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化感作用在生物入侵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bosa DC)为供体植物,以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L.)和青葙(Celosia argentea L.)为受体,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测定了红花酢浆草的根、茎和叶的水提液对受体植物幼苗根长、苗高和鲜重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红花酢浆草根、茎和叶的提取液对3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化感作用,不同浓度(0.05、0.10、0.20 g/mL)的水提液对黑麦草、三叶鬼针草和青葙的化感作用强度存在差异,且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2.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了强入侵植物五爪金龙、弱入侵植物三裂叶薯和海南本地植物七爪龙叶片水浸液对萝卜、白菜、芥菜和莴笋等4种作物的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爪金龙地上叶片水浸液对4种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低质量浓度(0.1 g· mL-1)的水浸液对白菜、莴笋、芥菜、萝卜幼苗根的抑制率分别为81.3%,80.1%,74.2%和64.8%,高质量浓度(0.5g·mL-1)的水浸液可以使各受体幼苗停止生长.七爪龙和三裂叶薯叶片水浸液为低质量浓度时促进种子生长,高质量浓度时对根具有轻微的抑制作用.高质量浓度的七爪龙叶片水浸液对白菜、莴笋、芥菜和萝卜幼苗根的抑制率分别为47.7%,59.3%,43.6%和22.8%.高质量浓度的三裂叶薯叶片水浸液对白菜、莴笋、芥菜和萝卜幼苗根的抑制率分别为78.7%,75%,49.6%和25.1%.此外,五爪金龙具有较强的化感作用,且其化感作用大于三裂叶薯和七爪龙.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4种常见果树核桃(Juglans regia)、桃(Amygdalus persica)、石榴(Punica granatum)、柿(Diospyros kaki)叶片及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植株(地上部分)对三叶鬼针草的化感作用,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4种果树叶片及三叶鬼针草植株浸提液在4个质量浓度(0、0.005、0.025、0.05 g·mL-1)梯度下对三叶鬼针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榴叶浸提液各质量浓度对受体植物三叶鬼针草种子萌发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具有浓度效应,而对其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则表现为“低促高抑”;三叶鬼针草种子的发芽指数、发芽势、幼苗根长受到高质量浓度(0.05 g·mL-1)柿叶、核桃叶、三叶鬼针草、桃叶浸提液的抑制;除0.05 g·mL-1高质量浓度的石榴叶浸提液外,其他质量浓度的各树种叶浸提液均对三叶鬼针草幼苗鲜质量和干质量产生促进作用或不显著抑制作用。通过综合化感效应值分析可知,三叶鬼针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对5种供体植物浸提液化感作用的敏感度依次为:桃叶>石榴 叶>柿叶>三叶鬼针草>核桃叶。总体来看,5种供体植物浸提液中含有干扰三叶鬼针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化感物质,但效应因浸提液浓度、化感物质种类、受体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部位而异。相比较而言,桃叶和石榴叶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的综合抑制作用较强,在三叶鬼针草防治上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青葙Celosia argentea L.的自毒作用及对其他植物的化感作用,从化感作用的角度探讨其作为常见田间杂草并与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共存的适应机制。【方法】采用室内生测方法,测定了青葙新鲜叶片水浸提液对青葙、三叶鬼针草、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和萝卜Raphanus sativus L.4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测定了青葙鲜叶水提取液浇灌和鲜叶覆盖对青葙生长的影响,以及青葙和三叶鬼针草凋落物覆盖的相互化感作用。【结果】青葙鲜叶水浸提液对4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提取液质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无论是浇灌青葙水浸提液还是添加青葙叶片覆盖的处理都可以降低盆栽青葙的生物量,其中,质量浓度为0.250 0 g·mL~(-1)提取液浇灌盆栽的青葙,其生物量比对照降低了37.5%。将三叶鬼针草和青葙的凋落物覆盖盆栽的青葙和三叶鬼针草,40 d后均显著抑制了青葙生物量;与对照相比,单独覆盖青葙凋落物使盆栽三叶鬼针草的地上部质量和总生物量分别降低了23.0%和22.2%。【结论】青葙既有自毒作用,又对油菜和萝卜有较强的化感作用,应控制田间青葙的大量生长,同时栽培青葙时应避免连作;青葙和三叶鬼针草具有相互的化感抑制作用,青葙通过化感作用实现与三叶鬼针草的共存。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入侵植物在入侵地的种间相互作用,用2种菊科入侵植物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进行种间化感作用研究。采用2种植物的浸提液互相作用于对方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结果发现,二者的浸提液对对方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在高浓度(50 000 mg/L)时均表现出较强的相互抑制作用,对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种子萌发、幼苗株高生长、根长生长、生物量积累的抑制率分别达到91.49%、8.41%、43.24%、69.12%和95.17%、36.27%、85.68%、82.09%。这种相互抑制作用可能对其混生区的植物群落组成和结构产生影响。