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为探究干旱胁迫对不同宿根花卉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控水方法测定24种宿根花卉在干旱胁迫下的株高、冠幅、根长及根冠比等生长指标,并根据各指标的旱水比值结合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初步排序。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所有试验材料的株高和冠幅均减小,根冠比和根长先增加后下降,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马蔺>旱麦瓶草>菊叶委陵菜>‘金娃娃’萱草>二裂委陵菜>山麦冬>溪荪>叉分蓼>白屈菜>地被石竹>蓬子菜>蹄叶橐吾>蓝花棘豆>麻花头>展枝唐松草>华北蓝盆花>紫花耧斗菜>龙牙草>黄芩>草地风毛菊>地榆>路边青>‘小兔子’狼尾草>独活。  相似文献   

2.
唐山地区引种宿根花卉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唐山地区引种的7种宿根花卉的抗旱性。[方法]以唐山地区引种的7种宿根花卉为材料,干旱胁迫0、3、6、9、12、15d,观察植株的形态变化,测定电导率、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在干旱胁迫下,7种宿根花卉发生萎蔫的时间不同,萎蔫情况也不同。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7种宿根花卉的电导率均呈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不同。在干旱胁迫下,7种植物体内的SOD活性都呈先升后降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干旱胁迫初期上升,后期下降。[结论]费菜、‘红花’景天、常夏石竹、‘金娃娃’萱草的抗旱能力强,‘罗米莱紫’穗花婆婆纳、‘柯罗粉’美国薄荷的抗旱能力中等,‘革质’亮金光菊的抗旱能力弱。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3种狼尾草的耐盐性,对其进行为期30 d的盐胁迫试验,设置0.25 g/kg、0.35 g/kg、0.5 g/kg、0.6 g/kg、0.8 g/kg 5个土壤含盐量梯度处理,以清水为对照,测定相关形态及生理指标。结合植株死亡率、枯叶率、株高和茎叶生长量的试验结果表明,3种狼尾草耐盐能力由强至弱的次序为:‘小兔子’狼尾草>羽绒狼尾草>‘紫光’狼尾草,它们能够忍受的土壤含盐量分别为0.6 g/kg、0.5 g/kg、0.35 g/kg。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3种狼尾草叶片中SOD、CAT及POD的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SOD活性变化幅度最大。随着盐胁迫的加重,‘紫光’狼尾草SOD活性在0.35 g/kg轻盐胁迫时最早出现峰值,其次为羽绒狼尾草,在0.5 g/kg中盐胁迫时达到峰值,‘小兔子’狼尾草在0.6 g/kg中盐胁迫时出现峰值,这与枯叶率和茎叶生长量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因此可以通过测定SOD活性峰值判断其能耐受的土壤含盐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宿根花卉耐盐性。[方法]供试材料为矢羽芒(Miscanthus sinensis var.purpurea)、"玫红地神"翠菀(Aster dumosus‘Rosenwichte’l)、"雪冠"假龙头(Physostegia virginiana‘Crown of Snow’)、蜀葵[Althaea rosea(L.)Cavan.]、"夏日美酒"千叶蓍(Achill-ea millefolium‘Summer wine’)和"火尾"抱茎桃叶蓼(Persicaria amplexicaulis‘Firetail’)幼苗。盐浓度梯度为0%(CK)和0.2%、0.4%、0.6%、0.8%。[结果]盐胁迫下,6种宿根花卉的脯氨酸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变化。同一处理时间,在盐浓度为0.6%时,脯氨酸含量增加显著。‘火尾’抱茎桃叶蓼和蜀葵耐盐性较强。[结论]该研究对宿根花卉在唐山地区的推广应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生长势、游离脯氨酸含量、水分临界饱和亏和根茎比等对5种阳生地被植物进行了干旱胁迫试验。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干旱胁迫下生长势的结果一致,表现为羽裂石竹的抗旱性最好,其次为心叶堇菜,狼尾草和棕叶狗尾草居中,蓝花耧斗菜的抗旱性最差。羽裂石竹的水分临界饱和亏值和根茎比较小,分别为72.6和0.06。结合叶片离体萎蔫时问和外部形态特征,羽裂石竹仍具有较好的抗旱性。分析认为,5种植物的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羽裂石竹、心叶堇菜、狼尾草、棕叶狗尾草、蓝花耧斗菜。  相似文献   

