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原市城区行道树资源调查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太原市行道树资源的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研究其科属种构成、常用程度及各分城区的树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结果表明,太原市行道树中,乔木共62种,隶属24科39属,其中,常用程度最高的树种是国槐,豆科和杨柳科在乔木所有分科中比例较高,常绿针叶乔木的应用水平较低;灌木共24种,隶属8科16属,优势种分布较为均匀,观赏价值高,但种植量低,使得全市道路绿地结构简单,景观单调;六城区的道路绿化水平总体差异较大,尖草坪区和晋源区较其他城区滞后。希望研究成果可对太原市行道树科学规划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行道树作为城市道路绿化的骨干树种,其选择应用,在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行道树的选择和应用还关系到城市道路绿化的生态效益、景观效果等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张掖市普遍采用的行道树种的调查及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主要阐明城市行道树选择应用的方法,提出了改变当前现状,丰富我市城市行道树种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结合滨州市目前实施的城区行道树专项普查工作,从城市养护管理角度论述了城区行道树的应用现状。在分析当前行道树树种分布不均匀,缺失、长势衰弱,"小老树"现象严重、林相不齐且景观效果差等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逐条道路研究整治措施,提出重视优秀行道树种的推广,积极改善行道树结构,实施差异化复壮工程和道路景观提升工程是滨州市改善城市道路绿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浙江省云和县行道树绿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云和县行道树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变当前现状,丰富县城行道树种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凌农科城行道树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兰  张显 《西北农业学报》2006,15(5):271-274
通过对杨凌行道树的现状调查,分析杨凌行道树的特点,认为杨凌目前应用的行道树存在种类偏少,常绿与落叶树种搭配比例不当,骨干树种不突出等不足。在对杨凌道路绿化调查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丰富城市道路绿化的植物种类,突出地方特色,并推荐部分适合杨凌的行道树,以期为杨凌行道树规划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行道树病虫害管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2008年"绿色奥运"的提出,北京地区绿化面积逐年增加,绿化速度突飞猛进,道路绿化也一年上一个台阶.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绿化效果欠缺,行道树木管理老化、粗放的现象突出.通过对北京市区及周边区县主要干道行道树随机抽样取点,调查主要行道树树种病虫害发生为害情况,整理出目前常见行道树种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及发生为害程度,针对其中主要病虫害如树木腐烂病、叶枯病、天牛为害等提出综合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7.
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与配置是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城市绿化的成败、绿化成效的快慢、绿化质量的高低和绿化效应的发挥。通过对灌云县主城区道路绿化中行道树树种应用配置与现状的实地调查,统计出灌云县行道树种类及分布现状。通过对行道树树种的生态习性的探研,找出灌云县道路绿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对灌云县行道树树种选择、配置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为使行道树的应用在灌云县城市建设和园林绿化规划发挥更好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目前宝鸡市主要行道树种应用现状进行分析,阐明城市行道树选择的原则,用个别规律总结出行道树应用的共性,为当前城乡绿化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城市行道树选择的原则及标准.全面调查了郑州市区的行道树绿化,在对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变当前现状,丰富城市行道树种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调查大田县城范围内的行道树种植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大田县道路绿化的提升途径,以降低香樟、天竺桂比重,加强行道树种多样化,树种选择乡土化,形成"一路一景,一路一特色"道路景观系统,进而整体提升道路绿化景观。  相似文献   

11.
正道路行道树在城市园林建设中意义重大,它不但可以美化环境,成为城市绿化骨架,而且具有消减暴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还能通过调节温度、湿度和滞尘达到改善城市小气候的目的,行道树间接地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衡水市城市规模小,就行道树的绿化效果而言,其现状尚不尽如意。从整体来看,衡水市的园林绿化,旧城区街道绿地少、绿化规模小,夏天阳光强烈,遮阴效果差,现在看到的绿化效  相似文献   

