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杂草野燕麦是危害作物产量及质量的主要杂草之一,为高效的防治杂草野燕麦,探究了高原特色植物大麻不同部位(全株、根、茎、叶和种子)甲醇提取物对杂草野燕麦的抑草活性.[方法]采用萃取法得到大麻不同部位提取物,用种子萌发法处理供试种子,研究10.000,5.000,2.500,1.250,0.625,0.313 mg/mL质量浓度下大麻不同部位提取物对野燕麦种子发芽率及幼苗芽长、根长、鲜质量、干质量的影响,并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大麻不同部位提取物对野燕麦种子的萌发呈"低促高抑"趋势,大麻根、茎、叶的粗提物为0.313~1.250 mg/mL时,对野燕麦种子芽长生长表现出促进作用,在高质量浓度2.500~10.000 mg/mL时,呈抑制作用;大麻全株、根、茎、叶、种子的粗提物在0.313 mg/mL时,对野燕麦种子根长生长呈促进作用,在10.000 mg/mL时均表现为显著抑制作用.大麻不同部位甲醇提取物在不同浓度下对野燕麦幼苗根长、芽长抑制作用强弱不同,由强到弱依次为种子浸提液、全株浸提液、茎浸提液、根浸提液和叶浸提液,其中大麻种子提取物在质量浓度为0.313~2.500 mg/mL时,对野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抑制作用,且对小麦种子生长无影响.[结论]大麻不同部位提取物均含除草的活性物质,大麻种子可能是抑草活性物质产生的主要场所,为大麻在植物源除草剂中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其释放的活性物质的具体成分及其相关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多孢木霉HZ-31菌株的除草活性物质,对其活性成分进行逐步分离。采用种子萌发法和离体叶片接种法分离最佳活性组分。结果表明,HZ-31菌株发酵滤液活性高于发酵液,发酵滤液对野燕麦和油菜种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0.00%和91.67%。4种有机溶剂萃取物对7种杂草叶片的致病效果由强到弱表现为:正丁醇相乙酸乙酯相石油醚相氯仿相。4种有机溶剂萃取粗提物在5 mg/mL浓度下对野燕麦和油菜的种子萌发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除乙酸乙酯外,其余处理的发芽抑制率为100%。3 mg/mL浓度下正丁醇粗提取物能完全抑制野燕麦和油菜种子的萌发。因此,粗提物活性测定以离体叶片和种子萌发结果为依据,检测HZ-31菌株活性物质最佳有机相,最终确定最佳活性组分在正丁醇相中。  相似文献   

3.
为开发新型微生物源除草剂,本研究对青海青稞酒糟中分离到的微生物菌株发酵液进行抑草活性的测定,筛选出抑草活性菌株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6株酒糟菌菌株的发酵液对野燕麦种子发芽的抑制率达到50.00%以上,菌株JZ1-1-9的抑制活性最高.酒糟菌发酵液对野燕麦的芽长、根长、鲜质量、干质量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菌株...  相似文献   

4.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及孢子萌发法,研究了大蒜鳞茎粗提物对西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iumf.niveum Snyder et Heansen)病菌的抑杀效应。结果表明,随大蒜鳞茎粗提物质量浓度的增加,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增强,大蒜鳞茎粗提物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0.156 25 mg/mL;当大蒜鳞茎粗提物的质量浓度达到10 mg/mL时,对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100%;质量浓度达到20 mg/mL时,抑菌圈直径最大,为5.7 mm,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到100%,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大蒜鳞茎粗提物可有效抑杀西瓜枯萎病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蒜对黄瓜枯萎病(Fusarium axysporum(Schl.)f.sp.CucumerinumOwen.)的抑菌效应和防病效果,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生产中利用大蒜防病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匀浆法制备大蒜鳞茎粗提物,通过室内抑菌试验测定大蒜鳞茎粗提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效应,于黄瓜苗期人工接种黄瓜枯萎病菌测试大蒜鳞茎粗提物的防病效果。【结果】大蒜鳞茎粗提物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显著的抑杀效应,随着大蒜鳞茎粗提物质量浓度的增加,抑菌圈扩大,对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对孢子萌发的最低抑制质量浓度为0.312 5 mg/mL,质量浓度达到10 mg/mL时抑制率达到100%;对菌丝生长的最低抑制质量浓度为0.625 mg/mL,质量浓度达到20 mg/mL时抑制率达到90%以上。黄瓜苗期接种试验防病效果显著,随着大蒜鳞茎粗提物质量浓度的增加,防病效果增强,质量浓度达到100 mg/mL时,防病效果达65.5%~81.8%。【结论】大蒜鳞茎粗提物对黄瓜枯萎病有显著的抑菌和防病作用。  相似文献   

6.