6.
以观赏草‘紫叶’狼尾草 Pennisetum setaceum ‘Rubrum’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其生长发育及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5%聚乙二醇处理与CK之间,除脯氨酸含量差异显著外,其他生长发育及生理指标差异不显著;10%、20%聚乙二醇处理,紫叶狼尾草株高、分蘖数、根长、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地下部鲜重和干重以及根系活力较5%聚乙二醇处理、CK明显降低,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而脯氨酸、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但是紫叶狼尾草的生长发育尚未出现枯萎状态。综合而言,紫叶狼尾草具有很强的抗旱性,能承受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7.
 该实验以10种(品种)宿根花卉为材料,通过电导率法鉴定其抗寒性,并将其结果与生长恢复观测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基本一致,同时以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为依据,从机理上解释了10种宿根花卉抗寒性的强弱。实验操作简单、实用、可靠,易在生产单位引种栽培试验中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受低温胁迫的影响,10种(品种)宿根花卉的电解质透出率在低温胁迫下与对照相比均有明显的变化,并随胁迫程度的加深和胁迫时间的持续延长,膜透性逐渐升高,而增高的幅度各种(品种)有所差异。膜透性的变化规律可反映出植物受低温胁迫伤害程度的大小,可以作为鉴定植物抗寒性的指标之一。十种材料抗寒性依次为:‘罗米莱紫’穗花婆婆纳>‘金和蔼’一枝黄花>‘胭脂红’景天>‘主妇’景天>红花奇观景天>‘矮黄金’一枝黄花>‘铜泉’堆心菊>粗糙赛菊芋>‘柯罗粉’美国薄荷>‘草质’亮金光菊。  相似文献   

8.
矮壮素对蓝花棘豆IAA、GA及花序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不同浓度矮壮素(chlormequat,CCC)灌施蓝花棘豆,观测其对蓝花棘豆生长素(IAA)、赤霉素(GA)及花序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CC具有降低蓝花棘豆IAA、GA含量水平的生理效应,可显著抑制蓝花棘豆花序生长,达到缩短花序节间长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唐山地区引种宿根花卉的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淑英  孙馨  马金贵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402-9404
[目的]了解唐山地区引种的7种宿根花卉的抗寒能力。[方法]以唐山地区引种的7种宿根花卉为材料,研究不同低温胁迫条件下叶片形态及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细胞膜透性的变化。[结果]7种(品种)宿根花卉的电解质透出率在低温胁迫下与对照相比均有明显的变化。并随胁迫程度的加深和胁迫时间的持续延长,膜透性逐渐升高,但增高的幅度各种(品种)均有所差异。以SOD的变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为依据,从抗寒的生理生化机理上解释植物抗寒性的不同,结果得出SOD酶活性的变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生长恢复观测所得结果相一致。[结论]综合形态和生理生化测定结果判定,7种宿根花卉抗寒性从高到低依次为: 常夏石竹、费菜、‘罗米莱紫’穗花婆婆纳、‘红花’景天、‘柯罗粉’美国薄荷、‘革质’亮金光菊、‘金娃娃’萱草。  相似文献   

10.
以4种菊科宿根花卉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进行自然干旱胁迫处理,对形态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并测定4种菊科宿根花卉的土壤容积含水量、叶片的相对含水量(RWC)、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丙二醛(MDA)及过氧化物酶(POD)等生理生化指标,由此揭示4种菊科宿根花卉对干旱胁迫的生理适应性,并综合分析评价其抗旱性,为日后生态节水型园林建设应用提供更加客观的理论试验依据。结果表明,4种宿根花卉在抵御干旱胁迫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通过隶属函数法分析评价发现,4种菊科宿根花卉的抗旱性强弱依次为:夏菊>千叶蓍>大花藿香蓟>宿根天人菊。  相似文献   