采用气象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植物的浸提液进行成分分析,筛选相对含量较高的邻苯二酚和2,3-丁二醇2种化学成分进行化感作用潜力验证研究,发现低浓度(0.001 mol/L)的邻苯二酚即能明显抑制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的种子萌发,对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幼苗株高生长、根长生长、生物量积累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39.42%、82.67%、50.88%和41.74%、81.53%、54.23%。邻苯二酚浓度略有增高(0.005 mol/L)时,二者的种子完全不能萌发。2,3-丁二醇对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浓度为0.010 mol/L时,对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的种子萌发、幼苗株高生长、根长生长、生物量积累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33.43%、51.09%、14.90%、72.37%和81.48%、17.39%、43.76%、71.52%。邻苯二酚和2,3-丁二醇均能对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推测这2种化学物质可能为这2种入侵植物化感物质的主要组分,可为入侵植物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此外三叶鬼针草根部在甲醇溶剂的萃取中2,3-丁二醇的相对含量达到了60.45%,可考虑用于2,3-丁二醇的生物防治制品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胜红蓟地上部挥发油,测定胜红蓟挥发物及其渣液对稗草、黑麦草和三叶鬼针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胜红蓟挥发物对稗草、黑麦草和三叶鬼针草幼苗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稗草的根长、苗高和鲜质量分别比对照减少7.2%、8.3%和7.7%,黑麦草的根长、苗高和鲜质量分别比对照减少13.4%、22.7%和7.7%,三叶鬼针草根长、苗高和鲜质量的分别比对照减少20.0%、14.7%和33.3%;不同浓度胜红蓟渣液对稗草、黑麦草和三叶鬼针草幼苗生长也有显著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增大而增强,当胜红蓟渣液质量浓度为0.01、0.10和1.00 g/mL时,稗草根长比对照分别减少44.6%、91.6%和100.0%,苗高分别减少48.5%、78.1%和98.7%,鲜质量分别减少41.7%、58.3%和83.3%;黑麦草根长分别减少26.8%、65.8%和100%,苗高分别减少25.1%、69.1%和100%,鲜质量分别减少12.9%、48.4%和100.0%;三叶鬼针草根长分别减少26.0%、68.5%和100.0%,苗高分别减少19.8%、46.8%和100.0%,鲜质量分别减少28.6%、57.1%和100.0%。  相似文献   

7.
以南方常见的3种茜草科药用植物鸡屎藤〔Paederia scandens(Lour.)Merr.〕、剑叶耳草(Hedyotis caudatifolia Merr.etMetcalf)、玉叶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 L.)为材料,采用常规水浸提方法制备不同浓度的水提液,用生物测定法测定比较其对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的化感作用,并通过测定对受体根系活力和叶片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化感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水提液浓度不同,其化感效应不同;供试植物不同,化感效应差别也较大,浓度较低时,化感作用较小;具体表现为,3种供试植物化感作用顺序为:鸡屎藤>剑叶耳草>玉叶金花;鸡屎藤水提液处理显著降低了受体萝卜发芽率、发芽速率指数和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了受体萝卜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8.
以假臭草为化感物质供体,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巴西含羞草(Mimosa pudica L.)、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和茴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为受体做生测实验,研究入侵杂草假臭草的鲜样浸提液与干样浸提液的化感作用,为假臭草的绿肥化利用与入侵风险预测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假臭草鲜样浸提液还是干样浸提液均对供试的几种杂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对幼苗根的抑制作用大于对种子的。在5种供试杂草中,巴西含羞草对假臭草的化感作用耐性最强,飞机草次之。但几种杂草在较高浓度下根全部受到抑制,不能生长。鲜样和干样浸提液强度有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不大。因此,将假臭草作为绿肥来防治农田杂草有一定前途,但针对不同的作物系统与主要杂草种类要有广泛的化感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室内平板培养法研究比较华南地区常见入侵植物五爪金龙的水浸液和腐化液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以评估五爪金龙在水稻生产中的危害。结果表明,浓度为0.5 g/m L的五爪金龙水浸液能显著降低水稻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P0.05)。0.25 g/m L的腐化液能显著降低水稻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P0.05),0.5 g/m L的五爪金龙腐化液能显著降低水稻的7 d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幼苗的鲜质量、苗长、根数和根长(P0.05)。并且,0.5 g/m L的腐化液对7 d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幼苗的鲜质量、苗长、根数和根长等各项指标的抑制作用均显著强于相同浓度的水浸液和其他浓度的腐化液(P0.05)。由此可见,五爪金龙水浸液和腐化液均能对水稻的发芽和生长产生抑制,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加,并且腐化液抑制作用强于水浸液,表明在水稻生产中应尽量避免稻田间及其周边五爪金龙的存在和腐烂。  相似文献   

10.