12.
徐州市区行道树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莉  高宏秀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863-5864
通过对徐州市区行道树现状的调查,认为该市目前应用的行道树种类比较单调,与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要求还不符合;提出行道树种应坚持多样化和特色化,建议应用鸡爪槭、樱花、紫荆、碧桃、柽柳等观赏性强的落叶树种和石楠、珊瑚树、棕榈、冬青等绿化效果良好的常绿树种作为主要行道树,并指出在以后建设中应注意把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温州市区行道树调查及布局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浙江省温州市区行道树现状的调查,认为该市目前应用的行道树种类较单调,与浙南中心城市的形象不相符合,提出行道树应多样化和特色化,建议应用全绿叶栾树、紫薇、南酸枣、紫荆、檫木等观赏性强的落叶树种以及榕树、蒲葵、秋枫、石楠、红楠等绿化效果良好的常绿树种作为主要行道树.根据工厂区、住宅区、闹市区、滨江区、和窗口区五大功能区,分别配植与其功能相符合的树种,并建议筹建"林荫大道",以形成规模和特色.  相似文献   

14.
为丰富太原节约型园林植物种类,引进9种观赏草进行研究,旨在通过对引进观赏草在太原的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评价,选出观赏价值和适应性较好的品种,为太原市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引进节约型园林植物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对9种观赏草的观赏价值进行评价并排序,进而对在太原市观赏价值较高的5种观赏草的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作出评价。结果表明,9种观赏草在太原市观赏价值由强到弱分别为狼尾草、蒲苇、细叶芒、日本血草、金线菖蒲、玉带草、画眉草、蓝羊茅、香茅;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能力最强的为狼尾草,单位叶面积降温增湿能力最强的为蒲苇,均为中等水平。狼尾草、蒲苇、细叶芒、日本血草、金线菖蒲适宜在太原地区引进栽植。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以太原市森林公园主要绿化树种为调查对象,采用实地调查结合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调查了太原森林公园的森林景观林、树木园、东门景区、园路、百鸟园5个景区。调查结果如下:公园现有各种树木约31科55属95种,其中乔木约110000株,灌木约40000株,以松科的油松、白皮松和杨柳科的小叶杨和金丝柳为主要绿化树种。并对其应用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市行道树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骨干,在创造优美城市环境和发展城市生态环境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玉溪市江川区城市行道树应用现状作为分析对象,提出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绿地景观、丰富城市行道树树种的对策和建议,以便为玉溪市江川区道路绿化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句容市华阳镇境内华阳北路等9条道路路段行道树绿化现状的调查和研究,结果发现句容市现有的行道树资源较丰富,基本遵循了行道树绿化设计的原则,但还欠缺一些合理性。针对句容市行道树绿化现状,结合行道树绿化的功能及设计内容和方法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行道树树种规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行道树绿化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行道树种规划原则,推荐8种行道树树种,构建主、次干道的行道树配置,设计行道树种植株距和苗木规格,同时对行道树树种规划实施提出建议,为进一步提升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整体水平与形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武汉市藏龙岛地区24条道路的绿化配置模式进行了调查,统计了行道树的品种、高度、胸径、应用频度及长势等指标。结果表明,该地区道路的绿化形式有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与其他5种形式,行道树种植设计形式有树池式、树带式、混合式及其他4种形式,行道树树种有13种,隶属于11科12属,以香樟、杜英、法桐、垂柳为主,有4条道路的行道树长势较差,有明显的病虫危害现象。  相似文献   

20.
厦门市区行道树应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厦门市区135条主次干道的行道树应用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厦门市区主次干道绿化平面类型以一板二带式为主,出现频率为0.68;三板四带式和四板五带式类型在新建的道路中应用较多,出现频率分别为0.20、0.07;道路绿化的垂直结构类型以乔木单层为主,出现频率为0.62,乔木 地被和乔木 灌木 地被的复层结构少。厦门市区行道树各品种的多度、频度差别明显,主次干道行道树品种多达45种,品种数明显偏多,缺乏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