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对36 ̄39月龄全放牧饲养的15头德宏、摩本、尼本水牛进行了胴体分割肉测定研究,试验根据水牛品种不同分为3个处理组。试验结果显示尼本水牛与德宏水牛相比胴体重、净肉重、优质肉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显著。尤其表现在嫩肩肉、腰肉、臀肉、膝圆、大米龙、小米龙、腱子肉这几块分割肉上。摩本水牛与德宏水牛相比胴体重、净肉重、优质肉重有显著提高,但分割肉块在重量上无显著差异。尼本水牛与摩本水牛的分割肉块重无显著差异。用尼里、摩拉与德宏水牛杂交后,提高了德宏水牛的产肉性能。  相似文献   

2.
选择两个不同杂交品种水牛和德宏水牛共15头,即尼本水牛(尼里水牛×德宏水牛)、摩本水牛(摩拉水牛×德宏水牛)的F1代和德宏水牛各5头,研究德宏水牛及其不同杂交组合品种的屠宰特性。结果显示,尼本与德宏水牛的宰前活重(433.00kg,339.09kg)、胴体重(271.84kg,197.37kg)、屠宰率(62.78%,58.26%)、净肉重(237.85kg,165.88kg)、净肉率(54.93%,48.96%)、胴体产肉率(87.48%,84.04%)、肉骨比(7.06:1,5.27:1)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果说明,通过尼里、摩拉水牛与德宏水牛杂交后显著提高了德宏水牛的屠宰性能,而且尼里水牛比摩拉水牛的杂交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水牛饲养在德宏州过去只是役用,平时野放野养,使役时赶回家。近年来,由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用牛耕田种地的情况逐渐减少,水牛的存栏也在逐渐减少。自1997年起,我们引进印度摩拉水牛和巴基斯坦的尼里·拉菲水牛与德宏水牛开展杂交改良  相似文献   

4.
分析云南德宏州发展奶水牛产业在自然气候、区位、市场、饲草资源、国家及地方政府宏观产业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及德宏州奶水牛产业总体规模小、饲养分散、杂交改良进展缓慢、饲草品质粗劣、草畜季节矛盾尖锐、相关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等存在问题。提出实现德宏奶水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正确处理德宏水牛地方品种资源保护与杂交改良之间的关系;扩大奶水牛的养殖规模,引导养殖户走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合理开展农田种草,增加优质饲草供应;完善奶水牛业相关科技和社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江汉水牛(Bubalus bubalus cv.Jianghan)主要屠宰性能的测定,并与我国地方水牛品种德宏水牛(B.bubalus cv.Dehong)、福安水牛(B.bubalus cv.Fuan)的主要屠宰性能指标进行比较,探究了江汉水牛的屠宰性能表现。结果显示,江汉水牛平均活重为487.9kg,平均胴体重为262.4kg,平均眼肌面积为45.2cm2,平均骨重为52.8kg,平均屠宰率为53.80%,平均屠体净肉率为43.03%,平均胴体净肉率为79.99%,平均肉骨比为4.01。江汉水牛的宰前活重、净肉重均高于德宏水牛和福安水牛;屠宰率比德宏水牛低4.46个百分点,比福安水牛高3.38个百分点。这些特点说明江汉水牛具有较大的肉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选择德宏水牛及其不同杂交品种共15头,即尼本水牛(尼里水牛×德宏水牛)、摩本水牛(摩拉水牛×德宏水牛)的F1代和德宏水牛各5头,进行了肉质化学和物理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尼本水牛(57.73%)和摩本水牛(53.63%)的熟肉率有显著差异(P<0.05);尼本水牛(0.93%)比摩本水牛(1.03%)的粗灰分高10.75%(P=0.04);而其它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都没有显著差异。此项试验说明,通过尼里水牛或摩拉水牛与德宏水牛的杂交并没有显著改变德宏水牛肉质的化学和物理特性。  相似文献   

7.
德宏州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地州,畜牧业是本州的重要产业,而水牛生产又是畜牧业的优势产业。自1997年推广水牛人工授精以来,促进了水牛改良工作的发展。在水牛冻改工作中,提高水牛的受胎率是至关重要的工作,但如何提高受胎率,仍是制约全州水牛冻改瓶颈。本文从德宏州水牛的改良现状出发,探索了提高水牛受胎率的措施,就如何发展水牛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富钟水牛是广西较好的地方良种牛之一,原称富川水牛.富钟水牛主要产地在富川瑶族自治县、钟山县等,还分布于贺州、桂林、梧州一带,富川为中心产区.1985年被列入《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改名定为富钟水牛,2002年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中国水牛.富钟水牛属役肉兼用型品种,役用性能强,肉用性能好,有较好的泌乳潜力.  相似文献   

