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尾松毛虫是南方最主要的森林害虫,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浙江缙云县于2001年在黄龙寺古刹的一片低虫口松林进行了人工巢箱招引益鸟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相似文献
2.
在油松人工林适宜林分中,开展了挂木板巢箱招引益鸟的试验,结果表明:挂人工巢箱可以招引大山雀、椋鸟益鸟,招引率平均为56%,只要方法得当,当年即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影响益鸟筑巢的2种敌害分别是花鼠和无斑雨蛙。 相似文献
3.
浅析森林益鸟的人工招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退耕还林等国家级重点工程的实施,人工林日益增多,而人工林绝大多数树种单一,病虫害、鼠害频繁发生,有时即将成林的树木由于害虫的猖獗危害而毁于一旦。因此,不得不采用化学防治方法进行紧急扑救。这种方法虽能在一定时间和地点降低虫口密度,使害虫暂时得到控制,但是就我国当前使用的药物而言,并不能杀死全部害虫,只能杀死对药剂敏感的部分个体,残存的则是抗药能力较强的个体,如反复使用同一种药剂,则害虫的抗药性会逐渐增强,使药剂的使用剂量不得不相应增大。另一方面,药剂在毒杀害虫的同时也毒杀了天敌或其他生物,… 相似文献
4.
5.
以往曾用稻草编制的碗形平口鸟巢招引益鸟防治杨扇舟蛾,效果较好。为使更多露天营巢的鸟类入住,对鸟巢形状、规格尺寸进行了改进。现将黑龙江省山河屯林业局采用改进的草编鸟巢防治松毛虫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保护益鸟防治森林害虫作为生物防治的措施之一,具有成本低,不杀伤天敌、不污染环境的优点。这里仅介绍几种最主要的常用的方法。一、保护鸟类的巢、卵和幼雏。在鸟类繁殖期中,不要在鸟类营巢地放牧、砍伐树木,并要驱除小鸟的天敌,如雀鹰、鹞等。对于鸟巢和卵,既不应破坏,也不要任意移 相似文献
7.
1991~1992年,应用不同浓度的除虫脲胶悬剂防治各代马尾松毛虫试验结果表明,幼虫中毒后,食量明显减少,不仅使幼虫致死,还会影响残存害虫化蛹、羽化、产卵;每亩用3、5、10、15g20%除虫脲胶悬剂,幼虫、蛹的累计校正死亡率为90.4%~100%。 相似文献
8.
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越冬的马尾松毛虫幼虫上树取食期(4月),喷施含孢量110亿/克,活孢率82.9%,施菌量为37.5kg/hm2的白僵菌粉剂后,感染白僵菌的马尾松毛虫,每平方米11.3头,蛹期死亡率42.0%,第二年蛹期死亡率26.1%。在马尾松毛虫下树越冬期(11月),喷施含孢量48亿/克,活孢率76%,施菌量为30kg/hm2的白僵菌粉剂后,越冬期间,马尾松毛虫死亡率32.2%;第二年白僵菌致死率63.3%;第三年白僵菌致死率13.3%。 相似文献
9.
白僵菌冬前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马尾松毛虫越冬前用白僵菌高孢粉、中孢粉、原粉分别配成水剂,喷洒于不同郁闭度的虫害林间,郁闭度0.7以上的松林防治效果显著,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6.5%、78.5%、81.2%。郁闭度0.4以下的松林校正虫口减退率仅为47.2%。 相似文献
10.
11.
马尾松毛虫是我省主要成灾性森林害虫,每年发生面积约几百万亩,危害严重。近年来,我们采用地面和航空超低溶量喷洒化学农药防治松毛虫,对控制松毛虫灾害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经常连续大面积使用化学农药,,会产生杀伤天敌, 相似文献
12.
带菌活虫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的马尾松毛虫幼虫蘸白僵菌菌水的办法防治马尾松毛虫解决了大面积利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菌粉不足和防治经费短缺的问题,又克服了高大林木施药难的矛盾,平均防治效果89.5%,平均校正防治效果为72.6%。 相似文献
13.
14.
招引森林益鸟治虫技术的研究赵秀莲,田荣久(辽宁省森防检疫站110036)辽宁省的森林多为人工纯林。这些林木树干通直、缺乏孔洞,以树洞营巢的乌类难以定居繁殖;露天营巢的鸟类,也多在杂木林中栖息。人工纯林中益鸟的种类和数量较少,又极易发生虫害。因此.招引... 相似文献
15.
16.
1974~1975年、1982~1983年、1990年采用菌粉拌细土手撒、纱布袋振动两种放菌方法。越冬代在4月上中旬、第1代在6月中旬隔行隔株放菌,0.7~1.0kg/亩菌粉,松毛虫幼虫白僵率平均75%。本县生产的常规菌粉平均含孢量161.4亿/g,活孢率83.1%。1982~1992年11年间白僵菌防治10多万亩松林松毛虫,平均防治效果76.6%。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毛虫防治决策专家系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介绍了马尾松毛虫防治决策专家系统的建立及其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叙述了该系统的知识库、推理机及系统结构;讨论了该系统的决策应用特点及推理技术特点,并举例说明了系统的运行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由于乱砍滥伐、化学农药的杀伤、人为猎杀等原因,致使森林益鸟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减少。因此,有必要招引和保护森林益鸟。目前,许多林区采用挂人工巢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Bt乳剂是一种广谱微生物杀虫剂,属苏云金杆菌系列。用BT乳剂200ml/亩,防治越冬2~3龄马尾松毛虫,15天平均药效为78.39%。防治第一代3~4龄马尾松毛虫,7天平均药效为71.04%。BT乳剂有抑制下代马尾松毛虫繁殖量的作用,对寄生无效影响较少,经济成本低于白僵菌、赤眼蜂等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