红豆草根系分泌物对7种杂草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红豆草化感效应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提取红豆草根系分泌物,研究不同浓度(0(CK)、12.5、25、50、100mg/ml)根系分泌物对反枝苋、狗尾草、野燕麦、龙葵、白茅、灰藜、稗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红豆草根系分泌物对7种供试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处理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当根系分泌物处理浓度为100mg/ml时,灰藜、反枝苋、野燕麦的萌发率分别只有6.6%、10%和10%,反枝苋、野燕麦、龙葵、稗草的发芽指数均小于1;100mg/ml根系分泌物对灰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达91.9%,对龙葵、白茅、狗尾草种子萌发的抑制率较低。[结论]红豆草根系分泌物对不同杂草的化感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7.
选用青海农田常见杂草野燕麦作为靶标杂草,盆栽接种后测定了多孢木霉HZ-31菌株对野燕麦体内各种生理指标的影响,分析了寄主与病原菌相互作用的生理变化机制。结果表明,多孢木霉HZ-31菌株侵染野燕麦后,对植株生理机制防御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PAL和POD活性增加,以抵御菌株侵染,其余生理防御指标包括MDA含量、CAT、PPO、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则受到菌株侵染的破坏,含量减少、活性降低。被抑制的防御酶作用效应大于被促进的防御酶。HZ-31菌株的侵染钝化或抑制了野燕麦体内主要酶类,中断相应的酶促反应,引起植物广泛的代谢变化,包括细胞膜透性改变、干扰光合作用、蛋白质合成、酚类物质代谢等生理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为改进当前西藏青稞作物质量同时防除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本试验以40%砜吡草唑悬浮剂与50%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作为试验药剂,与常规农药对比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青稞播种期,用40%砜吡草唑悬浮剂+50%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进行封行药剂处理,对青稞田的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推荐施用剂量为40%砜吡草唑20 mL/667 m2+50%吡氟酰草胺25 mL/667 m2,当施用剂量超过这个含量时容易引起药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马铃薯田杂草危害给马铃薯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为探索青藏高原地区马铃薯主栽品种的化感抑草潜力,研究青藏高原地区马铃薯主栽品种青薯9号和175号不同器官的化感抑草作用。【方法】以野燕麦(Avena fauta L.)和自生油菜(Brassica napus L)为受体,采用滤纸片生测法,分别测定铃薯青薯9号和175号根、茎、叶部分5个质量浓度水浸提液(6.3,12.5,25,50,100 g/L)的化感抑草作用。【结果】当水浸提液浓度大于25 g/L时,2种马铃薯不同器官水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明显,总体表现出随着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的趋势。2种马铃薯不同器官水浸提液对自生油菜的化感作用强于野燕麦,且对受体植物根长的化感作用强于芽长和鲜质量。当水浸提液浓度为100 g/L时,水浸提液对自生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指数RI为-1.00,完全抑制自生油菜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结论】总体而言,175号化感作用强于青薯9号。就不同器官而言,175号叶部分和青薯9号茎部分化感作用较强。研究结果将为应用马铃薯化感物质进行生防除草剂及其先导化合物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植物粗提物对朱砂叶螨触杀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筛选出新型的植物源杀螨剂,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10种植物30种粗提物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成螨的触杀活性。当粗提物浓度为2 mg/mL时,蒲公英的氯仿粗提物和生栀子的甲醇粗提物,关黄柏、吴茱萸和甘草的石油醚粗提物,对朱砂叶螨均有较好的触杀活性,其中生栀子的甲醇粗提物致死率最高,为83.67%。