通过抽样法对样地植物进行调查并采集根系样品,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评价三裂蟛蜞菊(Wedeliatrilobata)对其入侵地植物群落的影响,以生测法探讨三裂蟛蜞菊根的4种有机溶剂萃取相对白菜(Raphanussativus)、羊蹄(Rumex japonicus)及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三裂蟛蜞菊入侵地的丰富度指数(S)、Simpson多样性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明显低于对照地,其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显示三裂蟛蜞菊具有强大的种间竞争优势;4种有机溶剂萃取相对供试植物的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效应,其抑制强度表现为剩余乙醇相>正丁醇相>乙酸乙酯相>石油醚相,其中剩余乙醇相和正丁醇相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3种供试植物各指标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尤其是1 000mg/L正丁醇对白菜、羊蹄和三叶鬼针草幼苗生长的综合抑制效应指数分别为-0.27、-0.23和-0.25,而剩余乙醇相则分别达到-0.40、-0.33和-0.26,初步证实根部分泌或残根分解是三裂蟛蜞菊抑草物质释放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克隆繁殖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东娟  朱慧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469-6470
[目的]揭示不同生境条件下南美蟛蜞菊的克隆繁殖能力和生态适应性,为探明南美蟛蜞菊的入侵能力提供基础性资料。[方法]选取3个生境(潮州市东丽湖、慧如公园、泰佛殿)的蟛蜞菊植株,比较不同生境下土壤含水量与其克隆繁殖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土壤含水量对南美蟛蜞菊的克隆繁殖特性影响显著,土壤含水量越高,其克隆繁殖特性越强。南美蟛蜞菊克隆繁殖特性强弱在3个生境的顺序为:东丽湖(21%土壤含水量)>慧如公园(13%)>泰佛殿(3%),说明在含水量为21%的东丽湖地区,南美蟛蜞菊处于最佳生活状态,具有较长的根和基株匍匐茎,较短的间隔子,较高的克隆分株。[结论]土壤含水量对南美蟛蜞菊的克隆繁殖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拟南芥的竖直培养皿法,以根长抑制率为指标,进行了38种甲醇提取物除草活性的初步测定。挑选出了其中活性较好的16种植物甲醇提取物,采用小杯法,以根长、茎长和鲜质量作为指标,测定它们对三叶鬼针草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供试植物中有5种植物甲醇提取物对三叶鬼针草的活性显著,根长、茎长和鲜质量的IC50值均小于1 000μg/m L,它们分别是:竹节草[Chrysopogon aciculatus(Retz.)]、地胆草(Elephantopus scaber L.)、牡蒿(Artemisia japonica Thumb)、金钱松[Pesudolarix kaempferi(Lindl.)Gord]、猫儿刺(Ilex pernyi Franch)。其中,竹节草甲醇提取物对三叶鬼针草根长、茎长和鲜质量的IC50值分别是489.38,558.88,652.38μg/m L,地胆草甲醇提取物对三叶鬼针草根长、茎长和鲜质量的IC5 0值分别是643.76,347.56,611.48μg/m L。  相似文献   

13.
