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NA—RNA杂交法检测新城疫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光敏生物素标记鸡新城疫cDNA,制备核酸探针,经斑点杂交和碱性磷酸酶显色后,探针同该cDNA的PCR产物、PCR产物重组子和新城疫强弱毒株呈现阳性反应,与IBV、ILT、MG和正常尿囊液等均呈阴性杂交反应,田间病料和杂交试验也表明该cDNA探针是敏感且特异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用光敏生物素标记鸡新城疫cDNA,制备核酸探针,经斑点杂交和碱性磷酸酶显色后,探针同该cDNA的PCR产物、PCR产物重组子和新城疫强、弱毒株呈现阳性反应,与IBV、ILT、MG和正常尿囊液等均呈阴性杂交反应,田间病料的杂交试验也表明该cDNA探针是敏感且特异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DIG—标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cDNA探针的制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IBDV特异引物对IBDV RNA进行逆转录和PCR扩增。以低融点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回收PCR扩增带,经酚-氯仿纯化后,用DIG标记制备IBDV cDNA核酸探针。斑点杂交试验证明,该探针能与IBDV不同毒株发生阳性杂交反应,敏感度为1pg。本实验制备的IBDV cDNA核酸探针不仅为IBDV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提供了敏感可靠的手段,而且也是核酸探针制备方法的一次探索。  相似文献   

4.
将IBVT株基因组S1基因上0.6kb片段(位于S1基因上1121bp~1723bp之间)克隆到PIB-PCR Cloning vector中,用地高辛标记探针,分别与9株IBV 的PCR产物和12株IBV的核酸进行点杂交均呈阳性反应,而该探针不与IBDV和NDV的RNA,EDS-76病毒的DNA及正常鸡胚尿囊液的抽提物反应。探针检测IBV-PCR产物的灵敏度为100~200pg。用该探针检测不同毒株IBV在鸡胚中的繁  相似文献   

5.
K700bp是高产蜜西蜂引物K(5’-CGGCCCCTGC-3’),通过RAPD-PCR扩增出来的一个特有DNA片段。然后将K700bp制备成探针再与高、低产蜜西蜂的PCR产物及它们的基因组进行杂交。结果K700探针只与高产蜜西蜂的PCR产物及其基因组杂交,证明K700bp确实是高产蜜西蜂的一个特有DNA片段。  相似文献   

6.
K700bp 是高产蜜西蜂引物K(5’- CGGCCCCTGC- 3’) ,通过RAPD- PCR 扩增出来的一个特有DNA 片段。然后将K700bp 制备成探针再与高、低产蜜西蜂的PCR 产物及它们的基因组进行杂交。结果K700探针只与高产蜜西蜂的PCR 产物及其基因组杂交,证明K700bp 确实是高产蜜西蜂的一个特有DNA 片段。  相似文献   

7.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马立克氏病病毒(MDV)GA株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基因组DNA中扩增出MDV糖蛋白(gD)抗原基因1209bp编码序列。将该PCR扩增产物于EcoRI和KpnⅠ位点克隆进行pUC18质粒载体中。将gD重组pUC18质粒DNA用Digoxigenin(Dig)标记后,在Southern blot中,该探针能识别MDV基因组DNA的Bam HI-A克隆中的A  相似文献   

8.
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6片段的cDNA克隆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发表的PRRSV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扩增ATCC VR-2332株的ORF6的基因的引物,以ATCC VR-2332基因组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出586bp的cDNA产物。将该cDNA片段经T-A连接插入pGEM-Teasy载体中,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氏菌JM109,获得重组质粒转化菌。对重南粒DNA进行PCR及酶切鉴定,证明插入的DNA片段与PCR扩增的DNA片段大小相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构建的新城疫病毒(DNV)cDNA文库中扩增含编码F糖蛋白前体-Fo酶切位点序列的359bp的F蛋白基因cDNA片段。将此359bp cDNA片段经光敏生物素标记后,即成DNV-cDNA探针。该探针能特异性地从感染的尿囊液中检测出DNV强毒株和疫苗毒株的基因组RNA,而不与IBDV-dsRNA,AIBV-ssRNA,EDS76-dsDNA、MDV0dsDNA、F  相似文献   

10.
从2型犬腺病毒的MDCK细胞培养物中提取线状双链病毒基因组DNA,利用限制性内切酶PstI、BglⅠ和HindⅢ分别进行酶切,在1%琼脂糖凝胶上电泳,随后Southern印迹到尼龙膜上,利用Digoxin标记的2型犬腺病毒E3区PCR产物与膜上DNA杂交,结果发现,E3区探针分别与病毒DNA的PstIB片段、BglIAl片段和HindⅢA2、B2片段呈现阳性杂交反应,该结果为E3区的克隆及犬腺病毒  相似文献   

11.
用IBDV特异引物对IBDVRNA进行逆转录和PCR扩增。以低触点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回收PCR扩增带,经酚-氯仿纯化后,用DIG际记制备IBDVCDNA核酸探针.斑点杂交试验证明,该探针能与IBDV不同毒株(STC、Lukert、B_2和LQ)发生阳性杂交反应,敏感度为1pg.本实验制备的IBDVcDNA核酸探针不仅为IBDV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提供了敏感可靠的手段,而且也是核酸探针制备方法的一次探索。  相似文献   