经初步试验筛选,选取这5种触杀活性较高的中草药提取物做进一步的毒力测定,结果为关黄柏、吴茱萸的石油醚粗提物(24 h)的LC50值为分别为1.6332 mg/mL和1.6530 mg/mL;蒲公英的氯仿粗提物LC50值为(24 h)为1.6818 mg/mL;生栀子的甲醇粗提物(48 h)LC50值为1.4623 mg/mL;甘草石油醚粗提物(48 h)LC50值为1.5131 mg/mL。这5种中草药的提取物均具有比较好的杀螨活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厌氧毒性试验(anaerobic toxicity assay,ATA)研究F-对厌氧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毒性.结果表明:当F-质量浓度为25 mg/L时,产甲烷过程几乎不受影响;当F-质量浓度由25 mg/L上升至100 mg/L时,产甲烷量由96 mL降至64mL;当F-质量浓度由100 mg/L上升至400 mg/L时,产甲烷量仅由64 mL降至60 mL.随之2次连续投加F-的试验结果表明:当F-质量浓度为25 mg/L时,甲烷化过程仍然保持与对照相当的活性;当F-质量浓度为100~400 mg/L时,甲烷化过程则受到了更为严重的抑制.恢复试验结果表明:当F-质量浓度为25和100~400 mg/L时,F-分别属于代谢毒素和生理毒素.此外,蔗糖基质的降解性随着F-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大蒜鳞茎粗提物对番茄灰霉病的抑菌和防治效果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水提法提取大蒜鳞茎的粗提物,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进行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60.00 mg/mL;质量浓度达到60.00 mg/mL时,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到98.15%;质量浓度达到120.00 mg/mL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以及对番茄离体叶片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达到100.00%、92.77%和88.56%。大蒜鳞茎粗提物可有效抑杀番茄灰霉病菌。  相似文献   

13.
张秀雨  马秀花  李玮  沈硕 《南方农业学报》2022,53(12):3444-3452
【目的】构建芽孢杆菌复合菌群,优化菌群组合并研究其杀草谱、作物安全性及对野燕麦的除草活性,为开发新型生物除草菌剂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以课题组前期筛选到的芽孢杆菌D30202、JZ1-1-9、JZ2-4-15和JZ2-2-1为材料,采用皿内对峙试验测定菌株间的相容性,并结合分光光度法测定菌株生长曲线,确定构建复合菌群的菌株和组合时期;通过种子萌发袋法测定复合菌群对杂草种子萌发的根长、芽长抑制率和干重、鲜重抑制率以优化菌株组合类型;采用盆栽试验对最优组合菌群进行杀草谱及作物安全性评价,测定作物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 3种防御酶活性作为对野燕麦除草活性反应的指标。【结果】待选菌株两两之间无拮抗关系且生长周期一致,由菌株D30202、JZ1-1-9和JZ2-4-15构建的复合菌群2-9-15为最优组合。菌群2-9-15抑制野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综合效果最明显,根长和芽长抑制率分别为39.17%和73.49%,幼苗鲜重和干重抑制率分别为25.11%和21.26%。盆栽试验结果显示,菌群2-9-15的除草广谱性及作物安全性均优于精喹禾灵,除禾本科作物青稞外,菌群2-9-15对玉米、藜麦、小麦、蚕豆、豌豆和马铃薯等当地主栽作物安全性高。3叶期野燕麦分别经精喹禾灵和菌群2-9-15喷施处理3 d后,叶片MDA含量、SOD和CAT活性下降趋势一致。【结论】复合菌群2-9-15具有较高的抑草活性及广谱性,具有开发为防治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生防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地区田间禾本科杂草生物学特性及群落结构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采用随机取点和倒置“W” 9点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哈尔滨市不同作物田禾本科杂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哈尔滨市田间禾本科杂草主要有 8种 :稗草、狗尾草、马唐、野燕麦、荩草、芦苇、稻李氏禾和长芒野稗。各作物田内优势杂草种类不同 :大豆和玉米田优势杂草主要是稗草 ;小麦田优势杂草主要是稗草和野燕麦 ;水稻田优势杂草主要是稗草和稻李氏禾 ;蔬菜田优势杂草主要是稗草 ,偶有荩草和狗尾草。总体上 ,各群落都有稗草 ,其发生量最大、分布面最广。  相似文献   

15.
