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添加脂肪是调整泌乳期日核能量含量以提高母猪在此期间能量摄入量的一个方法。另一种方法是采用一定的饲喂方法来提高母猪的泌乳期日采食运。高产高泌乳量母猪对能量的需要量是很高的。通常情况下,泌乳母猪不能通过自主采食获取所需的饲料量来满足这些能量需要量,因此母猪泌乳期内的体重就会减轻。然而,可以做到使母猪泌乳期内的体重减轻达到最小而不影响母猪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可满足妊娠期和泌乳期各阶段母猪的营养需要的简单而实用的饲喂策略。这种策略使用2种日粮,其中饲喂泌乳母猪的日粮每kg中的代谢能和赖氨酸含量较高,主要目的是维持繁殖母猪在整个繁殖期内的体况,为发挥最大生产力做好准备。该饲喂策略的设计者,英国营养学家WillianClose博士指出,首先需要让母猪建立良好的体况,然后才能保持。这就必须使母猪首次配种时在体内贮备充足的瘦肉和脂肪,以支持繁殖过程的开始。这些储备还可对营养不足起缓冲作用,比如在泌乳期内,可以动用部分身体储备来填补代谢需要与营养…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饲粮添加姜粉对母猪和哺乳仔猪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2×2析因试验设计,分2个饲养阶段(妊娠后期和泌乳期)进行,每个饲养阶段设2个姜粉添加水平(0、1.0%)。结果表明,在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姜粉,显著提高了母猪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了母猪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在泌乳期饲粮中添加姜粉,显著提高了母猪血清和乳中SOD活性、T-AOC和GSH含量(P0.05);而在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饲粮中分别单独添加姜粉时,均显著提高了仔猪血清GSH含量(P0.05)。2个时期均添加姜粉对母猪血清、母乳和仔猪血清抗氧化效果最佳。由此可见,在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饲粮中添加1.0%姜粉均能够提高母猪和哺乳仔猪的抗氧化性能,且2个阶段不存在交互作用,在妊娠后期和泌乳期同时添加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正>1提高采食量通常泌乳母猪的能量摄入量取决于母猪的自身体况,产乳量和乳组分以及体重和体组成的变化。泌乳期间的总采食量与母猪的泌乳性能、繁殖性能呈正相关。而泌乳期的采食量下降对母猪的生产性能影响很大,如发情间隔延长,受胎率降低,窝产仔数减少,产仔率降低。通常母猪养殖生产中在泌乳期都应该保持较高的采食量。2蛋白质现代母猪由于体重大、产仔数多、泌乳量高,因此需要泌乳旺期母猪日粮中提高蛋白质含量,且保  相似文献   

5.
1提高采食量通常泌乳母猪的能量摄入量取决于母猪的自身体况,产乳量和乳组分以及体重和体组成的变化。泌乳期间的总采食量与母猪的泌乳性能、繁殖性能呈正相关。而泌乳期的采食量下降对母猪的生产性能影响很大,如发情间隔延长,受胎率降低,窝产仔数减少,产仔率降低。通常母猪养殖生产中在泌乳期都应该保持较高的采食量。2蛋白质现代母猪由于体重大、产仔数多、泌乳量高,因此需要泌乳旺期母猪日粮中提高蛋白质含量,且保  相似文献   

6.
泌乳母猪的营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母猪泌乳期的饲养目标是 :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泌乳量和乳品质以使仔猪窝增重最大 ;使母猪泌乳期失重最小 ,尽可能缩短断奶 -发情间隔 ,并提高下一繁殖周期的排卵数。为获得母猪最佳的长期的繁殖效率 ,需最大限度地减少其泌乳期失重(Dourmad等 ,1 994)。增加泌乳期的采食量是母猪饲喂方案中最重要的方面 ,应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泌乳期的采食量。1 泌乳期的采食量及其影响因素许多研究已证明 ,母猪繁殖性能随泌乳期采食量的增加而改善 ,泌乳期间的总采食量与母猪泌乳性能以及随后的繁殖性能之间呈正相关关系。Ah erne( 1 994)报道 ,将初产母…  相似文献   