三叶鬼针草生长观测及饲喂家兔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测三叶鬼针草的生长情况并研究用其饲喂家兔的效果,为有效控制和合理利用三叶鬼针草及开发新的家兔饲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自然状态下生长的三叶鬼针草为观测对象,粉碎制备成干草粉,测定其营养成分,用基础饲料+30%三叶鬼针草,并与添加30%的紫花苜蓿作对照进行家兔对照饲养试验,研究三叶鬼针草的生长规律、产草量、营养价值及配料喂兔的饲养效果。[结果]结果表明,三叶鬼针草种子发芽率高,返青及种子发芽所需的温度低,早于其他草种,在竞争中占优势。对2处野生的三叶鬼针草经2年测产,总产鲜草量平均为74 415 kg/(hm2.a),折合干草为11 311 kg/(hm2.a)。三叶鬼针草草粉含水分10.8%,粗蛋白15.6%。试验组、对照组各8只家兔的总增重分别为2 1702、005 g,通过F检验,组间的增重差异不显著。[结论]三叶鬼针草自播力强,早期生长快,产量极高,已成为侵占力极强的害草之一。但其营养价值较高,喂兔适口性好,完全可以代替苜蓿草喂肉兔,作为家兔饲料值得开发。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研究MYB类基因在多年生黑麦草抗逆和发育中的功能,以多年生黑麦草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对其抗逆和发育相关MYB转录因子的保守区进行PCR扩增和克隆,并进行了序列分析和功能预测。测序结果表明,获得了3个不同的MYB转录因子基因片段,分别命名为LpMYB1、LpMYB2和LpMYB3。LpMYB1和LpMYB2长度均为221bp,内含子为103bp,编码39个氨基酸;LpMYB3长度为202bp,内含子为84bp,编码39个氨基酸;同源比对结果表明,所得3个MYB基因可能参与多年生黑麦草对逆境的应答和植株的形态建成;进化树分析表明,3个MYB基因的系统发育符合单子叶植物的进化模式。由此可见,3个MYB基因参与了多年生黑麦草抗逆性和发育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多年生黑麦草MYB转录因子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对云南嘉利泽泥炭沼泽进行了基于样方调查的植物多样性研究.野外调查表明:本区含66科137属的176种高等植物;其中外来入侵物种17种.176种植物中的82种,有5种外来杂草.在此基础上,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方法,对当地植物群落进行了分类,并采用x2检验方法研究了30个主要物种种对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采用TWINSPAN数量分类方法,将植被划分为12个群丛类型,分别为;莲-浮萍-满江红-黑麦草,黑麦草-野豌豆-艾蒿-三叶鬼针草,芸苔-黑麦草-狗牙根-三叶鬼针草,芦苇-黑麦草-狗牙根,蒲公英-黑麦草-三叶鬼针草-芦苇,狗牙根-三叶鬼针草-苦荬菜属,艾蒿-狗牙根-三叶鬼针草-空心莲子草-紫茎泽兰,狗牙根-芦苇-空心莲子草-狐尾藻,三叶鬼针草-空心莲子草-打碗花,三叶鬼针草-芦苇-龙葵,锦葵和毛茛-酸模-三叶鬼针草群丛.2.30种主要植物组成的435个种对中,正联结的种对占42.5%,负联结的种对占56.3%,完全无关联的种对占1.2%.显著正关联和显著负关联关系的缺乏表明:本区植物各物种独立性强,竞争关系也尚未完全建立.本研究暗示了除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外,外来入侵物种可能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常德市外来物种三叶鬼针草的形态建成与危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常德市外来物种三叶鬼针草不同时期的形态特征和危害程度。[方法]对野外采集的24株三叶鬼针草幼苗进行移栽种植,任其生长,观测三叶鬼针草的生长发育规律;在常德市武陵区护城乡选择5个观察点观测三叶凫针草的危害情况。[结果]三叶鬼针草的形态特征为:植株可高达258cm,日增长在快速生长期为2.69cm;一次分枝对数最多可达27对,快速生长期内每5d发生一对;一次分枝快速生长期内日增长1.63cm;二次分枝长最长可达49cm,日增长0.45cm;危害情况观测结果显示,三叶鬼针草在护城乡的发生频率为20%,尚不严重,分布、危害面积不多,但在已发生三叶鬼针草的地域,发生密度较高.应及时防除。[结论]该研究为三叶鬼针草的综合防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木豆化感作用对6种灌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豆为供体,黑麦草、高羊茅、非洲狗尾草、银合欢、大翼豆和白三叶为受体,运用室内培养皿法研究了木豆种子、木豆叶片浸提液对受体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豆种子、叶片浸提液对6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化感作用,不同数量木豆种子和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对受体植物化感作用强度不同,低浓度时较弱,高浓度时较强。木豆种子数量增加和浸提液的浓度提高均能降低种子的发芽率、胚轴和胚根长度、减少根毛的数量,其中胚根长度较其它指标更敏感,可能是衡量木豆化感作用的最敏感指标。不同植物对木豆化感作用的敏感程度不同,黑麦草、高羊茅、非洲狗尾草和白三叶化感作用较敏感,银合欢和大翼豆敏感性差。同时得出,木豆种子化感作用强于木豆叶片。  相似文献   

18.
为将多年生黑麦草应用于大庆盐碱地区园林绿化,以快速建坪,研究了不同浓度NaHCO3胁迫对多年生黑麦草名仕1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HCO3胁迫浓度的增加,胁迫5d后多年生黑麦草名仕1相对电导率、MDA含量、CAT、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上升。在中盐处理下,抗性表现最强,高盐处理下忍耐力下降,反映出多年生黑麦草名仕1在盐胁迫环境中适应性的变化,具有抵御中度盐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