11.
Drought     
  相似文献   

12.
10种藓类植物的耐旱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抗旱能力强的苔藓植物用于城市立体绿化。[方法]对采自江西省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的10种藓类植物进行干旱胁迫,研究其在干旱胁迫后再复水过程中的植物体含水量及光合作用效率变化,分析其抗旱能力。[结果]10种藓类植物经干旱处理后均表现出相应的抗旱能力,其中密枝灰藓(Hypnum densirameum)、桧叶白发藓(Leucobryum juniperoides)、尖叶匐灯藓(Plagiomnium cuspidatum)和拟阔叶小石藓(Weisia platyphylloides)表现出较强的干旱适应能力。[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今后开展苔藓植物的规模化生产并应用于城市绿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丹东地区气象观测站1954—2016年逐月降水量、蒸发量等资料,采用K干旱指数划分干旱等级、监测干旱状况,并检验在实际监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实际的旱情比较,K干旱指数在丹东地区干旱监测中有较好的监测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利用重庆34个国家站1981-2015年地表湿润度和MCI_GB干旱过程指数序列对比分析重庆极端干旱事件的气候特征,并采用五类格点日数据诊断了重庆近年来极端干旱年旱情集中发生时段的环流特征.结果表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地表湿润度所表征的旱情在除重庆西部和主城部分地区变湿外,其余大部地区都为变干趋势,其时间序列存在2~8年的显著周期.而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两种不同干旱指数表征的重庆持续和极端干旱事件分别都存在显著的2~4年和2~8年周期. 1981-2015年期间, MCI_GB极端累计旱情呈"东北部偏重"分布型,地表湿润度则为"长江沿线偏重"分布型,两种干旱标准化指数在重庆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地区的累计强度有一些差异;对照重庆干旱地方标准,地表湿润度与其分型更类似,强度也更为接近. 2001年、 2006年和2011年极端干旱特定时段大气环流所表现的前兆信号为:7月开始至结束期间, 500 hPa欧亚中高纬由"负—正—负"转为"负—正"型变压场分布,在中亚中纬度地区均为"南高北低"型气压场分布,均不利于西北路径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西南地区;综合整月OLR场、 Walker环流和水汽场来看,重庆地区对流活动偏弱,仅为-15~0 w/m~2,垂直高低层以700 hPa为界,水平南北方向上以长江为界,气流升降运动呈反向分布,加之水汽输送不充分、整层水汽辐合较弱,这都不利于降水的持续发生,易造成干旱事件的集中发生和后续维持.  相似文献   

16.
两种干旱指数在天津农业干旱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天津市农业生产特点出发,根据农业的需水和耗水规律,分别介绍降水指数和积分湿度指数等两种方法的算法及对天津农业评估结果。结果表明,评估结果与实况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这两种指数评估方法有较好的农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不同土壤水分下杨树的蒸腾变化及抗旱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适宜土壤水分(70θf)、中度干旱(55θf)和严重干旱(40θf)等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研究84K杨树的蒸腾特性及抗旱适应性.结果表明:杨树的蒸腾速率与土壤含水量密切相关,其总耗水量、总生物量的大小均为适宜土壤水分>中度干旱>严重干旱,总WUE在中度干旱下最高,严重干旱下最低;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是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大气因子对杨树蒸腾速率的影响主要受土壤水分含量的控制.在干旱条件下杨树的抗旱性与SOD活性及K+含量之间关系不明显,杨树不具备耐旱植物的显著特征;由此建议84K杨树不宜在黄土高原地区大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利用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Ts)产品数据,构建Ts-NDVI特征空间,计 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分析评价云南曲靖市 2010—2012 年的干旱时空分布状况。结果表明, 2010 年曲靖市遭遇了非常严重的干旱灾害,受灾面积高达研究区总面积的 80%以上,基于 TVDI 指数的 旱情动态监测方法适合云南省曲靖干旱监测。本研究建立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模型提高了干旱监测的 实用性,在曲靖市干旱监测上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可以广泛应用到该地区干旱监测研究中,为曲靖的农 业防灾减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19.
潘忠义  钟志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761-11761,11768
利用绥中县1956-2012年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近57年绥中的干旱状况进行分析,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结果表明,在57年中,绥中共发生春旱27年,严重春旱15年;共发生伏旱30年,严重伏旱21年;共发生秋吊19年,严重秋吊12年;共发生春夏连旱14年,伏秋连旱13年,春旱、伏旱和秋吊同时出现的三季连旱8年。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苗期干旱锻炼对果桑抗旱性的影响,以期为果桑种植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在温室中模拟干旱环境,以常规管理的果桑幼苗(DM组)和经干旱锻炼的果桑幼苗(DH组)为研究材料,考察干旱条件下2种果桑幼苗的生理特性变化,探讨干旱锻炼对果桑抗旱性的影响。[结果]经干旱锻炼的DH组果桑株高、地径、根系表面积均优于DM组果桑;DH组果桑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总体均显著高于DM组,而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总体均低于DM组;DH组果桑的脱落酸含量和水势均低于DM组。[结论]苗期干旱锻炼能够显著提高果桑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