7.
油脂作为必需脂肪酸的来源,其能值高且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在母猪营养及其饲粮中发挥重要作用.母猪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饲粮中添加油脂能改善母猪繁殖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本文围绕母猪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饲粮中添加油脂对母猪泌乳期采食量、产仔性能、泌乳性能、体重和背膘损失、乳脂含量及其能量输出量、乳中脂肪酸组成、下一个繁殖周期产仔性能、后代仔猪体组成的影响对近20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阐述油脂对母猪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研究了围产期母猪饲粮补充丝氨酸(Ser)对泌乳母猪和哺乳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择胎次、体况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妊娠85日龄长白×约克夏杂交母猪10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25头,单栏饲喂。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按照基础饲粮Ser含量的0(对照组)、25%(L-Ser组)、50%(M-Ser组)、100%(H-Ser组)补充Ser。其中,对照组妊娠后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0.55%,泌乳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0.66%;L-Ser组妊娠后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0.69%,泌乳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0.83%;M-Ser组妊娠后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0.83%,泌乳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0.99%;H-Ser组妊娠后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1.10%,泌乳期母猪饲粮Ser含量为1.32%。饲养试验从母猪妊娠85日龄开始,至哺乳21 d结束。结果表明:1)M-Ser组泌乳母猪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初乳中Ser、甘氨酸(Gly)和半胱氨酸(Cys)含量显著高于L-Ser组(P0.05)。2)围产期母猪饲粮补充不同水平Ser对21日龄哺乳仔猪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以及TP、尿素氮(UN)和葡萄糖(GLU)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H-Ser组哺乳仔猪血清Ser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L-Ser组哺乳仔猪血清Gly和Cys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 M-Ser组泌乳母猪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3组(P 0.01);M-Ser组和H-Ser组泌乳母猪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L-Ser组(P0.01);3个Ser补充组哺乳仔猪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M-Ser组和L-Ser组哺乳仔猪空肠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修饰亚基(GCLM)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mR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上述结果表明,围产期母猪饲粮补充适量Ser,使得妊娠后期饲粮Ser含量为0.83%、泌乳期饲粮Ser含量为0.99%时,可提高泌乳母猪的抗氧化能力,并可通过母乳传递提高哺乳仔猪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饲喂发酵饲料对母猪和哺乳仔猪生产性能和粪便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采用2×2析因试验设计,分2个饲养阶段(妊娠后期和泌乳期)进行,每个饲养阶段设2种饲粮(基础饲粮和发酵饲料)。结果表明:妊娠后期饲喂发酵饲料有提高母猪采食量、乳成分中脂肪和乳糖含量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0.05P0.10);在泌乳期饲喂发酵饲料能显著提高母猪的采食量(P0.05)。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分别单独饲喂发酵饲料时,均显著提高母猪的泌乳量(P0.01),提高哺乳仔猪的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提高粪便中乳酸菌的数量(P0.01),降低大肠杆菌数量(P0.01)。2个时期均饲喂发酵饲料对提高母猪泌乳量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改善母猪肠道微生物菌群区系结构的效果更佳。由此可见,在妊娠后期或泌乳期饲喂发酵饲料均能够提高母猪泌乳量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改善母猪肠道微生物菌群区系,且2个阶段不存在交互作用,在妊娠后期和泌乳期同时饲喂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最近有顾客向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 :增加母猪泌乳期采食量有什么价值 ?这使我想起 ,人们比较了解增加母猪泌乳期采食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好处 ,却不太了解这对仔猪生长有多大好处。毫无疑问 ,我们都知道 ,增加泌乳母猪的采食量可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母猪在泌乳期内体脂和机体蛋白质损失得越少 ,则断奶后恢复发情就越快 ,下一胎的窝产仔数往往也越大。对猪群生产记录的研究分析表明 ,一头母猪在泌乳期间每丧失 1千克体重 ,则断奶后发情就推迟一天。同样 ,母猪泌乳期间每丧失 1 0 %体脂 ,下一胎的窝产仔数就减少一头。增加母猪泌乳期采食量对仔…  相似文献   

11.
有机微量元素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猪在生产年限内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是农场获利的保障 ,因此满足其各种营养素的需要至关重要。微量元素的添加量虽小 ,但对母猪整个生殖过程都有极重要的影响 ,因此生物学效价高的有机微量元素应用于母猪的研究受到重视。本文对近年来有机微量元素对繁殖母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作一综述。1 现代繁殖母猪的饲养需加强微量元素营养母猪在妊娠期限饲 ,微量元素在体内储备较低 ,加之现代育种要求母猪高产 ,使母猪在泌乳期很难采食足够的营养素来满足生产的需要。母猪经过几个胎次的生产 ,体内微量元素含量总体有降低趋势 ,加强母猪微量元素营…  相似文献   