9.
四川于1971年开始引进摩拉种公牛杂交改良本地水牛,至1985年已约有杂交水牛55,000头。杂交一代水牛在体格、役用能力、产肉力及产乳力上均优于本地水牛。第一代杂交母水牛第一胎泌乳期产奶置为1096.65公斤,含脂率8.5%,相当于1842.37公斤标准奶,而本地母水牛仅产奶441.41公斤,含脂率9.75%,相当于812.19公斤标准奶,杂交一代母水牛第一泌乳期产奶量较本地母水牛高127‰故水牛为一种潜在的遗传资源,杂交育种是向乳用方向改良本地水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滇东南水牛是云南省的一个优良地方品种,它具有适应性强、繁殖率高、抗病力强、体躯匀称、肌肉丰满、性情温顺、易于调教、劳役力强、持久性好、耐粗放等特点,建水地区农村主要作为役用,随着农村耕作机械化作业的推行,使水牛饲养数量逐年增长趋缓,如何进一步保护这一优良地方品种,笔者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滇东南水牛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役用等生产性能作调查,滇东南水牛体型中等偏小,为典型的役用型水牛品种,成年公母牛体重、体高、十字部高分别为(476.644±101.1S)kg和(392.164±64.25)kg、(131.004±7.39)cm和(123.334±4.50)cm、(125.85±6.08)cm和(120.22±2.91)cm,较德宏水牛、槟榔江水牛小;滇东南水牛的屠宰率、净肉率和槟榔江水牛较为接近,比德宏水牛低约10个百分点.并就滇东南水牛的发展策略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2.
信阳水牛具有体型大、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力大持久、使役驯顺、适应性好、耐粗饲等优良特性,已载入河南省地方优良畜禽品种志。信阳水牛是我区的宝贵资源,1987年存栏数28.05万头,占大家畜存栏数的44.88%。因其产肉、产乳性能较低,在做好保种工作的同时,须认真做好改良工作。一、改良现状自1977年以来,相继从广东、广西和湖北等地引进摩拉和尼里公水牛23头,分别饲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水牛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19个省、自治区.历来是南方农区的主要役畜,随着科技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牛的役用价值日渐萎缩,至今已是“两月耕作十月闲”。饲养本地水牛,商品价值低。得不偿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自2001年德宏州利用摩拉水牛和尼里·拉菲水牛与本地德宏水牛开展杂交改良,育成奶水牛以来,就不断有母牛不妊情况发生,特别是奶水牛不妊情况更为突出,据统计陇川县每年有5~6%母奶水牛出现不妊。笔者通过对近年来奶水牛生产繁殖中,出现的不妊不育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供广大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地不断提高,黄牛的役用量逐年减少,已由役用向肉、乳、役兼用转化,由生产资料向生活资料转化。因此我所从一九七五年开设了此项课题,拟用肉用牛、肉乳兼用牛与本地黄牛杂交,观察其效果,寻求我省黄牛改良途径。为总结几年来的改良情况,在有关单位的协作下,于一九七七年十一月份,把博爱县海福特与本地牛杂交改良的效果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农民朋友习惯将地方黄牛称为本地牛,其体型小、生长慢、产肉性能低下,长期以来地方黄牛在农作物耕作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属于役用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养牛不再仅为了拉车、种地和积肥,牛的价值更多的来自产肉性能。我省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持续大面积的开展了黄牛改良工作,即利用国外优秀的大中型肉牛品种通过杂交提高了本地牛生产性能,开展这项工作的同时致使我省原有的地方黄牛数量急剧下降,甚至濒临灭绝。为此各级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予以保护优良的地方黄牛,以下是这方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浅谈提高母水牛冷配受胎率的技术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的冷配改良早已成为提高牛良种化程度的主要技术手段,德宏州最先开展黄牛冷配改良起于上世纪70年代末,又于90年代中后期借中-欧德宏水牛开发项目利用摩拉水牛和尼里·拉菲水牛的冻精开展水牛的杂交改良  相似文献   

18.
德宏是一个农业地州,水牛一直是当地广大农户耕田种地的役用工具。虽然近年来农机作业在坝区已广泛使用,但在广大山区水牛仍是重要的役用工具。肠炎是役用水牛常见内科病之一,多因饲喂失宜,饲养管理不当,饲喂霉烂变质的草料,劳役无度,使役后立即大量饮冷水所致,也可引起其它胃肠疾病继发,如不及时治疗,也可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19.
最近30余年来,德宏水牛业总体呈下滑趋势,但能繁母水牛在畜群中所占比例则呈逐渐上升趋势。近年来,德宏水牛业正朝向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主要表现在:优质水牛奶和水牛肉生产已成为水牛饲养的主要目的,杂交水牛存栏数快速增加,水牛畜群结构不断优化,水牛业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20.
德宏州是一个农业生产州,著名的德宏水牛就生长在这里,至今在本州水牛仍是广大农民主要役用畜,特别是在山区几乎每户都养有水牛用于耕田耙地。由于对水牛多采取冬春放牧夏秋舍养,舍饲期间多以刈割的青草加干稻草,水牛肠炎成为当地牛的常见内科病。临床特征为消化机能紊乱,口臭,腹痛或腹泻,粪便中含有大量炎性产物;发热、脱水、自体中毒体征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