8种中药提取物对朱砂叶螨触杀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24种植物粗提物对朱砂叶螨的杀螨活性。结果表明:当提取物质量浓度为2mg/mL时,木鳖子和石楠叶的甲醇粗提物,木鳖子、鹤虱、石楠叶和蛇莓的氯仿粗提物,急性子和木鳖子的石油醚粗提物对朱砂叶螨成虫有较好的触杀活性。其中致死率最高的为木鳖子的石油醚粗提物,致死率为77.52%;瓦松的甲醇粗提物对螨的致死率最低,为9.52%。根据初步筛选结果,选取急性子的石油醚粗提物和木鳖子的石油醚、氯仿粗提物做进一步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毒性最强的为木鳖子的石油醚粗提物,其LC50值为0.539 5 mg/mL。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探讨了24%炔草酯乳油在萧县大田条件下对小麦田一年生禾本科优势杂草野燕麦和蜡烛草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4%炔草酯乳油对禾本科杂草野燕麦和蜡烛草防效较高,且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固体和液体发酵粗提物对小麦、高粱、黄瓜、油菜的幼苗和幼根生长抑制活性。浓度20 mg/mL的固、液粗提物对4种供试植物的幼苗和幼根的抑制率均达到100%;对4种植物的幼苗和幼根同时具有抑制作用的最小有效浓度均为0.62 mg/mL;相同浓度的粗提物(5 mg/mL),液体发酵粗提物对小麦幼苗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固体粗提物,而对高粱幼根和黄瓜幼苗的抑制作用却显著低于固体粗提物(p<0.05),对高粱幼苗、小麦幼根、黄瓜幼根、油菜幼苗和幼根的抑制作用与固体粗提物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评价除草活性效果,灰葡萄孢菌固体和液体发酵粗提物均有很高除草活性,而固体发酵因原料廉价、操作简单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景洪哥纳香对线虫的毒杀活性。【方法】利用甲醇、水、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等溶剂对景洪哥纳香的茎、叶部位进行提取,并且于24、48和72 h后,通过浸渍法分别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粗提物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杀活性。【结果】景洪哥纳香茎、叶的二氯甲烷与乙酸乙酯粗提物毒杀线虫活性较好,而水提物活性很弱。当质量浓度为12.5 mg/mL时,在处理72 h后景洪哥纳香茎、叶的乙酸乙酯粗提物对线虫的毒杀活性最好,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9.9%、70.3%;当质量浓度为25 mg/mL时,在处理72 h后景洪哥纳香茎、叶的乙酸乙酯粗提物对线虫的毒杀活性最好,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0.2%、80.4%;当质量浓度为50mg/mL时,在处理72 h后景洪哥纳香茎、叶的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粗提物对线虫的毒杀活性最好,其校正死亡率范围为87.7%~99.0%。【结论】景洪哥纳香茎、叶部分二氯甲烷与乙酸乙酯粗提物均显示较强杀线活性,具有进一步开发植物源杀线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几种除草剂对春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野燕麦、旱雀麦是青海春麦田主要的禾本科杂草,发生普遍,危害严重.为控制其危害,对目前开发出来的6种防除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g/L炔草酸·唑啉草脂EC 600mL/hm2、150g/L麦极WP 300g/hm、69g/L骠马EW 750mL/hm2对野燕麦的防效分别达到98.80%、9...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室内培养皿生物测定的方法,测试不同质量浓度(0、0.02、0.03、0.05、0.08、0.10g·mL-1)麦秸、稻秸浸提液对油菜及油菜田2种常见靶标杂草野燕麦(Avena fatua Linn)、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L.)Schur]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下,麦秸与稻秸浸提液对3种受体材料种苗生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二者对油菜种苗生长安全的最高质量浓度分别为0.08g·mL-1和0.05g·mL-1,可以用来开发研制油菜田肥料;在对油菜安全的质量浓度下,麦秸浸提液对野燕麦种苗生长无抑制作用;而稻秸浸提液对野燕麦种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可以用来开发研制油菜田防除野燕麦的生物抑草肥;在油菜的安全的质量浓度下,麦秸、稻秸浸提液对播娘蒿种苗生长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麦秸的抑制作用强于稻秸,具有开发研制油菜田治理播娘蒿的生物抑草肥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