400kg/667m2。供试作物为小麦,供试品种是众麦1号,10月23日播种,小区面积30m2,每667m2播量为9kg。  相似文献   

18.
1 试验基本情况 1.1 试验材料 供试肥料:富利硼、金棉露;供试作物:加工番茄,品种为里格尔87-5. 1.2 试验方法试验设4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处理A:喷施富利硼0.1%浓度50 g/667m2,对水50 kg/667m2;处理B:喷施富利硼0.15%浓度50 g/667m2,对水35 kg/667m2;处理C:喷施金棉露24 g/667m2,对水40 kg/667m2;处理D(CK):喷施清水30 kg/667m2.  相似文献   

19.
王会侠 《河南农业》2014,(21):25-25
<正>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地概况该试验安排在孟津县城关镇庆山村赵游子的责任田,前茬作物为玉米,每667m2产量为350kg。土壤为红黏土,地力水平偏低,无灌溉。有机质8.56g/kg、全氮0.72g/kg、有效磷11.23mg/kg、速效钾180mg/kg。(二)试验材料供试品种为豫麦25,2012年10月13日播种,播量为9kg/667m2。供试肥料为硫酸锌。(三)试验方法1、试验设计。采用3个处理随机排列设计。试验在不施有机肥的基础上进行,常规施肥为复合肥(25-  相似文献   

20.
水肥耦合对极端干旱区滴灌大枣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田间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水肥2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原理,采用滴灌灌水施肥方式进行大枣试验,研究滴灌大枣在不同水肥处理下的土壤养分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水肥处理改变了土壤水肥环境,影响了土壤养分含量。在大枣生长过程中,土壤中氮素有2个明显加速变化的过程,新梢生长期和枣果生长期;土壤速效磷表现为在枣果成熟期迅速加大;在枣果生长和成熟期,各处理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变化最为剧烈。综合考虑,最优水肥组合为处理D8,即灌水量和施肥量的最佳组合值为:灌水量7800 m3/hm2,施氮量和施钾量均300 kg/hm2,施磷量15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