12.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有几个绵羊品种中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羊的促卵泡激素(FSH)cDNA,胸腺基因组DNA及卵泡抑止素cDNA等3种探针与泰国长尾羊,咯麦隆羊及它们F1代杂种的基因组DNA进行分子杂交,结果在EcoRI,HindⅢ和TaqⅠ酶切的DNA片段与FSH cDNA杂交的图谱上,可观察到RFLP的存在,并可根据某些特殊区带的存在与否区别两个不同种的羊。用EcoRⅠ酶切的DNA片段与胸腺基因组DNA探针杂交,也发现了RFLP,而其它3种酶  相似文献   

13.
应用复合引物扩增大肠杆菌肠毒素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对合成的不同寡核苷酸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不耐热肠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ST)基因;两对引物从ETECLT和ST基因中分别扩增出314bp,237bp的DNA片段,均能与相应的LT和ST基因探针杂交。LT扩增产物(314bp)和ST扩增产物(237bp)分别和SmaⅠ和HincⅡ酶切后,产生190bp和124bp,147bp和90bp的DNA片段。同一扩增反应中应用LT和ST复合引物进行扩增,3种基因型LT、ST和LTSTETEC从样品中鉴定出。109份动物腹泻粪样分别用PCR,核酸杂交和ELISA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CR是最为灵敏和快速的测定ETEC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在几个绵羊品种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羊的促卵泡激素(FSH)cDNA,胸腺(Thymus)基因组DNA及卵泡抑止素(Follistatin)cDNA等3种探针与泰国长尾羊,喀麦隆羊(Cameroon)及它们F1代杂种的基因组DNA进行分子杂交,结果在EcoRI,HindⅢ和TaqⅠ酶切的DNA片段与FSHcDNA杂交的图谱上,可观察到RFLP的存在,并可根据某些特殊区带的存在与否区别两个不同种的羊。用EcoRI酶切的DNA片段与胸腺基因组DNA探针杂交,也发现了RFLP,而其它3种酶的酶切片段与此探针杂交,个体间的图谱是一致的。利用本实验所采用的4种限制性内切酶,在所测定品种及杂交种的卵泡抑止素位点没有发现变异。  相似文献   

15.
PCR和斑点杂交检测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DNA特定片段,将此pcR产物用Digoxigenin标记后作为探针进行斑点杂交,以此检测CAV并作流行病学调查。对从江苏省不同地市随机采集的2月龄左右不同疾病的病鸡DNA样品进行检测,在被检的52个不同鸡群来源的病料中,有36个鸡群来源的病料DNA显示CAV阳性(群阳性率为69.2%);备组织中CAVDNA含量有所差异,依次为胸腺>脾、骨髓、肝>肾、法氏囊、脑。用PCR检测得到的阳性鸡的组织病料感染SPF鸡,在感染后第24天检查,出现贫血症状。初步调查表明,在江苏一些地区CAV感染已相当普遍,但它与发病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将狂犬病病毒糖蛋白cDNA BglⅡ(1.67kb)片段正向插入pMT010/A^+BamHⅠ切点,构建重组质粒pMT010/A^+-Rgp,用EcoRⅠ+SalⅠ对pMT010/A^+-Rgp进行双酶切后,回收含有狂犬病病毒糖蛋白cDNA和绵羊MT启动子的2.76kb片段,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该片段注入小鼠单细胞受精卵雄前核内,在进行胚胎移植后,获得44只小鼠,经PCR、Southern杂交及原位  相似文献   

17.
采用RT-PCR方法,以IBVS1全基因特异性引物分别从我国华东(HD)、华北(HB)、华中(HZ)、华南(HN)、西北(XB)及东北(DB)等地的IBV流行株基因组中扩增出预期的1.7kb左右的DNA片段。PCR产物的HaeII酶切分析及其与英国IBVS1全基因核酸探针的分子杂交证实所获6个IBV流行株的PCR产物为IBVS1基因。将此6个毒株的S1基因PCR产物分别进行5’和3’端的BamHI和HindII酶切识别位点的分子修饰之后插入到克隆质粒pUC18的BamHI/HindII位点,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目的基因的分子克隆。S1基因的RFLP分析表明我国IBV已有分子水平的变异。  相似文献   

18.
用病毒分离、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夹心ELISA、RT-PCR及cDNA探针斑点杂交试验等六种方法对一起罕见疫情的传入途径进行了调查。病毒分离和RT-PCR试验证明,这是由于鱼粉中污染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所致。本研究结果提示,RT-PCR是进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传播途径研究的首选方法,应加强饲料的兽医卫生监督管理,探讨把重要疫病病原列入质检项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RT-PCR方法,以IBV S1全基因特异性引物分别从我国华东,华北,华中,华南,西北及东北等地的IBV流行株基因组中扩增出预期的1.7kb左右的DNA片段。PCR产物的HaeⅢ酶切分析及其与英国IBV S1全基因核酸探针的分子杂交证实所获6个IBV流行株的PCR产物为IBV S1基因。将此6个毒株的S1基因PCR产物分别进行5‘和3’端的BamHI和HindⅢ酶切识别位点的分子修饰之后插入到  相似文献   

20.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伪狂犬病病毒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标准的伪狂犬病病毒(PRV)闽A株,经BHK21细胞培养,提取PRVDNA作为摸板;合成1对20-mer寡核苷酸作为引物;选择扩增序列由262个碱基对组成的位于编码多糖蛋白gp50基因,用耐热的Taq-DNA聚合酶经30个循环以后,扩增的产物直接用凝胶电泳检测,并用标准分子量确定。结果表明:以PRVDNA作为模板进行扩增,有扩增产物生成,以同科的疱疹病毒DNA作为模板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PCR扩增,无扩增产物生成,说明PRVPCR扩增是特异的。PCR技术检测PRVDNA敏感度为28.5pg.PRVPCR技术的建立,为伪狂犬病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更敏感、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