12.
哺乳母猪采食量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哺乳母猪采食量低下是当前养猪生产中存在的一大难题,特别是现代瘦肉型品种的哺乳母猪这一问题更为严重。泌乳期母猪采食量低下会对种猪繁殖性能造成有害影响,提高泌乳期采食量将有利于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养猪经济效益。本文综述了哺乳母猪的采食量,哺乳母猪采食量低下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哺乳母猪采食量的影响因素,弥补哺乳母猪采食量不足的营养与饲养措施,哺乳母猪采食量的营养生理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母猪软骨症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发病率较高,尤其是怀孕期和泌乳期的母猪发病率较高。1临床症状病母猪早期常异嗜,其喜啃食墙壁、泥巴和砂石等异物,并伴有消化机能紊乱。随着病情发展,病母猪易疲劳,四肢无力,行走时摇晃,部分病母猪轻度跛行,渐进性消瘦,喜卧,不愿活动,其骨骼疏松、变形,四肢关节肿大,易发生骨折。病母猪粪便干燥,被毛逆立,缺乏光泽。发病中期病母猪跛行加重,站立时频频换  相似文献   

14.
朱良印  周安国 《养猪》2005,(4):13-15
此研究采用2种蛋白质、2种赖氨酸的2×2因子试验设计,研究提高初产母猪泌乳期饲粮中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以此来提高母猪蛋白质和赖氨酸摄入量对哺育性能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和分娩日期相近的大约克初产母猪24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6头,母猪分娩后,每组择优选4头作为试验哺乳母猪,通过调整均带仔10头,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分别饲喂4种泌乳期饲粮:18%CP(A)、16%CP(B)、18%CP 0.2%Lys(C)、16%CP 0.2%Lys(D)。哺乳母猪自由采食。结果表明,提高初产母猪泌乳期饲粮的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可以增加母猪的蛋白质和赖氨酸摄入量(P<0.01),同时,提高了仔猪断奶成活率、断奶窝重(P<0.05)和平均日增重(P<0.01);母猪泌乳期体重损失减少,断奶至发情间隔缩短(P<0.05)。  相似文献   

15.
母猪饲料合理添加钾镁离子提高繁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泌乳期母猪的采食量大小是决定母猪整个生命周期生产水平的主要因素。怀孕期采食量过高会使母猪体况超标,导致泌乳期采食量偏低、产奶量减少和泌乳期体重损失过多。泌乳期母猪体重损失过多,往往又会导致母猪断奶后的发情不正常,从而直接影响到下一个繁殖周期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6.
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钙、磷的供给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外对母猪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钙、磷需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母猪妊娠后期和泌乳期对钙、磷的需求以及不同钙、磷水平对母猪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母猪乳房炎是乳腺组织受到不良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以乳房发红、发热、肿胀、疼痛、泌乳减少或泌乳停止为特征的产后乳房疾病,多发生于产后泌乳期。本文主要介绍了母猪乳房炎的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母猪生产瘫痪是指母猪在产后几天到几周,少数在临产前发生的四肢运动能力丧失或减弱为特征的一种繁殖系统疾病。笔者在近10几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母猪生产瘫痪的发生率较高,对发病猪只采用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供临床工作者参考。1病因饲养母猪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不分妊娠前、后期或泌乳期不同营养需要加入喂养。在怀孕后期,由于胎儿发育迅速,对  相似文献   

19.
杨灿  He Jianhua 《饲料工业》2008,29(3):32-35
母猪泌乳期高自由采食量(VFI)是其繁殖性能正常发挥的保证。为了提高母猪泌乳期VFI,文中分析了母体因素如品种、基因、带仔数、体况等对VFI的影响,提出着重从全繁殖周期饲喂策略考虑,以提高母猪泌乳期VFI。  相似文献   

20.
正1泌乳母猪的饲养技术1.1饲养方式泌乳母猪的营养消耗很大,每日从乳汁中分泌出大量能量和营养物质供仔猪的需要,尤其是泌乳期的前1个月为泌乳旺期。因此,要强化饲养。可将哺乳期精料量的60%~65%集中在产后第一个月使用,以后母猪泌乳量下降,适当减少精料用量,形成前高后低的营养供应方式。对初产母猪,自身还在生长,整个泌乳期均应强化饲养,保持较高的营养水平。泌乳母猪的营养供给须根据泌乳量和膘情等具体情况灵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